『壹』 多媒體教學軟體的素材製作應注意什麼問題,從圖、文、聲、像四個方面來談
多媒體教學軟體需要用到大量的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多種數據,我們可將這些數據稱為多媒體素材。它們是多媒體產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使用各種媒體素材是多媒體技術的基本特點。完成多媒體產品相當部分的工作量在於多媒體素材的准備,多媒體素材准備工作就是多媒體數據的採集、製作和處理過程。
素材的准備工作一般主要包括文本的鍵人,圖形、圖像的掃描與處理,動畫的製作和視頻的截取等。素材要根據教學內容和選擇設計的媒體內容來准備,不能選擇那些不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內容的素材。在課件開發中,可充分利用原先已有的素材;如果沒有合適的素材,就應當自己去製作。
圖形:在多媒體教學軟體的各種媒體中,圖形比較特殊。因為它是一種抽象化的圖形,其承載的信息量比較少。由於它具有數據量小,不易失真等特點,因此在多媒體軟體中應用得比較多(幾乎所有的多媒體著作工具都具有繪制圖形的能力)。從最終的呈現來看,圖形與圖象沒有太大區別。
圖象:靜態圖像又稱點陣圖,在多媒體教學軟體中應用最多,從界面、背景到各種插圖,基本上都選擇點陣圖。點陣圖的色彩比較豐富,層次感強,可以真實地重現生活環境(如照片),因此其承載的信息量比較大。 靜態圖像非常逼真、生動、形象,可以提供較高質量的感知材料。其顯示的內容,時間長短都可由學習者控制,非常適合學生學習使用。
文本:文本主要指在計算機屏幕上呈現的文字內容,一般用於傳遞教學信息內容。文本的抽象層次比較高,需要學習者有較強的閱讀理解能力。當然,計算機屏幕上呈現的文本不同於印刷文本,學習者閱讀時必須適應計算機的環境條件,否則其閱讀效果可能不如印刷文本。 在多媒體教學軟體中,學習者可以自主控制文本的呈現時間,因此閱讀時的靈活性比較大。超文本鏈接技術更加方便學習者的閱讀,從而顯示出在計算機環境下閱讀文本的優越性。
文本的呈現受文字的大小、顏色、字體、樣式、位置等因素的影響。
聲音:音頻包括波形音頻、CD-DA音頻和MIDI音頻。波形音頻是記錄聲音的最直接形式,對記錄與播放的環境要求不高,因此在媒,體教學軟體中應用最多,缺點是數據量比較大。CD-DA音頻又稱數字音頻光碟,是高質量立體聲的一個國際標准。MIDI音頻的播放需要藉助解釋器,因此對環境要求比較高。但由於其數據量比較小,非常適合在呈現背景音樂的場合使用。音頻屬於過程性信息,有利於限定和解釋畫面。此外,在教學中利用音頻傳遞教學信息,是調動學生使用聽覺接收知識的必要前提。標準的解說、動聽的音樂有利於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學習的潛力。
動畫:動畫是對事物運動、變化過程的模擬。一般來講,動畫的製作需要藉助專門的工具軟體,有二維的,也有三維的。在這類工具軟體中,製作者需要藉助對事物變化運動、變化過程分析的結果,構建事物運動的環境與類型。這種製作動畫的過程,忽略了事物運動、變化過程中的次要因素,突出強化了其本質要素。因此,動畫有利於描述事物運動、變化過程。此外,經過創造設計的動畫更加生動、有趣,有利於激發學習者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視頻:同動畫媒體相比,視頻是對現實世界的真實記錄。藉助計算機對多媒體的控制能力,可以實現視頻的播放、暫停、快速播放、反序播放、單幀播放等功能。視頻具有表現事物細節的能力,適宜呈現一些對學習者感覺比較陌生的事物。它的信息量比較大,具有更強的感染力。通常情況下,視頻採用聲像復合格式,即在呈現事物圖像的時候,同時伴有解說效果或背景音樂。當然,視頻在呈現豐富色彩的畫面的同時,也可能傳遞大量的無關信息,如果不加鑒別,便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干擾因素。
『貳』 在多媒體環境下,供教師使用的多媒體素材有哪些
一般地,根據素材在磁碟上存放的文件格式不同,可將素材劃分為文本、聲音、圖像、動畫、視頻等類型。多媒體素材庫可以管理流媒體、FLASH動畫、文檔、圖片等多種多媒體格式文件,其中流媒體包括avi,wav,mpeg,rm等多種聲音、圖像文件,教師可以通過IE向伺服器提交各種多媒體素材,同時填寫提交素材的類型~!
屬性以及素材的簡要說明,這些內容將在今後的素材搜索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素材提交後由管理員進行審核,通過審核的素材將被發布到多媒體素材庫里供大家檢索和下載。用戶可以對素材的關鍵字、名稱和素材簡介進行全文檢索,以搜索需要的素材。
『叄』 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圖片
①傳遞教學信息。圖形、圖像都是非文本信息,在多媒體教學軟體中可以傳遞一些用語言難以描述的教學內容,提供較為直觀、形象的教學。
②美化界面、渲染氣氛。無論是單機多媒體教學軟體,還是網路多媒體教學軟體,如時沒有圖片的美化,那樣的軟體簡直稱不上是多媒體軟體,用合適的圖形或圖像作軟體的背景圖或裝飾圖,這樣就提高了軟體的藝術,美化了操作界面,給人一定的美的享受。
③用作導航標志。在多媒體教學軟體中經常用一些小的圖形符號和圖片作為導航標志,教學軟體的使用者用滑鼠單擊這些導般標志,從一個頁面跳到另一個頁面,任意選擇自己想要了解的教學內容,從而在教學軟體中任意漫遊,不會迷路(在多媒體系統中找不到想要的信息)。 圖片包括圖形(Graphic)和圖像(Still Image)兩種。圖形指的是從點、線、面到三維空間的黑白或彩色幾何圖,也稱 量圖(Vector Graphic)。一般所說的圖像不是指動態圖像,而指的是靜態圖像,靜態圖像是一個矩陣,其元素代表空間的一個點,稱之為像素點(Pixel),這種圖像也稱點陣圖。
點陣圖中的位(Bit)用來定義圖中每個像素點的顏色和高度。對於黑白線條圖常用1位值表示,對灰度圖常用4位(16種灰度等級)或8位(256種灰度等級)表示該點的高度,而彩色圖像則有多種描述方法。點陣圖圖像適合表現層次和色彩比較豐富、包含大量細節的圖像。彩色圖像需要由硬體(顯示卡)合成顯示。
在多媒體製作中常用的就是點陣圖。 多媒體應用程序中圖片有不同的來源,其主要的途徑大體有以下三個方面:
①對已經數字化的圖片進行加工。這些數字化的圖片可以從網路、照片CD、藝術剪輯庫中獲得。比如,Micro Office辦公軟體包中ClipArt剪輯庫中說有許多的WMF文件可以使用。當然這些圖片有些是免費的,有些是要付一定的費用的。
②對印刷圖片、視頻圖像或現實環境中的景觀進行數字化處理。利用掃描儀、數碼相機等設備就可以把印刷品中的圖片或現實環境中的景觀加以數字化處理,成為計算機能夠識別的文件。
③根據需要用繪圖軟體重新製作所用的圖片。 聲音可以向學習者呈現教學內容,可以吸引學習者,保持學習者的注意力,補充屏幕上顯示的視覺信息。在CAI教學軟體中必須根據上下文所用的多種信息顯示來考慮聲音的作用,聲音可以看成是信息的主流,也可以看成是視覺信息的補充。
講解作為信息的主流是最常用的。講解可以給出指令信息,同時用固定或移動的畫面來說明所給的信息,並可使用屏幕上的文本來補充總結信息。
音樂作為信息的主流常用於音樂教學。多媒體教學軟體具有強有力的多種信息處理能力,聲音效果逼真,可模擬鋼琴、長笛、小號、小提琴等多種聲音,這不僅能加深學習者對音樂術語的學習,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習者的聽力和創作能力。
效果作為信息主流主要是吸引注意力。常常用一些自然效果來加強對新概念的理解,如用鳥叫來認識不同的鳥類。 多媒體CAI系統中的聲音信息主要有兩方面的特性:瞬時性、順序性。
通常屏幕上的視覺信息(文本、圖形)可以根據需要而保持,學習者可以看到這些信息的顯示,一直到它們移開為止。但聲音信息不行,因為聲音一產生很快就消失了,這就是聲音的一個重要特性--瞬時性。由於聲音的瞬時性,如果要重新聽某個信息就必須重復聲音。這樣,在多媒體CAI系統的設計中,就必須考慮到以機控或人控來實現聲音重復的可能性,而且要能夠實現多次重復,因為同樣的內容,有的學習者只需重復一次,而有的學習者卻要重復兩次、三次甚至更多次。
聲音的另一個特性是它的順序性。如果你正在聽一段句子,是不可能在句子的後半段聽到句子的前面部分的,如果想再聽前面有趣或遺漏的內容,只有用某些方式例如例帶或重新定位來重新開始。一般這種方式要花費較多的檢索與播放時間,所以,在CAI軟體設計中,通常要把一些較長的聲音信息分成許多小的部分來存儲,以減少搜索時間和不必要的重復播放時間。在CAI軟體設計時,若採用面向對象的方法,以類似對象等結構方式來組織傳播的聲音,無疑會更加有利於對聲音的安排。 在多媒體系統中,存儲聲音信息的文件,常見的有兩種格式:即WAV格式和MIDI格式。
WAV文件來源於對聲音模擬波形的采樣。即用采樣、量化、編碼的手段從自然音響中採集而來。
MIDI文件與WAV文件不同。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是一種技術規范。它是通過綜合樂器數字化介面(MIDI)規范的電子設備所合成的數字化音樂。
除了常用的WAV格式和MIDI格式聲音文件外,還有Apple的AIFF等其他格式的聲音文件。 多媒體教學軟體中聲音的來源主要有以下兩個渠道:
① 用Microsoft公司的Sound Recorder錄制音頻波形文件或用MIDI設備合成MIDI數字音樂。
② 從已有的聲音庫或網上獲取聲音素材,再對這些素材進行編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