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長江茴魚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手機圖片製作視頻的軟體 2025-02-06 16:37:38
脂溢性皮炎頭皮圖片大全 2025-02-06 16:26:21
搜索索大象圖片 2025-02-06 16:26:19

長江茴魚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3-07-10 00:21:19

A. 鮰魚圖片,

鮰魚圖片:

鮰魚也叫長吻鮠俗稱江團、肥沱、肥王魚,淮南人又稱淮王魚。因其吻部較一般鮠屬魚類長,故被稱為長吻鮠。本種主要分布在長江幹流的部分江段和各大支流的下游水域,常見個體重1.0~5.0kg,為中型魚類。

長吻鮠分布於中國東部的遼河、淮河、長江、閩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鮮西部,以長江水系為主。由於環境惡化、資源銳減及人工捕撈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我國野生長吻鮠資源急劇衰竭,數量急劇減少。

(1)長江茴魚圖片素材擴展閱讀:

鮰魚生活習性:

長吻鮠屬溫水性魚類,最佳生長水溫25℃~28℃,最適PH范圍7.0~8.4,耗氧率明顯高於其它家魚,不耐低氧,如果溶氧量低於3mg/L,其攝食量開始明顯減少。長吻鮠性溫順,喜集群,畏光,不善跳躍,白天隱居,夜間四處覓食,多生活於江河底層。

長吻鮠屬溫和肉食性魚類,不同類相殘。幼魚主食水生昆蟲、浮游動物、植物性餌料等,成魚食用泥鰍、麥穗魚、蝦等。

一般生活於江河的底層,覓食時也在水體的中、下層活動;冬季多在幹流深水處多礫石的夾縫中越冬。長吻鮠為肉食性魚類,主要食物為小型魚類和水生昆蟲。達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齡為3齡,一般為4-5齡。

成魚每年3-4月開始成熟,便上溯至礫石底的河水急流處產卵。產卵期為4-6月,8月左右下退。懷卵量1-10萬粒以上不等。長江的產卵場較集中於中游的荊江河曲以及上游的沱江等江段。

B. 回魚是什麼魚上圖~

鮰魚( 鮠魚)頭呈錐形,嘴有兩長須、粗長、嘴小、腹部膨隆、無鱗、刺少,肉質細嫩,含有多種維生素。是長江水產的三大珍品之一。春夏兩季,長江江口鮰魚體狀膘肥、肉質鮮嫩,魚皮有彈性且多膠質。紅燒最佳,其色澤紅潤油光,魚塊裹著一層薄而勻的鹵汁,湯汁不用勾芡,魚本身膠質已有黏性,所謂自來芡,魚表皮肥糯滋潤,肉質軟嫩無刺,醬味鮮咸之中有甜味,正是品嘗的最佳時令鮰魚(鮠魚)下身略帶粉紅,無 鱗,粗長,腹部膨隆,尾呈側扁。這鮰魚是何方神聖?據引進鮰魚的昌崗中路粵菜食府羅先生介紹,鮰魚是長江水產的三大珍品之一,學名「長吻鮰(鮠)」,因與「回」同音,民間通稱「回魚」,又稱「鮠魚」、「肥淪」、「江團」、「白吉」。英文名:longnose catfish。這種魚只見於大江大河的激流亂石之中,湖泊中極難見,溪或堰塘中不會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 LiuTao鮰魚一般為1500-2 500克,少數個體可達10公斤。春冬兩季,長江江口鮰魚體狀膘肥、肉質鮮嫩,正是品嘗的最佳時令。 蘇東坡曾寫詩贊它曰:「粉紅石首仍無骨,雪白河豚不葯人」。詩中道出了鮰魚的特別之處:肉質白嫩,魚皮肥美,兼有河豚、鯽魚之鮮美,而無河豚之毒素和鯽魚之刺多。

C. 鮰魚是什麼魚圖片

其實大家統稱鮰魚有兩種,叉尾鮰魚和江團。

市場稱為鮰魚的主要是斑點叉尾鮰。二者區別還是很大的。江團很貴的。

區別一分類:長江鮰魚又稱江團、肥魚、長吻鮠,屬鯰形目,鱨科,鮠屬;斑點叉尾鮰,又稱叉尾鮰、溝鯰、鉗魚,屬於鯰形目、鮰科魚類;

二、原產地 長江鮰魚分布於中國東部的遼河、淮河、長江、閩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鮮西部,以長江水系為主,是本土原生魚。斑點叉尾鮰原產於北美洲,叉尾鮰魚自1985年從美國引進原種進行馴化, 我國開始大面積養殖。兩者確實有些像,但是長江鮰魚是本土原生魚,叉尾鮰是引進的魚種。

三、外形 a長江鮰魚的嘴在下顎見過鯊魚的嘴就了解了)斑點叉尾鮰嘴在體的最前面、二者是完全不一樣的。b、叉尾鮰身上有黑色斑點,長江鮰魚沒有。c、叉尾鮰有兩根長須、長江鮰魚沒有。d、叉尾鮰尾巴有很明顯的分叉,像鯉魚一樣,而長江鮰魚尾巴是平的。

江團

D. 看著像鮰魚,顏色是淡黃色是什麼魚

  • 無圖 , 可能是 金沙魚 學名

  • 真鮰科 Ictaluridae 真鮰屬 Ictalurus 魚類

  • 下圖為 白化的 斑真鮰 Ictalurus punctatus(斑點叉尾鮰),俗稱 鉗魚、溝鯰

  • 屬底棲魚類,較貪食,具有較大的胃,胃壁較厚,飽食後胃體膨脹較大。有集群攝食習性,並喜弱光和晝伏夜出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