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正確錯誤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ps圖片快速拆分 2025-02-07 21:02:45
交警大雪搞笑圖片 2025-02-07 20:56:55
福生無量動態圖片 2025-02-07 20:43:08

正確錯誤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3-06-18 23:39:29

Ⅰ 誰能告訴我怎麼在photoshop裡面把圖片里的錯別字改過來

用S圖章工具 按住alt提取相似的位置,然後不停的滑鼠左鍵點擊要改的位置,直到完全覆蓋。再用T 文字工具打上需要的字。

Ⅱ 關於糾正錯誤的作文素材

我一向衫春不喜歡糾正錯誤。
我認為老師喜歡糾正學生的錯誤是中國傳統課堂里教學的最大失誤。
您先別急著爭辯,您聽我慢慢跟您說。
首先我覺得糾正錯誤有一個很負面的效應:Students are intimidated.直接糾正錯誤一般比較難以令人接受,而且會給學生造成「我好笨啊,我怎麼總是犯錯」的錯覺。這樣,被糾正的學生往往會失去學習的信心以及興趣。一個老師,如果總是在指出學生的錯誤,那麼他的課堂里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冷場,學生會不太願意參與。為什麼呢?因為學生知道無論他說什麼,都會被老師糾正。這絕對不是學習一樣東西時所應該出現的情況。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學生一般都不太自信的直接原因。因為中國老師永遠是在否定學生的!
那,我們來看一下,什麼樣的情況下學生會有最大的學習動力呢?
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在廚房裡,媽媽在教她的孩子學做蛋糕(或者學做飯,或者學游泳,或者學騎車,或者學打球,you name it)。
那大家想一下,這個媽媽會如何教她的孩子做蛋糕呢?我們來圓鄭對比一下以下兩種情況:
1. 媽媽把一張說明書交給Tom閱讀(或者念給他聽),然後讓Tom照著說明書做,橘塌頌而她在一旁指手畫腳糾正加批評他哪裡哪裡做錯了。我覺得如果這個媽媽是這樣做的話,那麼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Tom以後都會極其討厭做蛋糕。因為這不是一個快樂的學習過程。沒有人會喜歡總是被人糾正,被人否定。
2. 媽媽和Tom一起做。媽媽先做示範:如何和面,如何打蛋,如何加糖,如何烘烤,要多少量,為什麼要這樣做。而Tom就在旁邊一邊觀察一邊挽起袖子跟著學。當然了,對於Tom來說,面里可能會加太多水,蛋可能會被敲到地上,糖可能會放太多,烤的時間可能會過長.....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Tom在不停的experiment.而一個合格的媽媽,應該在旁邊不斷肯定她的孩子:做得好,Tom,你學會和面啦!來,我們再往裡加一點麵粉,這樣面會更加筋斗哦。沒關系,Tom,我們再來打一個雞蛋,這次我們用的勁小一點......最後當蛋糕從烤箱里拿出來的時候,媽媽會說:嗯,好香哦!來,Tom,我們來嘗嘗你做的蛋糕。我覺得如果這個媽媽是這樣做的話,那麼Tom下次一定還會再想做一次蛋糕。而且我敢肯定,他下一次的蛋糕會比這一次做得更好。這就是一個成功的學習過程,因為這個學習過程是快樂的,是被不斷肯定的。
那麼,你也許會問,那學生有錯誤,就不糾正了么?那不是會一直錯下去了么?
我的答案是:錯誤當然要更正,但不是直接糾正。因為我們有更好的做法。
比如:學生寫了這樣一個句子:
*I are a good student.
中國的老師一般會這樣說:你用錯啦!不應該是are, I後面應該跟am! (Proud: Duh,學生被否定了一次.)
一個好的老師要看到學生的strengths and growth areas (我們不說weaknesses,因為這是一個帶有否定意義的詞),然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出相應的teaching strategies。其實從這個學生的句子里,我們可以看出其實他已經掌握了很多東西了:他已經有了主語+系表結構這個概念,他用的是I而不是me,說明他已經知道主賓關系。他在student前加了a,說明他知道冠詞的用法。他也知道形容詞和名詞的位置關系。而且他的拼寫都是正確的哦!!這難道做得還不夠好嗎?這個學生的growth are就是只要再加強一下be動詞的用法而已!
所以這種情況,絕對不應給予批評的,甚至直接糾正都不太合適。如果是我,我會在旁邊寫一個句子:
You are a good student, and I am a good teacher. (Add a smiling face) :) or
You really ARE a good student, and I Am a good teacher! (Add a smiling face) :)
我敢打賭,這個學生以後不會再錯了。
如果他還沒有意識到,我完全可以再加一個五分鍾的minilesson,示範並解釋am is are的用法。然後鼓勵他不斷地用,並給予肯定。
所以,我不喜歡糾正學生。我更喜歡to teach by example.
Show them the correct way, ask them to do it as you do, practice and pra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