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老年人心理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手繪邊框圖片大全 2025-02-11 10:26:27
山水魚圖片大全 2025-02-11 10:20:09
搜索爆漿巧克力圖片 2025-02-11 10:19:16

老年人心理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3-06-02 20:47:25

『壹』 簡潔的心理健康手抄報素材

語文教學作為基礎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具有思想教育、陶冶情操的優勢,更應該利用其學科優勢,幫助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推動和促進素質教育的發展。你知道心理手抄報怎麼做嗎?下面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簡潔的心理健康手抄報的模板 簡潔的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1

簡潔的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2

簡潔的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3

簡潔的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4

簡潔的心理健康手抄報圖片5 簡潔的心理健康手抄報的內容

成長的寓言:做一棵永遠成長的蘋果樹

一棵蘋果樹,終於結果了。

第一年,它結了10個蘋果,9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對此,蘋果樹憤憤不平,於是自斷經脈,拒絕成長。第二年,它結了5個蘋果,4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這棵蘋果樹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還可以這樣:繼續成長。譬如,第二年,它結了100個果子,被拿走90個,自己得到10個。

很可能,它被拿走99個,自己得到1個。但沒關系,它還可以繼續成長,第三年結1000個果子……

其實,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蘋果樹在成長!等蘋果樹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那些曾阻礙它成長的力量都會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長是最重要的。

心理點評

你是不是一個已自斷經脈的打工族?

剛開始工作的時候,你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現實很快敲了你幾個悶棍,或許,你為單位做了大貢獻沒人重視;或許,只得到口頭重 視但卻得不到實惠;或許……總之,你覺得就像那棵蘋果樹,結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與你的期望相差甚遠。

數滲於是,你憤怒、你懊惱、你牢騷滿腹……最終,你決定不再那麼努力,讓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幾年過去後,你一反省,發現現在的你,已經沒有剛工作時的 *** 和才華了。

「老了,成熟了。」我們習慣這樣自嘲。但實質是,你已停止成長了。

這樣的故事,在我們身邊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這種錯誤,是因為我們忘記生命是一個歷程,是一個整體,我們覺得自己已經成長過了,現在是到該結果子的時候了。我們太過於在乎一時的得失,而忘記了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這不是金庸小說里的自斷經脈。我們隨時可以放棄這樣做,繼續走向成長之路。

切記:如果你是一個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蠻管理或錯誤管理的上司或企業文化,那麼,提醒自己一下,千萬不要因為激憤和滿腹牢騷而自斷經脈。不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要做一棵永遠成長的蘋果樹,因為你的成長永遠比每個月拿多少錢重要。

逃避的寓言:小貓逃開影子的招數

「影子真討厭!」小貓湯姆和托比都這樣想,「我們一定要擺脫它。」

然而,無論走到哪裡,湯姆和托比發現,只要一出現陽光,它們就會看到令它們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過,湯姆和托比最後終於都找到了各自的解決辦法。湯姆的方法是,永遠閉著眼睛。托比的辦法則是,永遠待在其他東西的陰影里。

心理點評

這個寓言說明,一個小的心理問題是如何變成更大的心理問題的。

可以說,一切心理問題都源自對事實的扭曲。什麼事實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們痛苦的負性事件。

因為痛苦的體驗,我們不願意去面對這個負性事件。但是,一旦發生過,這樣的負性事件就註定要喊首伴隨我們一生,我們能做的,最多不過是將它們壓抑到潛意識中去,這就是所謂的忘記。

但是,它們在潛意識中仍然會一如既往地發揮作用。並且,哪怕我們對事實遺忘得再厲害,這些事實所伴隨的痛苦仍然會襲擊我們,讓我們莫名其妙地傷心難過,而且無法抑制。這種疼痛讓我們進一步努力去逃避。

發展到最後,通常的解決辦法就是這兩個:要麼,我們像小貓湯姆一樣,徹底扭曲自己的體驗,對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負性事實都視而不見;要麼,我們像小貓托比 一樣,乾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麼糟糕薯滲脊,那個讓自己最傷心的原初事件就不是那麼疼了。

白雲心理醫院的咨詢師李凌說,99%的吸毒者有過痛苦的遭遇。他們之所以吸毒,是為了讓自己逃避這些痛苦。這就像是躲進陰影里,痛苦的事實是一個魔鬼,為了躲避這個魔鬼,乾脆把自己賣給更大的魔鬼。

還有很多酗酒的成人,他們有過一個酗酒而暴虐的老爸,挨過老爸的不少折磨。為了忘記這個痛苦,他們學會了同樣的方法。

除了這些看得見的錯誤方法外,我們人類還發明了無數種形形 *** 的方法去逃避痛苦,弗洛伊德將這些方式稱為心理防禦機制。太痛苦的時候,這些防禦機制是必 要的,但糟糕的是,如果心理防禦機制對事實扭曲得太厲害,它會帶出更多的心理問題,譬如強迫症、社交焦慮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真正抵達健康的方法只有一個———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會從痛苦中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它們最終會變成當事人的生命財富。規劃利用好現有的能力遠比挖掘所謂的潛能更重要。」

切記:陰影和光明一樣,都是人生的財富。

一個最重要的心理規律是,無論多麼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對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後和它達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暫時缺乏力量,你可以尋找幫助,尋找親友的幫助,或尋找專業的幫助,讓你信任的人陪著你一起去面對這些痛苦的事情。

美國心理學家羅傑斯曾是最孤獨的人,但當他面對這個事實並化解後,他成了真正的人際關系大師;美國心理學家弗蘭克有一個暴虐而酗酒的繼父和一個糟糕的母親,但當他挑戰這個事實並最終從心中原諒了父母後,他成了治療這方面問題的專家;日本心理學家森田正馬曾是嚴重的神經症患者,但他通過挑戰這個事實並最終發明出了森田療法……他們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實最後都變成了他們最重要的財富。你,一樣也可以做到。

『貳』 獲獎的心理健康手抄報模板素材

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與道家文化對中國人健康心理的形成和表現特徵具有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你會做心理健康手抄報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學習參考。

獲獎的心理健康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獲獎的心理健康手抄報參考圖片1

獲獎的心理健康手抄報參考圖片2

獲獎的心理健康手抄報參考圖片3

獲獎的心理健康手抄報參考圖片4

獲獎的心理健康手抄報參考圖片5

獲獎的心理健康手抄報參考圖片6

獲獎的心理健康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心理健康宣傳標語

1 接近那一點心距,成就那一份健康。

2 陽光總在風雨後,快樂總在傾訴中。

3 心與心的交流,讓生命更加平等。

4 開啟心鎖,解開心結。

5 揭開心結,為心靈找到休憩的樂土。

6 聆聽心靈聲音,放飛快樂心情。

7 讓每個生命在心理教育中熠熠生輝。

8 愛心恆心自信心,心心相映;親情友情同事情,情情關懷。

9 認識生命、欣賞生命、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10 讓心靈沐浴陽光,讓快樂充溢胸膛。

二、關於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近年來,隨著80後獨生子女的成家,為人父母,獨獨家庭組合現象越來越多,在這個家庭結構模式轉型的關鍵期,一批1995年前後出生的孩子,目前成了各家庭特別關注的人群。

他們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他們面臨的問題真不少。他們年齡在15-20歲之間,父母基本上都有枯缺鏈兄弟姐妹,而自己卻成了正兒八經的獨生子女;他們沒孫享受到了比父母各方面條件好的多的生活待遇;他們卻失去了迎接艱苦挑戰的寶貴磨練機會;他們同步了中國最快發展的一個時段;他們經受了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多元文化碰撞的洗禮;他們處在覺醒卻特別迷茫的青春期;他們志向遠大,抱負比天,卻害怕畏手畏腳;他們的身體指標遠好於與他們同齡時的父母;他們的心理健康卻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

正因為他們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家人從一開始就給他們一個自以為是的「最好」的生活環境,無論衣、食、住、行,還是教育學校、培訓,每年的旅遊幾乎成了規定;他們也被安排參加各種各樣的特長培訓班;他們獨享了將近三代人積累的財富基礎,他們承載了三代人的山一般的期望。

現在人們都在說,這是個知識更新爆炸的年代,每年的知識更新都以多少倍的速度遞增,特別是中國這個發展中的龐大巨輪。中國特有的應試教育考試,正是逼著孩子去死記硬背那些隨時可能被忘卻甚至淘汰的東西,為了取個高分樂此不疲。正如孔乙己的「茴」字有四種寫法,讓人啼笑皆非。也難怪,高考人家就是看分數,差一分你也去不了想去的大學。就是逼著每一個家長來逼著自己的孩子取那關鍵的一分,大好的青春年華都浪費在那看似關鍵的一分上了。

我碰到一個案例讓我深有感觸:一個18歲的小夥子,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然而,整天宅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除了上網就是玩游戲,社會交往幾乎沒有,愁得父母難以言表。小夥子,白白凈凈,個字高挑,初中畢業就不再上學,成了啃老一族。有著天大的抱負,卻不願動動手指;整天擔心自己的父母受累,卻不肯自力更生;既憤憤不平,又眼高手低;既明白事理,又誇誇扮瞎其談;既想孝順父母,又在自欺欺人。心中的矛盾糾結,終於使自己的心理到了嚴重不健康的程度。

我不能說這一代人都這樣,畢竟健康的孩子還是大多數。通過這一個孩子,我們看到了他們面臨的挑戰和壓力,不僅僅是他們自己能不能承受,更多的是父母是否為他們准備承受那些壓力和挑戰准備好。不是去創造便利,而是應該給他們機會。

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講的很好「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 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中學生正處於一個建立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最黃金時期,此時的影響將會根深蒂固。

作為家長,都希望給自己的孩子創造最好的生活、學習、工作環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獨當一面,成為社會的棟梁,但是有些人在給孩子教育的方式方法上卻背道而馳,讓人唏噓不已。一邊喊著讓孩子獨立,一邊給他端茶喂飯;一邊喊著要樹立信心,一邊卻長吁短嘆;一邊要求他認真學習,一邊卻和別人看球聊天;一邊要求勤儉節約,一邊卻把好好的飯菜當著孩子的面倒進垃圾桶。父母的心比天大,手比海深,言行不一,言不由衷,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如何讓孩子能正確按照自己的意圖生長。

沒有困難的洗禮,不會感恩;沒有挫折的經歷,不會學會珍惜;沒有失敗的教訓,不會爭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