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物理中關於st和vt的函數圖怎麼看
初中物理中關於st和vt的函數圖怎麼看
首先,看圖像要先明確幾個要素:原點(是否為0)、橫軸、縱軸(分別代表什麼物理量)、截距、斜率五個要素。對於st和vt圖像有如下講解,st圖線中縱軸為s橫軸為t,那麼如果圖像是一條水平線,那意味著隨著時間的變化,s是沒有變化的,結果就是沒有路程;如果圖像是一條斜線(向上傾斜),意味著物體在做勻速直線運動,因為隨著時間變化,路程在均勻變化,而圖像與橫軸夾角的正切值,就是速度,同樣也能證明;對於vt圖像也是如此,橫軸是t,縱軸是v,如果圖像是一條橫向不變的直線話,證明隨時間,v是保持不變的,做勻速運動;如果是斜線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那說明速度隨時間是均勻變化的,是在做變速運動,如果有問題可以以圖或者題為例,到時候再給你講解。
初中物理中關於拔河的問題
拔河比賽只是比力氣嗎?:nxqa./wygk_ShowArticle.asp?EC_ArticleID=2095
初中物理談肢中關於力學的題目
三塊完全相同的磚A、B、C疊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磚的三條棱長之比a∶b∶c=1∶睜睜2∶4。設A、B間的壓力為F1,壓強為P1;B、C間的壓力為F2,壓強為P2;C與地面間的壓力為F3,壓強為P3。則
A.F1<F2<F3 P1=P2>P3
B.F1=F2=F3 P1=P2=P3
C.F1<F2<F3 P1<P2<P3
D.F1<F2<F3 P1>P2>P3
如圖所示的坦克在遇到不易通過的壕溝時,可將備有的氣袋充滿氣後放入壕溝內,坦克便可以從氣袋上駛過,順利通過壕溝。若坦克在通過壕溝時全部履帶只有一半壓在氣袋上,另一半履帶懸空時,對氣袋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1和p1;坦克在平整的水平地面上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分別為F2和p2。則對於上述兩種情況下的壓力、壓強的比較,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A.F1=F2 ; p1= p2
B.F1= F2/2 ;p1= p2
C.F1= F2/2 ;p1= p2/2
D.F1=F2 ;p1=2p2
完全相同的長方體木塊A、B、C豎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圖所示,若將圖中陰影部分切掉後,剩下部分的密度和對水平桌面的壓強大小關系是
A. ρA>ρB>ρC PA>PB>PC B. ρA<ρB<ρC PA<PB<PC
C. ρA=ρB=ρC PB>PA>PC D. ρA=ρB=ρC PA<PB=PC
一個合金工件由兩個圓柱體組成,把它按兩種方式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圖所示。細長部高度是10cm 、底面積是10cm2,另一部分高度是2cm、底面積是40cm2。合金的密度是8×103kg/m3,g取10N/kg。它對地面的壓力和壓強的計算結果正確的含早世是 A.壓力都是14.4N,壓強最大是1.44×104Pa B.壓力都8N,壓強最大8×104Pa C.壓力都是6.4N,壓強最大是1.6×104Pa D.壓力都是144N,壓強最大144×104Pa.
初中物理中的秒錶怎麼看
△ 停表的使用與讀數:
停表能方便地啟動和停止,可以很方便地測出時間間隔。因此,在運動場和實驗室經常用停表作為計時工具。停表分為機械停表和電子停表兩類(如圖所示)。機械停表的准確值可達0.1秒,電子停表的准確值可以達到0.01秒。電子停表一般為數顯式,可直接讀數。機械停表在讀數時,要分別讀出分(小盤:轉一圈是15分鍾)和秒(大盤:轉一圈為30s),並將它們相加。
△ 機械停表的大盤與小盤:
小盤:小盤每圈代表15分鍾。通常有30刻度型和60刻度型。30刻度型每格代表0.5分鍾,60刻度型每格則代表0.25分鍾。
大盤:大盤每圈代表30s。通常有30刻度和60刻度型。30刻度型,每兩個大刻度之間有10個小刻度,所以每格大刻度代表1s,每格小刻度代表0.1s;60刻度型,每兩個大刻度之間有5個小刻度,所以每格大刻度代表0.5s,每格小刻度代表0.1s。這也是機械停表精確度為0.1s的原因。
△ 機械停表的讀數:讀數為小盤的分鍾讀數+大盤的秒讀數。
希望幫助到你,若有疑問,可以追問~~~
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內圈表示分鍾,外圈表示秒。
復雜一些的,
(1)內圈的0-1分鍾之間有半格的分界,如果指針指在半格前,表示為前30秒,半格後表示後30秒,
(2)如果外圈是不連續的數字,都是間隔性的增加30秒,例如:1秒、32秒、3秒、34秒(常規分析,1秒之後是2秒,但如果內圈指針此時過了半格,即說明是後30秒時,指針對照32的話就要讀成32秒,如果內圈指針此時沒有超過半格的分界,就應該讀成2秒)。
簡單說,就是在前30秒的話,見到大於30的直接把30減去,屬於後30秒的,見到小於30的把30直接加上。
初中物理中關於拔河的問題別復制啊!
繩子上的拉力對於拔河的雙方來說,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都是一樣的。而拔河的輸贏就在於你所受到的繩子的拉力和腳底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比較。若F>f,則被拉動,就輸了;若F=f,則人靜止不動,就贏了。 望採納!
關於初中物理中的滑輪
初中物理中的滑輪分為定滑輪和動滑輪,它們都是變形杠桿。
定滑輪不可以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作用方向。動力臂和阻力臂都是滑輪半徑,支點在滑輪中心。
動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可以改變力的作用方向。動力臂是滑輪的直徑,阻力臂滑輪半徑,支點在滑輪邊上。(一些特殊的繞法除外)
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而成機械叫滑輪組。
一般情況下機械越簡單機械效率越高,機械越復雜有可能更省力,但會降低機械效率。
更多關於滑輪的資料可以看網路::ke../view/34695.htm
初中物理中關於拔河的問題求指導!
繩子上的拉力對於拔河的雙方來說,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都是一樣的。而拔河的輸贏就在於你所受到的繩子的拉力和腳底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比較。若F>f,則被拉動,就輸了;若F=f,則人靜止不動,就贏了。 希望你能滿意!
㈡ 初中物理有幾種力各在什麼地方(如重心,表面等)怎麼辨別
初中物理力學學習中,按力的性質來分只學習三種力:重力、彈力、摩擦力。
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gravity),生活中常把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簡稱為物重。重力的單位是N,但是表示符號為 G.公式為:G=mg。m是物體的質量,g一般取9.8N/kg
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且阻礙它恢復形變的物體產生力的作用。這種力腔毀叫彈力。即,在彈性限度范圍返圓棗之內,物體對使物體發生形變的施力物產生的力叫彈力。
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生或已經發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就叫做摩擦力。
(2)物體之間產生摩擦力必須要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第一,物體間相互接觸、擠壓,發漏拆生形變,有彈力;
第二,物體接觸面粗糙
第三,物體間有相對運動趨勢或相對運動。
㈢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密度
密度
1.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同種物質的質量和體積成正比,其比值為定值。
2.密度
(1)定義:單位體積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符號ρ表示。
(2)公式:ρ=m/V。式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3)單位:國際單拆穗位是千克/米3(kg/m3),讀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單位還有:克/厘米3(g/cm3),讀做克每立方厘米。換算關系:1g/cm3=1x103kg/m3。
(4)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種類和溫度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無關。
(5)混合物質的密度應由其混合物質的總質量與總體積的比值決定,而不是等於構成這種混合物的各種物質的密度的算術平均值。
物理觀察力訓練題
觀察力的訓練主要測重於目力和耳力的訓練。看你是否能有效地使用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獲得准確的感性材料,同時,也看你是否對看到的、聽到的事物進行了深入理解和准確把握。所以觀察力的訓練是伴隨著理解思維而進行的,同時也檢查你的記憶力,即你是否見多識廣,你是否一看就清楚,或者一聽就明白。
1、在軌道上滾動的輪子,它的邊沿上的任一點畫出什麼樣的軌跡?
2、游泳者游過寬200米的河流,他相對於水的速度是20米/分,而流水速度是12米/分。第一次游泳者力圖與河水流動的方向垂直地向對岸游過去,他不留意自己是否被流水帶走;第二次,游泳者與流水成某個角度游過去,剛好能夠與河岸嚴格保持垂直。問在哪種情況下,游泳者先到對岸?
3、從前,有一個和尚,他的房間里收著一個磬,這個磬有時半夜三更或大白天會突然發出響聲。和尚以為是鬼在捉弄他,十分驚慌,於是得了病。
一天,和尚的朋友來看望他,就在探望時,傳來了寺院里敲鍾的洪亮響聲,這時,和尚房裡的磬也跟著響了起來。和尚嚇得面色慘白,渾身哆嗦。這位朋友一下就明白了,他找來一把銼,把磬上銼缺幾處地方。從此以後,磬就不再自鳴了,和尚的病也好了。這個磬不敲自鳴的秘密在哪裡呢?
4、在晚間用鏡子照自己的臉,把燈放在哪兒才能看得最清楚?放在自己前面還是後面?
你答對了嗎?
1、對於地面(路軌),這個點描繪的軌跡是擺線,但對於坐在車廂中的觀察者,或車軸本身,這個點在做圓周運動。
2、第一種情況,他相對於水的速度,方向垂直於河岸,所需時間最短,即t1=10分鍾;第二種情況,需時12.5分鍾,這兩種情況相對河岸的位置也不相同。
3、物體每秒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如果兩個物體的振動頻率相同,一物體振動時,另一物體也會振動。在這個故事裡,因為寺院的鍾與磬固有的振動頻率相近,因此,就可以發出共鳴。把磬挫開幾處缺口,改變了磬的振動頻率,也就聽不見磬鳴了。衡拆
4、應該把燈放在你的前面,放在你跟鏡子的中間。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知識點詳述(2)
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在空氣中,聲音以看不見的聲波來傳播,聲波到達人耳,引起鼓膜振動,人就聽到聲音。
練習①P14圖1.1-4所示的實驗可得結論真空不能傳聲,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無線電話交談,因為無線電波在真空中也能傳播,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是3×108m/s。
②「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說明:氣體、液體、固體都能發聲,空氣能傳播聲音。
初中物理知識點總結輔導筆記之浮力
浮力
1.當物體浸在液體或氣體中時會受到一個豎直向上托的力,這個力就是咐御棗浮力。
2.一切浸在液體或氣體里的物體都受到豎直向上的浮力。
3.浮力=物體重-物體在液體中的彈簧秤讀數,即F浮=G-F′
4.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的浮力,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的重力。用公式表示為;F浮=G排。
(1)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出計算浮力大小的數學表達式;F浮=G排=m液g=ρ液gV排。
(2)阿基米德原理既適用於液體也適用於氣體。
通過上面老師對浮力物理知識的總結學習,希望同學們對此知識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學們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成績。
初二物理響度的知識點總結
【—初二物理響度的總結】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所以響度是感覺判斷的聲音強弱。
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生體的振幅和距發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增大響度的主要方法是:減小聲音的發散。
練習:男低音歌手放聲歌唱,女高音為他輕聲伴唱:女高音音調高響度小,男低音音調低響度大。
敲鼓時,撒在鼓面上的紙屑會跳動,且鼓聲越響跳動越高;將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能濺起水花,且音叉聲音越響濺起水花越大;揚聲器發聲時紙盆會振動,且聲音響振動越大。根據上述現象可歸納出:⑴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其實聲音的大小跟發聲體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聲音就越大。
初中物理光的直線傳播實驗
觀察與思考
1.汽車前燈射出的光束傳播的路線是直的嗎?
2.節日夜晚射向天空的探照燈光束是什麽形狀的?它說明光的傳播路線是直線還是曲線?
3.光束在水中傳播的路線是什麽形狀?
4.光束在空氣中傳播的路線是什麽形狀?
5.光束在水和空氣的界面處傳播方向發生了變化嗎?其中是否有傳播路線不發生變化的光束呢?如有,找一找是哪條?
實驗原理
1.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實驗結論
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實驗考點
1、現象判斷,時會給我們一組圖片或者一些生活中的場景,讓我們去判斷哪些是光的直線傳播。
2、根據光的直線傳播特點,讓我們畫一些光路圖
3、現象解釋,給我們一些生活中的場景,讓我們去解釋為什麼、或者實驗、現象中涉及到的點
經典考題
1、用步槍進行瞄準練習時,當眼睛看到瞄準點、準星和標尺缺口三者重合時,就認為三點是在同一條線上了,可以射擊,如圖所示,這是根據_____道理。
2、拿一個空易拉罐,在底部用釘子釘一個小孔,將易拉罐的頂部剪去,然後蒙上一層半透明的塑料膜,就製成了一個針孔照相機,把小孔對著窗外的景物,在塑料膜上可以看到一個_____(填「正」或「倒」)立的_____(填「實」或「虛」)像,它是根據______原理形成的。
3、「坐井觀天所見甚少」,這個成語是指在井底能看到的范圍很小,你能根據光的直線傳播的知識畫出對應的光路圖嗎?
舉一反三
1.你玩過手影游戲?你能解釋影子是怎樣形成的嗎?影子的形成恰能說明光在空氣中的傳播路線是直的。如光的傳播路線是曲線,想想會有影子嗎?
2.戰士在瞄準射擊時時怎樣應用光在均勻介質中直線傳播的原理?
3.醫生在做手術時使用的無影燈的構造如何?它時怎樣避免影子出現的?
4.在暗室里點燃一支蠟燭,讓燭焰發出的光穿過硬紙板上的小孔,黑暗的牆上形成了燭焰的像,你能解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嗎?
初二物理公式大全之力學部分(下)
【力學部分】
11.實際滑輪:F=(G+G動)/n(豎直方向)
12.功:W=FS=Gh(把物體舉高)
13.功率:P=W/t=FV
14.功的原理:W手=W機
15.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6.機械效率:η=W有/W總
17.滑輪組效率:
(1).η=G/nF(豎直方向)
(2).η=G/(G+G動)(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nF(水平方向)
初中物理力學知識點總結
一、參照物
1、定義:為研究物體的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做參照物。
2、任何物體都可做參照物
3、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一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二、機械運動
1、定義: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
2、特點:機械運動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現象。
3、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⑴時間相同路程長則運動快⑵路程相同時間短則運動快⑶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分類:(根據運動路線)⑴曲線運動⑵直線運動
Ⅰ勻速直線運動:
A、定義: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單位:國際單位制中m/s運輸中單位km/h兩單位中m/s單位大。換算:1m/s=3.6km/h。
Ⅱ變速運動:
定義: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平均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物理意義:表示變速運動的平均快慢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4、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5、力的測量:⑴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⑶彈簧測力計: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7、力的表示法
四、慣性和慣性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第一定律內容是: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慣性:
⑴定義: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五、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3、力和運動狀態的關系:力不是產生(維持)運動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為0;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㈣ 用定滑輪把自己拉上去的受力分析(求初中物理力學達人)
應該是一半
設人對繩子的拉力為F1,方向朝下
那麼繩子對人有個反作用力F2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
F1與F2大小相等櫻凱培,方脊唯向相反
因為人對繩子的拉力是F1
所以繩子的拉力T=F1,方向朝上
因為平衡
所以G=T+F2=2F1
所以只要自身重孫螞力的一半
㈤ 初中物理力學公式,單位,符號,簡稱,只要力學
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量(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重力G (N) G=mg m:質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 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機械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機械效率 η= ×100%
功率P(w) P=W/t W:功 t:時間
壓強p(Pa) P= F/S F:壓力 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熱量Q(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 Q=mq m:質量 q:熱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與重要知識敏嫌帶點
一.物理公式
(單位) 公式 備注 公式的變形
串聯電路: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串聯電路: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分壓作用
串聯電路:電阻R(Ω) R=R1+R2+……
並聯電路:電流I(A) I=I1+I2+…… 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並聯電路:電壓U(V) U=U1=U2=……
並聯電路電阻R(Ω) R= 1/R1+ 1/R2+……
歐姆定律 I= U/R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Q/t Q:電荷量(庫侖) t:時間(S)
電功W(J)W=UIt=Pt U:電壓 I:電流 t:時間 P:電功率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 R:電阻
電磁波波速與波長、頻率的關系 C=λν C:真空中的光速
物理量 單位 公式
名稱 符號 名稱 符號
質量 m 千克 kg m=ρv
溫度 t 攝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 ρ=m/v
力(重力) F 牛頓(牛) N G=mg
壓強 P Pa 帕斯卡(帕) P=F/S
功 W J焦耳(焦)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電流: I 安培(安) A I=U/R
電壓: U 伏特(伏) V U=IR
電阻: R 歐姆(歐) R=U/I
電功: W 焦耳(焦) J W=UIt
電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熱量: Q 焦耳(焦) J Q=cm(t-t°)
比熱: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者老速 3×108米/秒
g :9.8牛頓/千克
15°C空氣中聲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匯編
【力 學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壓強:p=F/S
5、液體壓強:p=ρgh
6、浮力橋蘆:
(1)、F浮=F』-F (壓力差)
(2)、F浮=G-F (視重力)
(3)、F浮=G (漂浮、懸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桿平衡條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輪:F=G/n
10、實際滑輪:F=(G+G動)/ n (豎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體舉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機
14、實際機械:W總=W有+W額外
15、機械效率: η=W有/W總
16、滑輪組效率:
(1)、η=G/ nF(豎直方向)
(2)、η=G/(G+G動) (豎直方向不計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熱 學 部 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熱 學 部 分】
1、吸熱:Q吸=Cm(t-t0)=CmΔt
2、放熱:Q放=Cm(t0-t)=CmΔt
3、熱值:q=Q/m
4、爐子和熱機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熱平衡方程:Q放=Q吸
6、熱力學溫度:T=t+273K
【電 學 部 分】
1、電流強度:I=Q電量/t
2、電阻:R=ρL/S
3、歐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適公式)
(2)、Q=UIt=Pt=UQ電量=U2t/R (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壓公式)
(5)、P1/P2=R1/R2
6、並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電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電功:
(1)、W=UIt=Pt=UQ (普適公式)
(2)、W=I2Rt=U2t/R (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1)、P=W/t=UI (普適公式)
(2)、P=I2R=U2/R (純電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聲速:V=340m/s (15℃)
3、人耳區分回聲:≥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標准大氣壓值: 760毫米水銀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點:0℃
8、水的沸點:100℃
9、水的比熱容:C=4.2×103J/(kg•℃)
10、元電荷:e=1.6×10-19C
11、一節干電池電壓:1.5V
12、一節鉛蓄電池電壓:2V
13、對於人體的安全電壓:≤36V(不高於36V)
14、動力電路的電壓:380V
15、家庭電路電壓:220V
16、單位換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重力G (N) G=mg m:質量g:9.8N/kg
密度ρ (kg/m3) ρ=m/V m:質量 V:體積
合力F合(N) F合=F1+F2 方向相同
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方向相反:
浮力F浮(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動滑輪 F= G物+G輪
壓強p(Pa) P= F/S
熱量Q(J) Q=cm△t
機械功W(J) W=Fs
功率P(w) P=W/t
機械效率 η= ×100%
液體壓強p(Pa) P=ρgh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 Q=mq m:質量q:熱值
物體漂浮或懸浮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 ρ液:液體的密度 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 (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動力 L1:動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
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體的重力 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 h:物體升高的距離
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G物+G輪)
S=n h n: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
總功W總 W有=G物h
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
W:功 t:時間
F:壓力 S:受力面積
ρ:液體的密度
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
的豎直距離)
: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
△t:溫度的變化值
㈥ 誰知道有關初中力學的一些趣味物理小實驗先謝謝啦,告訴我啊
初中物理趣味視頻-學而思.zip
https://pan..com/s/1S-bCPJW7PwAj9nXUxxOfDQ
初中物理稿缺趣味視清敗頻
㈦ 關於物理中考手抄報 關於中考的手抄報
下面我們來欣賞手抄報的優秀作品
初三物理簡單手抄報
物理手抄報圖片
初中物理第十三章的手抄報 物理手抄報
物理手抄報內容初二物理手抄報內容初二上冊第一章
初三隱敬談物理上冊知識點歸納手抄報 五年級上冊手抄報
物理必修二期中考試知識點總結手抄報 關於中考的手抄報高一物理科技
6張關於中考的手抄報圖片
2018年中考手抄報圖片如何應對中考
初中物理板報畫圖 - 我家的國慶手抄灶碰報
好看又簡潔物理手抄報圖片大全
初稿兄三年級舉辦物理電學的魅力主題手抄報比賽
初三物理簡單手抄報物理手抄報
物理力學知識點手抄報 科學知識手抄報
中考100天宣誓手抄報 關於中考的手抄報
有關決戰中考的手抄報關於中考的手抄報
6張關於中考的手抄報圖片-圖36張關於中考的手抄報圖片-圖26張關於
初三中考目標手抄報手抄報圖片素材
㈧ 幫我提供一些關於物理的素材!謝
㈨ 物理手抄報素材內容
趣味物理-生活中的物理知識
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鍾,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 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2、為什麼灌滿水的瓶子不易破?
有兩個相同的玻璃瓶,一個空著,一個灌滿了水,同時從相同的高度落到地面上,哪個瓶子容易破?一般說重的瓶子容易破。可是,當瓶子灌滿水後,瓶子里的水還有另外一個作用,能減少瓶子的形變,反而使瓶子不容易破了。玻璃瓶破裂,大多是由於形變引起的。空瓶子落地,地對瓶子產生一個壓力,瓶子從外向里形變,終於破裂。瓶子裝滿水,由於水是不可壓縮的,從而減少了形變,使得瓶子不易破裂。瓶子里裝滿水,再擰緊瓶蓋,就更不容易摔破了。
3、將氣球吹大後,用手捏住吹口,然後突然放手,氣球內氣流噴出,氣球因反沖而運動。可以看見氣球運動的路線曲折多變。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吹大的氣球各處厚薄不均勻,張力不均勻,使氣球放氣時各處收縮不均勻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不斷變化;二是氣球在收縮過程中形狀不斷變化,因而在運動過程中氣球表面處的氣流速度也在不斷變化,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所以氣球表面處受空氣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化,氣球因此而擺動,從而運動方向就不斷變化。
4、我們都吹過肥皂泡,肥皂泡是先向上飄後下降,這是因為在開始的時候,肥皂泡里是從嘴裡吹出的熱空氣,肥皂膜把它與外界隔開,形成里外兩個區域,裡面的熱空氣溫度大於外部空氣的溫度。此時,肥皂泡內氣體的密度小於外部空氣的密度,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時肥皂泡受到的浮力大於它受到的重力,因此它會上升。伏知這個過程就跟熱氣球的。隨著上升過程的開始和時間的推移,肥皂泡內、外氣體發生熱交換,內部氣體溫度下降,因熱脹冷縮,肥皂泡體積逐步減小,它受到的外界空氣的浮力也會逐步變小,而其受到的重力不變,這樣,當重力大於浮力時,肥皂泡就會下降。
5、節日放焰火時,焰火彈在高空爆炸開來形成絢麗多彩的禮花,炸開後下落過程中禮花在空中是以爆炸點為中心半徑不斷增大的球形。爆炸瞬間,爆炸力遠大於重力,可以看為一個動量守恆過程,禮花的各個碎片都具有相等的速率,又由於每個碎片受到的重力加速度是一樣的,所以碎片能保持爆炸時的球形不變。
6、會打鞦韆的人,不用別人幫助推,就能越擺越高,而不會打鞦韆的人則始終也擺不起來,那麼,如何才能越擺越高呢?正確的打鞦韆動作:人從高處擺下來的時候身子是從直立到蹲下,而從最低點向上擺時,身子又從蹲下到直立起來。由於他從蹲下到站直時,重心升高,無形中就對自己做了功,增大了重力勢能。因而,每擺一次鞦韆,都使打鞦韆的人自身機械能增加一些。如此循環往復,總能量越積越多,鞦韆就擺地越來越高了。
7、1912年秋天,遠洋巨輪「奧林匹克」號,正在波浪滔滔的大海中航行著。很湊巧,離「奧林匹克」號100米左右的海面上,有一艘比它小得多的鐵甲巡洋艦「豪克」號,同它幾乎是平行地高速行駛著,忽然間,那「豪克」號似乎是中了「魔」一樣,突然調轉了船頭,猛然朝「奧林匹克」號直沖而去。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舵手無論怎樣操縱都沒有用,「豪克」號上的水手們束手無策,眼睜睜地看著它將「奧林匹克」號的船舷撞了一個大洞。此海上的飛來橫禍,是伯努利原理的現象。流體有這樣的性質:它們流動得快時,對旁側的壓力就小;流動得慢時,對旁側的壓力就大缺雀消。兩船並排航行時,兩船之間流道比較狹窄,水流得要比兩船的外側快一些,因此兩船內側受到水的壓力比歲悶兩船的外側小。外側的較大壓力就會像一雙無形的大手,將兩船推向一側,造成了兩船的相吸的現象。「豪克」號船隻小重量輕,就跑得更快些,所以看上去好像是它改變了航向,直撞向巨輪。在火車站站台等車時,要站在黃色安全線外,就是防止火車快速駛來時人被大氣推向火車,造成事故。
㈩ 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提綱
在初二的物理學習過程中,要隨時做好每個知識點的 總結 ,才能更好的應對考試。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提綱,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提綱
【力學】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
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
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6、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斗迅。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7、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二、彈力
1、彈力
①彈性: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
②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形變後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
③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彈力產生的重要條件:發生彈性形變;兩物體相互接觸;
生活中的彈力:拉力,支持力,壓力,推力;
2:彈簧測力計
①結構:彈簧、掛鉤、指針、刻度、外殼
②作用:測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量就越長。
(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④對於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1)認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
(3)輕拉秤鉤幾次,看每次鬆手後,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時力要沿著彈簧的軸線方向野鋒,注意防止指針、彈簧與秤殼接觸。測量力時不能超過
彈簧測力計的量程。(5)讀數時視線與刻度面垂直
說明: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製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 方法 稱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製作的儀器有:溫度計、彈簧測力計等。
三、重力、
1、重力的概念: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
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頌銷晌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力和運動】
一、牛頓第一定律
1、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總結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容是:
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⑵說明:
A、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 經驗 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推理而概括出來的,且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麼運動,物體都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無關,所以力不是產生或維持運動的原因。
2、慣性:⑴定義: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隻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
利用慣性: 跳遠 運動員的助跑;用力可以將石頭甩出很遠;騎自行車蹬幾下後可以讓它滑行。
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小型客車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帶;車輛行使要保持距離。
二、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稱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
3.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即平衡狀態.
4、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的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的力。
三、滑動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滑動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摩擦力分類: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
4、、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5、滑動摩擦力:①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②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於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③結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該研究採用了控制變數法。由前兩結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
7、應用:
①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
②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初中 物理 學習方法
(1)研讀課本。
軍隊不打無准備之仗,學習物理也是如此。新學期的書發下來,希望你能夠拿起物理課本,翻開美如畫的篇章,順著目錄,大致了解本學期的內容;每章、每節上課前,再次提前預習,你心存大量疑惑,等待在課堂上與老師一起揭開謎底;復習時,課本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復復習,「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而且每一次你都會有新發現。
(2)認真聽講。
天才不是天生的。無論是新課、實驗課,還是習題課、復習課,每一個「考試狀元」都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聚精會神聽講,緊跟老師思路,積極思考,不時勾畫出重點,標注仍不清楚的,或者記錄又產生的新疑問,這樣的學習才是高效的。學習是一個過程,不斷鞭策自己,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堅持不懈,才能到達「會學」和「學會」的境界。
(3)自我督查。
習題是鞏固、復習是系統、考試是檢驗。每一次作業、每一次考試,獨立完成,認真審題,仔細計算,精煉結論,全面思考,規范答題;及時訂正,不懂就問,學會歸納,一題多解,舉一反三,多題歸一。
怎樣學好中考物理
1.怎樣學好物理概念
對於物理概念,要掌握它的定義、物理意義、大小與方向,單位和測量方法,以及與相似概念的區別與聯系。
2.怎樣學好物理規律
對於物理規律,要掌握它的內容、公式、應用范圍、變形,以及與相近規律的區別與聯系。
3.怎樣做好物理實驗
對於物理實驗,要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掌握實驗步驟,會處理數據、得出結論,並能用學過的儀器、方法做研究性實驗。
初二物理力學知識點提綱相關 文章 :
★ 初二物理力的知識點總結
★ 初中物理力學超詳細知識點總結與學習方法
★ 2021初中物理力學復習提綱
★ 超全的初二物理中考知識點考點的提綱
★ 初中物理知識點提綱
★ 初二物理的中考知識點提綱
★ 中考初二物理知識點復習提綱
★ 初二初三中考物理知識點提綱超全超詳細
★ 初二物理知識點大總結
★ 初二物理力學易錯難題歸納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