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讀書手抄報圖片素材
讀書,讀好書,讀有內容的書。做人,做好人,做有內涵的人。世界讀書日到了,快去讀書吧。祝你讀出真諦,讀出美好的未來。下面是關於讀書手抄報圖片素材的內容,歡迎閱讀!
讀書手抄報圖片
我愛讀書作文
我愛讀書,讀書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家有一個大書櫃,裡面有很多書。讀書讓我學到許多知識,使我感到十分快樂。
我最喜歡看偵探書和童話書。有的書我讀了很多遍仍不厭倦。我每天晚上都要讀一會兒書,要不我就睡不著覺。有時候,我讀起書來很入迷,媽媽叫我都沒有聽見,簡直是廢寢忘食。
我看過的偵探書有《世界偵探故事全集》、《福爾摩斯探案全集》、《神探狄仁傑》、《紫丁香庄園》等等,我之所以喜歡看偵探書,是因為偵探書能讓我增加邏輯思考和推理能力。有一次,媽媽開車時看見前面有一輛車蒙滿了灰塵,上面寫著「老沙」兩個字,媽媽問我:「你知道這是大人還是小孩寫的嗎?」我說:「知道。你看,那「老沙」的字跡又歪又扭,明顯是小孩寫的。」媽媽說:「大人也有可能寫歪歪扭扭啊?」我又說:「可是你看那「老沙」下面還有一個腳印,大人閑來無事為什麼要在上面印一個腳印呢?大人為什麼會寫「老沙」二字呢?難道他不知道自己姓什麼嗎?」媽媽終於被我問得啞口無言了。我得意地笑著說:「看點偵探書還是有用的,你別想考住我。」
我看過的很多童話書都教給了我做人的道理,比如《不一樣的卡梅拉》裡面的卡梅拉很執著,最後終於看到了她想看到的大海;我從白雪公主與王後的故事中領悟到:做人要做善良的好人,不要做邪惡的壞人,壞人往往不會有好的下場,正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現代童話中我最喜歡看楊紅櫻老師寫的書,我看過她寫的《楊紅櫻童話全集》、《淘氣包馬小跳系列》、《笑貓日記系列》等等。上次我得知她在新華書店簽名售書,我異常興奮,風一般地趕了過去。我買了她的八九本書,還送給她兩瓶香水,跟她合了影,她在我買的書上親筆簽名,其中有兩本寫著「你真棒—楊紅櫻」,一本寫著「我愛你—楊紅櫻」,我高興極了。我自己嘗試寫了一篇短篇童話故事,叫做「幸福的朋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聰明可愛的狐狸寶兒和它的朋友一起成長的故事,寶兒遇到了一個處處和它做對的狐狸玉兒,後來玉兒被寶兒的真誠善良感動了,最後它們成為了好朋友,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時光。這篇故事獲得了第十四屆「中國少年作家杯」全國徵文大賽一等獎,我很高興。
我愛讀書,讀書使我快樂。我為快樂而活,我是快樂的使者。「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多讀書使我變得更聰明,它是我的良師益友,伴隨我健康成長,享受生活!
贊美讀書的句子
1、畢淑敏曾有文,好女人必讀書。其言於讀書定為:好書對於女人,是家鄉的一方綠色水土。離了它,你自然也能活。但與書隔絕的日子,心無家園。半生過下來,女人就變得語言空虛,眼神恍惚,心地狹窄見識短淺了。
2、通過讀書溫暖人心、提振信心、寄託希望,通過讀書掌握知識、增強本領、勇於創新。書籍是不能改變世界的,但讀書可以改變人,人是可以改變世界的.。讀書可以給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讓人溫暖
3、「書是千里眼、順風耳,望遠鏡,顯微鏡;書是科學的總結,智慧的源泉,生活的指南,給人以開啟科學知識的鑰匙,提供了認識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途徑和方法(景克寧語)。」
4、讀書有如此之好,只要讀書有成,則江山也有,美人也有,什麼都有。因此,為了讀好書,不乏頭懸梁,錐刺股者;為了金榜題名,不少老得可以的人還拚命讀書,雖屢考屢敗,屢敗屢考,考了又考,勇不言輸。
5、能夠攝取必要營養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樣地,真正的學者往往不是讀了很多書的人,而是讀了有用的書的人。
6、真正的讀書使瞌睡者醒來,給未定目標者選擇適當的目標。正當的書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誤入歧途。
7、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
8、三更燈火五更鳴,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
9、讀書還可以陶冶性情,給人樂趣。黃山谷說:「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蘇軾詩雲:腹有詩書氣自華。有學識的人,他的言談舉止就是不一樣。它對於一個人的性情陶冶是顯而易見的。
10、喜歡讀書,就只是喜歡了。並不為取得悅人什麼知性的魅力,而考慮只是偶爾立於人群聊天時,別落入了俗套膚淺之中罷了。靜怡著一份性情,讓自己於時光中成長,慢慢變得成熟,變得更加自信。讓內心變得足夠強大。
11、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
12、一個愛書的人,他必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
13、書籍是幼年人的導師,是老年人的護士,在岑寂的時候,書籍使我們歡娛,遠離一切的痛苦。
14、有寫關於閱讀的事兒,特別是讀書筆記一類更是從未觸筆,感覺讀書就好像吃飯,吃完得消化,而這是很自然的過程是絕不能用棍棒等輔助工具翻攪以促進消化的,讀書筆記正好比這棍棒,好比續在狗貂後面的尾巴。
15、讀書它可以讓你擁有充實的心靈,少一些浮躁與空虛,也許可以像林語堂書中寫的那樣:我可以平靜而坦然的度過每一個晨曦、每一個黃昏,也許這就是書中的升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16、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准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17、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18、集百家之說而成一家之言,會讀書,讀好書,我們一定會獲益非淺;不讀書,關門造車,固步自封,我們的知識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19、讀書的美麗。捧起一本書,就像打開了一面鏡子。鏡子里的我,平靜、恬然,似乎正在靜靜的小河邊,欣賞著掛在空中的一輪圓月,再無年少時期的惶恐與驚秫。
20、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用黑字印在白紙上的靈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觸了它,它就活起來了。
2. 知恩圖報的名人例子,最好古今結合(有古時的例子,有現代的例子)詳細點,懸賞很高的
1、周恩來
1938年8月,長征的紅軍到了毛兒蓋附近,黨中央在沙窩召開會議之後,周恩來因疲勞過度,營養不足,再加上自然環境惡劣,他病倒了。這次病,來勢異常兇猛,肝臟腫大,下緣竟達到右腸骨窩,連續幾天周恩來一直發著高燒,不能進食。醫生為周恩來做了檢查,診斷為肝膿腫和阿米巴痢疾。毛兒蓋會議後,中央紅軍決定繼續北上。
周恩來身體非常虛弱,彭德懷下令,組織擔架隊,由陳賡任隊長,兵站部長兼政委楊立三組織擔架,抬著周恩來,向著荒無人煙,充滿沼澤的大草地進發。草地天氣變化無常,時而狂風四起,大雨滂沱,時而漫天飛雪,冰雹驟降。周恩來不願看到體質虛弱的同志們雙肩磨破,步履艱難的抬著自己,幾次要掙扎著要從擔架上下來自己走。
然而,他已虛弱不堪,身不由己。1954年,時任中央軍委財政部部長的楊立三因患腦癌逝世,任共和國總理的周恩來擔任主祭人,並無論如何也要親自給楊立三抬棺送葬。並走在右邊最前頭執紼,到八寶山後,周恩來眼含熱淚與楊立三作了最後的告別,了卻了他為楊立三抬棺送葬的心願,譜寫了一首共和國將帥生死情的感人篇章。
2、鄧寶珊
在1917年初冬的傍晚,在內蒙古的南部的毛烏素大沙漠北沿的附近,一個50歲左右的蒙古族牧人,看到了沙坡底下,一個睡著了的面色黑紅,濃眉面的青年,就走過去叫醒了他,這個人就是鄧寶珊。
鄧寶珊本是穿過沙漠的,結果走了一天多,水壺也喝空了,太睏倦就躺下來休息,就睡到了很晚,牧人告訴他太陽快落山了前面的沙漠走不過去,夜間過沙漠很危險。牧人就邀請進他到自己的蒙古包,休息一晚上,第二天早上醒來,牧人不僅拿出一雙哈登鞋,還有滿滿一袋干糧,裝滿了水的水壺,就這樣鄧寶珊得以安全的到達北方參加孫中山的反段祺瑞的會議。
後來鄧寶珊在心裡是一直惦記著這個對他有救命之恩的蒙古牧人,對我有救命之恩,在20年後的1938年的初夏,鄧寶珊憑著自己當初並不太清楚的這個記憶奔走了很多沙丘,最後找到了當時已經年近70的牧人,贈送了很多的法幣,毛毯,煙酒等來報答救命之恩。
3、韓信
韓信乃漢初三傑之一。早年家貧,生活潦倒時,多由親友資助,其中曾寄食在南昌亭長家中數月,故亭長之妻甚為不悅。一日,趁韓信未起床,即進早飯,當韓信來到,他們全不理會,韓信一氣之下,離開南昌。曾受漂母贈飯療飢,後來以千金為報。
一次,韓信為了生計在淮水邊垂釣,但大半天均無漁獲,河邊有數位老婦在漂絮,有位漂母見韓信面有飢色,頓生憐憫之心,送了些飯菜給他吃。自始起,韓信每天都來到此處下釣,漂母也天天供他飯菜以裹腹。一日,韓信對漂母說:「當我他日得志時,定會重重報答你。」
漂母說:「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我不指望你回報,但你應志在四方。」後來韓信隨項梁起兵抗秦,轉歸漢王劉邦,經蕭何舉薦,拜為大將,因屢建奇功,被封為楚王。韓信衣錦還鄉,特在泗口南岸拜見漂母,並贈黃金千鎰,藉以報答她賜飯之恩德。
4、秦穆公
秦穆公曾經外出王宮,丟失了自己的駿馬,他親自出去找,看見有人已經把自己的馬殺掉了,正在一起吃馬肉。秦穆公對 他們說:「這是我的馬。」這些人都害怕驚恐地站起來。 秦穆公說:「我聽說吃駿馬的肉不喝酒的人會死。」於是給他們酒喝。
殺馬的人都慚愧地離開了。過了三年,晉國攻打秦穆公,把秦穆公圍困住了。以前那些殺馬吃肉的人互相說:「我們到了已經可以以死來報答穆公給我們馬肉吃、好酒喝的恩德的時候了。」於是就擊潰了包圍秦穆公的軍隊,穆公終於解決了困難,打敗晉國,並抓了晉惠公回來。
5、胡歌
胡歌出生於1982年,1996年14歲的胡歌被選中成為了上海教育電視台的小主持人,當時胡歌在節目中總是一本正經的進行著節目的主持,當時在胡歌的身上就已經有一種非凡的氣質,在鏡頭前的胡歌自信非常,這也讓他喜歡上了面對鏡頭的感覺,於是在2001年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2005年出演了《仙劍奇俠傳》大火。
在剛剛出道的時候,當時的胡歌因為仙劍中的「李逍遙」一角紅遍大江南北,當時胡歌是和唐人合作,就在胡歌正當紅的時候其實和東家的合約已經到期了,但是胡歌並沒有像一些演員一樣,在自己紅了之後,就去選擇下家,而是繼續跟唐人合作,其實就是胡歌感恩唐人,當時在胡歌出車禍的時候唐人也沒有放棄他,當時胡歌最難熬的日子是唐人一時陪伴著他,在他紅了之後也一直陪伴著唐人,一直榮辱與共。
人的一生,離不開外在的幫助和支持,大自然的滋養,父母的撫育,友情的慰藉和社會的教育。事實上生活給了我們太多這樣的恩惠,這些恩惠,成了我們生命的源泉,也成就了一個個生命的奇跡;無論怎樣,我們都應以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世間的一切。
3. 善良真的有好報嗎
善良的人,一定有好報,得人心
布衣粗食
2019-02-26 · 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情感領域創作者
什麼是有福之人?
有福氣的人,都有好運氣,家和萬事興,人和泰山移。有福氣的人,有一個特別的品質,就是「心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很多人後來都把善良弄丟了,只有一部分人堅持善良。堅持善良的人,「善有善報」,真正成為有福之人。
一個善良的人,之所以成為有福之人,是因為他有幾個不一樣的特點。
1、長得眉目慈善。
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人,給人第一印象就是和藹可親的。例如說,耳垂很大,面帶笑容,有點像寺廟里的佛像。這樣的人,交往起來毫無壓力,更加平易近人。
《 金剛經 》有言:「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萬物眾生都有自己的相貌,但相貌可以各有特色,也有雷同之處。俗話說:相由心生。一個眉目慈善的人,其實是代表心中有善念,總是用善良的眼光看世界,發現世界之美。
因此,一個善良的人,總是用善心看世界,人間處處是春天。內心裝著「美」 的,其實是在發現幸福,享受「福報」。
2、家和萬事興。
兩個人,相愛總是簡單,相處太難,多少夫妻因為小事吵吵鬧鬧,不可開交,後來都沒有經歷好好工作了,鬧得人心惶惶。
一個和睦的家庭,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夫妻一條心,一心一意改變生活的現狀,慢慢就讓家庭有了起色,有了財富。
當一個人,工作了一整天,身心疲憊地走進家,如果看到的是「破鍋子,冷灶頭」,估計也沒有了笑容,會更累。
因此,一個溫暖的家,是助推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家和萬事興,是一個人最溫暖的福氣。
3、出門遇貴人。
起起落落才是人生,每個人都會遇到人生低谷,這時候,如果有貴人幫助,才可以更快走出困境,迎來新的春天。
但現實生活並不會真的「到處都是好人」,冷漠的人,不在少數。當你風風光光的時候,身邊狐朋狗友一堆,喝酒吃肉的好幾桌;當你落魄的時候,會發現,真的沒有朋友,連親戚都疏遠了你。
一個善良的人,多做善事,廣結善緣,總會有一些人,記得你的好,回報你的好。善緣多了,在你落魄的時候,自然會有人幫助你。
說來說去,遇到貴人的源頭,還是自己的「善良」。有貴人幫助,是一個人最感動的福氣。
4、「宰相肚裡能撐船」。
一個人越計較,越痛苦。什麼都不放過,什麼都牢記於心,會很累,讓心不得安寧。
一個善良的人,是發現別人的美,而不是計較別人的丑。因此總是能夠用愛去包容那些「假、惡、丑」,是心胸寬廣的體現。善良的人,是「用心換心」。
一個人,心越寬,越寧靜。我們不能相信「財富都是爭來的」,「人無橫財不富」這樣的歪理,真正的財富是互惠互利的,是「和氣生財」。
當然,善良的人,也常常吃虧,但「吃虧是福」。善惡到頭終有報,善良的人,才是笑到最後的人。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網路。
搜索
心存善念的經典句子
善良的人有福報的句子
為什麼心善的人磨難多
心善的人有好報嗎
善良的人有福報的圖片
心善的人經典語錄
4. 求關於善的正反兩面素材各一個
《郁離子》中記載了一個因失信而喪生的故事
濟陽有個商人過河時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桿大聲呼救。有個漁夫聞聲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濟陽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給你100兩金子」。待被救上岸後,商人卻翻臉不認帳了。他只給了漁夫10兩金子。漁夫責怪他不守信,出爾反爾。富翁說:「你一個打漁的,一生都掙不了幾個錢,突然得十兩金子還不滿足嗎?」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後來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慾救,那個曾被他騙過的淦夫說:「他就是那個說話不算數的人!」於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兩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報卻是在意料之中的。因為一個人若不守信,便會失去別人對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處於困境,便沒有人再願意出手相救。失信於人者,一旦遭難,只有坐以待斃。
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