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調查發現,超六成年輕人害怕看體檢報告!為何年輕人都畏懼體檢
體檢本來是一件好事,據調查發現超過6成的年輕人都懼怕看自己的體檢報告,因為他們的生活非常不規律,他們也擔心自己的體檢出現問題,從而不願意麵對體檢。
一、自己的生活極度不規粗局旅律現在的年輕人普遍壓力都非常大,在工作上面臨著加班,在家庭中面臨著被自己的父母催婚,而且再加上現在智能岩凳手機的普及,許多年輕人都會熬夜玩手機,從而導致他們的生活極度不規律。我們都知道熬夜的危害非常大,很多疾病都是由於熬夜引起的,因此年輕人也特別害怕自己會因為熬夜而生病。
各位讀者,你們又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討論一下。
2. 年輕人對體檢有恐懼心理:沒事就不用體檢
年輕人對體檢有恐懼心理:沒事就不用體檢
年輕人對體檢有恐懼心理:沒事就不用體檢,一項針對1144名青年的調查顯示, 45.2%的受訪青年表示害怕參加體檢,年輕人對體檢有恐懼心理:沒事就不用體檢。
年輕人對體檢有恐懼心理:沒事就不用體檢1
人的身體猶如一台「機器」,也需要定期「加油」和「保養」。而健康體檢的目的則是趁著疾病潛在人體中尚未出現症狀時,通過早期檢查,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一直以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青年階段是個體人生經歷中身體狀況和活力都處於最佳狀態的時期,青年群體是全社巧歷會中相對最健康的群體。同時,青年在成長發展過程中直接受益於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社會保健水平的提升和醫療衛生設施的改善。
但是,國外相關研究證實,隨著生活水平的增加,青年的體質和健康並不一定在總體上呈現出全面的相應改善, 反而在許多重要方面出現了令人擔憂的下降趨勢。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發布的一項針對1144名青年的調查顯示,67.2%的受訪青年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不錯,其中13.6%的受訪青年覺得非常好,超過三成的受訪青年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態一般或不好。交互分析發現,00後受訪者感覺身體狀況一般或不好的比例更高,為35.7%,其次是85後,為35.3%。
而在談及對於體檢的顧慮時, 竟有68.1%的受訪青年擔心體檢會查出身體有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就曾指出,人的健康與壽命,10%取決於遺傳基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因素,15%取決於社會因素, 其餘60%取決於自身,這60%在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個人健康素養的高低,健康素養高的人更有可能採取健康的行為保護自己及其家庭免受病害威脅。
據此前發布的《中國青少年健康大數據》報告,中國青少年青春期肥胖率逐年增加,部分城市肥胖檢出率近為20%,這其中10%出橘毀現脂肪肝,全國肥胖脂肪肝發生率40%-50%;大學生近視率高達70%-80% 。
同時,慢性病、癌症已呈現年輕化發展趨向,開始侵襲中青年人,讓我們在生活中不得不提高警惕。 淋巴瘤患者現多見於20-40歲之間的青年人群;19-35歲之間的胃癌患者比20年前增加1倍,並且發現都是中晚期;此外,70%的中青年人有過度勞死的危險,22%的死於心腦血管疾病;中青年白領亞健康比例甚至高達76%,接近60%的人處於過勞狀態,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比例不足3%;女性易得婦科,心腦血管疾病;男性則面臨猝死、過勞和癌症等問題 。
此外,據中國社科院《人才發展報告》中說明,70%人有過勞死的危險; 如果中國青年人不注意調整亞健康狀態,在不久的將來,這些人中的2/3將死於心腦血管疾病 。
不僅如此,隨著科技進步帶來生活便利,也給青年群體帶來了「電腦脖」、「滑鼠手」、「低頭族」、「宅一族」等病狀。
隨著經濟和醫療保健事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疾病死亡模式也在發生改變圓寬備,以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為代表的非傳染性疾病 (NCD)正日益嚴重地威脅我國人民的健康。
此前,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表明, 人類1/3的疾病是通過健康體檢得到的信息反饋的,可以指導治療,提高療效。
因此,健康體檢已經成為人們保健的重要手段,也是發現亞健康的重要渠道,在國民的保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年輕人對體檢有恐懼心理:沒事就不用體檢2
提到體檢,
這屆年輕人的反應竟然是「害怕」,
這一句句「嚇人」,
知道的明白是在討論體檢,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恐怖片的評論區。
「小時候怕成績單,長大怕體檢單」。
一項針對1144名青年的調查顯示,
45.2%的受訪青年表示害怕參加體檢,
其中95後受訪者表示害怕體檢的比例最高。
明明知道健康體檢的重要性,
卻「不敢」去體檢。
看體檢報告怎麼成了這么「可怕」的事?
「害怕體檢」是在怕什麼?
很多人表面上說工作太忙,沒時間體檢,
其實,
是不想面對各種異常的身體指標,
怕自己懷疑的病症成為
明明白白寫在體檢單上的事實。
自己的身體狀況自己也知道,
經常久坐、熬夜、吃外賣……
時不時頭疼、胃疼、頸椎疼……
看體檢報告確實需要「梁靜茹的勇氣」。
「只要不體檢,我就沒生病」
「只是太累了,休息休息就好了」,
這種話能「糊弄」自己幾次呢?
逃避體檢只是在掩耳盜鈴,
如果真的生了病,
只會越拖越嚴重。
別以為自己年輕就可以「作」
「年輕就是資本」,
年輕的時候,好像怎麼「作」,
身體都能很快恢復如常。
熬了夜,睡一覺又精神了,
喝了酒,吐出來又清醒了。
但年輕的「資本」可不是這么用的,
不良生活習慣正在一點點毀掉健康。
別以為有些病永遠不會發生在你身上。
根據《柳葉刀》最新發布的論文,
中國目前有8,500萬肥胖者。
人一旦胖起來,
很多病都容易找上門來,
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膽結石、痛風……
脂肪肝在綁架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脂肪固然是肝臟的大敵,
但不是脂肪肝唯一的成因。
如果你抽煙喝酒熬夜吃外賣「五毒俱全」,
肝細胞合成蛋白質受阻,
導致脂肪大量堆積在肝臟,
也可能誘發脂肪肝。
相比於男性在脂肪肝上的高檢出率,
女性明顯需要關注另一個異常指標:
甲狀腺結節。
《2021版城市人群健康報告》顯示,
2020年,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甲狀腺結節
總體檢出率均大幅超過30%,
相當於每三個人里就有一個異常,
據說不少朋友買保險都因此受到困擾。
當代女性要扮演的角色太多,
妻子、母親、女兒、員工等等,
保持好心態很難,
情緒不穩定會加大患病的機率。
年輕人的「朋克養生」
看了這些,
大家可能會說:「年輕人太難了!」
工作很忙很累,
三餐時間固定不下來,
沒時間運動。
心態也容易「崩」,
得知心態不好影響健康之後,
心態更不好了。
於是,
一些年輕人試圖用一些「黑科技」,
「撈一撈」自己的健康狀況。
抗糖丸、維生素ABCE、
酵素、抗氧化葡萄籽……
只要聽說對身體好,
都給自己安排上。
但這些真的靠譜嗎?
可能連吃下它們的年輕人自己都不太相信。
人體的生理結構復雜,
靠口服保健葯丸養生並不可靠。
要養生,還是「老配方」
那怎麼養生才可靠呢?
還是老生常談,
健康飲食加上規律生活。
就算是外賣,也要吃點健康的。
坐在辦公室電腦前,
要提醒自己抬頭挺胸坐端正,
每20分鍾抬頭看看窗外,
每隔一個小時起身走走。
這不是耽誤工作,
而是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自己的健康,只有靠自己維護。
在為KPI奔波的同時,
我們也得適當按個暫停鍵,
去趟體檢中心,
看看自己的身體還能不能「肝」得動。
「我變禿了,也變強了」
只是職場人的自我調侃,
誰不想有個健康的好身體呢?
不管是怕體檢檢出問題、提前調整飲食作息,
還是體檢後發現了健康問題,
及時改變不良習慣、及時就醫,
有九成以上的年輕人都表示,
體檢會促使自己更注意健康。
體檢就是對身體健康狀況的一次考試,
平時認真准備,
盡量別讓自己的身體被「考住」!
你怕不怕體檢?最害怕自己什麼指標不正常?
年輕人對體檢有恐懼心理:沒事就不用體檢3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健康體檢的重要性,不少用人單位都會為員工安排年度體檢,但也有些年輕人對體檢抱有抵觸情緒,不太想參加。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發布的一項針對1144名青年的調查顯示,45.2%的受訪青年表示害怕參加體檢,其中95後受訪者表示害怕體檢的比例最高,為52.3%。對於參加體檢有所顧慮的原因,68.1%的.受訪青年擔心體檢會查出身體有問題。97.2%的受訪青年表示體檢會促使自己更注重身體健康。
此次調查的受訪者中,男性佔43.5%,女性佔56.5%。00後佔14.7%,95後佔24.6%,90後佔37.4%,85後佔23.3%。職場人士佔72.1%,在校學生佔22.2%,待業者佔4.6%。
52.3%受訪95後青年表示害怕參加體檢
今年28歲的陳海濤(化名)就職於北京某社會組織,早在幾個月前,他所在的單位就發出了職工健康體檢的通知,但他近期才完成了體檢,「一方面是平時工作比較忙,老是忘記,另一方面其實有點『鴕鳥』心態,覺得只要不去查,身體就沒毛病」。
年輕人如何看待體檢?調查顯示,45.2%的受訪青年表示害怕參加體檢,其中37.2%的受訪青年表示有點怕,8.0%受訪青年表示非常怕。交互分析發現,95後受訪者表示害怕體檢的比例最高,為52.3%,其次是90後,為46.0%。
在河北某高職工作的邢天舒今年參加了學校統一組織的健康體檢,她表示在體檢前其實是有所顧慮的,「主要是擔心自己的身體有問題,害怕檢查出大毛病。所以檢查前會比較忐忑和緊張」。
對於體檢的顧慮,68.1%的受訪青年擔心體檢會查出身體有問題,49.8%的受訪青年擔心自己隱私被泄露,35.7%的受訪青年對檢查項目有點害怕。
現居西安的95後李娜表示,如果可以選擇的話,自己更願意去三甲醫院進行體檢,「感覺會更踏實,檢查出來的結果更加專業可信。而且如果發現有什麼毛病,也方便聽取醫生的建議」。關於個人隱私保護的問題,李娜覺得只要是在正規的地方體檢,這方面做得都挺好的,不會擔心個人隱私或者信息被泄露,「之前體檢完,需要自己到醫院取紙質報告,找醫生分析結果,這一過程基本不會存在隱私泄露問題,所以挺安心的」。
仍在讀研究生的董心怡為了考教師資格證,花300多元參加了一次體檢,她感覺現在市面上體檢的價格並不低,有的體檢套餐要一兩千元,更高的也有,「如果是完全自費的話,還挺有經濟壓力的」。
受訪青年參加體檢的其他顧慮還有:排隊等候時間長(35.8%),體檢需要自費/部分自費,費用高(31.1%),體檢環境不好(21.6%),覺得身體很健康,檢不檢無所謂(12.2%)等。
超九成受訪青年表示體檢會促使自己更注重健康
在邢天舒看來,一年一度的健康體檢是必需的,「我們辦公室有位老師就是體檢查出的癌症,如果每年都能堅持體檢,即使發現問題,也能早發現早治療,不會耽誤病情」。
體檢會促使大家更加註重自己的身體健康嗎?97.3%的受訪青年會,其中42.1%的受訪青年表示很大程度上會,55.2%的受訪青年表示一定程度上會。僅有2.7%的受訪青年表示完全不會。
看到自己的體檢報告,邢天舒鬆了口氣,「這次體檢沒有太大的問題,各項指標都在正常范圍內」。但她也表示體檢之後會更注意身體健康,「尤其是少點油膩外賣,少喝奶茶,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為了保持身體健康,71.5%的受訪青年表示會調整生活作息,改善生活習慣,67.1%的受訪青年表示會注重飲食規律,營養健康均衡,57.8%的受訪青年表示會多運動健身,提高身體素質。其他還有:找到合適的解壓方式,保持心情愉悅(51.1%),努力保持工作/學習與生活平衡(32.6%),定期檢查身體,有不適及時就醫(21.9%)等。
陳海濤覺得,自己身體狀況怎麼樣其實心裡多少有點兒譜,體檢只是反映身體狀況的一種方式。他認為無論體檢結果如何,都應該保持健康的生活節奏,「不是說體檢結果顯示身體狀況很好,就有了放縱的資本,也不是說體檢結果有些問題,就整天擔憂。健康的生活習慣很重要,保持心情愉悅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