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素材 » 有話可說圖片素材
擴展閱讀
四仰八叉睡覺卡通圖片 2025-02-12 15:15:37
背景三格圖片唯美 2025-02-12 15:09:46

有話可說圖片素材

發布時間: 2023-05-28 08:57:24

Ⅰ 獨立製作卡通頭像,並合成相應的背景素材

1、打開美圖秀秀APP,打開一張人物素材圖片。

2、執行特殊效果中的柔和燈光和經典lomo命令,並將參數設置為100%。

3、執行「特殊效果-漫畫」命令,將參數設置為80%,然後單擊「確定」按鈕。

4、執行「特殊效果-縱向-墨跡」命令,將參數設置為100%,然後單擊「確定」。

5、執行「美化-基本」命令,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亮度、對比度和飽和度參數。

6、單擊右上角的保存與分享命扮跡令令以jpg格式保存文件並將其保存在桌面上。

漫畫對話圖片怎麼生成?漫畫對話圖片怎麼製作?漫畫對話圖片其實是漫畫對話生成器製作出來的,它可以以把你和朋友的對話以漫畫本版的形式改編出來,非常的好玩,但是很多人還不知道漫畫對話圖片怎麼生成的,漫畫對話圖片怎麼製作的,那麼漫畫對話圖片怎麼生成,漫畫對話圖片怎麼製作,現在小編就帶你了解漫畫對話圖片怎麼製作,不知的同學趕快看過來。

1.首先打開微信掃一掃下面二維碼

2.進入公眾號,選擇漫畫對話生成器

3.進入到編輯頁面進行編輯文字,還可以選擇不同的版本哦

4.點擊生成,長按還可以保存

以上就是pc6小編帶來的漫畫對話圖片怎麼製作希望能幫助你。如何用自己的照片製作漫畫頭像呢?下面是我從一位美女那裡學來的:1,下載一個MSN CARTOON軟體安裝。2,運用該軟體在線網頁,選擇開始創建。3,選取一張自己的正面大頭照片(記住一定要照得超級肢缺渣像自己的),運用綠色的選取框框選臉的部分。4,選擇自己喜歡的模式。(我們當然是選黃種人的面孔。)5,圖像處理中,漫畫成像後如果感覺不合適,適當調整臉部輪廓。6,選擇自己喜歡的發型和眼鏡。7,當漫畫頭像達到自己滿意的效果,點擊屏幕右側的完成創建。8,接著點擊屏幕右側的打包下載,選擇自己需要的像素大小,下載到自己選擇的硬碟位置。9,在剛才存儲的位置下找出壓縮文件包,解壓縮,各種表情的漫畫頭像就出現了。 兩點說明:1,記得一定要選擇自己照的非常好的相片,因為這個軟體唯一的缺點就是畫出來和自己不太像,相似度只有大概20%,只是神似吧。比如我的頭像,據同事說也就臉型像歷悄。大家也不必太認真,也就是玩玩吧。2,對於亞洲人,如果你的臉型比較平,那麼畫出來就容易像。如果你的鼻子和顴骨比較高,這個白痴軟體就達不到效果了。因為我拿某人的相片試過了。

Ⅱ 小學一年級語文看圖寫話怎麼寫

看圖寫話,是一種圖像思維與語言思維的轉換過程,是訓練低段學生學會寫作的重要 方法 ,是一種最簡單的訓練書面表達的途徑。那麼小學一年級下語文看圖寫話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一年級下語文看圖寫話怎麼寫,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小學一年級下語文看圖寫話怎麼寫

一、觀察圖

觀察是口述和筆述的前提,沒有細致而又准確的觀察,怎能說好話呢?在引導學生觀察圖時要引導學生對圖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要善於抓住畫面的內容,逐步教給學生「由上而下,由遠到近,由人到物,有點到面和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觀察方法。按主次觀察,可以先主後次;按事物發展先後順序觀察,可先怎麼樣,再怎麼樣,觀察後引導學生敘述圖意。然後,再依據畫面引導學生聯想它的前因、後果,人物的心理活動、語言等,使一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 故事 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二、展開想像

想像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活動,也是構思語言的一種心理能力。學生想像如果豐富合理,說話必然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例如:學生在學完 寓言故事 《坐井觀天》中小青蛙與小鳥的三次生動有趣的對話後,教師可以及時引導學生根據書後問題:「青蛙跳出井口後會看到什麼,會說寫什麼?」進行兩方面的寫話訓練:①續編青蛙和小鳥第四、第五次對話;②寫青蛙跳出井口後的所見、所聞、所想、所做。指導學生觀察時,可以抓住前五個部分的景物特徵來啟發學生想像。

三、說圖

(1)向學生提出明確團穗返的訓練要求;提供條件,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觀察圖畫的興趣,從而使學生產生看圖說話的願望。

(2)指導學生看圖說話時要訓練他們先想好自己要說什麼,要求學生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然後再舉手發言。當學生說話有誤時,教師不要打斷學生的話進行糾正,更不應訓斥、挖苦學生。要鼓勵在語言表達上有獨到之處的學生,表揚他們說得細、說得好。

(3)上看圖說話課,還應留一些時間,對本節課的說話進行 總結 講評,因為總結講評是看圖說話練習的繼續族穗和提高。在看圖說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系統的、規范的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小學語文二年看圖寫話怎麼寫

一、帶領學生學會觀察

在日常生活中,生活環境就是一幅生動的畫卷,為孩子提供了很多有趣的素材。課本中雖然有很多圖片素材,但均為靜態,無法持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學生對外面的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師就可多引導學生觀察自然,學會主動觀察周邊事物,經過長期的培養,學生就能夠從中獵取很多有趣的內容。文學大師魯迅也曾說:「想要創作,第一就是要學會觀察。」每當春季來臨時,教師都可帶領學生到野外去觀賞油菜花;或者到公園中看看奼紫嫣紅的花朵,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面對這生動的畫卷,孩子們都非常興奮。在此過程中,學生就會認真觀察,用心感受,當孩子們的注意力被美好的事物吸引,有些孩子會滔滔不絕的講述,有些孩子會主動提問。內心有了感觸,就會產生傾訴的需求,孩子們就會將那些令人贊嘆的場景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例如講解完《找春天》一文後,教師就可帶著學生去公園中觀察,讓學生看一看綠色的小草,聞聞花香,自己去公園中尋找春天,隨後寫下自己的感想。一位學生寫了如下一段話:「星期天下午,我們跟著老師一起來到公園欣賞春色。我看到春天在奼紫嫣紅的花兒塌飢里,春天在小鳥的歌聲中」,可見生活的畫卷就是學生進行創作的源泉,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課堂,經過觀察與體驗,就能夠帶給孩子最真實的感受。

在帶領學生觀察事物時,可從以下幾點入手:①由遠到近。由遠到近觀察有哪些人物或景物;②由上到下或從下到上,看看景物所處的季節,人們都在做什麼;③由景到人,看清楚人與景物有哪些聯系。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課堂上,都能理清思緒,為後續的寫話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引導學生大膽想像

在教學中,很多學生在耐心觀察後, 作文 仍然寫的很平淡,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展開想像。針對此種情況,在進行看圖寫話練習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自己創作,展開想像,推測事件的前因後果。如在一次練習課上,教師先為學生展示了一幅畫,畫中只有半個圓,隨後要求學生在半圓上添加幾筆,再展開想像,寫上幾句話。

學生接到任務後,積極地展開想像,有的學生畫出了太陽,有的學生畫出了小蘑菇,還有些學生畫出了雨傘等各種形形色色的圖案,還有很多奇思妙想的話語,如一位學生說:「下午放學後,坐車回家的路上,我看到太陽在追著車子跑。車子走到哪裡,太陽就追到哪裡。我下車以後,發現太陽還在,原來是太陽追著我跑呀!」多麼富有童趣的語言!

在語文教學中,觀察是寫作的基石, 想像力 則是看圖寫話的源泉,看圖寫話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在語文課堂上,如果為學生展示一幅圖:幾個小學生在公園草坪上踢 足球 ,一個小女孩伸手「要球」。對於這幅圖片來說,學生需要抓住的重點有:公園草坪、小朋友們踢足球、小女孩說的話。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想像一下小女孩說了什麼。當然,學生展開的想像一定要合理,必須是符合情境的,不能想到哪裡寫到哪裡。以下一位學生的想像就非常合理:星期六下午,曉燕看到幾個小學生在公園的草坪上踢球,於是曉燕走過去對這些小朋友說:「小朋友們,你們可不能在草坪上踢球啊,環衛叔叔阿姨們 種植 草坪很辛苦的,而且小草被踩壞肯定也很疼。」

在引導學生進行看圖想像時,不可限制學生的思維,應當引導從多角度展開想像,不要「鸚鵡學舌」,最好能想出自己的創意。

三、開展寫作練習

讓小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多角度去進行描述,是非常困難的,此時教師應當採取一定的 措施 來幫助學生拓展思維。例如教師可讓學生看圖寫一段《老鷹捉小雞》的短文。教師可先引導學生看圖,並提出問題:「小朋友們,你們一定都玩過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吧?」學生紛紛表示:「玩過。」老師接著提問:「游戲里誰當老鷹,誰當母雞?」並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想像問題的答案。隨後教師再給出一些借鑒的詞語,供學生選擇,如自我推薦,拔腿就跑、筋疲力盡、追趕等,還可幫助學生設計角色,為寫話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 )當老鷹,( )當母雞,( )當小雞。接著引導學生認真思考:「老鷹捉小雞的動作是怎樣的?請選一選:撲向、猛沖、拚命閃躲。」學生學會了觀察圖片,加上教師提供的詞語,寫話的難度就會大大降低,並且寫話也能做到言之有物。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教師還可採取仿寫的形式或者續寫的形式來幫助學生進行寫作練習。在仿寫的過程中,只要求學生能夠把話寫完整,寫通順即可。學生有章可循,自然動筆輕松。在開展續寫練習時,教師可帶領學生開展合理想像,如教師為學生講一個《螞蟻和蟈蟈》的故事,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等第二年夏天到了,螞蟻和蟈蟈們會怎麼樣呢?隨後為學生展示「烈日炎炎」的圖片來渲染氣氛,並布置任務,以「第二年夏天到了」為開頭,寫一兩句話。此時學生對於故事的內容已經有了深刻的感悟,思路打開了,寫作自然不難。

小學語文試卷看圖寫話怎麼寫

一、指導看圖,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

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但是低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

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觀察目的,這樣有利於他們集中注意力,克服由於年齡小所帶來的觀察的隨意性。因此每次寫作前我都要交代清楚觀察的任務。其次,我在引導學生觀察圖時指導他們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畫的主要內容,即這幅圖的內容是什麼,或誰在干什麼。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對事物的認識能力和概括能力;指導學生細致觀察,合理想像,敘述圖意。把這些規律告訴給孩子,他們才能夠准確地理解圖意。還有就是要讓學生有步驟地、有順序地觀察圖畫。所以在低年級,培養學生按照順序觀察圖畫是非常重要的。

二、邊看邊想巧用教材,示範引領

葉聖陶先生曾說:「 語文教材 無非是個例子,仿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語文的技能。」模仿是人類從事學習必不可少的途徑和方法,特別是低年級學生,他們生活 經驗 貧乏,語言積累不豐厚,寫作方法沒掌握,看圖寫話對他們來說遙不可及。讓學生模仿他人作品,從他人作品中汲取遣詞 造句 和布局謀篇的方法,不失低年級課本圖文並茂,許多課文插圖形象、生動,除了輔助課文學習之外,也是絕好的說話、寫話材料。

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挑選那些趣味性強,學生感興趣的,貼近學生生活,學生有話可說的插圖進行看圖寫話訓練。可以是填充式的,如學了人教版第二冊《荷葉圓圓》後,讓學生看著插圖仿寫:( ) 說:「荷葉是我的( )。」( )在荷葉( ),( )。也可是仿寫式的,如人教版第二冊《要下雨了》這篇課文邊上配了幾幅富有童趣的插圖,描寫下雨前,動物們的變化。教師可在學生全方位,多層次品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自由挑選其中的一幅圖畫,把圖意看清楚寫下來。不求生動具體,只要學生能把話寫完整,寫得通順連貫,別人能夠看懂即可。

三、大膽表達,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低年級學生好奇、天真,求知慾強,善於模仿,好提問題,喜愛表達,思維形象具體,但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說起話來常是前言不達後語或重復羅唆,有時帶有語病。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點:一是要求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二是要有基本內容,不要丟掉重點;三是鼓勵在語言表達上有獨到之外的學生,表揚他們說得細,說得好。

我們在說寫訓練中,要求學生准確、有中心、有合理的看圖,啟發學生大膽思維、想像、表達,還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求異思維。每次在指導學生看圖說話、寫話時,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他們興趣盎然,勁頭越來越高。在說話課上,我經常這樣對他們說:「誰能和大家說的不一樣?」「那個同學比剛才那個同學說得更具體、更生動些?」以此鼓勵同學說話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有了說話的興趣,他們就會積極地表達,久而不厭,心情愉快。有時看單幅畫面說話,學生可以說出十多個不相同的開頭,有的學生還有自己的創見,在說的基礎上再指導寫,就容易多了。

四、動筆寫一寫,發展思維能力

1、寫完整。

低年級寫話是為高年級寫作打基礎的。因此,在低年級的寫話訓練中,就要教學生把握住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話寫完整。

2、寫具體。

學生到了二年級,已經具備了寫完整活的能力,其觀察、想像能力都有了提高。這時,就要在寫具體下功夫,指導學生重點寫事物的主要情節,寫與主要情節有關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等,要抓住細節判斷人物可能說什麼,有什麼心理活動,人與人之間有怎樣的聯系,使畫面上的人物活起來。

五、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為寫話打基礎

兒童 從小聽故事、愛閱讀,會接受較多的刺激,對他的語言的積累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我還推薦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書,如:童話、寓言、兒歌、 謎語 、兒童漫畫、中外名人故事、 成語 故事、古詩等。學生根據自己的 愛好 、興趣有選擇地多讀、廣讀。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為寫話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 三年級語文 下看圖寫話怎麼寫

一、認真看圖,培養觀察力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礎。就是指導學生學會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觀察是一個知覺、思維、語言相結合的智力活動過程,觀察是人們增長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觀察能力的發展是思維、表達能力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看圖說話之前只有經過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會在大腦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學會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就等於交給他們一把認識世界的金鑰匙。但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觀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們看到一幅圖往往毫無頭緒,不知該如何下手,可以說無目的、無順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旁邊好好引導,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

首先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形體、相貌、服飾等,弄清人物的性別、年齡、身份;從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麼,想什麼;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情發生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等等。使學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逼真,故事情節更加曲折動人。

在看一幅圖的基礎上過渡到看幾幅圖。作為低年級學生在觀察多幅圖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們先忙著一幅圖、一幅圖地看。教師要讓他們先連續觀察幾幅圖,因為這幾幅圖連在一起就交待出一個完整的情節。我們教學生學習一篇 記敘文 不是先讓他知道主要內容嗎?看圖也是。先把這幾幅圖連在一起看,把表達的大概情節抓住,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然後再一幅一幅具體細致地看。這樣練習才能掌握觀察幾幅圖的方法。

二、邊看邊想,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看圖寫話雖然是從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還在於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有的學生在觀察後,還是把作文寫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沒有發揮想像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寫物,就事論事。為了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我重視了「想」這一環節。

「想」,一是指老師提出的問題怎樣回答;二是指想像。想像是重點,老師提出的問題,給學生提供了思維的支點,學生藉助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觀察想像,理解圖畫內容,啟迪開拓學生的思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想像力的培養。

看圖編 童話故事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是現代 教育 的主旋律。看圖編故事要從「異」字著手,培養學生求異思維能力和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指導學生說話時,要力求避「鸚鵡學舌」,要鼓勵學生與他人想得不同,說得不同。如在教學《守株待兔》時設計:「野兔為什麼撞死在樹樁上呢?」學生的想像千奇百怪,「有一個獵人在追趕它,跑得不知方向了,撞死」。 「和烏龜賽跑,不能再輸,光想沒看見樹樁」。「它的兒女受到了傷害,一時想不開」……

三、大膽表達,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低年級學生好奇、天真,求知慾強,善於模仿,好提問題,喜愛表達,思維形象具體,但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說起話來常是前言不達後語或重復啰唆,有時帶有語病。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點:一是要求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二是要有基本內容,不要丟掉重點;三是鼓勵在語言表達上有獨到之外的學生,表揚他們說得細,說得好。

在說寫訓練中,要求學生准確、有中心、有合理的看圖,啟發學生大膽思維、想像、表達,還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求異思維。每次在指導學生看圖說話、寫話時,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他們興趣盎然,勁頭越來越高。

在說話課上,我經常這樣對他們說:「誰能和大家說不一樣?」「那個同學比剛才那個同學說得更具體、更生動些?」以此鼓勵同學說話的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有了說話的興趣,他們就會積極地表達,久而不厭,心情愉快。有時看單幅畫面說話,學生可以說出十多個不相同的開頭,有的學生還有自己的創見,在說的基礎上再指導寫,就容易多了。

總之,說話訓練要有層次地進行,要大面積練習。圖意清楚的,讓班裡語文成績,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說,隨後大面積展開。這時,還要重點指導和幫助中、差等生,最後安排同桌對說,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寫出好語句,來表達圖意。

四、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為寫話打基礎。

兒童從小聽故事、愛閱讀,會接受較多的刺激,對他的語言的積累和發展有很大的幫助。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也認為,那些愛聽故事和閱讀的兒童,其想像力、創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頭。為此,在平時,我經常講故事給學生聽,並鼓勵他們自己講故事。為了擴大閱讀面,我還推薦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圖書,如:童話、寓言、兒歌、謎語、兒童漫畫、中外名人故事、成語故事、古詩等。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有選擇地多讀、廣讀。

在閱讀時,認認生字,劃劃優美詞句,並鼓勵記下來,讓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平時,盡量讓學生每天能抽出時間讀書、交流。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滿足學生的表現欲,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閱讀。這樣能促使學生掌握和積累一定的語言材料,為寫話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 一年級語文 看圖寫話怎麼寫相關 文章 :

1. 一年級語文看圖寫話10篇

2. 小學一年級語文看圖寫話10大技巧

3. 一年級看圖寫話、說話、作文技巧

4. 小學一年級下冊看圖寫話作文春天

5. 小學一年級看圖寫話作文春天來了字少

6. 小學一年級看圖寫話小貓釣魚作文4篇

7. 小學一年級看圖寫話作文小貓釣魚

8. 小學生一年級看圖寫話作文植樹範文5篇

9. 小學生一年級看圖寫話作文植樹範文5篇(2)

10. 春天來了一年級看圖寫話作文

Ⅲ 求一張圖片上有我想你卻無話可說的字的照片

Ⅳ 看圖挖井寫作文

1. 五年級上冊看圖作文挖井圖

有這樣一幅漫畫,畫面上有一個人想要挖一口井,可是到頭來挖了深淺不一的五個坑之後,留下一句「這下面沒水,換個地方再挖!」的豪言便揚長而去。

難道真的是地下無水嗎?其實,土層的下面,一帶清澈的地下水正靜靜流淌。更令人感到可惜的是,有的坑離水面已經近在咫尺,只要再堅持一下,挖井人就能如願以償了。

說實話,畫中的挖井人並不是一個只動口不動手的空想家,你看他高挽褲腿,汗流俠背的樣子就可以知道他也費過一番工夫,深淺不一的五個坑,「換個地方再挖」的豪言壯語就是明證。然而照此下去,他除了在地面上再留下幾個坑以外,肯定是一無所獲了。

為什麼?因為他獨缺「專心」二字。 荀子《勸學》中有雲: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鰲,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強調的就是治學要用心專一的道理。就挖井而言,認准地下有水.應該探挖不止,對治學來說.明確一個目標.就應該堅持不懈。

許多人做學問,完全憑興趣左右,今日物理,明天化學,一會兒想在文壇一嗚諒人,一會兒又想在商界呼風喚雨……然而事事淺嘗概止虎頭蛇尾,結果卻一事無成。其實.世界上又有哪件事情是一賦而就的呢?挖井如此.治學尤然。

任何一門學問,鑽研越深,進步越難,非下苦功無以成大家。若沒有日復一日口含石子,迎風朗誦的苦練,德摩斯梯尼如何能克服口吃,成為名噪一時的演說吵灶家,若投有年復一年潛心數論,埋頭演算的艱辛.陳景潤何來摘取「升閉扮數學皇冠明珠」的輝煌。

用心專,才能用心恆。離開了專一的垣心,只不過是三心二意者的借口.這樣的人,做個半瓶醋的「雜家」尚可,若想成為專家,何異干痴人說夢。

其實,說到缺乏「專心」,凡事半途而廢,多半還是缺乏信,所致。就像那個挖井人.挖了幾處都不見水,就失去了繼續深的信口,借口「這里沒水」,便浦灑而去。

他的行為雖不可取.倒還情有可原,因為水深藏在地下.他無法判斷。但說到做學問.開始每個人都清楚自己所鑽研學問的價值.然而花了一番功夫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收獲,便開始懷疑,懷疑學問的價值,壞疑研究的方向,懷疑自己的能力…「.在壞疑中逐漸失掉了信口.失掉了專心與恆心,失掉了堅持不懈的勇氣,干是,也許就在離成功一步之遙的地方與成功失之交臂。

每個人都希望自已能有所成就.在起步之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挖井圖」,想一想我們是否淮備好了:誰備好了足夠的信,口和勇氣.專心和恆心。

2. 挖井的看圖寫話450字

一天,我帶著鋤頭和鐵鍬來到河邊,准備挖一口井,讓口渴的小動物們喝水,讓人們打水洗衣服,讓大家一起用這口井。

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都可以用這口井。 於是,我就挖了起來。

第一次,我挖呀挖,挖呀挖。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可我就是沒有看見水。

我想:會不會是這里沒有水,要不要換個地方挖。第二次,我努力地挖呀挖,可是也沒看見一滴水。

第三次、第四次。

我挖了十幾次,還是不見一滴水。於是,我想: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我挖的不夠深?還是這根本沒有水?要不我再挖一次。

這次一定不能停,必須一直挖下去,直到看見了水為止。 說做就做,我一直挖一直挖。

終於,井水汩汩地冒了出來,井水流啊流啊,在太陽要落山的時候,終於將這口井填滿了。我找來一塊又平又大的木板蓋住了井口。

回到家,我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不能半途而廢,這樣,態廳做任何事都會成功。

3. 為自己挖一口井作文

有個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說兩個和尚分別住在相鄰兩座山的廟里,山之間有一條小溪,他們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挑水.久而久之,他們便熟了.後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左邊山上的小和尚沒來.右邊山上的小和尚很惦記他,便去探望.原來,左邊山上的小和尚每天挖一點點土,結果到現在,挖出了一口井.如今井出水了,所以他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而現今的我們,是不是也該為自己挖一口井呢?在緊張學習的同時,每天擠出一點時間去讀幾頁書,去摘幾行字,去聽幾句話.可千萬不要小看那一點點收獲,說不定你的積累會在關鍵時刻祝你一臂之力哦."積水成淵,蛟龍生焉'',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一滴的積累,你就會易於動筆,善於表達,就會"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而不會搜腸刮肚,咬筆桿子了,從而改變"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無情可抒的''的狀況,走在別人前面.朋友們,記住哦,光陰易逝,不要虛擲分分秒秒,知識難求,需要重視點點滴滴.所有的成功者都善於利用易被被人忽視的時間,抓住一分一秒.你不要幻想在某一天早晨或傍晚,突然獲得巨大成功.但是,只要365天你天天堅持,為自己挖一口井,最終你會獲得成功的!為了美好的明天,大家一起加油哦。

4. 挖井看圖寫話450字

我看了一副漫畫《挖井》以後,有很深的感觸。

這副漫畫中畫著一個小夥子,叼著煙,在挖井,他挖了幾個坑,卻沒有找到水,只是長嘆一聲「唉,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這個地方真的沒有水嗎?不,當然有!可想而知,這個小夥子沒有找到水的原因是--半途而廢,前功盡棄,不努力,不奮斗。他每次都差幾尺就挖到水了,可他卻心煩氣躁,不耐煩地想著:「這個地方沒水,再挖下去也沒用啊,還是換個地方挖吧。」像這樣是永遠也挖不到水的。

這種情況何止發生在挖井上呢?生活中這樣做的也不乏其人!

有些人想當老闆;有些人想飽餐一頓;還有的人只想得到別人的贊揚……總而言之,就是想嘗試一下自己沒做過的事,可最後呢?想當老闆的不去奮斗,最終給別人做牛做馬;想飽餐一頓的人不去工作,最終餓死街頭;只想得到別人贊揚的人不去努力,最終被批評。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夢想,但為什麼這么多人不去努力,不去奮斗,不去爭取呢?

冰心說過:「成功之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是啊!哪一朵鮮花不飽經風霜就奼紫嫣紅的?

奮斗當然是艱苦的,但只有通過艱苦的奮斗,鍥而不舍的追求,成果才是幸福甜蜜的。

啊,同學們,不要嘆息,無需彷徨,更不要前功盡棄,我相信你們,用自己的毅力與困難作斗爭,經過艱辛努力,那甘甜可口的「泉水」一定會流淌出來的。

5. 看圖寫話作文,小猴子挖井怎麼寫了

一天,小猴在挖院子里挖井。它想:「挖一口井,以後取水就方便多了」。於是小猴就拿來一把鐵鍬挖了起來,挖呀挖,小猴一連挖了三天,可一滴水也沒見到。小猴沒信心了,像只泄了氣的皮球。「不幹了」,小猴不耐煩地說,嘴裡還在嘮叨「真是的,這里根本就沒水嘛,浪費我的時間」。

這時,猴媽媽來了,它看見小猴唉聲嘆氣的樣子,就問小猴怎麼回事?小猴把事情從頭到尾細說了一遍。猴媽媽接過小猴手裡的鐵鍬,挖了起來,一會兒,一股清泉從地上冒了出來,小猴高興得手舞足蹈。現在小猴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不能半途而廢,堅持就是勝利!

6. 挖井的看圖寫話450字

一天,我帶著鋤頭和鐵鍬來到河邊,准備挖一口井,讓口渴的小動物們喝水,讓人們打水洗衣服,讓大家一起用這口井。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都可以用這口井。

於是,我就挖了起來。第一次,我挖呀挖,挖呀挖。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可我就是沒有看見水。我想:會不會是這里沒有水,要不要換個地方挖。第二次,我努力地挖呀挖,可是也沒看見一滴水。第三次、第四次。。我挖了十幾次,還是不見一滴水。於是,我想: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我挖的不夠深?還是這根本沒有水?要不我再挖一次。這次一定不能停,必須一直挖下去,直到看見了水為止。

說做就做,我一直挖一直挖。終於,井水汩汩地冒了出來,井水流啊流啊,在太陽要落山的時候,終於將這口井填滿了。我找來一塊又平又大的木板蓋住了井口。

回到家,我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事不能半途而廢,這樣,做任何事都會成功。

7. 歷年高考作文題目薈萃

2003: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全國卷);轉折(北京卷);雜(上海卷)2002:心靈的選擇 2001:誠信 2000:通過對四個圖形符號的不同認識,談你在生活中看問題的角度、對問題的理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問題的答案? 1999:假如記憶可以移植1998:堅韌;我追求的品格戰勝脆弱(二選一)。

小作文:補寫《媽媽只洗了一隻鞋》 1997:自擬題(社會調查分析素材兩份,主線為「助人為樂」) 1996:①說明一篇;②議論一篇(關於給六指做整形手術的兩幅漫畫比較,議論題為「我更喜歡」)1995:①一段對話;②一篇評論(素材為詩歌鳥的對話》) 1994:嘗試 1993:廣播稿:關於補課報酬問題 1992:①記敘; ②議論(關於社會公德問題,街頭雨中一景) 1991:①以圓形物體為本,寫一段想像 ②命題??選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辯論或議論)1990:①動作表情;②肖像描寫;③議論500字(素材為玫瑰園里的花與刺)1989:致青年同學的一封信 (關於報考志願的困惑和苦惱)1988:習慣1987:自擬題(關於育民小學游泳訓練班的簡訊)1986:「樹木?森林?氣候」(一段報道,副標題自擬)1985:「致光明日報編輯部的信」(關於環境污染問題)1984:一段報道,關於怎樣寫作文1983:看圖作文:①說明一篇②議論一篇(漫畫《挖井》)1982:命題「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1981:讀後感:《毀樹容易種樹難》1980:讀後感:《畫蛋》(達?芬奇的故事)1979:改寫「陳依玲的故事」1978:縮寫:「速度問題是一個重要問題」1977:「我在這戰斗的一年裡」註: 1966?1976:高考中斷11年1965:給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4:讀報有感??關於乾菜的故事1963:「五一」勞動節日記1962:說不怕鬼;雨後(兩選一)1961:一位革命先輩的事跡鼓舞著我1960:我在勞動中受到了鍛煉1959:記一段有意義的生活1958:大躍進中激動人心的一幕1957:我的母親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裡1955:我准備怎樣做一個高等學校的學生1954:我的報考志願是怎樣決定的1953:寫一個你所熟悉的革命幹部1952:記一件新人新事1951:一年來我在課外努力地工作。

8. 秦始皇兵馬俑見聞作文

今天我們來到了據有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西安。

那天也剛好是一年一度的國慶,人山人海,不比勞動節少。而聲勢浩大的千年歷史的秦始皇兵馬俑也是在位於西安市臨潼縣兩公里的地段。

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講吧。 這天,我們來到了兵馬俑這里,天下著蒙蒙的小雨。

我們買了門票便進去了。我們找到了一位導游為我們解說。

我們第一個看見的是兩個青銅鑄造的大雁——浮雕。聽導游說,我們這次十分幸運,這兩只浮雁剛好是今天被開放的,這也是開院以來第一次開放出來給遊人觀看的。

浮雁後面一幅圖,這幅圖就是浮雁的出產地——臨潼縣的一個小山村。這一幅圖加上浮雁身體上的細小紋條狀物,就顯得更加栩栩如生了。

看了這兩只浮雁就彷彿真的回到了過去的美好時光。 第二件是看「銅車馬」,它出土時全部成了碎片。

考古學家用儀器測算了一下,精確數字是199塊。銅車馬有兩輛,第一輛是高車,這是里高的意思為:站為高,出征時站著駕駛的就叫高車。

而與它相對的是鞍車——卧為鞍,坐著就是鞍。高車和鞍車共有8匹馬,每車各4匹,最右邊頭上有一個像鐵棍一樣的東西,那一匹馬就叫做「頭馬」。

馬、車和人都是用青銅鑄成的。馬身小,但速度超快。

駕馬的鞍繩是用24根金、銀鑄成的細繩,一匹馬上就有48根。兩駕馬車的裝飾物的重量有一千多公斤。

駕車人的身份地位也是不一般的,從腰上的腰牌就能看出。他們進京不用取下武器。

而古時候,一般人進京就必須取下武器。從這兩點就可想而知他們的身份和地位。

他們的地位最小也是個立過頭等戰功的正將軍。 我們第三個看的是關於發現兵馬俑出產地的傳奇故事:在臨潼的一個小山村,有一個鬧旱災,可是村裡沒有一人去挖井。

有一戶人十分老實,村裡人就騙他去挖井。他信以為真,就拿著工具去了。

他畫了一個圈,就開始挖,挖到一定的深度,鋤頭像是被石頭碰了一下,他就慢慢的挖,挖出來讓他大吃一驚,就是現在世界上就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他連忙去通知大家,大家來一看,都被嚇跑了。

都說是他把龍脈挖斷了,要把他趕出村去。他在村裡再也住不下去了,便拉了三車兵馬俑去找文物部門。

文物部門當場就獎勵了他三十元錢(這在當時十分多了)。這位老人就是楊開顏爺爺,他現在已是73高齡了。

我們又來到了兵馬俑3號出產地,裡面是一些亂石。原來有顏色的,可是現在已經氧化了。

兵馬俑就在土裡面,由於現在國家技術不發達,還不能挖掘。我們又來到了2號坑,裡面有一些將軍俑,有的頭掉了,有的手掉了…… 我們最後來到的是一號坑。

雖然兵馬俑是最低等級的,但也是最好看的。左右只有十幾個兵馬俑,還在修補。

到右邊一看整齊地排列著1081個兵馬俑,每一豎有4排,中間隔了一條條厚厚的土牆,它上面還有一些墳,老百姓修墳時都修在了兵馬俑的上面。可就是差一點就挖到了兵馬俑。

而楊開顏老人是非常幸運的,不多不少剛好挖到了(現墳已拆走了)。 兵馬俑我就介紹完了。

我還去了秦皇地宮、華清宮之華清池、華山、古城牆和大雁塔的音樂噴泉等景點。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你就來問我吧,我會熱情地告訴你。

9. 寫作文挖井兩百個字

挖井一天,老王因為家裡沒有水喝了,去外面挖井。

他到了後山,向下挖井,剛挖了十米不到就挖到了石頭,他想,下面一定是岩石沒有水。他又換了一個地方挖了米,又挖到了石頭,「這一定是和剛剛的挨得太近了」,他自言自語。

於是,他又走了幾步挖,第三口井一樣,底下是水源,可老王就是沒耐心,不挖了。但心想:下一口我要挖他個二十多米深。

第四口井老王還真挖了二十多米,但又退回去了。第五口井,老王挖了五分米,心想:前五次都沒挖到水,這次也一定一樣。

於是,他叨著一個煙頭,拿起鐵鍬回家了,並對老李說:「後山不可能會有水的。」可是,老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挖井,他看見深深淺淺的井口,老李選了一個最深的井,不久便挖出了水。

老王聽說老李挖出來水,大吃一驚,便向老李問方法。老李說:「做人要有恆心。」

在人的一生中,堅持不用多,有一次堅持到底就算成功。而放棄一旦開了頭,就會步入一而再,再而三的惡性循環。

失敗與成功的界限就是如此,當我們錯過它時也有極少察覺,以至於我們往往意識不到自己就處在這條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