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元宵節最簡單的手抄報怎麼畫
首先在底部畫一些湯圓。給它們加上可愛的表情。在元宵的上方畫出一個大碗。碗的上方寫上"元宵節"的臘襲主題。給主題加上橫條背景。在左上角畫出歲寬一個圓形燈籠。右上角是一個長方形的燈籠。燈籠的旁邊畫一個圓圓的月亮。在上方的空白處畫一些雲朵和星星。兩側的空白處畫一些漂亮的禮花。在把寫文字的地方勾勒出來。最後給手輪雀兄抄報塗上漂亮的顏色,元宵節手抄報圖片就畫好了。
⑵ 小學生一年級燈籠文化知多少的圖片手抄報 一年級學生手抄報
一年級燈籠文化知多少手抄報一年級手抄報
學生歡喜鬧新春殷都區曲溝鎮西曲溝小學春節元宵節手抄報展評
過年掛燈籠新年虎年手抄報小報
大燈籠快樂的春節手抄報怎麼畫一年級
文化牆配上漂亮的邊框和燈籠鞭炮的插圖做出了七年級衫李槐迎新春手抄報正月
弘揚元宵節優秀傳統文化 柳城中學學子巧手製作燈籠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圖片 元宵節 手抄報 元宵 板報 小報 展板 湯圓或友 燈籠
燈籠的發展歷史8開手抄報 8開手抄報
中秋燈籠高高掛手抄報
創意燈籠高高掛手抄報 手抄報簡單又好看
三年級春節燈籠手抄報 一年級春遊手抄報
東勝街小學一4班春節文化手抄報美篇展示
小學生元宵手抄報元宵.燈籠高高掛二年級手-47kb
歡歡喜喜過牛年一薛店小學三年級牛年手抄報展示
過新年除夕習俗放鞭炮掛燈籠手抄報怎麼畫優秀獲獎
弘揚元宵節優秀傳統文化 柳城中學學子巧手製作燈籠手抄報
有燈籠和鞭炮的春節手抄報 我的春節手抄報
過年擾配民俗的燈籠手抄報 關於民俗的手抄報
鼠年五福對聯手抄報對聯手抄報
中國傳統文化手抄報資料掛燈籠-手抄報-學習頻-183kb
⑶ 元宵節花燈手抄報
在元宵節的時候,你也許會陪著家人一道,去公園里、廟會、古街等場所去觀看各類花燈煙火。和我一起來看看下文關於元宵節花燈手抄報 ,歡迎借鑒!
元宵節花燈手抄報1
正月十五元宵節有鬧花燈的習俗,街頭巷尾,紅燈高掛,有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等等,吸引著觀燈的群眾。若有閑暇,自己動手做花燈也是不錯的主意。花燈的製作工藝比較繁復,不同品種的花燈,其用材、製作過程均有差異。但從共性方面襲念概括起來,元宵節花燈製作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選材
(1)將竹子放在蒸氣室內(或加熱半小歷蔽時),然後取出,置陰涼處晾乾,但不得過分乾燥,也不能放在強光下暴曬。
(2)刨皮裁度:刨去粗糙的表皮,裁取竹條所需的長度,以燈籠大小而定。
2、扎骨架
以交叉方式編織完成燈架,燈架中間,扎數圈竹圈於燈壁上。
3、製作燈身
在文房四寶店買幾張白色、紅色的普通宣紙或者灑金宣紙,裁成符合燈籠骨架的長寬,就可以自行設計圖拍爛困案了。書法、繪畫、剪紙,都可以在小小的燈籠上一展風采。糊好後,還可以用窄條的仿綾紙上下鑲邊,看起來更為雅緻,很像古式的宮燈。如果不太擅長書畫,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可供參考。用一張薄紙在字帖上描下想要的字樣,再將這張薄紙和深紅色宣紙重疊在一起,用單刃刀片將字跡挖掉。拿掉薄紙,紅宣紙上就出現了鏤空的字跡。用白色宣紙做燈身,紅宣紙糊在裡面,燭光或燈光從鏤空處映射出來,效果相當漂亮。
4、製作光源
如果放在室內,只需要在燈籠里點一根普通蠟燭;如果想提著出去,最好用燈泡和電池做一個簡單電路。也許看起來有一點點粗糙,但在元宵佳節里點上一盞自己的花燈,恩~別具風味!
5、裱糊
先將稀釋的糨糊,均勻的平刷在骨架表面,再裱糊棉紗布,即將剪好的紗布輕附在燈架上,再用刷子沾糨糊刷平,最後再粘貼二層做燈籠用的單光紙(如沒有單光紙,細棉紙亦可。)注意,刷平糨糊的刷子必須干凈,裱糊的紙也必須糊得沒有接縫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6、晾乾
將燈籠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
7、彩繪
(1)彩繪或剪貼:以個人所需圖案彩繪或剪貼,如人物、八仙、花鳥、仕女等。
(2)書寫文字:彩繪後,依情況來決定是否書寫文字。等文字、圖案完全乾後,燈籠就大功告成。
其實只要能透光,花燈的製作材料並沒有限定,連水果、廢棄紙盒、鋁罐都可以做材料,所以花燈的變化有無限的想像空間。
元宵節花燈手抄報2
農歷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慶典元宵節,又稱燈節。古時候,一到過年,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普天同慶。當時掛燈於門上,除了節日期間照明之外,多是為了增添節日氣氛。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很多民俗活動是和燈連在一起的,至元宵節這天人們不光吃元宵,觀燈、賞燈也是延續了2000餘年的民俗,所以俗稱「燈節」。
燃燈之俗始於漢代,東漢順帝年間,張道陵創建道教,把正月十五定為「上元節」,這天要燃燈祭祀「太乙神」。此俗歷代相沿,到隋朝時,每年還要舉行盛大燈會,招待各國使節
元宵節成為燈節至唐代中期已成定俗。唐玄宗曾於先天二年(713年)正月十五重開宵禁,命點千盞花燈,張燈三夜,成為一時之盛。到了北宋乾德年間,放燈時間又增至五夜。起於十四,止於十八。更為興盛。故有「宋時湯圓隋時燈」之說。而且在宋代出現了燈謎,即將謎語系於燈上,使人們在賞燈之際伴以猜謎,更添情趣。「燈謎」一詞即源於此。明永樂七年,宮廷下詔「元宵節自十一日始,賜節假十日。」成為歷代最長的燈節,也形成了全民性的節日。到了清代,燈節假日改為四天,但盛況不減。從正月「十三上燈,十四試燈,十五正燈。」一直熱鬧到「十八落燈」整個新春佳節才算落下帷幕。
元宵節花燈手抄報3
正月十五真熱鬧,人們猜燈謎、吃元宵、觀花燈、放花炮,真是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來到馬路上,眼前的景色簡直把我驚呆了。火樹銀花不夜天是最好的寫照,白天光禿禿的大樹、草地,像變魔術似的鮮活起來。地上小草充滿生機,樹乾的顏色鮮艷極了,有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還有五彩的.,樹枝上爭奇斗艷,有競相開放的花朵,有翩翩起舞的蝴蝶,有嗡嗡歌唱的蜜蜂,還有的像是流出的甘甜的露珠,它們一閃一閃,像天上的星星灑落下來,和我們一起感受這節日的快樂。
我們隨著觀燈的人流來到公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條盤在大門口的栩栩如生的金蛇,金燦燦的非常引人注目,大大的蛇頭、粗粗的蛇身、長長的蛇尾,尤其是它那紅紅的、巨大的蛇信子上,還掛著一個金色的福字,像是在預祝人們在新的一年福壽康寧。
再往裡走,燈光越來越亮,花燈的樣式也越來越多,有的像高大的聖誕樹,有的像威武的獅子,有的像飛天巨龍,還有的是鯉魚跳龍門、龍鳳呈祥、五穀豐登。在中心廣場,周圍掛著一圈紅紅的燈籠,每個上面都有一條金色的小蛇在跳舞,正中央有一個巨大的花燈,上下都鑲有金色的祥雲圖案,中間的倒福字,流光溢彩,紅紅的燈籠襯托著金色的祥雲和福字,金光閃閃的祥雲和福字點綴在燈籠上,一派吉祥和喜慶。我好奇的問:媽媽,福字為什麼要倒著呢?媽媽邊走邊說: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准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我聽了後說:哦,原來還有這么有趣的故事。
我們走著、笑著、觀賞著,在這燈的海洋,燈的世界裡,到處都充滿了幸福和歡樂。
元宵節花燈手抄報4
"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來臨了。看,家家戶戶張燈結綵,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笑容迎接這美好的節日。雖然天氣還有點冷,可寒冷擋不住人們的熱情。瞧,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家出動看花燈來了!
我們一家也不例外,隨著歡笑的人流來到了熱鬧無比的鼓樓廣場。哈!我終於真正體驗到什麼叫人山人海、人頭攢動、人流如潮了!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么繁多、這么出奇的花燈。大的、小的、白的、花的、拉的、提的,看都看不過來。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昂首挺胸的小公雞燈,有調皮可愛的小猴燈,有神氣活現的小狗燈,還有斯文高雅的小貓燈......這些燈中最顯眼、最多的當然是各式各樣的兔子燈了。
兔子燈的形態各不相同,有的趴著,團成了一個小絨球;有的昂著頭,好像在驕傲地說:"呵呵,今年的元宵節我才是主角!"有的手裡還玩著小球,瞧它玩得多起勁啊!還有的向我們拜年,真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神氣極了!兔子燈顏色各異,光彩奪目,紅的、藍的、粉的、白的、紫的,可美了!我和媽媽也買了一盞提著的小兔燈。別看它小,還挺愛美的,穿著一條紅點點的連衣裙,背上還插了一對翅膀,好像是嫦娥姐姐派來的小天使。點燃燈裡面的那根小蠟燭,美麗的小天使顯得更加楚楚動人!我真是太喜歡我的兔子燈了!
聽媽媽說,元宵節拉兔子燈預示著吉祥如意,古時候人們買來兔子燈,祈求神靈保佑來年國泰民安,家庭和睦,五穀豐登。我想我手中的兔子燈也會保佑我們一家兔年大吉,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元宵節花燈手抄報5
元宵節花燈的由來(一)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燈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擴展開來。
元宵節花燈的由來(二)
又說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漢代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一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元宵節花燈手抄報6
1、走馬燈
走馬燈古稱蟠螭燈(秦漢)、仙音燭和轉鷺燈(唐)、馬騎燈(宋),漢族特色工藝品,亦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屬於燈籠的一種。常見於元夕、元宵、中秋等節日。燈內點上蠟燭,燭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輪軸上有剪紙,燭光將剪紙的影投射在屏上,圖象便不斷走動。因多在燈各個面上繪制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而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故名走馬燈。走馬燈內的蠟燭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馬燈時要放正,切勿斜放。
2、骰子燈
3、圓燈
4、關刀燈
關刀燈是按照傳說中的關公生前使用青龍偃月刀而製作成的。它和扛燈、兔子燈一起出遊,有保護平安的喻意。這里的游燈習俗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從正月十三至十五夜晚,由前門村開始,先從出燈村游起,游遍四村。
5、兔子燈
兔子燈為三頭並列共一體,中間的頭很大,俗稱「兔婆」,兩邊的頭較小,故稱「細兔子」.用竹篾作骨架,以紅、白、綠紙糊成,中插燈芯,點燃後提著走。相傳這是有人盼子心切,以兔子會生子為象徵,有多子多孫的意思,流傳至今。
⑷ 元宵節圖片手抄報
元宵節一年中第一個月圓的日子,它象徵著團團圓圓,和睦美好。下面我整理的元宵節圖片手抄報,歡迎來參考!
元宵節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
元宵節手抄報
元宵節節期節俗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 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旦租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元宵節朝代沿革
唐朝,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賞燈十分興盛,無論京城或鄉鎮,處處張掛彩燈,人們還製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的火樹銀花,十分繁華熱鬧。
宋朝,宋代元宵除了「婦女出遊街巷,自夜達旦,男女混淆」的狂歡外,還有官員派發利、君王與百姓同賞元宵;甚至有恐怖色彩,刑獄機構會利用燈飾、圖像演繹獄戶故事或陳列獄具等。元宵節在宋代發展成最熱鬧的世俗狂歡節,燈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賞燈持續五天,燈的樣式繁復多樣,逛燈市更一件十分賞心悅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說的就宋朝燈節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那時還興起了猜燈謎,即將各種燈謎寫在紙條上,貼在花燈上,猜中的人還能得到小小的獎勵。這種娛樂益智的活動受到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到了元代大部分假期都被取消,元朝統治者認為生命在於運動,工作就休息,全年假期只有16天。
明朝的燈節持續的時間更長,自正月初八到十七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
清朝,滿族入主中原,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元宵節清朝則只有三天,但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現代,日期縮短為五天,一直延續到今天。近年來,代表委員建議元宵節放假。
元宵燈詩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歷代文人墨客贊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趣味無窮。
唐代時,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京城「作燈輪高二十丈,衣以錦綺,飾以金銀,燃五萬盞燈,簇之為花樹」。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雲牶「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值得稱道的,還應首推唐代詩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這里雖沒有正面描寫元宵盛況,卻蘊含著十分歡樂愉悅熱烈熙攘的場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盛況空前,燈市更為壯觀。蘇東坡有詩雲牶「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范成大也有詩寫道「吳台今古繁華地,偏愛元宵影燈戲。」詩中的「影燈」即「走馬燈」。大詞人辛棄稿遲襪疾曾有一闕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明代更加鋪張,將元宵放燈從三夜改為十夜。唐伯虎曾賦詩盛贊元宵節,把人們帶進迷人的元宵之夜。詩曰「有燈無鍵激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滿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展芳樽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熱鬧的場面除各種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龍、火獅等。阮元有羊城燈市詩雲:「海螯雲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市火蠻賓余物力,長年羊德復仙靈。月能徹夜春光滿,人似探花馬未停;說瀛洲雙客到,書窗更有萬燈青。」清代詩人姚元之寫的《詠元宵節》詩:「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生動、精彩別致。
充滿詩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節,往往與愛情連在一起。歷代詩詞中,就有不少詩篇借元宵抒發愛慕之情。北宋歐陽修詞:「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抒寫了對情人的思念之苦。
傳統戲曲陳三和五娘在元宵節賞花燈進相遇而一見鍾情,樂昌公主與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鏡重圓,《春燈謎》中宇文彥和影娘在元宵訂情。所以說元宵節也中國的「情人節」。
元宵節花燈寄寓
民間在除夕供奉老天爺時要設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里扎一小棚,棚裡面小桌上立著「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的神位;神位前擺著香爐、供品,還掛著一盞燈籠,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據說姜太公當年封神時,別人都封了,就忘記了封自己,自己沒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爺坐在一起。
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賦予很多象徵意義。
古時候,人們為了驅逐黑暗的恐懼感,於燈籠衍生為具有驅魔降福、祈許光明之意。
在閩南語中「燈」與「丁」發音相近,所以燈籠也用來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
有一種「光明燈」,在歲末年初時,把燈籠放在寺廟中,藉以佛的法力求得一年中平安順利。
也有農家在田間立長竹竿掛上一盞燈 「照田蠶」,觀察火色以預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
「放天燈」,來由過去人們在躲避盜匪侵襲而四散逃逸之後,以燃放天燈為互報平安的信號。由於避難回家的日子正元宵節,從此以後,每年這一天,人們便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所以又稱天燈為「祈福燈」或「平安燈」。其後逐漸演變為向上天祈福許願的民俗活動。天燈上寫滿了心裡的各種祈願,希望天燈能上達天庭,帶給人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傳說唐太宗李世民鼓勵讀書,民間都把小孩送上學。入學的第一個節目叫「開燈」,就把事先做好的花燈帶到學校去請一位博學的老先生點起來,象徵前途光明。從前的私塾,多半在正月十五稍後開學,因此開學的花燈,也成了「上元節」的點綴。
元宵節花燈種類甚多,或仿照事物的形象編制的形象燈,如龍燈、虎燈、兔燈等等,或根據民間故事編制而成的活動燈,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現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各種花燈製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燈節辦得越來越盛大,民族特色越來越濃,燈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上元前後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為五天;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為燈期不同,所以最初張燈的那天叫「試燈」,十五這天叫「正燈」,最末一天叫「殘燈」、「闌燈」。也有叫「神燈」、「人燈」、「鬼燈」之說。十四日夜為「神燈」,放於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燈」,放在門窗、床笫、幾案等處,用來避除蠍蟲;十六日夜為「鬼燈」,放在丘墓、原野,為了遊魂得到可以脫離鬼域。上祈天意,下護蒼生,神人鬼畜,無所遺漏
元宵燈謎
燈謎在春秋時代就有,那時叫「隱語」,到漢魏時才開始稱為「謎」,南宋時有人將謎語寫在燈上,在上元節讓人猜燈謎。南宋後,賞花燈、猜燈謎讓元宵節的氣氛熱鬧而溫馨。由於燈謎都難以猜中,如同老虎難以被射中一樣,所以也稱為「燈虎」(也叫文虎)。傳統燈謎的製作講求一定的格式,需運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燈謎,中國獨創的文學藝術。
有一年元宵節,乾隆皇帝帶著一群文武大臣,興致勃勃前去觀看燈會。左看各種燈籠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右瞧各種燈籠別致風趣,耐人尋味。看到高興時,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們也出謎聯,讓大家猜一猜。大學士紀曉嵐稍思片刻,就揮筆在宮燈上寫了一副對聯:
「黑不,白不,紅黃更不。和狐狼貓狗彷彿,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不,詞不,《論語》也不。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妙文。」
元宵節手抄報
⑸ 小學關於燈籠的手抄報 小學手抄報
4用紅色黃色橙色藍色粉色給手抄報內的孔明燈燈籠月亮星星
學生歡喜鬧新春殷都區曲溝鎮西曲溝小學春節元宵節手抄報展評
畫兩銀碰個燈籠的手抄報手抄報圖片大全集
東勝街小學一4班春節文化手抄報美篇展示
大燈籠快樂的春節手抄報怎麼畫一年級
中國傳統文化看花燈手抄報 中國傳統手抄報
五處小學年味兒鋒搏談十足的手抄報
一年級紅燈籠手抄報 一年級手抄報
學生歡喜鬧新春殷都區曲溝鎮西曲溝小學春節元宵節手抄報展評
元宵鬧花燈手抄報圖片
燈籠的發展歷史8開手抄報 8開手抄報
歡歡喜喜送祝福手抄報簡筆畫
三年級春節燈籠手抄報 一年級春遊手抄報
築夢未來文傳活力記臨高縣第一小學五年級2班迎元旦手抄報比賽
關於元宵節手抄報及素材
了一張張精美的手抄報她們不約而同地畫上了湯圓煙花燈籠等圖案
中秋節手抄報-燈籠高高掛-圖2中秋節手抄報-燈籠高高掛-圖1手抄報作品
最簡單的逛花燈手抄報 最簡單的手抄報銀數
⑹ 元宵節手抄報圖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說到手抄報,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手抄報字行間要整齊,字體不宜太小,忌潦草、錯字。那麼你有真正了解過手抄報嗎?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元宵節手抄報圖片大全,歡迎閱讀與收藏。
元宵節優美句子:
01、得勝令等各種曲牌,隨著鑼鼓、嗩吶的節奏,舞龍人和舞獅隊統一步伐舞起龍燈和獅燈,渾如一條條火龍在空中飛舞,煞是壯觀。
02、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03、不覺中,夜幕下的點點彩光持續綻放,隨即消失,只在眨眼間,那是炫麗的煙火,奪人眼球,也讓人們喚呼、慶賀,節日的來臨,元宵節。
04、吃顆豆沙湯圓,感受濃情一片;吃顆白糖湯圓,生活比蜜還甜;吃顆芝麻湯圓,事業節節高升;吃顆桂花湯圓,愛情甜蜜美滿。元宵節,賞花燈美景,食幸福湯圓,生活快樂美滿!
05、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正月十五喜慶多,合家團圓幸福多,心情愉快朋友多,身體健康快樂多,財源滾滾鈔票多,年年吉祥如意多,祝願好事多多多!
06、但願你知道,有個人時時關懷著你,有個人時時惦念著你。元宵節的燈火,是你含笑傳情的眼睛。它綴在我的心幕上,夜夜亮晶晶。
07、當主撫摸我時,再利之刀刃無法造成傷痕;當主擁抱我時,再深的痛楚都要煙消雲散;當主定睛看我時,再久的委屈也要釋放!
08、額圓面嫩外表白皙,多情含蓄心甜如蜜,膚靚美體蕊紅艷綠,溫柔甘飴令我痴迷,十五燈夜吻你吃你!別緊張,我說的是元宵!元宵節快樂哦!
09、忽而煙花沖天而上,五彩繽紛,絢麗多姿,在空中綻放。大沙河一時形成了「火樹銀花不夜天」的壯觀場面。霎時間,人們歡呼,人們雀躍,歡潮如歌!
10、忽然,轟,轟,轟大批煙花從天上傾瀉下來,成了紅色和金色的瀑布大有飛流直下三千尺之氣勢。瀑布過後,降落傘煙花,飛龍煙花相繼登場。我看得眼花繚亂,拍手叫好。
11、花好月圓人團圓,一年一年又一年。你不來我不來咋團圓,還是你來我也來。
12、花開花落花滿天,春日春景春風爽,福多財多好運多,風順雨順事事順,忙忙碌碌為工作,開開心心過元宵。祝您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13、畫個圈圈祝福你,幸福健康追隨你。畫個元宵送給你,團團圓圓心歡喜。畫個花燈掛你家,元宵佳節綻心花。元宵快樂,闔家團圓!
14、街道上,到處都張燈結綵,各式各樣的電子花燈,簡直叫人目不暇接,隨著一陣陣鑼鼓喧聲,兩條蛟龍,在人群中間交叉飛舞。
15、今天的月亮像一個大元宵,我吃了一半,餘下一半給你,巧克力餡的,喜歡嗎?
16、今宵月圓白如晝,千年輪回人依舊,月增年華人增壽,歲月過後看春秋,滿腹真情話別後,月圓之夜話語稠,此時蓮燈觀不夠,來世對月消新愁。元宵節快樂!
17、酒香濃郁飄萬里,老友心中永牢記,每逢佳節想起你,元宵祝福最真摯,溫暖溫馨來惦記,願你強壯好身體,願你善良好心地,祝你生活順心,萬事如意。
18、就是現在,用我最真切的思念。讓風捎去滿心的祝願,給我生命中不可多得的你!願你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元宵節!
19、考慮到你,有理想有遠見,且智慧過人,宇宙超級無敵天才,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到時會有海量簡訊堵塞,所以,早點恭祝:元宵節快樂!
20、兩只舞獅進行一段生動的表演後,一滾,一躍,同時從嘴部垂下紅色的對聯。金色的長龍騰空躍起,在兩只舞獅的上端,似真似幻,為節日的夜晚增添了風彩。
21、滿城春色宮牆柳,為你倒杯元宵酒,距離雖遠思念在,牽掛常常握握手,欣逢歲月,祝願好運跟你走,吉祥如意為你守,願你快樂到永久。
22、那煙花朵朵,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一個個大蘑菇,有的像一條銀色的瀑布,還有的煙花散開了我形容不出它的樣子。紅的,藍的,黃的,綠的,幾種顏色混在一起,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23、你的皮膚是那樣的柔嫩細滑,你的模樣是那樣的豐滿可愛,你的氣味是那樣的香甜誘人,真的好想馬上狠狠地親你一口:久違的湯圓!
24、拈朵微笑的花,點盞溫暖的燈,吃碗團圓的湯,許個幸福的願——願花圓月圓燈圓湯圓人圓心圓事事圓滿,天天團圓,好夢常圓,元宵節,緣來緣去快樂源源!
25、年花燈別樣紅,十五月光最從容,元宵祝福給你送,願你開心永無窮,元宵思念別樣濃,送你溫馨比花紅,給你好運不朦朧,願你事業興旺,前途興隆。
26、年年鬧元宵,今宵最歡笑,財神福星到,幸福常縈繞!簡訊祝福巧,幸福快樂每一秒!恭祝月圓湯圓緣夢圓!人圓情圓事事圓!圓宵節搖出你的笑臉!
27、盤高懸夜空中,花團錦簇爆竹舞,彩燈萬盞伴月明,上元佳節親朋聚。小小湯圓情誼深,代我把祝福送給你,祝你湯圓圓又圓,祝你的湯圓甜又甜,祝你的家庭美滿樂團圓,元宵佳節快樂!
28、千萬個思念,在空氣中凝固。揚起風吹向你,帶著我的.祝福,寂寞我不在乎,你快樂我就滿足,想你是我的幸福!
29、前程路漫漫,歇歇;心事也重重,放放;事務多又繁,緩緩;元宵佳節到,聚聚;親朋好友多,走走;山河更壯美,轉轉!祝您元宵快樂,闔家幸福!
30、瞧,今年的花燈更是五花八門,姿態萬千,有寶塔燈,魚燈,鷹燈……而且五顏六色,流光溢彩,我的眼睛都不夠用了,真是目不暇接。
31、卻最眷戀你暖暖的臂彎。當外面世界使我疲倦,親愛的知道嗎?都說外面的世界精彩萬千。總是最想飛奔到身邊!祝你元宵節快樂!
32、人海茫茫,你我相識是一種緣,認識了你,我不後悔,好久沒你的消息了,不知你過得如何。
33、如果天晴,我願輕風捎去我的祝福;如果天陰,我願薄雲捎去我的祝願;如果雨天,我願水珠帶去我的想念。祝福你元宵佳節快樂,是我今天唯一的心願。
34、瑞雪兆豐年,花燈報平安,今宵月兒圓,朋友不相見,簡訊傳思念,祝福不間斷,願快樂常相伴,好友記心間,親情常保鮮,幸福生活甜,來年必團圓!元宵節快樂!
35、三五良宵,花燈吐艷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輝度佳節。
36、盛一碗滾燙元宵,香氣撲鼻,聞盛世之芬芳;口感滑膩,品親情之幽香;形似珍珠,若愛情之浪漫;美味可口,享幸福之時光。元宵佳節,賞花燈,吃湯圓,快樂走過幸福生活!
37、收到我祝福的人永不被炒;閱讀的人會飛皇騰達;儲存的人會愛情甜蜜;刪除的人會好運連連;轉發的人薪水猛漲!元宵節快樂!
38、送你一個銀元寶,讓你天天開口笑;送你一個金元寶,快樂生活來報到;送你一個元宵寶,全家團圓真熱鬧;祝您全家團團圓圓,元宵節快樂!
39、送你一碗湯圓,你將圓出一場事業的美夢,圓出溫暖如春的愛情,圓得家人幸福的團聚,圓來龍年精彩的運程。
40、送你一碗圓圓湯圓,以幸福快樂為餡,用開心久久包圍,用團圓來熏陶,以吉祥為湯水,在好運上慢慢熬制,只為在元宵佳節送你,願你幸福一生安康!
41、歲月如詩,句句悠揚;友誼如歌,餘音繞梁;佳節借吉,恭賀安康;爾汝情誼,亘古綿長!十五元宵節,舉杯邀明月;傾心祝福您,吉祥又安泰!
42、湯圓是圓圓的,代表幸福是年年的,月兒是圓圓的,代表愛情是甜甜的;好夢是圓圓的,代表好運是連連的。元宵節祝你好事成雙,合家團圓!
43、天空中綻放的煙花已經數不勝數了,此起彼伏的煙花似在爭奇斗艷,又像在展示著人們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而大人們的歡笑聲,孩子們的尖叫聲,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44、甜甜的甜甜的鮮靈的湯圓,圓圓的圓圓的月亮的臉,滿滿的滿滿的盛給你一碗,裝上我美美的美美的元宵祝願!衷心祝願朋友元宵佳節合家團圓!
45、問世間,何為貴?山以青為貴,水以秀為貴,物以稀為貴,月以明為貴,人以正為貴,友以摯為貴,情以真為貴,我以你為貴!祝你元宵節快樂!
46、五顏六色的大球重疊在一起,五彩斑斕,閃閃發光,天空也成了光的海洋。過了一會兒,又變成了顆顆寶石鑲嵌在夜幕中,最後,漸漸變成一道星光瀑布慢慢地墜落下來,漂亮極了。
47、宵節到了,讓開心快樂繼續相伴,讓健康平安不離左右,讓吉祥好運時時關照,讓幸福如意忙前忙後,祝君元宵節快樂!
48、小小湯圓,圓頭圓腦圓肚子,短短問候,真情真意真祝福,八月十五元宵節,發的是簡訊,送的是祝福,祝朋友元宵節快樂啊!
49、新年的喜悅延續至今,大紅的燈籠高掛至今,歡愉的心情延續至今,春日的溫馨延續至今,熱鬧的煙花延續至今,真誠的祝願延續至今,祝願你元宵節快樂!
50、煙花在空中炸開了花,點點繁星般的煙花如同仙女散花,飄灑在空中,美麗極了!哇!那邊更是引人注目,笑臉來了,它代表著人們在新的一年裡笑口常開,生活快樂!
元宵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說明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於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麼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張燈結綵
自從元宵節張燈之俗形成以後,千百年來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這天晚上,遊玩觀燈的百姓不計其數。大家通宵達旦,盡情歡樂,熱鬧非常。
3.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南宋以後增加的一項元宵節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始於南宋。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深受社會各階層歡迎.
4.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傳說,早在黃帝時期,在一種叫《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
5.踩高蹺
踩高蹺,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早在春秋時就已經出現。
6.舞獅子
「舞獅子」又稱「獅子舞」、「太平樂」,一般由三人完成:一人充當獅頭,一人充當獅身和後腳,還有一人當引獅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現獅子的溫馴,有抖毛、打滾等動作;武獅表現獅子的兇猛,有騰躍、蹬高、滾綵球等動作。
7.走百病
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晚,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8.逐鼠
這項活動主要是對養蠶人家所說的。因為老鼠常在夜裡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人們聽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蠶了。
9.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⑺ 元宵節的手抄報怎麼畫圖片
元宵節的手抄報怎麼畫圖片如下:
一、元宵節文化手抄報:我們用簡單的花燈、擬人化的湯圓為元素來裝飾我們的手抄報,這樣繪制出來的手抄報簡單又可愛!我們可以選擇橙色、黃色等比較喜慶的顏色給手抄報上色哦!
二、元宵節猜燈謎:猜燈謎是元宵節重要的活動之一,我們可以繪制一些月亮、星星燈元素來點綴我們的手抄報。我們可以選擇藍色、黃色作為主色調,表現出夜晚猜燈謎的場景。
元宵節作文範文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各民族的節日風俗不一樣,我們家鄉過元宵節熱鬧非凡,喜氣洋洋。這天的活動內容真是豐富多彩啊,似乎要把所有喜慶都融入這一天。
元宵節這天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特別是舞龍、舞獅最熱鬧,龍是花布做的,有的用十個人舞,龍頭前面宏森有一顆珠子。這個珠子叫「龍珠」,龍舞起來時很好看,像真的龍一樣,觀眾不斷叫好。有些觀眾去摸龍,他們說摸了龍能治百病,一年都不會生病,舞的人舞得滿頭大汗,觀眾拍手叫好。
這天人們都要走到戶外,到處遊玩,親戚們也一起去遊玩。聽他們說,游完了以後一年都不會生病,不過我想人們出去走一走,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春節間吃的好,喝的好,人們出去活動活動,鍛煉身體當然不會生病。
過元宵節這天還有個最吸引人的節目——看煙花。6點鍾時,廣場已經來了很多人了,都在那裡尋找好的位置。7點了,到處人山人海,只聽見「呯」的一聲,禮花爆開,照亮了天空,接著又放了一個禮花,禮花爆開的時候是紫色的,非常好看,禮花的火星掉到水面上,在水面上跳舞,大家都高興得歡呼起來。
突然,又一個禮花爆開了,綠色馬上變成紅色,又變成了黃色,隔了幾秒,又發出了幾發。精彩的時候到了,一個禮花接著一個禮花爆開了,像一簾瀑布飛流直下,真是有一落千丈的感覺。焰火晚會結束了,但是人們還留戀在逗察晚會之中。
⑻ 元宵節怎麼畫手抄報圖片
元宵節怎麼畫手抄報如下:
首先寫出主題,兩側畫上燈籠裝飾,手抄報中間畫一個邊框,底部畫上湯圓裝飾,繼續在兩側再畫兩個方框。
先給燈籠塗上紅色和黃色,邊框塗藍、黃、綠三色,並畫上橫線,簡單的元宵節手抄報就完成啦。
1、首先在手抄報的上方寫上主題,並在主題兩側畫上一些燈籠裝飾。
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
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正月十五燃燈習俗的興起也與佛教東傳有關,唐朝時佛教大興,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這一茄做稿天「燃燈供佛」,佛家燈火於是遍布民間顫孝,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⑼ 燈籠的手抄報
燈籠的起源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漢族傳統工藝品,起源於18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春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吉利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