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校毛概女老師神仙顏值美出圈,有一個這樣的老師,你還會逃課嗎
如果一個人能夠集才華與顏值於一身,那可真的是上天眷顧啊。如果這個被上天眷顧的人是你在高校中的毛概老師,那麼你還會曠課?若是我本人的話,大概會每天都盼望有毛概課吧,這樣就可以看到擁有神仙顏值的美女老師啦!
猶記得以前筆者在上大學時,整個宿舍的女生也是對本專業的一位男教師特別崇拜,只因對方不僅長相帥氣,就連講話都非常的幽默,而且一點架子都沒有。這樣的老師剛進入本校那會兒,立馬成為了眾人心目中的男神。每次輪到他的課程,很多學生都早早地前往教室佔座,只為了能夠坐到最前排,最大距離的接近男神。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遇到長相好看的老師授課,預計很多學生都不會想要逃課的吧。
Ⅱ 上海某高校高顏值女教師走紅,身材高挑,AI長相,這顏值是真實存在的嗎
學生如果遇到顏值高,而且穿衣打扮又很時尚前衛的老師,一定會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這就像是在平凡又枯燥的學習生活中看到了一抹亮色,一方面可以拉近學生和老師的距離,另一方面有可能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最近上海某高校的一位女教師就因此而走紅了,她的高顏值和時尚的穿搭引來了更多人關注。
無論這位女老師在教授哪個年齡段的學生,但是隨著網路的發達,很有可能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而且作為老師,為人師表是一定的,在上課的時間內主要還是以穿的大方得體為主,而在她的課下時間如果想要展現個人的美麗,時尚與個性,那麼是完全可以的,畢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誰都不能幹涉,只不過還是需要注意上課時間的穿著打扮。
大家覺得教師可以隨便穿衣嗎?一起來評論討論吧!
Ⅲ 剛到學校的女教師,應該如何穿搭呢
剛到學校的女教師幾乎都是大學剛畢業的畢業生,當她們初入職場的時候都是非常自信的,在穿衣打扮方面也都是非常講究的,畢竟是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怎麼說都應該要認真對待,包括自己的穿衣打扮,都一樣能夠給其他老教師留下一個好印象。那麼,剛到學校的女教師應該如何穿搭呢?來看看小弊搜兆編的總結吧。
一、白襯衫搭配牛仔褲
只要你的身材足夠好,小編覺得,無論你穿什麼衣服,都會非常的吸引眼球,就拿圖片里的這件闊腿褲,上面搭配一件肉色的緊身上衣,把衣服的下擺放到褲子里,這種穿搭非常的吸引人要求,而且會顯得你身材非常棒。
或者直接用一件連衣裙,臉上搭配一雙黑色高跟鞋,不規則的下擺,深V的胸口,纖細的腰深,真的特別適合剛上班的女生穿。
不知道你有沒有新的想法?一定要留言告訴我。
Ⅳ 美,無處不在(一)|女教師服飾之美
美麗的服飾帶來好心情。香奈兒女士終身致力於服飾研究,她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服飾對於女人來說不亞於男人的鎧甲。鎧甲是什麼概念?上可自我保護,下可振奮精神。
當然學生不是敵人,但是女教師穿一件稱心如意的衣服,一整天都會有好心情。好心情帶來笑容,笑容提高智商情商,高智商高情商提升效率。印度詩人薩古魯說:「教育首先要有喜悅的氛圍。如果你有能力保持這種氛圍,你就可以把你的愛一點一點加進去。孩子會需要你的愛和關注,直到他們五、六、七歲,而後他們想要有自己的空間他們想要成為他們自己的樣子,這是好事。所以你唯一的工作就是把他們放在一個非常喜悅和充滿愛的保溫箱里。」
怎麼打造「非常喜悅和充滿愛的保溫箱」?答案有很多,教師注意服飾之美是橘困其中之一。
一、素雅的服裝帶給師生安然自在的溫馨喜悅
樸素雅緻的服飾讓人安靜。安靜的服裝寓示著彼此之間的聆聽,低門檻溝通,教師有親合力。這樣的教師學生自然會很喜歡。
趙娟老師這身衣服很素雅,看看兩個女學生在趙老師身邊安然幸福的樣子就知道學生喜歡她。
花兒朵朵艷麗,代表教師的褲伍改心,姍姍老師衣著素淡反而「繁華落盡見真淳」,師生深情不減反增。
二、色彩濃郁的服裝讓學生感受到奮斗的激情
大紅色,玫紅色,橘紅色——濃墨重彩,傳遞的是激情澎湃與奮斗的燃燒。高三學生,學習壓力非常重,每天面對白底黑字的試卷,生活缺少色彩。此刻女教師穿得艷麗一點,讓學生們眼前一亮,可以於前路未卜的茫然中獲得一點心靈的力量。
三、女教師的服飾要關照到課堂教學的細節
講台如舞台,一舉一動盡在學生眼皮底下。好品位好搭配學生看得清清楚楚,反之亦然。
1.簡潔大方,不漏不透
看似容易的要求,其實也不盡然,來,看三張圖片。
這三款白裙子都非常好看。圖1款式有領子有袖子,簡潔大方,適合女教師。可能有人會覺得樣式太過保守,是的,這是一個瑕疵。裙擺里嵌入彩色印花圖案,增加了活潑氣氛,裙長沒有過膝蓋,顯得比較俏皮。這算補償。
圖2萬般皆好,唯有沒有袖子這一點讓女教師寫板書的時候為難。當然解決的方式也有很多,只要不怕麻煩。
圖3是件好衣服,在講台上穿,學生會好奇,老師裙子里到底有什麼風光?美則美矣,為了學生課堂的專注力,還是算了吧!
2.花紋富麗,適可而止
花紋是服裝的語言,它是個性的表達,彰顯衣服主人的氣質品位。欣賞下下面的衣服。
這兩件衣服都不錯,做工精美,富麗堂皇。圖4顏色有點多,想像一下老師在講微積分,需要學生集中精力了,穿這么條裙子往講台上一站,學生盯著看,不研究微積分,改成研究裙擺是怎麼拼接的了。等研究明白了,下課了。如果喜歡這種風格,可以換成圖5。圖5低調奢華看起來更有內涵,引而不發,蓄勢待發。在課堂上不會分散學生注意力,又用服裝表達了女教師的個性。
四、女教師的服飾要關注到幾個和諧
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成分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師生,師境是否和諧從教師的服飾上學生就能敏感地覺察到。
1.與環境和諧
環境分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在自然環境里,教師的服裝大可不拘一格。
人文環境里人工痕跡比較多,教師的服飾要與之相匹配。
這張照片里教師與粉筆字營造的環境很契合。賈國珍老師的圍巾點亮了白色毛衣開衫,臉上清澈干凈的笑容與身後黑板上的笑、暖、春風幾個字相呼應,教師內心的情感通過服飾點綴,通過面目表情准確地表達出來,學生自然感受得到。
2.與學生和諧
曹老師這身衣服穿得也不錯,寶石藍的連衣裙與學生天藍色的校服水乳交融,又相得益彰。頭發紮起來顯得很利落,像個大姐姐,與學生關系的親密在這張照片里一看即知。
這是遲老師在畢業典禮上與2018屆高三學生合影。學生們白底著紅,用色採用小胡判面積或者中等色塊,遲老師一身紅色旗袍點綴水芙蓉花,大色塊明媚鮮妍,小芙蓉高潔典雅。色彩上既與學生協調一致,又比學生更加熱烈奔放,展示了中國女性傳統美的品格,表達了教師對學生們畢業後的祝福,十分生動,十分美好。
3.與教育情景和諧
學生在教師面前什麼時候最緊張?家訪的時候。這個時候學生特別害怕老師當著父母的面告狀。所以班主任家訪一定要多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少告狀不告狀。女教師到學生家裡,穿暖色系衣服最好,冬季衣服黑色灰色居多,可以繫上條暖色圍巾表達一腔善意。
這是2017年春節前夕去小傑家走訪的一張照片。這個家庭三代同堂,其樂融融。聽說老師要來,小傑外婆特意穿了一件過年待客的衣服——紅底赤金花紋圖案的唐裝,孩子外公、爸爸、媽媽也穿戴得整整齊齊。
照片中兩位女教師的服裝都選擇了暖色。高金華主任選了一件橘色羽絨服,曹春梅老師灰大衣里搭配玫紅色的圍巾。善意從進門那一刻就通過衣服表達得明明白白,因此家訪過程非常愉快,小傑與老師們也建立了很親密的情感鏈接。家訪的教育情境留給小傑外婆深刻的印象。兩位老師性格好,心地善良,是她事後的評價。這樣美好的印象,當然為後面的師生聯手備考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教師是學生某一人生階段的設計師。女教師關注學生在成長和學習過程中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需求,正視學生尚美樂學的心聲,也在工作中探尋生命之美、尋找服飾帶給靈魂的自我覺醒,自我反思,並在在「美」的旗幟下進行教育的思考與行走傳播。
班華教授說:「如果說相貌是父母給的,那麼得體的修飾則是自己創造的。教師應該善待自己的儀容。服飾可以美化身軀,展示個性,反映精神面貌,體現生活情趣,展現個人的氣質與風采。」
女教師們,就讓我們聆聽名家教誨,打造屬於自己的服裝之美,取悅自己,愉悅他人,做幸福教師,把教書育人的日子變成創造美,傳播美的美好生活。
Ⅳ 96年廣西女老師,她的長相究竟有多甜美,為何很多人直呼想去上課
因為這位年輕的女老師睜薯不僅長相非常的漂亮,而且身材也特別好。一般大眾們對老師的刻板觀念都是嚴肅、普通,甚至是呆板無趣的形象。但是近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年輕老師都非常的有活力,而且熱愛健身,熱愛運動。她們這種狀態是可以感染到學生的,可以給孩子們帶來更好的學習氛圍。
發現網上有一些人說她拍照的姿勢不太雅觀,一點也不像為人師表的,反而像個網紅。這樣的言論真的是引人發笑,怎麼人家曬個照悉裂者片就變成要當網紅了。而且憑什麼老師不能夠在網上曬出自己的美照呢?很多人都對老師強加一些莫名其妙的道德觀念,好像女老師就必須得是黑長直,必須要穿著保守每天長袖、長褲或者職業套裝。這種想法對老師太不公平了。
雖然不知道這位女老師的教學水平怎麼樣,但是人家曬照片一點錯處都沒有的,不要動不動就對人家指指點點。
Ⅵ 「慈不帶班」,太溫柔的女教師不適合當班主任,你贊同嗎
這個觀點我還是比較較贊同的。
當老師拿坦蔽需要的是寬嚴相濟。單靠溫柔是不行的。
老師確實需要一副菩薩心腸,但她必須有一副陽剛的外表。
作為老師,最理想的效果應是一鳥入林百鳥靜。只有井然的課堂秩序,才有可能有好的授課效果。
如果女老師太過溫柔,盡管大家都知道她這個老師課也講得好,但她還是很難控制課堂秩序。那是因為現在較皮的學生、不想學的學生、想拿老師開涮的學生,在班裡還是實實在在地存在的。
一個連課堂秩序都控制不了的溫柔女老師,你讓她當班主任那就是個笑話兒。
班主任工作,繁紛復雜,雖然班幹部和學校領導可以幫助處理一些問題,但自己是工作的核心,好多事情需親力親為。
有些工作需要耐心細致,有些工作需要周密計劃,有些工作需要循循善誘,有些工作則需要強制命令。
過於溫柔的女老師關於強制命令這一點兒是很難做到的。即使做了,也不會有好效果。
我曾經見過一位初中校長在班主任不足的情況下讓一位有五六年教齡比較溫柔的女老師做初二班主任。結果只兩個月,班裡搞得亂哄哄的。這位女老師也幾近精神分裂。休假調養去了。
"慈不帶班"還是很有道理的。只要太過溫柔,別說是女老師,即使是男老師也不行。因為現在的學生那可不是一般地難管。(專家除外。)
「慈不帶班」,太溫柔的女教師不適合當班主任,有一定道理。
首先,班級管理有一些基本原則,比如:全員激勵原則,自主參與原則,管教結合原則,通情達理原則,平行管理原則,協調一致原則等,原則性的東西不應妥協,太溫柔的女老師的確會因為「不忍」而違背原則,致使部分學生得寸進尺,觸犯班規。
其次,「慈愛」與「嚴格」應辯證統一,顧此失彼只會使師生關系對立、緊張。恩威並施、嚴慈相濟才是優秀班主任的成功秘訣,「先做老師,再做學生」才是成功班主任的制勝法寶。
感謝誠邀,我是書馨老師,我當過20多年的班主任,對這句話是頗認同,我就深受這方面的困擾!
因自己本身就是心慈面軟之人,學生看你面相就不怕你;結果做起事來,也確實是不夠心狠,比如說孩子們大夏天的上課睡覺了,有時我竟然捨不得叫醒學生;孩子們值日做得不好,就自己搶著幹了。其實這可不是好習慣,時間長了他們真敢在你面前撒嬌的!
特別是當孩子們在科任老師那裡犯了錯,有的男老師會踢他們幾腳,或者是作業出錯有的老師會罰學生幾十遍上百遍,我都暗暗心疼,其結果是學生們不怕我,有些事執行中會受影響消州的!
其實多年班主任工作總結下來:
好班主任必須要恩威並重!
講原則,立規范在先,不是打不是罰,但你說的話學生要能去執行。嚴中有愛,但這份愛確實是要先藏在心裏面!
記得我二十歲那年剛上班,在鄉村中學當班主任。我和學生都住校,我幾乎是天天泡在班級,無微不至地關懷學生,和學生吃在一起,玩在一起!
結果呢,學生們是很喜歡我,但幾個調皮鬼卻總出去給我闖禍,他們似乎是吃准了老師是心慈面軟,不能拿他們怎麼辦!
還因為一個特殊的學生的事,校長批評了我,這事值得我記憶一生!
一個長庚六隊的男生叫陳柏春,是我班住校離家最遠的男生,有近20里路!每一周末放假他走到家時天都黑了!
後來每周六我會早二節課給他假,以為這樣安全呢,結果不久校長把我批評了:
"不到放學時間,私自給學生假,這半路出點事,誰負責?
你這不是為他好,是害學生!孩子在校,我們是監護人,要保護好學生!"
我知道自己錯了!當個班主任,其實不是個小事!
太心軟,有時真會誤事的!
嚴中有愛,才是最好!
慈不代表沒有原則!我們這里班主任做得好的幾個女老師都是慈母般的心腸的呀!做班主任要有方法,還要有溫度!
「慈不帶班」,對這句話筆者不認可。女教師性格溫柔不影響當班主任。在我們小學,班主任清一色都是女教師。
圖片信銷來源於網路
女教師溫柔,閃耀著母性的光輝。適合對孩子的啟蒙教育。而且女教師心思細膩,考慮事情周全,適合教育學生做班主任工作。
太溫柔的女教師不適合當班主任?錯了,只要當上班主任的女教師用不了太久,就會成為「女漢子」。班主任面對學生,每天管理紀律衛生,教授學生知識,還有應對那麼多瑣碎的「事物」,早就練成了「多面手」。
圖片來源於網路
溫柔只是女教師性格的一部分,還有穩重誠信,工作「雷厲風行」,愛心加耐心。當然受學生歡迎,老師還要有人格的魅力。
太溫柔的女教師不適合當班主任,這句話我不完全認同。
當好班主任不在於是什麼性格的老師,而在於人格魅力、學識水平和工作藝術。
猶記得在中學工作的父親曾跟我說過,他們學校的一位女老師,從不見她訓學生,但學生都聽她的。
那個時候我就在心裡想:我就要做這樣的老師。而實際上,我確實做到了。好多老師在我面前說過:你是咱們學校最溫柔的老師了。
我想說:我並不是刻意裝溫柔,這就是我的性格。那我靠什麼收服學生?
人格魅力……人格魅力貫穿與日常的每一個細節,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我想,這裡面一定有發自內心對孩子的愛、尊重和體貼,也有扎實的課堂教學教學基本功,老師課堂教學引人入勝,學生學的輕松愉快,伴隨幽默得體的語言,是最能抓住學生的心,當他們發自內心服你的時候,威嚴自然就存在了。
學識水平當老師的都知道這句話: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老師得有一桶水。老師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就能夠舉一反三解決問題,課堂教學也好,課後輔導也好,都能做到游刃有餘,若再能擁有除專業學科外的其他特長,那更容易虜獲學生的心。
工作藝術教師工作特別瑣碎,事無巨細都要操心,如何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防微杜漸,讓「煩心事」消滅在萌芽之中,確實需要經驗的積累。但不管年輕老師還是老教師,最基本的原則是:
教師工作更多需要用智慧解決問題,簡單粗暴貌似一時有用,但後患無窮,只有春風化雨的教育才能有更長遠的效果。
當班主任真的非常辛苦,如果半路接個亂班,溫柔的老師前期需要付出更多,但並不是溫柔的老師不適合當班主任,經驗都是在實踐中積累的,「實踐出真知」嘛,只要不從內心排斥這份工作,又願意思考提高,就一定能做好!
當然,特別嚴厲的老師更容易出成績,因為很多學生都有惰性,他們也會「欺軟怕硬」,只是,特別嚴厲在如今也很容易「出事」——嚴厲的「度」實在很難把握,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扎到「刺」在手裡。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我不贊同這種觀點,因為我本人就是屬於溫柔型的女老師,也長期帶班,並且取得很好的效果。教育教學無定法,但有方法,班主任是真對人的工作,可以說每一個學生需要一個特定方法去教育。下面來分享一下學生對我的評價:
一、不嚴厲,但慈愛
一個患有中度抑鬱症的孩子,在我班上呆了兩年,畢業時和學弟學妹們分享:H老師不是嚴厲的老師,但是一個慈愛的老師。學弟學妹們,你們遇到不開心的事,記得找H老師,她有時候像媽媽,有時候像姐姐,有時候像朋友。是H老師的慈愛,讓我告別抑鬱,讓我像普通人一樣有了歡笑。
嚴厲老師有嚴厲的優勢,讓學生害怕、服從。我想這種嚴厲、服從只是表面的,是口服心不服。而一個溫柔慈愛的女老師讓學生服從,是口服心服,發自內心的服從。一個孩子從內心服從你了,什麼都會聽你的。
二、懂學生的心
我從小膽小怕事,讀書時希望老師能溫柔的對待我。換位思考,雖然我做了老師,我想學生作為孩子,肯定也希望老師能溫柔的對他。因為我的溫柔,學生並不怕我,這也是我的弱項。作為女老師,採用強硬的手段去對付學生,根本強不過學生,特別是一些調皮的男生。你強,可能他比你還強。有個成語叫「以柔克剛」,事實證明,越是強硬的男生(也有女生),用柔的方法他們反而願意接受。
對於像我一樣膽小怕事的學生,我對他們更是溫柔。溫柔地對待他們,他們對老師不再有距離感,因為不害怕,所以願意和我溝通。也因此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關懷,增強自信心,讓他們膽子越來越大。
調皮男生對我的評價是:只有H老師最懂我們的心,能抓住我們的心理,我們願意聽H老師的。
三、和學生做朋友
「朋友」的「朋」字,是兩個一樣的「月」字組合而成,說明能做朋友兩個人是一樣的,平等的。因為我的溫柔,我對學生並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而是把學生看成是和我一樣的平等。所以我和學生的關系處得像朋友,又因為我是「師」,即是良師益友。
學生畢業時和我說:「H老師,將來我們發財了,回來請你吃飯,如果我沒有發財,那你請我們吃飯」。我回答:「成交,不過肯定是你們來請我吃飯,因為你們一定會發財」。
班主任帶學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大家可以想想,一個父親,一個母親,只帶一個孩子,還帶得精疲力竭。而一個班主任,要帶五六十個孩子,還性格各異,可想而知這種難度有多大。不管是什麼樣的的班主任,只要能把一屆學生順利帶畢業,都是功德無量。
不贊同!慈並不代表軟弱沒有原則。而是表示慈愛,慈祥,慈心,慈母。
有一顆慈愛之心,對學生充滿包容,細心和耐心。這樣的女教師小學孩子非常喜歡,我就曾經見過一個一年級女教師下課後經常把小孩子抱在自己腿上坐下,周圍圍著一大圈孩子,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
有一副慈祥的面孔。小孩子既喜歡年輕漂亮,活潑開朗的女教師,也喜歡慈祥和氣的中老年女教師,經常用笑眯眯的表情認真的看著跟她說話的孩子,立刻讓學生的距離感縮短不少,他們會把許多自己的秘密說出來,這樣的教師帶
出的學生一定不會有心理問題。
有一顆慈愛之心。學生搗蛋她會用無聲的面部表情期盼的看著孩子,只需要幾秒鍾,孩子會立刻停止搗蛋,而大聲吼叫的結果就是學生要麼嚇的半天回不過神,要麼故意對抗,要麼雖然表面服從,內心一直在嘀咕糾結生氣,也就沒有心思繼續聽課。
如同一位慈母,時刻關心學生的表現及反應,天熱會及時指導學生開窗,天冷會及時提醒學生關窗,不舒服了會及時詢問,打架也會溫和勸阻,即使學生暴怒犟嘴,也不會生氣,而是以靜制動,化解矛盾。
總之,一個溫柔慈愛的女教師還是比較招小學孩子喜歡。作為一個教師,如何更加有效的管理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經驗和方法,無論脾氣如何,把握原則最重要,既不能無原則放任自流,更不能強硬逼迫,管理學生既要分場合地點,關鍵時刻不怒自威,課余時間開心快樂,這樣的管理方法是很有效的。
當班主任還是以慈愛為主好。
毛主席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與菩薩佛祖的泛愛是完全不同的。它表明班主任老師對孩子的未來履職盡責的深度,愛崗敬業的忠誠度,以及為了人民教育事業做貢獻的無私程度。特別是山區貧困地區的班主任及其各位老師們,你若不愛那些窮孩子、苦孩子,老師在那種地方根本連一天都待不下去!怎麼能允許"慈不帶班」的觀念出現呢?
現在不講階級感情、階級立場了,但是在中國,做任何事都要講良心,都要對得起廣大勞動人民,都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場上看問題,做事情,守規矩,講貢獻。不然就一定會犯錯誤,這是不爭的事實。對差勁的孩子應該嚴加管教,但這與"慈不帶班"沒有任何必然聯系。
我女兒初中的班主任,整天對學生以訓斥、臭罵為主,對差生家長以諷刺挖苦威嚇為主。而誰考得好就把誰及其家長吹噓上天。每次家長會散場,被"抬舉"和被"打壓"的家長都會悄悄臭罵這個班主任。由於我家離學校近,經常得見這位班主任,過去遠遠見到,趕緊避開,從心底不願點頭哈腰與她打招呼。我女兒升高中至工作至今,我與那位班主任每次遇見都形同陌路,對她十分增惡。相反,我們全家對女兒小學和高中的班主任,都充滿感激之情。說實在的,如果這兩位班主任有事需幫忙,只要我們能做到,我們一定會立刻伸出援手!這就是"慈"與"不慈"的天壤之別。
做任何事都要當作行善去做,否則很容易留下惡名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應該是絕對的,應該說不同性格的老師在帶班時應該是各有千秋吧。女教師的「溫柔」合理使用的話也是一種管理的「利器」。
不同的班級特點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去適應。有的班級的學生需要法治,而有的班級可能會需要以柔克剛,另外,評價老師管理是否成功不應該僅從一個方面來比較,從不同的角度比較會有不同的結果。也許溫柔的老師不如嚴厲的老師容易出成績。但從學生將來的發展來看勝負不好斷定。很多畢了業多年的學生常常回校看望溫柔的老師,回憶起來覺得當時上學時老師有種母愛的吸引力。而對於那些嚴厲著稱的成績高的老師,回憶起來有時記憶也是冰冷的。
所以,不同性格的老師只要盡心去做,都會有閃光的一面。角度不同,成功的含義也就不一樣,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絕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