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秋蘆花的唯美句子
深秋蘆花的唯美句子如下:
1、到了八九月間,蘆葦便開始開花,那毛茸茸的蘆葦花,遠看是一片雪白,近看卻有各種不同的顏色,有奶白色的,有微紅色的,還有淡青色的。一陣微風吹來,那如細碎的棉絮的蘆葦花,便在陽光下搖盪,放眼望去,好像白色的波浪,小村子便漂浮在這白色波浪上了。
2、我的家鄉有一條小河,河裡長滿了蘆葦。秋天一到,蘆葦花競相開放,整個村子掩映在白茫茫的花的海洋中,非常好看。
3、晚秋,是蘆葦花盛開的季節。眼前那一望無際的、潔白的、輕盈的、柔美的蘆葦花兒,隨著風從池畔鋪天蓋地的飄來。風兒在吹,葦桿在搖,朵朵葦花雪花般舞動著,讓我感動,卻又讓我不可捉摸。
4、在斜陽西照時,塘邊霞光輝映。而我總會靜靜地坐在旁邊,看著那無邊的、雪白的蘆葦花。忘記時間,忘記地點,也忘記自己。當微風輕輕拂過這水面時,葦絮便隨著風偏偏起舞。偶爾幾只蜻蜓停在花絮上,我靜靜注視著。看著、看著,我似乎融入了其中。我自己也成了一隻蜻蜓,飛向這無邊的蘆塘中,停落在花絮上,任由葦絮輕輕的撫摸著。
5、小船悄然駛過,泛起層層漣漪的周圍是一大片枯黃的蘆葦,托起的一簇簇蘆葦花。這花兒,雪白雪白的,昂揚在族禪這天地中,似乎也想給染一染。團團如絨毛般輕盈的它們,微微地搭在蘆葦上,毫無顧忌地沉醉在這美景之中。總有這樣的感覺:哪怕是再微弱的風兒,也會輕而易舉地將它們帶走。
6、我愛春天開放的各種鮮艷的花朵,但我更愛家鄉的蘆葦花,因為它讓我回想起美好的童年,讓我想起可愛的家鄉。每當想到、看到蘆葦花,我總有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
7、那一朵朵蘆葦花,從窗戶飄進人家裡,落在桌子上、椅子上、灶台上。落在牆角的蘆葦花,聚集成毛茸茸的一團,經風一吹,一張一合,讓人想到了宋代詞人蘇軾描寫楊花的的詞句「困酣嬌眼,欲開還閉」。
8、每當夕陽西下的時候,也是蘆花最美的時刻。這時候晚霞在天邊熱情的燃燒著,美麗的霞光映襯著蘆花的白,偶然經過的鉛穗春人們,總會不小心驚起蘆葦深處停落的鳥雀,於是受驚的鳥兒們忽的一下子騰空飛去,將身影消失在夕陽深,惹得路人禁不住微笑。
9、蘆花靜靜搖著,在夕暉中。搖落了雛雁,在野菊花瓣上。流水淙槐耐淙,枯枝凋零,秋,何處是歸程?草葉輕輕顫抖,輕輕的:怕驚醒,蟄伏的小蟲;怕驚飛,棲息的雛雁。天空,高遠而明凈:一朵、兩朵、三朵,白雲飄過。
10、夜色,恬靜而明潤。皎潔的月,將河抹上了銀面;布列於河畔的蘆叢,蓊蓊鬱郁的,隱約有些瑩潤的光澤閃現。一陣輕風來,蘆葦的花葉一起搖曳著,豐姿綽約;猶如萬千婀娜的古代舞女,穿著霓裳羽衣,牽雲弄袖,翩然起舞。
B. 關於蘆葦和小鳥的詩句
1. 關於鷺鳥蘆葦的詩句
鷺鳥蘆葦的詩句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題目】:晚泊牛渚
【內容】:
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
殘霞忽變色,游雁有餘聲。
戍鼓音響絕,漁家燈火明。
無人能詠史,獨自月中行。
【年代】:唐
【作者】:賈島
【題目】:送耿處士
【內容】:
一瓶離別酒,未盡即言行。
萬水千山路,孤舟幾月程。
川原秋色靜,蘆葦晚風鳴。
迢遞不歸客,人傳虛隱名。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
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2. 和蘆葦有關的詩詞
【江村晚眺】 戴復古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船閣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青溪主客歌】
汪崇亮
野王手奏淮淝捷,門外歸來有旌節。
伸眉一笑紫髯秋,袖中猶挾柯亭月。
山陰主人載雪舟,掀篷系纜青溪頭。
平生耳熱欠一識,若為牽挽行雲留。
一聲橫玉西風里,蘆花不動鷗飛起。
馬蹄依舊入青山,柳梢浸月天如水。
【詠蘆葦】 余亞飛
淺水之中潮濕地,婀娜蘆葦一叢叢;
迎風搖曳多姿態,質朴無華野趣濃。
3. 形容蘆葦的詩句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題目】:晚泊牛渚
【內容】:
蘆葦晚風起,秋江鱗甲生。
殘霞忽變色,游雁有餘聲。
戍鼓音響絕,漁家燈火明。
無人能詠史,獨自月中行。
【年代】:唐
【作者】:賈島
【題目】:送耿處士
【內容】:
一瓶離別酒,未盡即言行。
萬水千山路,孤舟幾月程。
川原秋色靜,蘆葦晚風鳴。
迢遞不歸客,人傳虛隱名。
4. 描寫蘆葦的詩句
1、《與侯春時同年南池夜話》
作者:唐代許渾
蘆葦暮修修,溪禽上釣舟。
露涼花斂夕,風靜竹含秋。
譯文:蘆葦修長的身影佇立在暮色中,溪里的家禽紛紛上了漁船。傍晚露水透著涼意,花收斂了花瓣。風靜止著,竹子透著秋天的氣息。
2、《送耿處士》
作者:唐代賈島
川原秋色靜,蘆葦晚風鳴。
譯文:山川和草原在秋色下顯得非常寧靜,蘆葦在晚風中歡樂的鳴唱。
3、《惠崇春江晚景》
作者:宋代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4、《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作者:唐代貫休
蘆葦深花里,漁歌一曲長。
人心雖憶越,帆態似浮湘。
譯文:江上蘆花深處傳來打漁人悠揚的漁歌聲,人心雖然還惦記著吳越之地,但船帆卻已經毫不留戀地行駛在湘江之上了。
5、《行舟蘆葦中》
作者:宋代:彭汝礪
蘆葦蕭蕭吹晚風,畫船長在雨聲中。
浮生厭足江湖味,好在溪邊舊釣筒。
譯文:蘆葦林吹來瀟瀟慧敏的晚風,船行在雨中的蘆葦林中像畫一樣。此生已經厭倦了江湖上的事情,悠閑自得的在河邊釣魚。
6、《送浙東德師侍御罷府西歸》
作者:唐代張賁
楊柳漸疏蘆葦白,可憐斜日送君歸。
釋義:楊柳漸漸的落葉,蘆葦也白了,傍晚殘陽的時候就送你回去。
5. 描寫「蘆葦花」的詩句有哪些
1,《蒹葭》先秦:佚前老枝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白話文釋義:大片的蘆葦青蒼蒼,清晨的露水變成霜。
2,《蒹葭》唐代:杜甫
摧折不自守,秋風吹若何。
暫時花戴雪,幾處葉沉波。
體弱春風早,叢長夜露多。
江湖後搖落含握,亦恐歲蹉跎。
白話文釋義:蒹葭面對摧殘不能夠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風吹著該怎麼辦。只是在極短的時間里盛開花朵,很快葉子就會沉入水中。在形體柔弱的時候春風拂過都嫌來得早,在生長成密叢時夜裡的寒露又多了。即使衰敗後花葉搖落,還擔心歲月虛度。
3,《沉醉東風·山對面藍堆翠岫》元代:趙善慶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滄波隱隱江樓。
點破瀟湘萬頃秋,是幾葉兒傳黃敗柳。
白話文釋義:傲霜的橘柚茫茫然一片青蒼,被雨水洗禮過的蘆葦顯得分外俊秀,隔著滔滔江水隱約可以看到遠處的江樓。點破瀟湘萬頃秋意的,是那幾片到處飄飛著的枯黃凋殘的敗柳葉兒。
4,《與侯春時同年南池夜話》唐代許渾
蘆葦暮修修,溪禽上釣舟。
露涼花斂夕,風靜竹含秋。
白話文釋義:蘆葦修長的身影佇立在暮色中,溪里的家禽紛紛上了漁船。傍晚露水透著涼意,花收斂了花瓣。風靜止著,竹子透著秋天的氣息。
5,《蘆花》唐代:雍裕之
夾岸復連沙,枝枝搖浪花。
月明渾似雪,無處認漁家。
白話文釋義:蘆花近水岸邊的生長之地,飛舞起來每一枝如流動翻滾的浪花一般。夜晚的蘆花在月光的照耀下像雪一樣白,處在飄渺的江面之上,已經看不到有漁家的漁船來往。
6. 關於花和鳥的詩句
畫 王維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春曉 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絕句·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絕句·其二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C. 蘆花怎麼拍好看
蘆花拍照好看需要注意的幾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其中蒹葭就指蘆葦,所以自古蘆葦就有著美好的寓意,對攝影師來說更是很好的題材。
像蘆葦花這種雜而亂,外形差的題材,不僅需要從攝影用光的角度來考慮,也需要一定的拍攝經驗,才能夠拍的唯美動人。
用對光線,光線能夠豐富畫面的色彩,強調主體的質感。找對主體,有了主體才有意境,畫面可以傳遞出更深厚的情感。
拍照是技術和經驗的積累,要敢於嘗試,不要急於求成,訓練到一定的程度遇到陌生的題材也才能夠拍的自然,下面就分析一下拍蘆葦花有哪純差大些需要注意的細節。
1、逆光拍攝。
逆光顯得有層次:如果不注意觀察光線,很可能拍攝的畫面就是這樣的。這樣的畫面不美的主要原因是主體與背景融合在了一起,顯得沒有層次。
此時需要等待光線,當光照角度低一點,對畫面最亮的地方測光,用逆光來拍攝,就能拍出漂亮的輪廓光。
2、曝光的控制。
有時需要過曝:什麼情況才叫曝光准確,其實曝光准確並慶腔沒有明顯的界限之分。這樣的畫面整體是過曝的狀態,這種對暗處測光,向暗處曝光的原則,令拍攝的畫面顯得簡潔明亮,所以過曝的感覺也是完美的。
3、大光圈。
大光圈可以容易虛化出做豎大光斑,適合展現唯美的氛圍,也起到簡化畫面的作用。
D. 請問這種花色的小鳥叫什麼名子
金翅雀
金翅雀(學名:Carelis sinica)又名金翅、綠雀。小型鳥類,體長12-14厘米緩好搜。嘴細直而尖,基部粗厚,頭頂暗灰色。背栗褐色具暗擾歷色羽干紋,腰金黃色,尾下覆羽和尾基金黃色,翅上翅下都有一塊大的金黃色塊斑,無論站立還是飛翔時都醒目。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山腳和平襪頌原等開闊地帶的疏林中。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秋冬季節也成群,有時集群多達數十隻甚至上百隻。主要以植物果實、種子、草子和穀粒等農作物為食。分布於俄羅斯薩哈林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和朝鮮等地。
中文學名
金翅雀
拉丁學名
Carelis sinica
別稱
金翅、綠雀、蘆花黃雀、黃彈鳥、黃楠鳥、磧弱、谷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