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景東鳳冠古茶山:神仙姐姐居住的地方
無量劍湖瀑布
普洱市景東縣的地形是兩山夾一河,把邊江的上游川河由北向南縱貫縣境,其東邊是哀牢山,西邊是無量山,因此景東是中國著名的生態高地,坐擁無量山、哀牢山兩條著名山脈,大面積的國土被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堪稱動植物的基因庫、黑冠長臂猿棲息的樂土。其也是世界茶樹起源的中心地帶,留存有從茶樹二世遠祖——中華木蘭化石,到野生型、過渡型與栽培型茶樹的完整進化鏈條,並以「茶出銀生」的名義開創了雲南茶葉文明的第一縷汪告曙光。唐宋以後,雲南茶葉文明從銀生府故地景東出發,經鎮沅、景谷、寧洱一路南傳,一直傳到車里宣慰司的古六大茶山,經過數百年的醞釀終於在明代誕生了名聞天下的普洱茶。
石板房與古茶樹
2月20日,我們追尋古老銀生茶的那一縷茶香,在川河壩的縣城附近喝過銀生三道茶(又名百抖茶、糊米茶、姜椒茶),在距離縣城九公里的御筆古茶山聆聽了非常難遇的黑冠長臂猿啼鳴,然後驅車向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深處,也就是海拔3376米的無量山主峰筆架山一帶顛簸而去。我們要去的目的地,其實就是景東縣的五座古茶山之一的金鼎古茶山。景東的古茶山除了以花山鄉為核心區的哀牢山西坡古茶山以外,其餘的四座古茶山都分布在無量山,也就是安定、文龍兩鄉的老倉福德古茶山,漫灣鎮的漫灣古茶山,縣城附近的御筆古茶山,以及我們要重點考察的位於景福、林街兩個鄉鎮的金鼎古茶山。
無量山中村落
「普洱市在2004—2006年編寫《走進茶樹王國》一書時,將普洱市的古茶山分為26座,其中景東有5座。由於是十年前的規劃,不一定適用於現在,我們重新規劃古茶山,把景東構建為七座古茶山。金鼎古茶山面積太大,我的設想是按照名山與河流的不同劃分為金鼎山與鳳冠山兩座古茶山,分別打造。金鼎古茶山是以當地的道教名山金鼎山和古里河流經的地方為主,而鳳冠古茶山是以風景秀美的鳳冠山和岔河流域為主。」包忠華先生站在曾經的羊山瀑布,現在叫「無量劍湖瀑布」之下說。
鳳冠山大茶樹
無量劍湖,位於無量山 旅遊 區西邊,距縣城70多公里。處於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邊沿,距芹漫公路(芹菜塘到漫灣)5公里,有簡易公路通達。
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第一卷寫到,無量山中一個有名的劍派叫無量劍,住在無量山劍湖宮中。劍湖宮後山有一個巨大的瀑布,瀑布下面形成很大的湖。湖水邊有一塊巨大光滑的石頭叫玉壁,月出之時,幸運的人可以看到仙人在玉壁上練劍……段譽在無量山中迷路跌落至無量劍湖,遇到神仙姐姐。
而現在這一美輪美奐的仙境就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劍湖四周林木蔥郁,崖壁聳立,一條巨大的飛瀑,從幾十米高的懸崖飛瀉而下,噴珠吐玉,氣勢磅礴。懸崖就是無量玉壁,其下形成一個四十餘米寬闊的深潭,這就是劍湖了。潭邊有一塊巨石,可容幾十人立於石上傾聽飛瀑轟鳴,體會仙人練劍留下的「無量仙影」……
清代雲南著名詩人,曾任過山東、江西、浙江、廣東省巡撫的景東籍人士程月川題詩贊道:
紫石山頭萬仞峰,銀濤灑落幾千重。
凌虛化作輕煙起,疑是層霄舞玉龍。
山中有成群岩羊出沒,當地人稱其為「羊山瀑布」。因《天龍八部》的流傳,當地人便把「羊山瀑布」改稱作「劍湖」,並以此倍感榮耀。瀑布之水流淌20餘公里便匯入了波濤洶涌的瀾滄江。
古茶樹
為什麼金庸先生沒有到過無量山,而妙筆之境卻與實地如此的吻合。「我聽到一種說法,真實性有待考證。上個世紀50年代,金庸先生在香港報館工作的時候,有在雲南抗戰過的老兵向報社投稿,就提到了景東無量山一帶的風土人情,其中也包括了羊山瀑布。先生做編輯的時候可橡弊能看了這些相關的文章,就將這些素材用妙筆生花的手法寫進了《天龍八部》之中。」包忠華說。
鳳冠山村
據了解,以岔河村為主體的鳳冠古茶山,是景東縣著名的自然、人文與古茶樹資源薈萃之地,當地政府提煉出了無量劍湖、獨特的石板房民居文化、古茶山、萬畝核桃園、大寨子黑冠長臂猿觀測點等賣點,正進行深度的多元產業立體打造。包忠華認為,當地政府在亮點提煉與產業發展方面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還缺乏一個主線將分散的各個板塊串聯起來,進行整體有機的打造。其建議以梁陵族茶 歷史 文化為主線,來帶動當地的文化與 旅遊 產業的發展,因此鳳冠古茶山的 歷史 文化挖掘與茶產業整體打造規劃就顯得尤為必要了。這就是春節還沒過完,茶馬史詩編輯部就馬不停蹄地前往景東,進行茶文化與茶產業考察之旅的原因。
大寨子古茶樹
包忠華認為鳳冠山為茶中之冠,具備打造第二個景邁山的潛質。他在微信朋友圈裡興奮地寫道:「鳳冠山古茶,茶中之冠——鳳冠山古茶山位於普洱市景東縣景福鎮岔河、勐片等村,這里的茶園最早由侎俐人(滇南彝族的一個支系)種植,當然神仙姐姐也種了。這里是黑冠長臂猿最集中棲息的地方,鳳冠山屬無量山中段的一支山脈,因山形似鳳凰頭而得名,山上分布著鳳冠山、大園子、小龍樹、大寨子、葉家壩、王家、對門村等自然小組,民族以彝族、漢族為主,海拔1600米至1900米,房屋建築為青瓦青石板砌牆的獨特結構,主要經濟作物茶葉、核桃。有千年以上種茶 歷史 ,茶樹品種比較原始混雜,古茶麵積2000多畝,百年以上古茶樹一萬余株,茶葉品質上乘,過去被劃歸金鼎古茶山而長期未被關注。這里不得不用世外桃源、人間仙境等詞來形容。雲南的名茶山我基本走遍了,從自然風觀、民族文化、古茶資源、 旅遊 潛力等角度來看,在我眼中前三甲為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園、老班章(賀開古茶山)和鳳冠山古茶山。鳳冠山古茶茶中之冠,一個遺落人間的伊甸園,這里完全具備打造出一個4A—5A級風景區的條件。」
鳳冠山石板房民居文化景觀
這是實地考察後的即興感言,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後的產業整體打造定位。包忠華目前就任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國公司董事長,其站在國資委旗下的龍頭茶企的角度,將引導與深度介入鳳冠古茶山的開發。茶國公司將以茶文化的挖掘為先導,傾力打造神仙姐姐和侎俐人茶文化,通過豎立「侎俐公主」這張文化名片來帶動整個茶產業的發展。因此,元宵節還沒過,在包忠華的帶隊下茶馬史詩編輯部就開展了鳳冠山考察之旅,同行的有茶界獨立評論人、策劃人白馬非馬,茶國公司辦公室主任李雲、文化品牌總監邵鴻雁、茶藝師楊明堅。
羊山瀑布——無量玉璧
在鳳冠山留有太多的關於茶葉的秘密,而最大的就是神秘消失的種茶人侎俐人的傳說。侎俐人為彝族的一個支系,在臨滄被稱為俐侎人。景東鳳冠山最早的茶樹就是侎俐人種的,後來不知所蹤。而臨滄永德一帶的俐侎人自稱三四百年前被仇人追殺,從景東、鎮沅逃到永德的烏木龍躲藏下來。在其口述的 歷史 中說,其故鄉在景東一個叫大園子的地方,而鳳冠古茶山的核心區正好就有一個叫大園子的村莊,據我們估計不是巧合,鳳冠山很可能就是臨滄俐侎人的故鄉。
當地還流傳著「侎俐公主」的故事。「侎俐公主」是鳳冠山一個侎俐頭人的女兒,其就住在羊山瀑布(無量劍湖)附近的對門村,當地老百姓說村子裡現存最大的那棵茶樹就是她親手栽的。臨滄永德的俐侎人以每年春天舉行的澡塘會聞名於世,其認為沐浴可以洗去晦氣,來年好運不斷。這反映了侎俐人是個非常重視與喜歡沐浴的民族,在數百年前,每到黃昏「侎俐公主」就經常到家旁邊的羊山瀑布下的大水潭沐浴,月明的時候就在石壁(無量玉璧)上留下了婀娜的身姿(無量仙影)。從當地流傳的故事來看,「侎俐公主」有可能就是金庸小說中神仙姐姐的原型……
今天,在「神仙姐姐」居住的地方,鳳冠古茶山將以「侎俐公主」這張名片揭開神秘的面紗!
白馬非馬/文 包忠華 邵鴻雁 /攝
❷ 請問大家誰有雲南普洱茶分布圖高清圖片
這個要去雲南地理雜志圖書館
❸ 賀開古樹茶的特點
賀開古樹茶的特徵是條索黑亮緊結、稍長,湯色金黃明亮,稍苦澀,澀顯於苦,苦化甘較快,澀稍長,湯質飽滿,山野氣韻較強,杯底香明顯且較持久。
賀開古茶山位於勐海縣東南部,距離勐海縣城約30公里,從曼囡寨進入茶山就看到古老的茶樹一賀中棵接著一棵,粗壯遲橡而健碩,茶樹周圍不見多餘的雜草,查閱以往的圖片資料進行對比,可以知道這幾年來當地村民管理得很用心。
茶山上聚居著6個拉祜族村寨,有拉祜族村民2600多人。古茶樹生長在村民的房前屋後和與山寨相連的樹木茂盛的禪旦山自然生態環境中,構成了一幅「茶在林中,寨在茶園」的人與自然和諧的古茶園景觀,不愧為世界景觀最美的茶山。
賀開古樹茶屬於哪個茶區
1、賀開古樹茶屬於勐海茶區。
2、勐海茶區包括了南糯山、勐宋、布朗山、巴達山、賀開、南嶠茶山等著名茶山,其中賀開古茶山是西雙版納州迄今保存較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古老茶山之一,位於勐海縣的東南部。
3、賀開古茶山位於勐海縣班章茶山和南糯山之間,海拔1400-1700米,一共包括勐混鎮賀開、曼蚌兩個村委會在內的七個寨,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土壤屬紅磚壤性土壤。
4、賀開古樹茶的外形條索緊結重實,茶質豐富,沖泡後茶湯清澈透亮,湯感糯,滋味鮮爽,香氣濃郁、飽滿,山野韻強,葉底肥厚,耐泡度高。
❹ 大羅山上有哪些美景采訪家裡的長輩,讓他們訴說家鄉龍灣的歷史或自己的生活。選取大羅山上的某一處歷史
大羅山
大羅山在溫州市的地位和作用
大羅山位於現溫州市區的東南部,由四景一水網構成,它們分別是:仙岩景區、
瑤溪景區、天柱寺讓彎景區、茶山景區和三垟水網。根據溫州市總體規劃,大羅山將是溫
州市未來的
「
綠心
」
和
「
綠楔
」
,溫州市區將環大羅山發展。大羅山將主要起生態保護功
能,即對市區的大氣污染、水污染、雜訊污染及小氣候環境將起到良好的調節和改善
作用。
3.2
大羅山旅遊資源現狀分析
3.2.1
仙岩景區
仙岩景區位於大羅山景區西部,居於溫州與瑞安的中心地帶,
104
國道與在建的
雨台溫高速公路從其西則穿越,交通便捷,但目前仙岩景區與大羅山其它景區尚無游
線連接,呈相對孤立之勢。
仙岩景區以瀑潭景觀享譽全國,朱自清筆下的梅雨瀑、梅雨潭幾乎植根於所有中
國人心目之中,但是旅遊開發、宣傳力度與其資源享譽度以及資源自身的品質明顯滯
後,造成了人人都知道梅雨潭,卻不知道梅雨潭就在溫州大羅山的現實。梅雨潭、梅
雨瀑是仙岩乃至整個大羅山景區的最具開發潛質的景觀,
可成為大羅山旅遊坦陪悶資源的形
象代表。
仙岩景區由虎溪連接而成包括梅雨瀑、
梅雨潭在內的五潭三瀑與凝灰岩山體結合
的自然山水景觀,在溫州地區堪稱最佳,是大羅山景區自然山水的代表,加上化成洞
景區的清幽洞景,天河景區浩淼的水景,以及整個仙岩景區保持良好的生物群落、珍
稀動植動種,
使得仙岩成為整個大羅山景區最具有自然山水生態旅遊開發潛質的景區。
同時,
仙岩也不乏具有深遠歷史內涵的人文景觀,
與仙岩山水天人合一的壽禪寺,
永嘉學派的講學地
——
止齋祠,以及始於南朝遍布於仙岩山水之間的摩崖石刻,尤其
是現代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在此留下的足跡與文字,
更使仙岩的自然山水增添了
人文之靈氣。目前,人工建築與自然景觀和諧共處,未來開發應能夠保持這種平衡。
3.2.2
瑤溪景區
瑤溪風景區位於大羅山東北部,溫州龍灣工業新區西南側,景區與溫州港、溫州
機場咫尺之遙,交通區位優勢在大羅山西大景區中得天獨厚。同時,瑤溪景區與天柱
寺景區同處大羅山東麓,景區內可直接眺望東海海景與日出景色,甌江、東海、龍灣
新區城市景觀與瑤溪山水景觀交相輝映,將成為瑤溪景區景觀資源的一大特色。
瑤溪景區內部現主要包括五大子景區
——
千佛塔
—
國安寺景區、龍崗寺景區、張
璁祖祠、鍾秀園與瑤溪山莊景區。除瑤溪山莊景區之外,其餘皆為人文歷史景觀為核
心的景區。而瑤溪山莊景區內部的板障潭、水石同蹤等自然山水景點堪稱瑤溪自然山
水的精華。但從整體上看,由於歷史人為開山毀林,瑤溪自然景觀質量受到影響,尤
其是連片的大型基地選擇山坡而建,更是對山景造成了破壞性影響。同時,瑤溪景區
目前缺乏登山觀江望海賞日出的景點,沒有能夠發揮其棣山面海的優勢,同天柱寺景
區相比此特色發揮不足。
瑤溪景區同目前以人文景觀為主要優勢資源,但各人文歷史景點點狀分散分布,
交通聯系不便且基本處於未開發狀態。千佛塔、張璁祖祠、永昌堡幾下橋富歷史價值
的景點相互獨立,未形成景點群,以及游線網路,各自為政,未能發揮集團優勢吸引
更我的遊客,無法增強遊客在瑤溪景區游覽的連貫性、趣味性。
3.2.3
天柱寺景區
天柱寺景區位於大羅山東南片區,
東臨溫州龍灣工業新區,
南臨瑞安區,
以山峰、
飛瀑、碧水、寺院為特色景觀,是溫州新區的城市背景。天柱寺在天柱峰下,四周群
山環繞。天柱峰,獨秀挺拔,高插雲霄,如柱鼎立。寺以峰名,峰因寺彰。附近有湖
山勝景,古剎筠風、東海朝暉、廣寒小憩、西潭飛瀑、成洞橫雲等六景。
但目前景區開發力度相對較弱,天柱水庫、瀑布等風景資源破壞嚴重,山麓地段
多污染企業,墓地在朝向良好的坡地大片分布,整個景區處於無序狀態。
天柱寺景區東望大海,是大羅山距離東海最近的景區,觀日出效果最佳,景區內
天柱水庫、蜂台水庫周圍花崗岩山體奇特,氣勢雄偉。尤其在溝口地段美人崖天然生
成,可引用蜂台水庫水源恢復美人瀑景觀,將成為天柱寺景區代表景觀。
3.2.4
茶山景區
茶山風景區占據大羅山西北,隔三垟水網與溫州主城區相望,是大羅山區距離溫
州主城最近的風景區,也是目前大羅山內部開發強度最大的一個景區,包括五美園、
卧龍、山重樓、香山、花亂凳果山五個亞景區。其中五美園、香山寺等景點初具規模,結
合秋季的楊梅節、柑橘節,每年吸引來自溫州以及外地遊客數十萬人。
茶山景區是大羅山內花崗岩地貌景觀最為典型與集中的地區,岩石造型奇特,洞
府景觀幽深、奧妙,卧龍溪峽谷、瀑布景觀壯美、險峻,名望雖不及仙岩,但具有山
水觀光、探險旅遊的潛質,尤其結合北側的三垟水網,開發山水越野運動(登山、山
地車、輪滑結合皮劃艇)的潛質巨大。另外香山寺是大羅山區最大的佛教寺廟,可成
為整個景區宗教旅遊的代表景點。
而茶山西麓溫州高教園區的建設也將為此景區帶來
更穩定的客源。
目前,茶山景區的開發與自身特點不甚吻合,與其他地區雷同的主題園開發模式
未能充分體現茶山旅遊資源山情野趣的特點,
同時茶山與三垟水網以及大羅山其他景
區未能結合形成相互促進的旅遊系統。孤立發展,客流季節性波動極大。
3.2.5
三垟水網
三垟水網位於溫州甌海區梧埏片,其北部主要為城市中心區,東部隔大羅山與甌
海永強片相連,西部以南塘大道為界,南部隔高速公路為溫州市高教園區。三垟濕地
水網密布,由
160
座島嶼組成,東南被茶山環繞,峰巒疊翠,山環水繞,自然風光秀
麗。
三垟水網具有溫州地區獨特的水網濕地景觀,水生生物資源豐富,是溫州城郊的
難得的水生生物群落聚集的斑塊,對溫州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水網內部島嶼目前開
發內容繁雜,居住、工業、科教與經濟作物種植以及天然林地並存,水網內燃油機動
船穿梭不息,對原有生態系統的穩定構成了威脅。景區開發的前提是恢復水網生態系
統原有的平衡狀態,撤、遷一批污染嚴重、建築景觀不佳的工業建築,恢復大部分島
嶼的植被系統。同時逐步減少水網內機動船數量,增加人力遊船數量。
三垟水網內部水道規則,尤其南端沿大羅山水道寬闊筆直,具有開展賽艇、皮劃
艇等競技運動項目的良好條件。泛舟水道之中,大羅山山體不斷作為對景隨水道的迂
回而變化輪廓。富於情趣。因此,開發水上運動俱樂部將成為三垟水網的另一重要開
發思路。
3.3
大羅山風景旅遊區概念性設計之一:郊野公園
一、景區性質
溫州市區的北、南、西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大羅山為大都市的
「
綠心
」
,吹台山
為城市的
「
綠屏
」
,與城市關系密切。
溫州市屬工貿、港口城市及浙東南中心城市。目前城市面臨的問題:(
1
)用地
緊張(城市)(地價哄抬)。(
2
)勞動密集型產業、科研力弱,缺乏集約型,高科
技企業。(
3
)城市工業污染嚴重。(
4
)軟環境問題突出,城市環境差,缺乏高科技
人才。
因此大羅山的風景旅遊開發應以參與性的旅遊活動為特色,集商務、度假,觀光
旅遊,健身休閑,房地產開發為一體的城市郊野公園。
二、規劃思想
在保護大羅山景觀資源的基礎上,利用其地理優勢,以務實的綠色開發來改善人
居環境,為溫州的經濟騰飛創造條件,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規劃原則
1
.整體性原則:根據區位特徵、城市總體規劃及溫州大都市發展規劃合理確定
大羅山的性質及在城市發展中所起到的作用。
2
.
系統性原則:
綜合分析溫州市的旅遊資源確定大羅山景區的定位及發展方向,
達到與其他景區優勢互補,形成統一的旅遊系統。
3
.參與性原則:結合現代人的觀念,以參與性的旅遊活動為特色,創造可居,
可游的城市山水樂園。
4
.綠色開發原則:以務實來體現永嘉學派思想,達到開發,利用、保護的良性
循環實現可持續發展。
5
.因地制宜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統籌安排,協調發展,形成功能齊全、
內容豐富的城市郊野公園。
四、規劃范圍
包括大羅山四景區,三垟水網、張璁祠、永昌堡等部分。
五、規劃內容
1
.入口選擇及游線組織
根據現狀條件和城市總體規劃在大羅山景區設計主要出入口,分別是:仙岩、茶
山、徐嶴、天柱、瑞安、瑤溪峰台山地樂園。其中:仙岩、茶山、峰台山地樂園為步
行出入口,其餘
4
個為車行出入口。
游線組織見圖。
2
.分區規劃
根據開發現狀及區位特徵、周邊環境,將大羅山風景區分為八個景區,分別是:
商務、度假區、娛樂、健身體能訓練區、水鄉風情、水上活動區、狩獵探險區、仙岩
保護觀光區、休閑活動區、農家樂景區。
①商務度假區
以瑤溪山莊和國際網球中心為核心,
結合瑤溪豐富的景觀資源開發商務度假活動,
設置會館度假村,野餐野營場,山地浴場,室外劇場等使遊人既能享受山林野趣,又
可少鳥瞰溫州夜景,同時可與三洋水網的水鄉風情及農家樂景區聯為一體,滿足遊人
多層次的需求。
②娛樂健身體能訓練區
本區地形變化復雜,地勢陡峭,由於亂掘濫挖,造成溝壑縱橫,而且由於該區毗
鄰大學城,潛在的學術活動需求及學生流促使本區定位為娛樂、健身、體能訓練區,
包括登山,攀岩,自行車健身等活動。以及在峰台水庫處建一山地樂園與現規劃的溫
州樂園,共同服務於溫州市民。
③水鄉風情,水上活動區
三垟水網沙道縱橫,山清水秀。在此區擬開展無污染的水上項目如劃艇,水上迷
宮等,遊人結合採摘、養殖等農家活動體驗江南水鄉魅力。
④休閑活動區
本區背山面海、區位獨特,擬將此處建成觀海休閑活動區,遠景規劃此處亦可開
發為觀海別墅區。
⑤農家樂景區
結合茶山楊梅、柑桔、茶葉、、桂花和農家村落構成特色鮮明的農家樂景區,游
客可親身參與操作體驗回歸田園的樂趣。
⑥山林別墅區
在最接近城市中心的部分開發山地別墅區,即可享受山林野趣,又可眺望城市美
景,海天一色。
⑦.狩獵探險區
本區結合原有林場及化成洞景區開發狩獵、探險活動,滿足現代人追求刺激、挑
戰的心理需求。
⑧仙岩保護觀光區
以保護自然資源的基礎上,
適度開發梅雨潭瀑布群和聖壽禪寺景觀及天河天高雲
淡的浩淼水景。
3
.保護規劃
根據大羅山景源特徵及開發力度,擬設各級保護區。
?
絕對保護區:保護大羅山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觀,包括:梅雨潭、雷響潭、龍
須潭及上游水庫。天沙水庫、永昌堡、千佛塔等各景區。
?
重點保護區:香山寺景區、三牆水網景區、天柱寺景區、天沙西水庫景區、金
沙水庫景區,禁止污染及有損景觀的行為發生。
?
適度保護區:其餘大羅山自然、人文景觀資源,在不破壞的水源及景觀的前提
下,適度開發。
3.4
大羅山風景旅遊區概念性設計之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規劃模式
一、景區性質:
大羅山同溫州市其它景區相比,具有緊靠溫州、花崗岩體、靠江面海的特徵。
大羅山對於溫州,正如紫金山對於南京、嶗山於青島,乃至西湖於杭州、東湖於
武漢,山水因城而聞名,城因山水而更靈秀。大羅山在地理區位上居於大溫州城市中
心地帶,
對溫州不僅僅具有生態意義,
更是溫州成為
「
山水城市
」
形象建設的核心素材,
成為溫州城市一系列視線走廊的對景,而與此同時,大羅山也可因溫州而提高其自身
的知名度,尤其是仙岩梅雨瀑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大羅山有理由成為聞名全國的
城郊型自然風景區。
大羅山與黃山、嶗山類似,同屬花崗岩山體,在浙南地區眾多沉積岩丹霞山為主
的地貌中較為獨特,山形以巧、奇、秀取勝,溪流、瀑布星羅棋布,三垟水網濕地景
觀與大羅山山體相得益彰,共同組成山水相依的中亞熱帶自然生態系統。同時大羅山
北臨甌江、東面東海,氣勢開闊,山內眾多的人文歷史遺跡,尤其是有現代浪漫文人
朱自清的描繪,更增添了大羅山的旅遊魅力。
因此將大羅山定性為溫州市郊以山水風光旅遊為主導、人文歷史古跡游覽、農業
觀光、避暑度假、運動休閑等多種旅遊活動融合的具有生態、社會、經濟多重效益的
國家級風景區名勝區。
二、大羅山景區與廬山景區對比研究:
1
.
相似點:
大羅山位於溫州東南郊,
廬山處於九江市西南郊。
廬山東臨都陽湖,
大羅山東面東海,二者最主要相似點在於現有景點分布與山體地貌特點,即在山頂都
有一個適於人工建設、用地較平整的區域。廬山此平台海拔
1100
米左右,大羅山山
頂海拔
700
米,夏季分別較之山腳溫度低
6.6
℃和
4.2
℃,是絕佳的避暑勝地,同時
主要景點分布在山體外圍地帶適宜以山頂平台作為遊客休憩、旅遊服務的中心樞紐,
外圍景點分別組合成多條游線交匯於山頂平台的布局形式。
廬山以山頂牯嶺鎮為樞紐,
分別辟出一線、二線、三線三條環狀旅遊線路,把廬山山體周邊較為分散的景點連接
為有機整體,而大羅山景區依其現有景點分布類似於廬山的特徵,其游線組織、分區
布局可以參照廬山的經驗。
2
.不同點:大羅山體大小、海拔高度都只有廬山的
1/2
,使得大羅山山體氣勢與
雲霧景觀都遜色於廬山。同時廬山山頂平台、較之最高峰
1472
米尚有
300
多米的高
差,匯流面積廣闊,用水條件較佳,而大羅山山頂平台位於山巔地帶,用水困難,需
規劃建設清水池以及抽水設備,
但大羅山花崗岩地貌景觀較之於廬山沉積岩景觀更具
有生動性、奇特性,同時,大羅山接近我國經濟最發達的滬寧杭經濟區,尤其位於溫
州
——
中國重要的工貿城市近郊,使得大羅山景區的旅遊市場發展更具潛力。
三、規劃原則:
1
,
以保持、恢復大羅山景區自然生態系統平衡為前提;
2
,
景區、景點、游線設計系統化,使大羅山景區趨於完整;
❺ 為什麼網上查不到98年溫州茶山街道的航拍圖片
網上差不多九幾年,溫州茶山街道的航班圖片是因為時間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