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新都市型圖書館亮相「深圳之眼」 「福田library+」新文化空間為生活帶來多元創意
「深圳之眼」多了一間快閃圖書館。 深圳晚報教務老師 陸穎 攝
2022年福田全民影像閱讀周展覽正在「深圳之眼」舉行。 深圳晚報教務老師 陸穎 攝
1月14日的「晚間音樂會」為人們帶來驚喜。 福田區圖書館供圖
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1月16日訊(深圳晚報教務老師 李福瑩)「library+」時代的到來,讓任何一次時空轉換都成就嶄新的閱讀之旅。
走進被譽為「深圳之眼」的深圳新地標——崗廈北超級樞紐,在極具視覺沖擊力的費馬螺線式採光天井與不斷匯聚流動的人群之中,竟然會遇見一間「Futian library+書語咖啡」快閃圖書館!
2022年12月28日,在「深圳之眼」西區開街活動儀式上,福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與深鐵商業現場簽訂《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共建框架協議》,合力推進福田區公共文化事業創新與發展。同時亮相的「Futian library+書語咖啡」,便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創造性實踐。快閃圖書館是一種全新的都市型圖書館,它的出現,將為繁華地標打開一扇「人文之窗」。
「福田library+」系列驚喜上新
想像過閱讀的一千種模樣,但從未想過一座城市的超級地下樞紐與圖書館的奇妙牽手。
「Futian library+書語咖啡」是由福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導、福田區圖書館傾力打造的快閃圖書館,也是「福田library+」系列的一次全新創意呈現。「Futian library+書語咖啡」位於「深圳之眼」西區商業W1-25,靠近崗廈北站內的西區2、6出口處,匯集圖書、音樂、攝影、咖啡等多元文化元素,「新」意滿滿陪伴市民跨越新年。
1月5日,福田區八屆二次黨代會提出福田新使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典範城區和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典範城區。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開局之年當有開局之勢,關鍵之年當有關鍵之為。會議明確提出,福田要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首善文明」,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福田文化IP體系,讓高度文明成為福田最鮮明的標志。
「福田library+」系列便是福田區文化廣擾襪電旅遊體育局全力打造的新文化IP,以全新文化空間理念,持續推動文化繁榮發展,全面提升中心城區文化軟實力。
目前,「福田library+」系列已產生「+社區」「+公園」「+學校」「+書店」「+咖啡」以及「快閃圖書館」等多種新空間,在公共性、創意性、互動性等方面,對市民讀者、尤其年輕群體產生的吸引力非常明顯。2023年,「福田library+」還將規劃至少5個特色圖書館,包括已經在規劃和建設中的位於梅林公園的梅林書院、即將走進梅林綠道的閱讀驛站等。
用「潮流快閃」主動擁抱讀者
「Futian library+書語咖啡」是「福田library+」系列的實現形式之一。自亮相以來,已成為微信、微博、小紅書、抖音上人們主動分享的閱讀之地。每天大約有三四百人在上下班的空隙或漫遊城市時來這里駐留,享受閱讀帶來的放鬆與休憩。
福田區圖書館館長劉濤表示,在人們的固有印象里,圖書館應該是每天早晨打開大門等待讀者的一個固定地點,快閃圖書館則突破這種印象,完成了從「被動等待讀者」到「主動擁抱讀者」——以書為線索,用年輕人比較感興趣的方式來呈現圖書館的新樣態。
該館位於「深圳之眼」西區商業街核心位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個關於閱讀的金句:「閱讀,讓一座城市更有溫度。」「我思故我在。」福田區知名講座品牌「穿越世紀的目光」巨幅海報,為整間圖書館增添了濃厚的閱讀的氛圍。
書架上擺滿了文學、藝術、攝影、少兒等約1000餘冊書籍。福田區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這里的所有圖書,市民均可以憑「圖書館之城」讀者證通借通還。每個路過這里的人,還可免費帶走《一頁》。《一頁》是福田區圖書館推出的「閱讀與分享」系列微海報,以可握於手中逗孫、半張A4紙的大小呈現。定位有誠意的閱讀,推薦的每一本書都是推薦者認真閱讀後的誠意分享,至今已累計推出277期。讀經典作品、讀偉大的作家、讀中外名城,說不盡的趣味盡在其中。
除了圖書,音樂、攝影、咖啡是另三大重要元素。「Futian library+書語咖啡山李鏈」里有一面黑膠唱片牆,讀者可以用手機掃描黑膠對應的二維碼,了解每一張黑膠的故事,聽著音樂選一處舒適角落,一邊品嘗咖啡一邊慢下來沉浸書中世界。另一側,「記錄美好生活」拍立得展正呈現一段「微縮攝影史」,20餘款經典相機讓熱愛攝影的市民朋友一飽眼福。
1月14日,這里還舉行了一場「晚間音樂會:小提琴四重奏」,為不經意間路過這里的人帶來驚喜,不少讀者由衷點贊,希望在如此開放、美好的文化空間舉辦更多活動。「我們也很受鼓舞,所做的『library+』真正參與並改變著讀者的生活。」福田區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說。
據介紹,晚間音樂會大年初五還將舉行一場,此外整個跨年期間有20場「library+」活動先後舉行,包括:光明森林換書福袋、元宵書謎、冬日裡的一杯現煮咖啡、陶瓷藝術沙龍、自然之漆沙龍、新年「福」字剪紙、手縫皮具豐收兔掛件、「雲尚書房」聽書主題展、「咖啡工社」主題展等,為市民朋友呈現非同凡響的「library+」生活。
90幅影像展現大灣區書香細節
在「深圳之眼」這座超級地下城裡,福田區圖書館還做了另外一件亮點活動——「影讀灣區 書香福田」2022年福田全民影像閱讀周展覽。
從「深圳之眼」二樓長廊西區入口走進,便是崗廈北樞紐區夾層西側連廊,鏡頭在光影間記錄下的大灣區人們與書相伴的溫暖人生,在一幅幅攝影作品中精彩呈現。展覽展期為2022年12月28日至2023年2月28日。共展出90幅攝影作品,包括:80幅人文攝影、10幅城市攝影。劉伯良的《天空之城-深圳》更作為整個展覽的牆貼,展現福田區中軸線的魅力。
多位攝影藝術家用影像記錄下他們眼中大灣區「9+2」座城市的樣子——有地鐵上看書的學生、高空拍攝的雲中深圳、不同年齡熱愛讀書的……閱讀滲透到了生活平凡且細節之處。展覽設置融入了攝影藝術的本源,比如沖印膠卷把照片掛起來晾乾的動作,成了展示攝影作品的「裝置藝術」。現場設有帳篷區和休閑區等擺放了攝影相關書籍的安靜空間,讓市民通過影像「閱讀」書香福田、文明深圳、大美灣區。
該展覽與「Futian library+書語咖啡」同期亮相「深圳之眼」,都是圖書館主動擁抱讀者的創意產物。福田區圖書館館長劉濤說,作為一個現代圖書館人,應該有「營銷」的觀念,要把圖書館「銷售」出去。這里的「銷售」不是簡單的「售賣」,其目的是讓圖書館真正親近讀者、抵達讀者。「福田library+」系列將創新成果與社會各領域高度融合,對提高圖書館資源利用率、拉近圖書館和讀者之間的距離、提升服務品質,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據悉,「福田library+」系列將不斷開辟全新發展路徑和變換更多可能,既堅持開放、探索、發現的城市精神,又融入人文、包容、溫暖的城市煙火,讓人們感受圖書館真誠的「新」意和溫暖的力量。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https://www.87dh.com/xl/
Ⅱ 2019影像時空美術館館藏深圳題材攝影作品展有什麼看點
2019影像時空美術館館藏深圳題材攝影作品展已經在8月初展出啦!本次展覽展出一幅幅珍貴的影像,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哦,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詳細攻略,快來一起看看吧。
影像時空——深圳美術館館藏深圳題材攝影作品展(1949-2019)
展出安排
展出地點:深圳寶安國際機場
展出時間:2019年8月1日——9月1日
展出地點:深圳美術館
展出時間:2019年8月1日——8月31日
此次展覽作品是建國以來深圳地區城市發展各個時期的影像記錄,從館藏一千多件攝影作品中精心挑選了兩百多件進行展出,並組織邀請深圳攝影師結合深圳美術館館藏老照片進行同地點同角度拍攝,直觀地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深圳地區的城市變化,此次展覽不僅在深圳美術館設立主場館展出,也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候機廳為展覽項目開設了公益性蘆卜的特別展場。
這些作品兼具紀實性、時代性與藝術性,對於研究中國社會文化、城市建設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而且透過相機鏡頭,我們能夠深切地感受到拍攝者對於深圳這座城市深沉濃烈的愛。
攝影是記錄時代文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全球美術館都在不斷加強對攝影作品的收藏力度,特別是城市歷史性紀實作品。深圳美術館通過攝影展的舉辦而進行的深圳題材攝影作品收藏,現已建立起了建國以來深圳地區城市發展各個時期的完整影像譜系。
部分展出作品
第一板塊:寶安記憶(1949-1969)
拍攝者:鄭中健
從20世紀50年代起,鄭中健先生用自己的相機忠實地記錄下深圳地區社會的發展,記錄了五六十年代老寶安縣城、街道、汽車站、郵電局、文化館、深圳火車站、寶安人民公社成立、深圳水庫的建設、深圳各界人民示威遊行反對英美出兵約旦、黎巴嫩、深圳群眾支持香港愛國工人大罷工等歷史瞬間。
鄭中健《羅橘判湖橋排隊等待查驗的出境人員》
20世紀50年代
第二板塊:鵬城敘舊(1970-1979)
拍攝者:何煌友
在相機並不普及的20世紀七八十年代,何煌友先生拍攝了大量有關寶安縣時期的農業、工業、邊防、漁業和文化歷史狀況和改革開放初期特區建設的場面,拍攝下的一張張具有歷史記憶的的照片,不僅陪伍穗串聯起了深圳從老寶安縣到改革開放以後的發展歷程,也從心靈深處觸動了深圳市民封塵已久的城市記憶。
何煌友《和平路》1980年
第三板塊:滄海桑田
拍攝者:鄭中健、何煌友、張東、陳宗浩、張燕方、賴雅君、元騰智
「滄海桑田」板塊展示的作品不僅有何煌友、張東、陳宗浩幾位前輩攝影家幾十年來對深圳城市各區域持續拍攝的對比照片,並且展示了張燕方、賴雅君兩位攝影家自2017年開始,歷時兩年多的時間通過梳理和研究,以館藏早期深圳城市照片中標志性的建築和景物為參照,選取同一地點同一角度運用無人機等最新設備進行拍攝的深圳新貌。
何煌友《深南大道紅嶺路段》1985年(上圖)
張燕方賴雅君《深南大道紅嶺路段》2017年(下圖)
Ⅲ 深圳展覽館近期展覽8月
八月在深圳有下面這些展覽是可以前去觀看的,展覽活動還比較多,有不同類型的展示內容。不過一般這些展覽都是要收取門票費用的,大家可以找到感興趣的購票前往,
敘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
「『敘模冊』寫傳奇——敘利亞古代文物精品展」通過五個單元198件/套展品(敘利亞展品195件/套,境內展品3件)講述了敘利亞「古老的昨天」——從史前時期、歷史時期、古典時期直到伊斯蘭時期的歷程,希望展覽能給大家帶來啟迪,有朝一日若能親臨大馬士革、阿勒頗等歷史古城,你將不再是走馬觀花,而能更深的感受到敘利亞歷史文明的絢麗與厚重。
【展覽時間】2021.08.04-11.07(逢周一閉館,節假日正常開放)
【展覽地點】深圳市南山博物館二層二號專題展廳
【展覽門票】免費預約
創世紀·米開朗基羅巡展
34幅原畫1:1還原12米高畫滿400多個聖經人物的《最後的審判》也都能讓你近距離觀摩,任意拍攝;500年來首開全球巡展,AR與VR融合全新觀展體驗。
【展覽時間】2021年7月10日至2021年10月15日
【展覽地址】ARTECHALL(天安雲谷科技藝術展覽館)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居里夫人大道天安雲谷7棟
【展覽票價】98元起
《漫無邊界》藝術特展
1000_超大空間,200噸火星沙礫,44米巨型宇宙環繞,只為還原真實火星場景;前沿旅耐視覺帶你探索太陽系,解讀宇宙信息,領略航天魅力,嫦娥、祝融、神舟、天問、北斗與承載發射的長征系列火箭,用無數珍藏展品和熟悉的故事,展示科技
+藝術的「真國潮」。
【展覽時間】2021年7月16日至2021年10月10日,周一至周日:10:00—21:30(21:00前入場)
【展覽地址】中國深圳市南山區科苑南路2666號中國華潤大廈B1層美術館
【展覽票價】118元起
故宮里的神獸世界展
話說,一隻故宮御貓調皮至極,它打翻了《獸譜》封印失衡,導致神獸四散展覽劇情由此展開.....你將在「會說人話,通曉萬物"的神獸白澤的引領下,徜徉在沉浸式互動展廳內,展開一段找尋失蹤神獸的幻境奇妙之旅。觀展旅程始於開篇《白澤蘇醒》,止於終章《昆侖丘墟》。在這兩部氣勢恢宏的巨幕動畫之間,排布著天、地、風、雷、水、火、澤、山八大自然之境。
【展覽日期】2021年7月30日-10月15日
【展覽地點】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L2深圳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展館)地址:深圳南山區望海路1187號
【展覽票價】78元起
太虛之境旦鎮宏—雷安德羅·埃利希當代藝術展
《太虛之境--雷安德羅.埃利希》當代藝術展以中國文化和深圳城市特點為靈感,展出近12件大型重要裝置,《游泳池》/《建築》/《迷失花園》/《美發沙龍》??並利用空間和鏡面,顛覆人們的視覺。在這里,每一處都是絕佳打卡點!
【展覽日期】2021年7月31日-11月7日
【展覽地點】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L1濱海展館、中央廣場)地址:深圳南山區望海路1187號
【展覽門票】128元起(特殊人群68元)
戛納XR沉浸影像展
從法國戛納金棕櫚海灘再度來到中國的戛納XR,創新升級為「2021戛納XR沉浸互動影像展」,5部沉浸360VR影片+5部沉浸互動VR體驗限時展映,從360觀看到在VR世界「自由探索」,為觀眾拓寬人類想像與體驗的邊界。
【展覽時間】2021年8月16日-2021年9月16日(無閉館日)
【展覽地點】深圳市南山區益田假日廣場L402YEALIFE藝術空間
【展覽門票】88元起
中國唱片好好好好聽
由嘿喲音樂與中國唱片共同策劃的沉浸式交互體驗特展,集珍貴唱片展示、音樂文化解構、多媒體AI互動、沉浸式氛圍場景,以年輕、創意的感官語言傳達中國百年來獨有的音樂唱片文化。
【展覽時間】2021年7月10日至2021年9月21日
【展覽地點】
主展館: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古城北街超級黑膠工廠(二樓)
【展覽門票】單人票79元
大鯨島趣味科學裝置展
暢游科學世界!趣味科學裝置體驗+科學劇場演出+40項互動體驗項目等!讓孩子零距離接觸神奇的科學世界!
【展覽時間】2021年8月6日至10月10日
【展覽地點】寶安區新安街道新湖路99號壹方城L1層J026號鋪-保利藝術空間(1號線/5號線,寶安中心F出口)
【展覽門票】68元起
漫遊宇宙科學藝術體驗特展
180+登月原始絕密物件、400+珍貴影像&紀念品、12+跨越藝術與科學的太空奇境互動,溜娃、科普、網紅打卡聖地。
【展覽時間】2021年8月12日至10月10日
【展覽地點】深圳市龍崗區天安數碼城西800米·益田假日奧特萊斯
【展覽門票】98元起
Ⅳ 找素材來證明深圳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
從史料來看 早在1600年前,深圳地區就曾有過移民浪潮,內地人曾為開發新安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東官郡所轄六縣中,第一個就是寶安縣,縣治與郡治同在一處,系江海交通要沖,海防軍事重鎮。新安故城開創了深圳城市發展的源頭,成為深圳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中心。歷史的變遷經常表現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新安故城的發展變化也是如此。梁天監六年(507年),東官郡改為東莞郡,陳將郡治移至增城。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將寶安縣名改為東莞,縣治從南頭移到今天的東莞市。到了五代,宋、元以後,深圳在行政方面的隸屬關系都發生過一些變化。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南頭城,即明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廣州左衛千戶崔皓在原舊城址上修建的「東莞守御千戶所城」。明萬曆元年(1573年)從東莞縣又分設新安縣,以該所城為縣城。/據近幾年的考古發現,深圳迄今已有6000年的歷史。據有關地下考古挖掘和地面古代遺址的資料表明,深圳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大黃沙、大梅沙沙丘遺址發現的陶器、石器顯示,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生息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 創造了深圳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目前已查明,深圳有文化遺址103處,古墓葬234處,古建築和歷史紀念建築68處,近現代史跡和革命紀念建築97處,舊海關稅 站和界碑等有12處。經過篩選,市政府已分3批公布了36處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的大鵬城和「中英街」界碑於1989年被省政府確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深圳地處南中國海之濱,椰風海韻,細浪白沙,景色怡人,歷來被視為「華夏南大門、連陲風景線」。自東晉以來,深圳在政治、文化、經濟、交通及海防軍事等方面就有重要的地位。考古材料證明,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勞動、生息、繁衍在深圳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上。
自秦之後,深圳百越族居民已統屬封建中央集權統制,漢在深圳已有鹽官之設,在南頭、西鄉、沙井、大鵬以及香港李鄭屋村等地,均發現漢代墓葬。從葬禮及出土文物看,當時已融合了先進的中原文化。
東晉南朝250多年間,是深圳鼎盛時期,置東官郡,領寶安、興寧等六縣,管轄范圍包括珠江三角洲及惠陽一帶,當時的寶安縣轄地大概為今天的東莞市、深圳市和香港地區。
唐代深圳水域成了海路交通要沖。在南頭設屯鎮,駐有嶺南節度兵;宋代設「巡海水師營」,宋代以來,深圳成了中國南方海路交通貿易的樞紐,經濟上有著重大的發展。
明代是深圳歷史上的中興時期,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築南頭東莞守御千戶所城和大鵬守御千戶所城。稍後立南頭寨,形成寵大的軍事機構,為「虎門之外衛,、省會之屏藩」,抵禦倭冠、海盜以及其他外來侵略者。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南頭軍民在巡海道汪宏的率領下,在南頭海域殲滅了葡萄牙艦隊。
到了清朝嘉慶年間,新安縣居民已達到225979人。人口大增,農業生產和漁、鹽業得到很大的發展。
民國二年(1913年),新安縣復名寶安縣,治所仍設在南頭城。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才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深圳人民為民族解放寫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特別是抗日東江游擊縱隊,活躍在惠東,寶一帶,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並將困於香港的文化人士護送到解放區,為中國的文化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深圳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因此文物古跡豐富,風景名勝屯為數不少,如晉、隋時期的「晉績隋園」廟,唐代的海光寺,靈渡寺南唐的懷度寺,宋代的赤灣天後廟,明清兩面代的「新安八景」,以及伶仃山、龍岐澳、七娘山等。
到20世紀80年代,深圳被辟為中國第一經濟特區後,旅遊業發展異常迅猛,新建的旅遊景點及設施獨具魅力,並以其新奇、特、異的風格蜚聲海內外。
回答者:水薇星 - 舉人 四級 10-5 12:20
從史料來看 早在1600年前,深圳地區就曾有過移民浪潮,內地人曾為開發新安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東官郡所轄六縣中,第一個就是寶安縣,縣治與郡治同在一處,系江海交通要沖,海防軍事重鎮。新安故城開創了深圳城市發展的源頭,成為深圳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中心。歷史的變遷經常表現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新安故城的發展變化也是如此。梁天監六年(507年),東官郡改為東莞郡,陳將郡治移至增城。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將寶安縣名改為東莞,縣治從南頭移到今天的東莞市。到了五代,宋、元以後,深圳在行政方面的隸屬關系都發生過一些變化。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南頭城,即明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廣州左衛千戶崔皓在原舊城址上修建的「東莞守御千戶所城」。明萬曆元年(1573年)從東莞縣又分設新安縣,以該所城為縣城。/據近幾年的考古發現,深圳迄今已有6000年的歷史。據有關地下考古挖掘和地面古代遺址的資料表明,深圳的歷史源遠流長。在大黃沙、大梅沙沙丘遺址發現的陶器、石器顯示,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生息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 創造了深圳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目前已查明,深圳有文化遺址103處,古墓葬234處,古建築和歷史紀念建築68處,近現代史跡和革命紀念建築97處,舊海關稅 站和界碑等有12處。經過篩選,市政府已分3批公布了36處文物保護單位。其中的大鵬城和「中英街」界碑於1989年被省政府確認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歷史文獻記載 深圳市的歷史可分為4個時期:
歸附時代
歸附時代(即未獨立建縣時代,史前—公元1573年)距今四、五千年的夏、商年代,生活在深圳區域的百越部族,稱為「南越部族」。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在嶺南設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謫徙50萬人進行開發,這時屬於南海郡的深圳,便納入中國的版式圖,也融合了中原文化。東晉咸和6年,置轄地六縣的東官郡,其范圍包括珠江三角洲及惠潮一帶,郡治在寶安縣。隋朝開皇10年,東官郡被廢,寶安縣改屬廣州,到唐朝至德2年寶安縣更名東莞縣,縣治從南頭遷往東莞。宋朝期間,深圳不但是中國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而且是食鹽產區,香料亦很出名。至元朝,這里出產的珍珠,已十分著名。明洪武27年,深圳設立了東莞守御千戶所及大鵬守御千戶所的防禦性衛所組織。稍後,在南山半島又設立了南頭寨,是「虎門之外衛,省會之屏藩」,為一龐大的軍事機構,中國出使南洋,艦隊開航前必到深圳赤灣天後廟祭祀禱告,方可成行。
建縣時代
建縣時代(公元1573年—1841年)明萬曆元年,朝廷取「革故鼎新,轉危為安」之義,在東莞守御千戶所基地進行擴建,建立新安縣治。范圍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地區,經濟上以產鹽、種植茶葉、香料和稻米為主。清朝初期,為防鄭成功及明代遺民在沿海進行抗清活動,實行沿海省份內遷50里的「遷界」之舉,新安縣有2/3的土地曾一度納入東莞縣,後至康熙23年始復原界。
縣境分割時代
縣境分割時代(1842年—1898年)公元1842年即清道光天化日2年7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使新安縣的香港島被英國佔領。公元1860年即咸豐10年11日,新安縣的九龍半島也因《北京條約》而被迫割讓給英國。公元1898年即光緒24年4月21日,清政府又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又將新界租給英國,為期99年。此後,新安縣原有的3076縣,縣治仍在南頭。抗戰時期,南頭在日本南侵下淪陷,寶安縣政府遷往東莞縣。當時的深圳雖然成為日治區域,卻有支威震南疆的東江游擊縱隊在山嶺活動。全國解放後的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交通便利,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比較興旺,便將寶安縣治東遷至深圳墟。深圳建墟是在清朝初年。由於這一帶水澤密布,田邊又有一條大水溝,故取名深圳。
建市時期
建市時期1979年2月,國務院發布38號文件,提出在若干年內把深圳建設成為相當水平的工農業結合的出口商品生產基地;建設成為吸引港澳遊客的旅遊區;建設成為新型的邊境城市。3月,中央和廣東省委決定把寶安縣改為深圳市,受惠陽地區和省委雙重領導。11月,中共廣東省委決定,將深圳市改為地區一級的省轄市,直屬省領導。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發出41號文件,明確指出要積極穩妥搞好特區建設,並將「出口特區」改為「經濟特區」。從此,深圳正式定為「經濟特區」。同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頒發了《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對外宣布「在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分別劃出一定區域,設置經濟特區」,10月,廣東省委宣布恢復寶安縣建制,同時宣布深圳市的政治待遇與廣州市相同。1988年1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深圳市在國家計劃中包括財政計劃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2年7月,全國七屆人大常委會第26次會議通過決議,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和深圳市人民政府有制訂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1992年撤消寶安縣建制,設立深圳市寶安、龍崗兩個市轄區,於1993年1月1日正式掛牌。1998年設鹽田區,3月30日掛牌辦公。
現有羅湖、福田、寶安、龍崗、鹽田、南山6個市轄行政區,24個街道辦事處,19個鎮。福田區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人民政府所在地。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10月7日成立。區政府駐深南中路田面。全區總面積78.8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起紅嶺路與羅湖區相連,西至車公廟工業區與南山區相連,南臨深圳河與香港毗鄰,北接寶安區。轄園嶺、南園、福田、沙頭、梅林、華富、香蜜湖7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67.7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5.8萬人。
羅湖區
位於深圳經濟特區中部。是特區城市開發較早的商業中心區。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9月21日成立。區政府駐文錦中路。全區總面積74.2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接鹽田區,西至紅嶺路與福田區相連,南臨羅湖橋與香港毗鄰,北連龍崗區。下轄黃貝、蛟湖、南湖、桂園、翠竹、筍崗6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5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7.99萬人。
南山區
位於深圳市經濟特區部。該區於1990年1月4日建制,區人民政府於同年9月24日成立。區政府駐南頭。全區總面積150.79平方公里,其中二線為119.4平方公里,二線外31.39平方公里(包括內伶仃島和大鏟島),行政區域東至車公廟工業區與福田區相 連,西至伶仃洋,北背羊台山與寶安工相連,南臨香港。轄沙河、西麗、南頭、南山、粵海、招商、蛇口7個街道辦事處 。總人口44.7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0.8萬人。
鹽田區
位於深圳經濟特區東部。該區於1997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區政府駐沙頭角鎮。全區總面積67.36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起大鵬灣背仔角與龍崗區相連,西接羅湖區,南連香港新界,北接龍崗區。下轄沙頭角鎮,梅沙、鹽田2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2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6萬人。
寶安區
位於深圳市西北部。該區於1992年11月11日建制。區政府駐新安(原寶安縣城)。全區總面積733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接龍崗區,南連南山區、福田區、西臨伶仃洋,北靠東莞市,深圳機場在該區轄區內。全區轄西鄉、福永、沙井、松崗、公明、石岩、龍華、觀瀾8個鎮和新安、光明2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24.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24.2萬人。
龍崗區
位於深圳市東部。該區於1992年11月11日與寶安區同時建制。區政府駐龍崗,全區總面積940.9平方公里,行政區域東臨大亞灣、大鵬灣、南連羅湖區、鹽田區及香港,西接寶安區,北靠惠州市、東莞 市,大亞灣核電站在該區轄區內。全區轄布吉、平湖、橫崗、龍崗、坪山、坪地、坑梓、葵涌、大鵬、南澳10個鎮。全區總人口98.4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6.8萬人。
深圳經過二十年的改革春風沐浴,往日的老城區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氣勢非凡的「地王」,綿密林立的高樓大廈,大街上、商場內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華燈初上時那絢麗奪目的霓虹燈……一片繁華欣榮的景象,無處不透露著勃勃生機。即便是見證了特區的發展與成長的拓荒者們,看到這一奇跡也感慨不已。
與今日的經濟特區深圳相比,舊時的深圳只是一個人煙稀少的 邊陲小鎮 那時的房屋結構形式基本上只有兩種,即縱向式屋和大齊頭屋。本地人(講粵語的人)的住房,多為縱向式,入大門為廚房,接著是天井,越過天井是正廳,廳後是卧室,卧室有樓廊。富裕之家,再加一天井,天井前建一廳一房。前者稱縱向式「二進」,後者稱「三進」。建築材料多以三合土(黃泥、沙、石灰)砌牆,房頂光線極暗。客家人的住房,多為大齊頭式,一進門為廳,兩邊為廂房,用作卧室及廚房,以靠牆開一小窗和明瓦採光,光線不足,建築材料與本地人建材相同。在客家地區,有一種被建築學界稱為漢族民居五大特色之一的圍屋。圍屋一般為正方形,城堡式,四面有高牆,四角有樓閣,圍牆和樓閣下有槍眼。圍內有天街。住宅多有天井。如坪山的大萬世居,坑梓的龍田世居,龍崗的羅瑞合等都是寶安比較有名的客家圍屋,其中以雙層復合結構,九天十八井的大萬世居最為顯著,是深圳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漁民一般都以船為家,船小人多者,則在沿海較高處搭茅棚棲身。建材以竹木為框架,茅草作牆和房頂,只能勉強遮蔽風雨,常受台風摧毀。
改革開放以後,傳統的房屋結構 被淘汰,農村的房屋全都蓋成二三層以上,樣式別致,色彩絢麗,空氣流通,採光良好,還有精心培育的小花園。城區居民住宅,都是成片的新式的五六層以上的樓宇,內設若干單元套房(二房一廳)、三房二廳、四房一廳),舊式瓦房已不存在。
建國前,深圳居民所穿衣服的布料 是自織自染的「十丈烏」,結實耐用,顏色多為黑、青、暗紅色。服式為唐朝裝便服。男上衣開胸,七紐四袋或五紐二袋。女上衣右邊開紐大襟。男女褲一樣,闊褲頭,寬腳,用帶子束縛。少數教師、學生及機關工作人員、城鎮部分居民穿中山裝、西裝和襯衫西褲,少數女教師和女學生穿裙裝。建國後,逐漸過渡為中山裝,青年穿青年裝,但老農民並無多大改變。布料以棉布為主,間有卡嘰、呢絨。80年代後盛行西裝和多種裝式。
清未男子小梳辮 民國初年剪辮,剃光頭腦,繼而逐漸採用平頂或圓頂發型,後來流行西式發型。女子從小裹腳,梳辮。民國初年禁止纏小足,少女梳辮,已婚婦女梳髻。建國後,男子仍流行西式發型,再加頭臘。女子盛行齊眉發,梳短辮。80年代後,部分男女喜歡燙發,女子還有波浪、流雲、菊花等發型。
在裝飾方面 舊時的深圳居民穿著多樸素,隨俗而變。女子頭帕、圍裙、客家婦女涼帽頗有特色。頭帕俗語稱「冬裙」或「包頭仔」,長三尺,闊一尺的黑色細布,邊緣綉有白色花紋。綴以系帶,未婚女子白色綉系帶,已婚少婦紅色綉花系帶,中年以上用青色或黑色系帶。婦女喜歡在上衣外加一條素色的圍裙,未婚女子用白色裙帶,已婚婦女用青色或紅色裙帶。而布吉一帶,未婚女子用紅色圍裙,已婚的用青色或黑色圍裙。涼帽以竹篾編織成扁平圓形,頭頂是空的帽框,邊緣飾以黑色帽裙。系帶婦女自己編制,未婚女子用白色系帶,已婚少婦用紅色系帶,中年以上婦女用青色或黑色系帶。建國前,人們逢喜事外出男的多穿布鞋,女的多穿布花鞋,在家男女老幼都穿木屐。建國後,鞋的種類多樣,有布鞋、皮鞋、橡膠鞋、人造革鞋,款式五花八門牌號,傳統的木屐幾乎絕跡。
此外,在建國前,婦女頭上梳髻,飾以釵、簪、耳環、手鐲、戒指、項鏈等。客家婦女婚後喜歡穿戴銀質耳環、手鐲。老年婦女戴有刻上「長命富貴」的壽鐲。小孩胸前掛一把銀鎖。建國後,婦女戴首飾減少,六七十年代幾乎絕跡,但男女帶手錶逐漸增加。80年代後,婦女又興起戴耳環、戒指、項鏈之風,男人也普遍戴戒指。
回顧鵬城歷史,古代的內地移民曾來到這里創造了鵬城的古代文明,而現代的內地移民又來到深圳,再造了深圳的輝煌。由此看來,新的深圳應該是舊的深圳的延續和創新,歷史是不能忘懷的,民族文化的創新終究離不開傳統文化的深厚積淀
Ⅳ 8月深圳活動匯總-門票及活動時間
深圳在8月份也是有一些活動可以參與的,先來了解一下相關的活動有哪些,大家詳細了解一下之後在看要不要出行遊玩游覽景區,這里還是有很多景點值得大家去看看的。
活動匯總
深圳特區40年?影約戲院
為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戲院傾力打造「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優秀影片展播」系列獻禮活動。本次獻禮活動將精選百部優秀經典影片,通過公益展映、紅色沙龍、「激盪四十年影視展」、節日專場等多種形式,在深圳戲院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展播。我們可以提前在網上預約,免費觀影哦!
票價:免費,需預約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新園路1號
羅湖黑白攝影藝術展
本次攝影展是羅湖美術館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系列展覽活動之一,共展出17位攝影師的100多幅黑白攝影作品,觀眾可以從中一探黑白攝影的獨特魅力。
時間:此次展覽將展至8月16日
地址:深圳市羅湖區南極路6號
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
大型書展
現場集中展示了一批租明模從歷史人文、區域變遷、自然生態、個體成長等角度全面再現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來實踐和成果的力作,反映了改革創新的精神,傳播了主流價值。
地點:深圳書城龍崗城
四季英華——青年工筆畫藝術展
時間:8月11日—8月19日
地點:福田區文化館
大芬美術館展覽
1、特區風景線·龍崗新視覺——全國美術作品邀請展
時間:2020年8月7日——10月8日(逢周一閉館)
地點:深圳市大芬美術館一樓1、2號展廳
2、客家·印象——大芬美術館典藏客家題材美術精品展
時間:2020年5月9日——8月16日(逢周一閉館)
深圳市龍崗區大芬美術館二樓4、5號展廳
3、靜觀其變——靜物創槐型作展(第五季)
時間:2020年6月10日——9月6日(逢周一閉館)
地點:深圳市大芬美術館二樓6—10號展廳
附近公弊緩交:大芬油畫村站
地鐵:3號線大芬地鐵站
市民文化大講堂
本月,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將繼續在周末下午與市民相聚在深圳圖書館五樓報告廳。8月的講座主要以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兩大主題為主。同時,備受歡迎的教育、法律知識也有安排。
講座名稱:「重啟還是重構:疫情如何改變教育?」
講座時間:8月15日(周六)15:00-17:00
講座名稱:「疫情中的心理成長」
講座時間:8月22日(周六)15:00-17:00
講座名稱:「深圳經濟特區40年:制度創新如何影響企業家創新?」
講座時間:8月16日(周日)15:00-17:00
講座名稱:「全民閱讀的深圳故事」
講座時間:8月29日(周六)15:00-17:00
講座名稱:「被理解的青春不叛逆」
講座時間:8月23日(周日)15:00-17:00
講座名稱:「《民法典》:市民生活的基本法」
講座時間:8月30日(周日)15:00-17:00
講座地點:深圳圖書館五樓報告廳
深圳國際汽車節嘉年華
從8月1日起,
深圳市政府為全市車主推出總額高達4億元的汽車「以舊換新」獎勵補貼,對在深圳「以舊換新」購買30萬元以上新車的粵B車主獎勵5000元,30萬元以下的獎勵3000元,支持消費者購買更環保的小汽車。
活動期間,羅湖區金光華廣場、南山區世界之窗、龍華區文化廣場等都會開展集中式促銷車展;羅湖區深業車城、南山區嘉進隆汽車城、龍華區龍華名車廣場等百店聯動促銷——「以舊換新」置換專場將同步啟動。網紅直播、大咖探店、尾箱創意集市以及「我與愛車40年的美好記憶」這些反映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有獎線索徵集等,都會以富有創意的各種方式,展示在廣大消費者面前。
歡樂谷瑪雅水公園夏浪音樂節
深圳歡樂谷瑪雅水公園夜場延長至21:00,即日起至8月31日,水公園舉辦夏浪音樂節。
此外,夜間還推出十多場特色演藝,全新升級兩大光影秀《魔法奇境》、《西部魅影》;《熱浪火焰》邀請特技達人,零距離觀看驚險熱辣的火舞秀;還有闔家觀賞的《萌寵卡哇伊》鸚鵡表演、《瑪雅禮記》風情舞蹈、大型沉浸式實景表演《賞金獵人》等眾多精彩演技,帶給遊客最美的夜間記憶。
地址:南山區僑城西街1號
地鐵:地鐵1號線/2號線,到世界之窗站A出口下,步行約700米
附近公交站:歡樂谷站
龍崗印跡攝影作品展
展覽共展出104幅作品,還有黑白電視機、縫紉機、糧票等有年代感和歷史感又充滿生活氣息的老物件進行展出。
時間:2020年8月6日至10月8日
周二至周四:9:30-18:00(17:30停止入館)
周五至周日:9:30-21:30(21:00停止入館)
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地點:龍崗區紅立方公共藝術館負一樓展廳
門票:展覽免費,須提前預約
新橋燈光秀
作為西部片區首個率先啟動的燈光秀工程,全新設計的燈光秀將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綻放」獻禮。目前新橋市民廣場燈光正在調試狀態,預計這個月內正式向市民開放,時間為19:00-22:30。
城市藝術平行展
ARTCLOUD鏈接深圳50家藝術機構、美術館等藝術領域相關平台的「城市藝術平行展」,將這些為深圳這座城市源源不斷提供藝術生命力的藝術之所串聯起來,在2020年8月8日至8月30日期間,開啟一場專屬於深圳的藝術之旅!文化復新一座城,一起來用藝術喚起深圳的生命力!
票價:免費
公眾展覽日期:2020.8.8-8.30
展覽地址:深圳市南山區海灣路8號價值工廠
交通指南:地鐵2號線到「蛇口港」,從D1口出,換乘M400路70路公交車到「價值工廠」站,步行400米即到。
坪山「夜試潮玩節」
從即日起至16日,坪山益田假日世界將變身為夜生活主場,深圳東部首個「夜試潮玩節」下設夜試潮享、夜試潮選、夜試潮夜、夜試潮味、夜試潮趣等五大主題區域,設有潮享音悅SHOW狂嗨十夜、潮味美食市集網羅世間美食等豐富活動。
國際當代攝影展
「在群山、丘陵與湖泊之間」
為深圳觀眾呈現七位活躍在國際舞台並引領瑞士當代攝影的創作者,以及兩位曾經參與瑞士駐留項目的中國攝影實踐者的共9組、123件作品。它們共同構建起豐富的視覺與敘事層次,帶領觀者在對瑞士的細致研究與無盡想像間穿行。
展覽時間:8月5日至9月8日
展覽地點: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一樓園景展館
門票價格:免費,免預約
2020無盡夏日花展
本次花展是深圳首場藍色系花展,以「藍色綉球」為主題花卉,配以藍色系鼠尾草、桔梗,呈現藍色花海秘境,傳遞花語「同心協力、幸福再度降臨」的美好寓意。花展布展面積達3萬平方米,共展出綉球花、藍雪花、藍星花等20餘種花卉。
時間:8月1日至9月20日
門票:60元
地點:深圳西部海上田園旅遊區
交通指南:乘坐公共交通前往花展的市民可搭乘大巴M581、337、652、779、M331、E14
到海上田園站;或搭乘地鐵11號線至沙井站後換乘大巴M581前往。
觀瀾湖大地生態藝術園
8月音樂會
時間:8月8日,9日,15日和16日每晚7:30-9:10
地點:龍華區觀瀾鎮高爾夫大道1號觀瀾湖大地生態藝術園
大運中心全民健身免費開放
深圳大運中心作為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主賽場區,大運中心「一場兩館」承擔了田徑、游泳、籃球三大項,92小項的比賽任務,共產生了92塊金牌,
佔大運會金牌總數的三分之一......因此,大運會紀念日8月12日也作為深圳大運中心全民健身免費開放日,面向全體市民開放。
活動詳情:
註:
1、本館實施一人一票制,每人各項目僅限領取一張免費票,不支持重復領票;
2、免費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領完即止,且不可轉讓、兌現,僅供訂票本人使用;
3、游泳館免費票中有400張為「一大一小」免費套票,「一大一小」免費套票內包含成人票一張、兒童票一張;
4、本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佳兆業文化體育(深圳)有限公司所有。
Ⅵ 如何評價深圳這座城市
深圳是活力之城。深圳年輕人很多,據報道,深圳平均年齡僅為33多歲。走在深圳的街頭,坐上地鐵,周圍都是年輕人。年輕人總是充滿著活力,年輕代表著無限可能,年輕就是好。深圳的經濟有活力,創新在這里隨處可見,憑著微信小程序,就可以在衡晌陪地鐵、公謹卜交上暢通無阻。強大的創新能力讓華為、騰訊名揚海內外,深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深咐蠢圳是魔幻之城。到處高樓林立,彷彿走到鋼筋水泥的叢林里。地王大廈、京基大廈、平安金融大廈不斷刷新著深圳天際線。平安金融大廈接近600米,是深圳第一高樓,也是全國第二高樓,僅次於上海的上海中心。來到福田中心區、深圳灣中心區,各種建築設計讓人感覺來到魔幻世界。華潤大廈、深圳證券交易所、國信證券大廈、博時基金大廈很有創意,彷彿來到未來之城。
深圳是文化之城。站在蓮花山上,俯瞰深圳,市民中心宛如大鵬展翅,圖書館、音樂館的建築現代感很強。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造型獨特,線條和曲面完美融合。據說南山區的人均鋼琴擁有量排名全國第一。深圳大學雖然不是985,211高校,卻有很大吸引力。虛擬大學城是深圳的一個創舉。深圳吸引不少國內名校分校,據說,哈爾濱工業大學最好的專業就在深圳,高考分數線比母校還高。
深圳是未來之城,是創新之城,是活力之城,來深圳看深圳奇跡,感受時代的脈動,感受前進的腳步,感受未來的模樣。
Ⅶ 2019深圳畢加索真跡展有什麼好看的
2019年畢加索真跡展已經在深圳舉辦啦,想去的朋友來看一下畢加索真跡展都有什麼好看的呢?本次展覽時間一直延續到9月22日,感興趣的小夥伴千萬不要錯過啦。
中法文化藝術交流暨深圳國際藝術大師系列展——畢加索真跡藝術展
展覽看點
家門口的深度藝術之旅
巴勃羅·畢加索,20世紀最偉大的十位畫家之首,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20世局嫌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在藝術世界裡,畢加索無疑氏胡是一位真正的天才級人物,是人類藝術史上璀璨奪目的藝術巨匠。
珍稀、全面、多樣化的展品
絕大部份作品為首次公開露面,橫跨7大創作時期,囊括71年的大師殲臘攔真跡,從油畫、版畫到水晶雕塑,展出作品包含版畫39副、油畫2副、陶瓷3件、水晶雕塑1件,照片89張。
全新交互體驗與觀展形式
打造沉浸式藝術空間,全方位感受大師畢加索的藝術,除了真跡本身所帶來的誠意,整個展覽更以一系列光繪體驗及互動、多媒體展示等形式豐富互動體驗,讓觀展者全方位地經歷與體驗畢加索對於生活及藝術的探索。
提升深圳城市國際藝術地位知名度
深圳這座國際文化創意先鋒之都,在物質生活水平達到一定高度之後,藝術亦開始成為人們眼中真正的頂級奢侈品。以蜚聲全球的大師真跡提升城市美學水準,用頂級藝術作品的力量傳遞對於頂級價值的立場,這正是此次展覽希望傳遞出的特別意義。
Ⅷ 2021深圳0755在線藝術展時間-門票
在今年9月6日到10月20日深圳《0755在線》展覽將在深圳市福田區藍花街道6號木星美術館舉辦,非常的具有藝術特色,可以讓觀眾更加深入的了解深圳本土藝術家,展覽詳情見下文。
《0755在線》展覽
《0755在線》展覽門票:單人:68元;學生34元
展覽時間:2021年9月6日-2021年10月20日(9月4日-14日為預展期,9月15日正式開展)
展館地址:深圳市福田區藍花街道啟則6號木星美術館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10:00-18:00(閉館前30分鍾停止入場),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展覽簡介:
展覽「0755
ONLINE」旨在呈現藝術家們的一種生活狀態,讓觀眾得以深燃旁念入了解深圳本土藝術家。由於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標志性城市,參展藝術家們受時代、環境影響,有很多身份的轉變,可能是設計師、廣告人,也可能是教師或其他行業工作者,卻也依舊堅持著自己的藝術耕耘,在作品中融入了更多對深圳的情感。24位參展藝術家中的13位深圳藝術家裡,有早期90年代來深圳的新移民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鄒明,也有兒時在深圳成長的青年藝術家和海歸學子。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藝術特性,無法用一個題目概括。
深圳區號0755象徵著深圳本土文化的藝術家們,木星美術館坐標深圳,將以0755作為我們的代表,通過深圳藝術家與國際藝術家間的交流與碰撞,開啟一場中西文明的共生探討。
0755ONLINE中國參展藝術家(排名不分先後,按首字母拼音排序)
陳元隆、大粒(DaliChen)、鄧春儒、高少康、黃原、蔣國遠、劉佳怡、梁赫倫、彭立彪、王葉子、姚明峰、鄒明、周知遠
0755ONLINE外籍參展藝術家(排名不分先後,按首字母拼音皮困排序)
AugustVilella奧古斯·威利亞(西班牙)、AlexandraArata亞歷山德拉·阿讓達(阿根廷)、AlbertLlobet阿爾伯特·洛貝特(西班牙)、Carlos
J.Tirado卡洛斯·提拉多(委內瑞拉)、Dalia
Berlin達利婭·柏林(西班牙)、EmilieSévére艾米莉·塞維爾(法國)、FreddyTrujillo弗雷迪·特魯希略(委內瑞拉)、JR(法國)、毛鋼(洛杉磯)、Mauro
Arbiza毛羅·阿爾比扎(烏拉圭)、PatriciaWillis帕特里夏·威利斯(阿根廷)
Ⅸ 深圳的地標,深圳地標性建築
每個城市在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為了能夠充分體現這座城市的風貌和城市說要展示的文化。都有會自己的城市地標,讓人在看到它們的第一眼就能辨認出是什麼地方。在深圳文化里有十個地標性建築為世人銘記的。
蓮花山廣場鄧**雕像:位於蓮花山公園山頂,雕像高6米。2000年11月14日落成,是全國第一座由中央批准,以城市雕塑形式樹立的鄧**雕像。江**同志為雕像揭幕。廣場上每天人流不斷,人們紛紛前來瞻仰和敬獻鮮花,表達對中國改革開放總設手皮鬧計師鄧**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地王大廈:她的榮耀持續了很長時間,她的高度領先了很長時間,她把20世紀90年代深圳的天空拓寬了很長時間。她曾經是亞洲最高建築,中國第一個鋼結構建築,現在仍然代表著畢罩深圳建築的高度。她挺拔的英姿,蘊藏著一個新的速度,新的夢想。
市級委員會大院及孺子牛雕塑:位於深南中路。市級委員會大院是深圳建設的總指揮部。門前孺子牛雕塑,於1984年7月27日落成,當年獲第六屆全國美術展金獎。
國貿大廈:位於嘉賓路與人民南路交匯處。於1984年10月興建,1985年12月竣工。樓高160米,共53層,是當時全國最高建築。1992年,鄧**同志視察深圳,在這里發表談話(即「南方談話」部分內容)。
電子大廈:位於深南中路華強北地段。始建於1981年1月,次年8月竣工。樓高20層,建成時是深圳經濟特區的第一座高樓,也是當時深圳的地標形象。圍繞電子大廈,逐漸興起了華強北電子商圈,帶動了深圳電子工商業的發展。
上海賓館:位於深南中路。始建於1983年,於1985年正式開業。素有深圳城市「坐標」之稱。在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初期,其以東為市區,以西為郊區,見證了深圳城市發展進程。
世界之窗世界廣場:世界之窗位於華僑城,是全國最早的主題公園之一。世界廣場建成於1994年,是世界之窗最具代表性、藝術性的一個景點。2001年廣場內建成的中國首座全景式環球舞台,為亞洲第一。
羅湖口岸聯握蔽檢大樓:位於羅湖區深圳河北岸。羅湖口岸是深圳最早的口岸,新大樓於1985年4月竣工使用,是我國最早實行聯檢的口岸。羅湖口岸聯檢大樓一開始就發揮著重要的窗口作用,它聯結著深圳和香港,是中國人流量最大的陸路出入境口岸。
深圳博物館:位於深南中路。始建於1984年2月,1988年11月開館,是深圳文物收藏展覽和地方史研究中心。
深圳大學建築群主體建築:深圳大學於1983年5月10日經批准成立,臨時校址在解放路。1984年2月新校園開始動工建設,同年9月遷入新校園。其建校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同樣創造了「深圳速度」。校園佔地1平方公里。建校10周年之際,江**同志題寫了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