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七種類圖片有幾張
三七是看個頭的。
㈡ 三七長什麼樣子植物圖片
關於三七長什麼樣子,其實三七是根莖短圓柱形或者倒圓錐型的植物,其根莖表皮多為土黃色,並在四周長有眾多小瘤。食用三七對人們身體有很好功效,可以散瘀止血、消腫止痛和抗血栓、增強免疫,讓人們身體更加健康。
一、三七是根莖短圓柱形或倒圓錐型植物
很多人不知道三七長什麼樣子,其實三七是一種根莖短小粗壯,整體上呈現為短圓柱形或者是倒圓錐型的一種草本植物,其植株的高度可達到30~80厘米左右。
人們常見的三七是指其根部,三七的根部整體上是土黃色或者灰褐色,在其四周還有很多的小瘤凸起,十分有自己的獨特之處。三七具有很好的葯用價值,對人體的健康可以起到幫助作用。
二、三七的主要功效
1、散瘀止血
三七有著很好的散瘀止血的功效,是雲南白葯的一種主要原材料。三七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在淤青處起到疏通作用,並且將其磨碎塗抹傷口可有效止血。
2、消腫止痛
平常在身上腫痛處塗抹三七,也能夠起到消腫止痛的效果。對於腫脹之處可以使其盡快消腫,並且能夠緩解人們的疼痛感,使人們身體較為舒適。
3、抗血栓
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使用三七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它被稱為「心血管疾病的剋星」,會軟化人們的血管,促使血壓降低,對人們的健康極有益處。
4、增強免疫
三七作為一種很好的中葯材,平常食用還可以很好的增強人們的身體免疫力,使其抵抗力加強,能夠有效預防病菌的侵襲,保持人們的身體健康強壯。
結語: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三七是根莖粗壯為倒圓錐型的植物,並且其有很好的葯用功效,在生活中使用它會有益於身體健康。
㈢ 田七長什麼樣圖片欣賞
苗
㈣ 三七是什麼樣子有圖片
三七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
三七的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
(4)三七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三七的產地:主產於雲南文山州各縣,文山縣、硯山縣、馬關、西疇、廣南、麻栗坡、富寧、邱北等,另廣西田陽、靖西、田東、德保等地也有種植。雲南文山州歷史悠久、產量大、質量好,習稱「文三七」、「田七」,為著名的道地葯材。秋季花開前採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乾燥。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
㈤ 田七是什麼樣的 求給個最清晰的圖片 田七到底有多少種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葯學家李時珍稱其為「金不換」。三七是中葯材中的一顆明珠,清朝葯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葯中之最珍貴者。」揚名中外的中成葯「雲南白葯」和「片仔黃」,即以三七為主要原料製成。三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後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 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故名三七。其莖、葉、花均可入葯。
別稱: 田七、金不換、銅皮鐵骨、人參三七、盤龍七
就一種只是別明明比較多
㈥ 三七有幾種圖片
三七有藤三七、蘭花三七、菊三七、景天三七、姜狀三七。
1、藤三七
藤三七是落葵薯(學名:Anredera cordifolia)別稱,落葵薯是落葵科落葵薯屬多年生纏繞藤本,又名洋落葵、藤七等。落葵科在我國僅有兩個屬三個種,落葵薯是一個歸化植物,20 世紀70 年代被引入我國境內。
㈦ 三七植物什麼樣圖片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根莖短,莖直立,光滑無毛。掌狀復葉,具長柄,3~4片輪生於莖頂;
小葉3~7,橢圓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從莖頂中央抽出,長20~30cm。花小,黃綠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為5。核果漿果狀,近腎形,熟時紅色。種子1~3,扁球形。花期6~8月,果期8~10月。
(7)三七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三七(學名:Panax notoginseng(Burkill) F. H. Chen ex C. H.):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達60厘米。主根肉質,呈紡錘形。莖暗綠色,指狀復葉,輪生莖頂;葉柄具條紋,葉片膜質,傘形花序單生於莖頂,有花100朵左右;
總花梗有條紋,苞片多數簇生於花梗基部,卵狀披針形;花梗纖細,小苞片多數,花小,淡黃綠色;花萼杯形,稍扁,花絲與花瓣等長;子房下位,果扁球狀腎形,種子白色,三角狀卵形,7-8月開花,8-10月結果。
三七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三七是以其根部入葯,其性溫,味辛,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消腫定痛功效,有「金不換」、「南國神草」之美譽。因常同為人參屬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質又高於和多於人參,因此又被現代中葯葯物學家稱為「參中之王」。
清朝葯學著作《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葯中之最珍貴者。」揚名中外的中成葯「雲南白葯」和「片仔癀」,即以三七為主要原料製成。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中葯大辭典》
作 者:南京中醫葯大學編著
出 版 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時間:2006-3-1
版 次:2
頁 數:3875
字 數:10667000
印刷時間:2006-3-1
㈧ 三七有幾個品種圖片
1、姜狀三七
姜狀三七是中國的特有植物,也是中國最早的葯食同源植物之一。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莖肉質,姜塊狀,5月展葉,6月開花,10月果熟。
分布於雲南東南部海拔1000~17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下,為陰生植物,常生在石灰岩常綠闊葉林下蔭蔽處,生長地區氣候溫涼濕潤,常綠闊葉林中或山谷密林下,現在已由人工引種栽培。
㈨ 三七葉子長什麼樣求圖片
葉為掌狀復葉,4枚輪生於莖頂;葉柄長4-5厘米,有縱紋,無毛;托葉小,披針形,長5-6毫米;小葉片3-4,薄膜質,透明,倒卵狀橢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中央的長9-10厘米,寬3.5-4厘米,側生的較小,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下延,邊緣有重鋸齒,齒有刺尖,上面脈上密生剛毛,剛毛長1.5-2毫米,下面無毛,側脈8-10對,兩面明顯,網脈明顯;小葉柄長2-10毫米,與葉柄頂端連接處簇生剛毛。
拓展資料:
三七葉,中葯名。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 H. Chne exC. Chow的葉。分布於江西、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
1、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
2、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
3、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塗,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後惡血不下,血運血痛,赤目癰腫,虎咬蛇傷諸病。
2、《本草求真》:專入肝胃。兼入心大腸。又名山漆。時珍曰。或雲能合金瘡。如漆粘物也。
3、《本草從新》:散血定痛。治吐血衄血。血痢血崩。目赤癰腫。
4、 《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葯之最珍貴者。
㈩ 有毒的土三七圖片。
1、土三七圖片
3、「三七」和「土三七」很容易辨別。三七的葉形肥大,長得像張開的手掌,六七片葉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花是紅色的;而「土三七」的葉子沿著莖對稱生長,花是黃色的。
4、味道區別
土三七:味甘、微苦、有酸味,誤食過量會造成肝損傷;
三七:入口苦、回甜,無辛辣、酸麻等味道,三七入口很苦,但馬上回甜,苦味在口裡停留的時間不長,「到口不到喉」就是說,不能有苦到喉嚨里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