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腿及腳一共有多少塊骨頭
自由下肢骨
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髕骨、脛骨、腓骨和足骨。
◆股骨(femur)位於大腿部,是人體最長的骨,可分為一體兩端。[圖示]
近側端主要形態結構是:有球形的股骨頭;頭下外側的狹細部分稱為股骨頸;頸與體交界處有兩個隆起,上外側的方形隆起為大轉子,下內側的為小轉子。
股骨體的主要形態結構是:後面有縱行的骨嵴,稱為粗線;粗線向上外延續為臀肌粗隆,為臀大肌的止點。
遠側端的主要形態結構是:有兩個膨大,分別稱為內側髁和外側髁。
股骨的主要骨性標志:股骨大轉子、股骨內外側髁。
◆髕骨(patella)是全身最大的籽骨,位於股四頭肌腱內,上寬下尖,前面粗糙,後面有關節面。[圖示]
◆脛骨(tibia)位於小腿內側部,可分為一體和兩端。[圖示]
近側端主要形態結構是:近側端膨大部,稱為內側髁和外側髁;在脛骨上端與體移行處的前面,有脛骨粗隆,為股四頭肌通過髕韌帶的止點,是骨性標志。
脛骨體呈三稜柱形,其前緣明顯,直接位於皮下。
遠側端的主要形態結構是:內側面凸隆,稱為內踝,為骨性標志;外側面有一三角形切跡,稱為腓切跡。
◆腓骨(fibula)位於小腿的外側,可分為一體和兩端。[圖示]
主要形態結構是:上端略膨大,稱腓骨頭,為骨性標志;腓骨頭下方變細,稱為腓骨頸,此處骨折時易損傷腓總神經;腓骨下端膨大為外踝,為骨性標志。
◆足骨(bones of foot)可分為跗骨、跖骨及趾骨。[圖示]
跗骨(tarsal bones)屬於短骨,為7塊
即距骨、跟骨、骰骨、足舟骨及3塊楔骨(內側楔骨、中間楔骨和外側楔骨)。[記憶歌訣]
跖骨(metatarsal bones)屬於長骨,為5塊,從內側向外側依次稱為第1~5跖骨。每塊跖骨也可分為底、體和頭三部分。
趾骨(phalanges of toes)共14節,其中趾為2節,其餘各趾均為3節。分為底、體、滑車(頭)三部分。
上一層
② 股骨頸骨折 和股骨粗隆骨折有什麼區別
部位不一樣呀。這是兩種骨折
股骨頸骨折顧名思義就是股骨頸骨折。粗隆間骨折也叫轉子間骨折,是在大小粗隆(轉子)間的骨折。不同的骨折當然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分型手術方案了。想要明白看下圖譜一目瞭然。
主要是部位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