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心電圖系列科普知識
1、單導程心電圖:就是只用一支心電圖筆描記出來的心電圖,做出來心電圖後只有很窄的一長條,按照先後順序逐個記錄Ⅰ、Ⅱ、Ⅲ、aVR、aVL、aVF、V1-V6導聯的心電圖,也就是Ⅱ導聯的圖形在Ⅰ導聯之後,Ⅲ導聯的心電圖在Ⅱ導聯之後,以此類推(詳見下圖,由於篇幅所限,只顯示了Ⅰ和Ⅱ導聯)。
2、多導聯同步記錄心電圖:用六支筆或者12支筆同時同步調記錄6個導聯或者12個導聯的心電圖。這種心電圖從上到下「逐個摞在一起」,各個導聯的心電圖圖形上下能夠在同一時間出現,也就是同步出現。為此可以協助診斷一些復雜的心律失常(下圖顯示左側從上到下Ⅰ、Ⅱ、Ⅲ、aVR、aVL、aVF這6個導聯順序看起來圖形是同步調的,右側從上到下V1-V6導聯是同步調的)。
3、24小時動態心電圖(Holter):多數心律失常的患者,一到醫院就不犯病,即使做心電圖也不能抓取到心律失常的心電圖,為此設置了這種心電圖記錄裝置。Holter記錄儀就像一個小半導體一樣,通過幾條導聯線用電極粘貼到胸前的導聯線連接到記錄儀上,於是就可以24小時源源不斷的記錄心電圖信號。第二天到醫院將記錄到的心電圖信號重新播放一遍,醫生就了解到心律失常的種類、持續時間、嚴重程度等,以及有沒有心肌缺血的發作等記錄顯現出來。
4、高頻心電圖:將心電圖機的描記速度顯著加快,於是波形就被拉寬好多倍,這樣就能仔細辨認圖形中是否存在一些切跡頓挫。冠心病和一些心肌損害都可以出現過多的切跡或頓挫。
5、心室晚電位:對於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進行這項檢查,看看有沒有將會出現的危險性信息。它是通過特殊的電腦技術記錄某些波形(心事波形)末尾的較晚部分的高頻成分的碎裂圖形。
6、食道心電圖:可以通過將電極經過鼻腔插入食道,直到心臟某一特定部位,可以記錄到更為清晰的心電圖圖形,協助診斷一些疑難心律失常。此外,如果懷疑有心臟總司令――竇房結出現嚴重損壞而導致「病竇綜合征」、預激綜合征、某些不太好診斷的心動過速等情況,可以通過食道心電圖的調搏技術予以確診。
此外,還有一些心電圖(例如心腔內心電圖等)較少應用,所以在此不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