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正常的小孩舌頭什麼樣子圖片
擴展閱讀
背景圖片意境水珠 2025-02-13 05:23:01
女人找活圖片 2025-02-13 05:16:22
調酒師簡歷背景圖片 2025-02-13 05:08:03

正常的小孩舌頭什麼樣子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2-13 02:16:00

① 孩子草莓舌會有什麼

草莓舌是指孩子舌苔尖紅如草莓狀,前三分之一有紅色小斑點。多是猩紅熱引起的,屬於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症狀,這種情況需要隔離治療。除此意外引起草莓舌的原因還有上火、缺鋅等原因。下面,就讓育兒小編為您具體講解下吧。

圖片來源於華蓋
孩子草莓舌會有什麼病
孩子有草莓舌症狀大多數是由猩紅熱這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導致的。所以,家長要注意,如果孩子出現草莓舌,則很大可能是患了猩紅熱,應該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猩紅熱為A組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少數患者患病後由於變態反應而出現心、腎、關節的損害。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尤以冬春之季發病為多。多見於小兒,尤以5~15歲居多。

圖片來源於華蓋
孩子草莓舌原因有哪些
猩紅熱引起
小孩草莓舌的出現多見於猩紅熱,猩紅熱是由A族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徵有發熱、草莓舌,全身彌漫性紅色皮疹,疹退後片狀脫皮。少數患兒在病後2~3周發生風濕熱或急性腎小球腎炎。
治療方法:抗生素療法
青黴素是治療猩紅熱和一切鏈球菌感染的常選葯物,早期應用可縮短病程、減少並發症,病情嚴重者可增加劑量。為徹底消除病原菌、減少並發症,療程至少10天。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或頭孢菌素。嚴重時也可靜脈給葯,療程7~10日。
對症治療
高熱可用較小劑量退熱劑,或用物理降溫等方法。年長兒咽痛可用生理鹽水漱口等。
上火導致
寶寶如果是單純舌上有紅點,出現草莓舌,並且沒有其他症狀,多半是由於寶寶上火引起。
建議:平時要注意保持寶寶口腔衛生,讓寶寶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這樣寶寶的舌頭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圖片來源於華蓋
肺熱引起
孩子舌苔尖紅如草莓狀,前三分之一有紅色小斑點,這是肺熱,上焦熱盛,心火盛。
建議:可在醫生指導下服小兒清熱解毒口服液、小兒肺熱咳喘沖劑;
伴發熱可服新雪沖劑、伴腹脹可服健兒清解液;
伴大便不能、小便黃、發熱,可服小兒珠黃散。
缺鋅導致
如果小孩單純出現草莓舌,並且全身無其他症狀,也並非上火引起,那麼有可能是缺鋅導致的小孩草莓舌。這種情況應該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是否缺鋅。
症狀:一般由於維生素及鋅的缺乏易導致寶寶食慾很差,脾氣暴躁易怒。
建議:建議寶寶多吃些富含鋅及維生素的食物,例如瘦肉、海產品等、堅果類的食物。
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檸檬,橙子,橘子,獼猴桃,草莓等。
適量飲水,保持大便每日一次即可。

② 從舌頭了解健康狀態

從舌頭了解健康狀態 平常總是躲在嘴巴和牙齒後面的小舌頭,看似柔軟卻又彈性十足,別看小小的這一片可是身兼許多要職。本期育兒生活雜志社邀請兩位醫師一起來談談舌頭的構造、功能,還能從舌頭看出寶寶的健康狀態喔! 認識舌頭

舌頭位於口腔內,由肌肉、血管和神經組成,外面裹著一層黏膜組織;雖然沒有骨頭,卻具有強大的力量,是全身最強韌有力的肌肉。倘若爸比媽咪仔細觀察寶寶的舌頭,最容易看到的是上方的「乳突」和下方的「舌系帶」。

大多數的味蕾位於舌頭表面的突起結構上,這些突起結構被稱為舌乳突。舌頭上有4種不同的舌乳突,包括舌頭前部的絲狀乳突、主要分布在舌尖的蕈狀乳突、舌頭後部的葉狀乳突以及通常位於舌根部的輪狀乳突,排列成環狀。而舌系帶是指舌頭下面與口腔底部間黏合的一片薄膜,具有穩定舌頭運動的功能。

大人與小孩的舌頭結構沒有不同之處,只是大小的差異。

小小舌頭 功能多多 靈活的舌頭可以幫助寶寶幫助攪拌、咀嚼食物,再憑借舌部肌肉力量及吞咽反射,讓食物經過下咽腔進入食道,完成吞咽的動作。嬰兒也就是靠著舌頭來完成吸奶及吞咽工作。

食物具有各種味道,而能感知味道的感覺就稱為味覺。舌就是味覺器官之一,其表面覆蓋的味蕾內含有味覺細胞,就是讓寶寶能夠嘗出酸味、苦味、甘味、鹹味以及鮮味5種味覺的地方。

當寶寶發長至1歲以後,舌頭就開始佔有一些發音、咬字的功能。幾乎所有注音符號都要靠舌頭的協同作用才能發出。

健康的舌頭 一般而言,健康舌頭的本身應呈現淡紅色,上面有一層薄薄的白苔,應為淡白色,也就是俗稱的薄白苔。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洪依利指出,舌乳突上皮細胞代謝剝落堆積在絲狀乳突之間,再加上口腔內食物殘渣與唾液混合而形成一層白色薄苔,就稱為舌苔。

從舌頭了解健康狀態 睡前簡易清潔

4個月以前的寶寶因為還不用特別補充水分,洪依利醫師建議,爸比媽咪只要拿紗布巾沾消毒過的水,也就是平時沖泡配方奶的開水,將舌頭以及口腔內側整個擦拭一遍即可。4個月以上寶寶可以開始接觸副食品,在吃完副食品或喝完奶之後,再多喝一點點白開水,就不需要特別清潔了。

2歲以後的孩子已經長出不少顆牙齒,只要在刷牙時,以牙刷順便刷一刷舌頭表面即可。至於何時是清潔舌苔最好的時間點呢?洪依利醫師建議,在每天晚上喝完奶之後的睡前,才能保持整個晚間睡眠時間的口腔潔凈。

從中醫觀點,看舌頭

舌診是中醫診斷的一部分,舌通過經絡與五臟相連,因此人體臟腑、氣血、津液的虛實,疾病的深淺輕重變化,都有可能客觀反應在舌頭上,通過觀察舌頭可以了解臟腑的虛實和病邪的性質、輕重與變化。

舌頭位置對應器官功能? 有些中醫將舌劃分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側,認為舌尖屬心肺,舌中屬脾胃、舌根屬腎,舌兩側屬肝膽。不過,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吳建東的臨床經驗來看,頂多舌頭的前段偏心、後段偏消化系統,無法細分眾多區域。

從舌頭了解健康狀態

point1、舌質 其中,舌質又稱舌體,指肌肉本身或是舌面透出來的顏色,主要反映臟腑的虛實和氣血的盛衰。倘若顏色偏白,中醫認為可能是血氣、充血不足,能量較差,可能有虛或寒的現象;若為鮮紅色,意味充血量太多,火氣大或是能量過剩的實症。

正常的舌頭肌肉應該是比較厚實,不過,當氣較虛時,舌頭的肌肉鬆軟,就較容易放大,有些還會壓到旁邊的牙齒,舌頭應此而有了齒痕。另外,若是身體循環差,有疼痛或血瘀的狀況,甚至有些人長期服用阿斯匹靈,身體就會容易出現一塊一塊的紫斑,而舌頭也會有一塊塊的瘀點,就是屬於血瘀型的舌頭。

point2、舌苔 而舌苔的變化主要用來判斷感受外邪的深淺、輕重以及胃氣的盛衰。也就是指外界對於身體造成的影響,例如:天氣變冷,舌苔可能會變白;吃壞肚子,舌苔就變得偏厚。

各種舌苔表現 當身體不適時,舌頭功能也會變差,口腔的清潔能力不佳,舌苔就越來越厚,就是上面有可能會有乳突增生或是白段變厚。當舌苔厚重,可能就是消化功能不佳,氣虛或濕重,多半與常吃冰品、甜食有關。

還有,白苔看起來就像是一塊一塊的豆腐渣,也是消化系統差,吃進的食物都沒有消化,積在腸胃中,稱為「宿食」。有些人甚至沒有舌苔,可能是因為火氣或舌頭過於乾燥不足以生出上白色的舌苔,也就是舌頭一伸出來就是像是鏡子般的光面, 一般認為是陰虛或是火熱之象徵。

另外還有一種狀況是火氣可能稍微大,又還沒有到陰虛的程度,因此中間的蕈狀乳突,因充血變得較大顆,所以,舌面看起來是整面白,又有一點一點的紅點在上面,也就是有人說的「紅星舌」、「朱點」,屬於火氣較旺的狀態。

從舌頭了解健康狀態

舌診只是輔助 雖然中醫可以從舌頭看出身體端倪,但是孩子畢竟不像是大人能夠完全配合指示,請他將舌頭吐出來,就會乖乖地聽話讓醫師觀察;倘若強迫扳開嘴巴觀察,一定會哇哇大哭,因此中醫師多半隻能瞄一眼,無法仔細觀察。

因此,除瞭望診──觀察孩子的外觀、精神與活力之外,就是「問診」──詢問小朋友的主要照顧者,有時候叔叔阿姨帶寶寶來看診,什麼也問不到,必要時還是會打電話詢問。另外,中醫診斷孩子還有一個特殊的方法就是「指紋」,如:食指側邊的血管,從血管的長短、深淺來推斷病情。這是因為5歲以下的孩子,血管、氣血尚未穩定,有一些病氣會顯現在皮膚的狀態上。

從舌頭了解健康狀態 舌頭相關疾病

有些疾病也會直接反映在舌頭上,像是好發於5歲以下的川崎氏症,其中的一項病徵就是舌頭上的味蕾變得很明顯,呈現紅紅腫腫的狀態,猶如一顆紅草莓;倘若感染了A型鏈球菌,也就是猩紅熱,孩子的舌頭就會變成像是白草莓。還有,隨著氣溫升高,更為活躍的腸病毒以及泡疹性咽峽炎此兩類感染性疾病,有時候在孩子的舌頭上也會發現有小水泡或潰瘍。

從舌頭了解健康狀態

舌頭破洞 排除疾病因素之外,孩子最常見的舌頭問題就屬舌頭破洞,可能是因為喝奶不小心燙到或是最近身體免疫力較差,也會有不明原因的破損。洪依利醫師提醒,這類破洞的情況通常只有一個,假如發現有多個,爸媽得多加留意,必要時應盡速就醫。

基本上,孩子舌頭的破洞會自行痊癒,不過,爸比媽咪還是得注意ㄋㄟㄋㄟ和食物的溫度不能太高,避免再過度 *** 。假設這個破洞影響食慾,可能就要求診,檢查是否可能為其他原因。

通常醫師會開立口內葯膏,讓爸媽擦拭在孩子的舌頭破洞上;或是以口腔噴劑來加速傷口癒合;有時候,即便擦葯了,還是讓孩子感覺疼痛不堪時,小兒牙科會有局部塗抹的葯膏,可讓黏膜稍微止痛凝固,這時候小兒科會幫忙轉介至口腔牙科來協助處理。

而吳建東醫師建議孩子的飲食先以清淡食物為主,多喝水,避免再吃堅硬的食物,也會開立養脾胃陰的葯物。不過,最主要的還是不要太疲累、不要熬夜;不吃甜食、燥熱食物,否則病因無法解除,即便吃了再多的葯物,也是枉然。

西醫看寶寶的舌頭最著重於兩處──舌頭的形狀大小是否對稱以及舌系帶是否過短。

從舌頭了解健康狀態

舌系帶過短 關於舌頭,舌系帶也是爸媽最常問的問題之一。如果舌系帶過短,舌頭就會很緊,因而阻礙舌部往外、往後或向上頂的功能,沒有辦法往上卷發出捲舌音,就會發音不清楚,變成大舌頭。舌系帶緊縮的診斷沒有一定的依據,洪依利醫師表示,建議觀察直到1歲。當孩子開口吐舌,舌尖不能超過下唇的唇形下緣或舌尖呈現W的形狀,可能得及早手術矯正。

地圖舌 所謂的地圖舌就是舌頭變成一塊塊,中間部份好像沒有舌苔一般,從中醫觀點來看,舌頭是地圖舌的孩子,其免疫系統較差,容易伴隨著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等症狀。不過,在西醫觀點來看,地圖舌不代表罹患疾病,而是認為孩子的睡眠品質、排便狀況不佳,也就是循環不好或是罹患感冒時,都會比較容易出現地圖舌。一般而言,孩子本身不會感覺到異狀,也不會不適合,而且地圖舌會自己痊癒,不需要特地擦葯。請爸比媽咪提供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多補充水分與水果即可。

洪依利 現任: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學歷:台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桃園敏盛醫院兒童暨青少年醫學部主任、台大醫院小兒部兼任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研究員

吳建東 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 學歷: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 經歷:台灣中醫家庭醫學專科醫師、台灣中醫家庭醫學醫學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