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月球是什麼樣子要圖片
月球表面有陰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區域,亮區是高地,暗區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帶,分別被稱為月陸和月海。早期的天文學家在觀察月球時,以為發暗的地區都有海水覆蓋,因此把它們稱為「海」。著名的有雲海、濕海、靜海等。
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脈,那裡層巒疊嶂,山脈縱橫,到處都是星羅棋布的環形山,即撞擊坑,這是一種環形隆起的低窪形。月球上直徑大於1000米的撞擊坑多達33000多個。
位於南極附近的貝利撞擊坑直徑295公里,可以把整個海南島裝進去。最深的山是牛頓撞擊坑,深達8788米。除了撞擊坑,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脈。
(1)月球長什麼樣子的圖片擴展閱讀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稱,月球內部可能蘊含「白金寶藏」——埋藏著鉑、鈀等貴重金屬。研究人員在《自然·地球科學》雜志撰文指出,雖然他們沒有直接檢測到這些金屬,但他們認為,在月球火山岩樣本中檢測到的硫與其內部存在的硫化鐵相關,而硫化鐵是儲存鉑和鈀等貴金屬的好地方。
解釋月球形成的一種主流假設認為,45億年前,一顆大小與火星相當的小行星與地球相撞,形成了月球。因此科學家認為,月球和地球的組成成分相似。如果這一假設正確,月球火山岩中貴金屬的含量應與地球相當,但測量結果卻遠低於預期,這讓科學家們困惑不已。
為釐清這個謎題,最新研究負責人、加拿大達爾豪西大學的詹姆斯·布倫領導的團隊首先在實驗室里重現了月球內部的極端壓力和極端溫度,以觀察有多少硫化鐵形成。
結果發現,在月球內部形成的大多數貴重金屬都附著於硫化鐵礦床上,這意味著它們不能被岩漿帶到月球表面,同時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月球岩石樣本中發現的貴金屬數量如此之少。
㈡ 初一到十五的月亮是怎樣的
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圖如下:
朔:如圖所示,在位置1,日月黃經差為0°,這時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與太陽幾乎同時出沒,故地面上無法見到,這就是朔,這一天為農歷的初一。
新月:月球繼續朝前旋轉,到了農歷初七、八,也就是圖中的位置3,黃經差為90°,太陽落山,月球已經在頭頂,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這時被太陽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給你看到,稱之為「上弦月」。
滿月:到了農歷十五、十六,月球轉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圖中的位置5,黃經差為180°。這時地球在太陽和月亮的中間,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對著地球,此時我們看到的是滿月,或稱之為「望」。
下弦月:滿月以後,月球升起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遲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農歷二十三,也就是圖中的位置7,黃經差270°。滿月虧去了一半,這時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現於東半天空中,這就是「下弦」。
(2)月球長什麼樣子的圖片擴展閱讀
月相變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見,只緣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輪圓月面朝西。
滿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東下半夜。
一個口訣(方便記憶):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意思是:上弦月出現在農歷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於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東);下弦月出現在農歷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東(凹的一面朝西),位於東半天空。
㈢ 月球上到底有什麼
月球的表面布滿了由小天體撞擊形成的撞擊坑。
月球(Moon)是圍繞地球旋轉的球形天體,同時也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在漢語中被俗稱為月或月亮,古時又稱為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月球是太陽系中體積第五大的衛星,其平均半徑約為1737.10千米,相當於地球半徑的0.273倍;質量則接近7.342×1022千克,相當於地球的0.0123倍。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38.44萬千米,大約是地球直徑的30倍。
2020年12月2日,嫦娥五號與將要裝載樣品的上升器合體,並開始在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和鑽取采樣,同時封裝放入上升器中。經過幾天的轉移和裝載,還有回程准備後,在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帶著月球樣品回到了地球。這是我國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務。
在此之前還有嫦娥一至四號衛星和玉兔一號、二號月球車等一系列的探月設備到達月球或月球航道上,對月球進行觀測和探索。在上世紀,美國已經早早開展阿波羅計劃,把許多宇航員都送上了月球。雖然後來阿波羅計劃結束,但是其他國家仍不斷在努力可以好好研究月球。
總結:
1、因為月球地面的高低深淺不同,影響了反照率,所以會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亮的部分我們稱為月陸,暗的部分我們稱為月海。之所以稱為海,是因為當時研究的先驅們以為暗的區域是海洋。
2、比較亮的月陸部分,是環形山(也稱為撞擊坑)和其他的一些山脈。
3、月海其實是平原或者盆地,目前已經確定了22個。另外還有一些類似與海的湖和月海伸向陸地稱為灣和沼的部分,加起來也都有30多個。
4、更低一點,還有月谷。就好像地球上東非大裂谷一樣的地形,猶如大地撕裂開的一大段裂縫。
5、月球上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在月球的岩石中已經發現擁有幾乎地球所有的元素和六十多種礦物,並且其中有六種礦物還是地球沒有的。
6、氦-3是最值得我們重視的,也是被科學家們稱為完美能源的資源。
7、還有稀土元素、各種金屬和貴重金屬大量存在於月球上的岩石和土壤中。
8、今年美國NASA還發現了月球上存在水。
9、在未來,月球也是各個國家的資源爭奪的重點。
㈣ 月球是什麼樣子要圖片
月球,這個神秘的衛星,其表面特徵豐富多彩。它的表面大致分為陰暗的月海和平坦的高地,這些亮區和暗區實際上是地形的巨大差異。早期觀察者曾誤以為暗區是被海水覆蓋,因此稱它們為"海",如雲海、濕海和靜海等。明亮的部分則是月球的山脈地帶,那裡布滿環形山,即撞擊坑,這些環形隆起的低窪地帶數量眾多,直徑超過1000米的就有大約33000多個,如南極附近的貝利撞擊坑,直徑竟達295公里,足以容納整個海南島。
月球的地形中,最深的山是牛頓撞擊坑,深度驚人,達8788米。除了這些獨特的撞擊坑,月球上還存在普通的山脈。深入研究發現,月球可能隱藏著貴重金屬的秘密。一個國際研究小組推測,月球內部可能蘊藏著白金寶藏,如鉑和鈀等。這個理論源於月球的形成可能源於與火星大小的行星碰撞,這使得月球與地球的組成相似。然而,現實中月球岩石中的貴金屬含量遠低於預期,這引發科學家們的探索。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研究團隊在實驗室模擬月球內部的壓力和溫度,發現大部分貴重金屬附著在硫化鐵礦床上,無法被岩漿帶到表面,從而解釋了月球岩石中貴金屬含量少的原因。這進一步揭示了月球的復雜性和未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