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章草洛神賦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搜索建國72周年圖片 2025-01-10 02:28:08
創意設計動態圖片 2025-01-10 02:06:05

章草洛神賦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4-12-03 23:53:32

Ⅰ 中國古代書法名家名帖有哪些

五.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快雪時晴帖》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以行書寫成,紙本墨跡。縱23厘米,橫14.8厘米,4行,28字。《快雪時晴帖》是一封書札,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愉快心情及對親朋的問候。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六.王獻之《中秋帖》

《中秋帖》為晉代王獻之所書紙本手卷,縱27cm,橫11.9cm。《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書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歷(乾隆皇帝)譽為「三希」之一,意即稀世珍寶,現藏故宮博物院。草書3行,共22字,釋文:中秋不復不得相, 還為即甚省如,何然勝人何慶,等大軍,無署款。



七.王羲之《蘭亭集序》

王羲之是東晉的書法家,被後人尊為「書聖」,與兒子王獻之合稱「二王」。《蘭亭集序》是最出名的作品之一,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現存版本為唐代書法家馮承素之手,傳說真跡是唐太宗李世明逝世後作為陪葬品下葬。



其它的我收集的古今各朝代書法名家書法字帖,

包括了 唐、宋、西晉、明、清、等非常全面的書法字帖、以及碑刻
約1500幅超高清書法貼掃描圖,約7.5G大小, 是學習毛筆書法不可能多得的資料合集


古代名家書法字帖合集目錄:

《古代書法字帖_48_圭峰禪師碑》
《古代書法字帖_05_蘭亭敘五種》
《古代書法字帖_29_乙瑛碑》
《古代書法字帖_39_集字聖教序[劉鐵雲本][大圖]》
《古代書法字帖_07_禮器碑》
《古代書法字帖_08_曹全碑》
《古代書法字帖_03_集字聖教序[朱卧庵本]》
《古代書法字帖_13_孟法師碑》
《古代書法字帖_02_雁塔聖教序》
《古代書法字帖_15_白氏詩巻》
《古代書法字帖_34_伯遠帖》
《古代書法字帖_22_祭侄稿》
《古代書法字帖_11_空海風信帖》
《古代書法字帖_44_王洪範碑》
《古代書法字帖_38_化度寺碑[詒晉斎本]》
《古代書法字帖_49_石鼓文[中權本]》
《古代書法字帖_01_書譜》
《古代書法字帖_18_興福寺斷碑》
《古代書法字帖_19_多寶塔碑》
《古代書法字帖_40_九成宮醴泉銘[李鴻裔本]》
《古代書法字帖_31_蘭亭敘[虞世南臨]》
《古代書法字帖_28_高貞碑》
《古代書法字帖_12_孔子廟堂碑》
《古代書法字帖_04_皇甫誕碑》
《古代書法字帖_43_善才寺碑》
《古代書法字帖_47_李廣業碑》
《古代書法字帖_20_九成宮醴泉銘[李祺本]》
《古代書法字帖_16_關中本千字文》
《古代書法字帖_36_蘭亭敘[馮承素模]》
《古代書法字帖_09_爭座位稿》
《古代書法字帖_39_集字聖教序[劉鐵雲本]》
《古代書法字帖_06_十七帖[上野本][大圖]》
《古代書法字帖_10_草書千字文》
《古代書法字帖_26_魏晉唐小楷集》
《古代書法字帖_46_李玄靜碑》
《古代書法字帖_24_王羲之尺牘集[大圖]》
《古代書法字帖_42_柳州羅池廟碑》
《古代書法字帖_45_段行琛碑》
《古代書法字帖_17_張猛龍碑[大圖]》
《古代書法字帖_06_十七帖[上野本]》
《古代書法字帖_43_善才寺碑[大圖]》
《古代書法字帖_37_石鼓文[先鋒本]》
《古代書法字帖_41_孔穎達碑》
《古代書法字帖_24_王羲之尺牘集》
《古代書法字帖_23_泰山刻石》
《古代書法字帖_14_石鼓文[後勁本]》
《古代書法字帖_32_蘭亭敘[褚遂良臨]》
《古代書法字帖_35_平復帖》
《古代書法字帖_33_中秋帖》
《古代書法字帖_35_平復帖[小圖]》

《伯遠帖》(王珣)
《土母帖》(李建中)
三國 皇象
三國 鍾繇
上虞帖
東山帖
東晉 王獻之
東晉 王珣
東晉 王羲之
中秋帖
二謝帖
伯遠帖
何如帖
俞和《自書詩》卷,元,俞和書,行書,紙本,縱28.8cm,橫216.7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元 康里巎巎
元 趙孟頫
元 鮮於樞
元_耶律楚材《送劉滿詩卷》
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紙本,行書,縱33cm,橫636.9cm
力命表
南宋 趙孟堅(1199-1264或1267)《自書詩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陳容《行草書自書詩卷》 紙本 手卷 31.1×382.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司馬光《資治通鑒殘稿》(局部) 縱33.8厘米,橫130 厘米。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吳叡篆隸書卷 [元](1298—1355)字孟思,號雪濤散人

唐_賀知章草書《孝經》全圖
唐《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圖),中國國家圖書館。
地黃湯帖
大道帖
妹至帖
姨母帖
宋孝宗趙眘 草書《後赤壁賦》
宋拓大觀帖太清樓帖卷十王獻之書法長卷高清翻墨本
宋趙構書洛神賦長卷高清本
對酒詩
平復帖
得示帖
憂懸帖
提取文件夾名.bat
日本空海《金剛般若經開題》
明 張瑞圖
明 徐渭
明 文徵明
明 王寵
明 祝允明
明 董其昌
明 蔣傑
明 蔡羽
明 解縉
明 陳九德
明清 王鐸
朱熹《城南唱和詩卷》帖凡64行,共462字
楊守敬
松風閣
次韻辯才詩
漢 隸書 曹全碑
洞庭中山二賦
清 何紹基
清 劉墉
清 吳大徵
清 吳讓之
清 康熙
清 鄧石如
清 黃自元
清代乾隆《泥金書四得續論》
清代傅山《草書孟浩然詩》卷
清初 朱耷
清明上河圖跋
澄心堂帖
目錄樹.bat
蒙詔帖
薛紹彭(生卒年不詳。字道祖,號翠微居士。宋神宗時長安)《雜書卷》
蜀素帖
西周 青銅銘文 史牆盤
西晉 索靖
賀捷表
趙秉文《赤壁圖卷題詩》紙本,原圖縱高51.9厘米,橫長386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近現代 於右任
近現代 吳昌碩
近現代 毛澤東
近現代 沈尹默
近現代 白蕉
近現代 趙朴初
近現代 鄧散木
隋 小楷 董美人墓誌
隋 智永
隋 楷書 蘇慈墓誌
頻有哀禍帖
鶺鴒頌(李隆基)
黃州寒食全卷

Ⅱ 王獻之簡介

王獻之簡介

王獻之

中文名稱: 王獻之

又名: 大令 字子敬 小聖 小字官奴

朝代: 東晉

國別: 中國

籍貫: 山東臨沂

代 表 作

美術圖片: 中秋帖(局部) 蘭草帖 十二月割至帖 歲盡帖 廿九日帖 承姑帖 授衣帖 新婦地黃湯帖 洛神賦十三行 舍內帖 諸舍帖 鴨頭丸帖 鵝群帖

類別: 古代書法家

生平簡介

王獻之(344—386)

東晉大書家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山東臨沂人。他是王羲之的第七子,書史上一直把他父子二人並稱為“二王”。王羲之一家數子均諸書法,唯獨王獻之最具秉賦,敢於創新,不為其父所囿,從而也為魏晉以來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貢獻。他的字在筆勢與氣韻上要超過其父,米芾稱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即是指在草書上的“一筆書”狂草。他還勸其父“改其體”,足見其書藝創造上的膽略,不愧被後世褒稱“小聖”。

誕生於“書聖”之家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東晉琅玡臨沂(今山東臨沂)人。他是王羲之第七子,做過州主簿、秘書郎、長史,累遷建武將軍、吳興太守,征拜中書令,故人稱“大令”。在書法史上被譽為“小聖”,與其父並稱為“二王”。

從獻之幼年起,王羲之便向他傳授書藝。據說,羲之曾經從背後掣拔其筆,試測他的筆力,嘆雲:“此兒後當復有大名!”可見王羲之很早就對他寄予厚望。傳為王羲之所撰的《筆勢論》雲:“告汝子敬,吾察汝書性過人,仍未閑規矩”,“今述《筆勢論》一篇,開汝之悟”,並“今書《樂毅論》一本”,“貽爾藏之”。獻之確實書性穎悟,不僅於技法上如此,而且能將意趣滲入書法中。相傳有一次獻之外出,見北館新塗的白色牆壁很乾凈,便取帚沾泥汁寫了方丈大的字,觀者如堵。羲之見而嘆美,問是誰作的,眾人答雲:“七郎。”

王獻之書學思想高超,有遠見。他勸父親改體,不過十五六歲。他的書學見解之深似乎與年齡不相稱,但卻是事實。唐張懷瓘《書議》記載王獻之對其父雲:“古之章草,未能宏逸,頓異真體,今窮偽略之理,極草縱之致,不若藁行之間,於往法固殊,大人宜改體。”獻之認為事貴變通,章草的字字獨立以及波磔的生發,不能表現出更宏大的氣勢、奔逸的律動。在深入研究之後,他認為藁草與行書之間可找到突破“往法”的途徑,建議父親應當“改體”。王獻之對於傳統書體的深刻研究,對於創新路數的用心探索,確有過人之處。

創新變體的書學是靈魂主宰並導引著這位書聖的後代。他要突破往法,另闢一新天地,而且也想超越其父,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別樹新幟。虞(龠禾)《論書表》載:“謝安嘗問子敬:‘君書何如右軍(指王羲之)?’答雲:‘故當勝。’安雲:‘物論殊不爾。’子敬答曰:“世人那得知。’”王獻之並非是不知天高地厚之輩,他的自我評價亦非無稽之談。孫過庭《書譜》載,羲之往京都,臨行題壁。獻之偷偷地把它抹掉,另外寫過,自以為寫得不錯。羲之回家看見了,嘆曰:“我去時真大醉也。”獻之內心感到慚愧。這傳聞足見獻之雖有志與父爭勝,卻亦有自知之明。獻之學父書,又轉學張芝,他不僅勸父“宜改體”,而自己也在實踐另創新法。

張懷瓘《書議》曾這樣評價王獻之在書藝上的創造:“子敬才高識遠,行草之外,更開一門。……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於草,開張於行,草又處其中間。……有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可惜他四十三歲便謝世,否則他在書藝上的成就當更為可觀。雖然如此,他已將自己的天賦資質、獨特的精神風貌、思想情感,一一融進他的書法小說詩歌文學作品中,在書藝中留下不朽的名聲。

王獻之本性瀟灑,超然於世俗禮法之外,“風流為一時之冠”。《書斷》曾載:晉太康中新起太極殿,謝安欲使子敬題榜,以為萬世寶,而難言之,乃說韋仲將題凌雲台事。子敬知其指,乃正色曰:“仲將,魏之大臣,寧有此事?使其若此,知魏德之不長。”謝安也就不再相逼。有時別人向他求書,也罕能得到;即使權貴逼他,亦不為所動。

沉酣矯變的書法藝術

王獻之的遺墨保存很少,故只能從碑帖拓本中見其書藝。《宣和書譜》曾著錄獻之遺作近九十件,而王羲之則有二百四十三件法書為宣和內府所藏,可見當時獻之傳世之作就已比其父少得多。而且,“二王”墨跡均有真偽之爭。今人沈尹默曾談到:“獻之遺墨,比羲之更少,我所見可信的,只有《送梨帖》摹本和《鴨頭丸帖》。此外若《中秋帖》、《東山帖》,則是米(芾)臨。世傳《地黃湯帖》墨跡,也是後人臨仿,頗得子敬意趣,惟未遒麗,必非《大觀帖》中底本。……獻之《十二月割至殘帖》,見《寶晉齋》刻中,自是可信,以其筆致驗之,與《大觀帖》中諸刻相近。”

“二王”父子書藝之比較

王羲之與王獻之的書法藝術的比較,書學史上眾說紛壇,褒貶不一,這里略作介紹。

一、“內”與“外拓”。“二王”在技法上的特點,書家往往以“內”與“外拓”標示。如明何良俊《四友齋書論》雲:“大令用筆‘外拓’而開擴,故散朗多姿”;“右軍用筆‘內’而收斂,神彩攸煥,正奇混成也。”今人沈尹默也說:後人用內()、外拓來區別“二王”書跡,很有道理,大王“內”,小王“外拓”。試觀大王之書,剛健中正,流美而靜;小王之書,剛用柔顯,華因實增。用形象化的說法來闡明“內、外拓”的意義,“內”是骨(骨氣)勝之書,“外拓”是筋(筋力)勝之書,右軍書“一拓直下”,就是“如錐畫沙”。“外拓”的形象化說法,可以用“屋漏痕”來形容,放縱意多,收斂意少(參見《二王法書管窺》)。用“內”、“外拓”雖可說明“二王”書藝中許多不同處,但也不能涵蓋一切,細察也未必十分科學。大王能“內”也能“外拓”,當是“內”為主“外拓”為輔,小王能“外拓”也能“內”,當是“外拓”為主“內”為輔,而取向的不同是以各自的審美理想為轉移的。潘伯鷹說:“有人說羲之‘內’,獻之‘外拓’。這最多也只說得一半。”(《中國書法簡論》)此言頗有見地。

二、技法來源之辨。清包世臣《藝舟雙揖》中曾述自己看法並批評米芾見解:“嘗論右軍真行草法皆出漢分,深入中郎(指蔡邕);大令真行草法導源秦篆,妙接丞相(指李斯)。……米老‘右軍中含、大令外拓’之說,適得其反。”今人侯鏡昶認為:包世臣以為大王筆源於隸,小王筆源於篆,此見解值得商榷。侯氏以一語概括鍾繇、王羲之、王獻之三家真行書特點及淵源:鍾善翻,大王善曲,小王善直;翻出於分書,曲出於篆書,直出於隸書(《論鍾王真書和(蘭亭序)的真偽》)。看來王氏父子書藝有兩個主要來源,遠源均出於秦漢篆隸,近源則出於鍾、張,然後陶冶融鑄,發展成各自的體勢。

三、草書聯綿之辨。王羲之學張芝草書,從形勢上突破章草的分割孤立,加以鉤連,但一般不作多字聯綿,僅二至三字一筆出之。他用張草的使轉,發展為內向的、斂蓄的今草。王獻之既學其父,也學張芝,突破王羲之聯綿模式,成為更多字的貫通,為“一筆書”;由內向而轉為外侈,由斂蓄而化為奔逸。所謂“一筆書”是指“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氣候通其隔行。惟子敬明其深詣,故行首之字,往往繼前行之末”(參見《書斷》)。世稱“一筆書”始自張芝,王獻之則是以張芝為“杠桿”,以羲之草書為“支點”,完成一種“破體”的創造。

四、骨勢之辨。羊欣說:“獻之善隸藁,骨勢不及父。”張懷瓘《書斷》中說:“惜其陽秋尚富,縱逸不羈,天骨未全,有時而瑣。”王獻之主外拓、奔逸,因而在快速流轉中有時未能沉著痛快,而有輕滑之嫌;而王羲之主內(扌厭)、重骨氣,故字勢雄強。當然這是從高層次上的比較。王獻之何嘗不重骨勢?如《洛神賦十三行》,清張廷濟在《清儀閣題跋》中說:“風骨凝厚,精彩動人”;“然風神駘盪,氣骨雄駿,固已無美不臻”。當然王獻之中年去世,若再能錘煉多年,其骨勢自能更臻勝境。

五、媚趣之辨。王僧虔曾說:“獻之遠不及父,而媚趣過之。”羊欣也有同樣的說法。王獻之書藝體勢似鳳舞鸞翔,以紆回鉤連為流美,以縱馳放逸為快意,以墨彩飛動為神逸。張懷瓘《書議》中說其體勢“若風行雨散,潤色開花,筆法體勢之中最為風流者也”。同時也指出王獻之“時有敗累,不顧疵瑕”。其實王羲之書也多媚趣,因此曾有人非議,韓愈《石鼓歌》有“羲之俗書趁姿媚”之句。張懷瓘也說他“有女郎才,無丈夫氣”。晉人書法中的媚趣與時代風尚有關,這種“媚”,是一種雄媚,而不是柔媚。獻之之媚在流動跳盪中、在險峻放逸中呈現得光彩照人,比其父更多媚趣。

六、藝術哲思之辨。王羲之書藝的哲學思想,主要表現為中和,在多種對立因素之中調和統一。他在書法的形質(如肥瘦、方圓、短長、骨肉等)方面能無過無不及,在書法的神采(如奇正、氣度、韻趣等)方面無乖無戾。項穆《書法雅言》雲:“逸少一出,揖讓禮樂,森嚴有法,神彩攸煥,正奇混成也。”與突破其父草書模式一樣,王獻之也是有意識地改變其父的創作思想,他將“中和”轉為“失衡”,走向以“奇”、以“險”爭勝的新境界。項穆也認為“書至子敬,尚奇之門開矣”。

七、書體之辨。先說章草,王獻之承其父法家范,從《七月二日帖》等可睹其章草風采。此帖章草筆法古雅,然俯仰跳盪,大小錯雜,也顯示自由不拘的個性。再說楷書,南朝宋虞(龠禾)《論書表》說:“獻之始學父書,正體乃不相似。”張懷瓘《書斷》說,王羲之書寫《樂毅論》給獻之,獻之“學竟,能極小真書,可謂窮微入聖,筋骨緊密,不減其父。如大,則尤直而少態,豈可同年”。再說行書,王羲之情深調合,會古通今,創造卓越,《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是自覺地有意識地進行開拓、立法,為後世樹立了典範。而王獻之在行書上雖也頗有貢獻,但他的行書並未能走出乃父的規范,其凝練、器宇、才氣都不及其父。在草書上,父子各有特點,羲之特出不群,穎悟此道,除繁就省,創立了新草制度,但是在“一筆書”方面卻是子勝於父。吳德旋評論說:“大令狂草,盡變右軍之法而獨辟門戶,縱橫揮霍,不主故常。余謂大令草書,雖極力奔放,而仍不失清遠之韻。”(見《初月樓論書隨筆》)黃庭堅《山谷題跋》中又加以比較:“大令草法殊迫伯英,淳古少可恨,彌覺成就耳。所以中間論書者以右軍草入能品,而大令草入神品也。余嘗以右軍父子草書比之文章,右軍似左氏,大令似莊周也。”當然也有很不公正的評價,如唐太宗崇拜王羲之而貶低王獻之。其《王羲之傳論》雲:“獻之雖有父風,殊非新巧。觀其字勢疏瘦,如隆冬之枯樹;覽其筆蹤拘束,若嚴家之餓隸。其枯樹也,雖槎櫱無屈伸;其餓隸也,則羈羸而不放縱。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欽!”唐太宗的評論完全傾向於王羲之一邊,竟至以《蘭亭序》真跡殉葬。

王獻之書藝的獨立價值

歷史上往往以“二王”並稱,又往往以大王概括小王,但王獻之書藝自有其獨立價值。

王羲之至會稽後,書法藝術成就達到頂峰。但誓墓不仕後因筆札多為代筆人所書,乃有非議。王羲之逝世後到南朝梁初,約一個半世紀,在此期間王獻之書因其媚趣研潤、逸氣灑脫,學其書者盛極一時。其間名家師法小王者,如《書斷》所載,即有桓玄、宋文帝劉義隆、羊欣等。特別是羊欣,被稱為“入於室者,唯獨此公”,所以時人謂“買王得羊,不失所望”。另外還有薄紹之、謝靈運、孔琳、邱道護、齊高帝蕭道成、蕭思話、范曄等,也各具小王意趣。這是王獻之聲譽日隆的一個原因。羊欣書藝獨步於王獻之之後,傳授門徒,使獻之的影響更為擴大。

那麼,唐太宗為何要貶低王獻之?有的學者認為,在初唐李世民要學書,必是從王獻之入手,因為那時王獻之的手跡比其父的容易得到。後來李世民才看到王羲之的墨跡。李世民也許不甘心居於王獻之之下,便把其父抬了出來。由於李世民推崇大王、貶低小王,當時人士懾於皇帝的旨意,遂把有王獻之署名的遺跡抹去其名字,或改為羊欣、薄紹之等人姓名。但是唐人學小王者仍很多,特別是“唐人草書,無不學大令者”(吳德旋語)。歐陽詢的真、行便既學大王,又學小王,而別成一體。近人沈曾植也說:“率更(指歐陽詢)行草,實師大令而重變之。”虞世南和其他一些書家也學王獻之,張懷瓘說:“虞書得大令之宏規,含五方之正色,姿榮秀出,智勇在焉。王紹宗,清鑒遠識,才高書古,祖述子敬。孫過庭,博雅有文章,草書 *** 二王。”唐人對王獻之的草書很重視,尤其是狂草。張旭的草書就從王獻之化出。唐蔡希綜《法書論》雲:張草“雄逸氣象,是為天縱”,“議者以為張公亦小王之再出”。懷素也皈依小王,其《聖母帖》“輕逸圓轉,幾貫王氏之壘,而拔其赤幟矣”(見趙涵《石墨精華》)。由此可見,盡管李世民貶低小王,但終唐一代,還是有很多人向王獻之學習的。

五代後周楊凝式兼學“二王”,學習獻之取得卓越成就。沈曾植說:“草勢之變,性在展蹙,展布縱放,大令改體,逸氣自豪,蹙縮皴節,以收濟放。(張)旭、(懷)素奇矯皆從而出,而楊景度為其嫡系。”(《海日樓札叢》)

宋代四大書家之一米芾稱:“子敬天真超逸,豈父可比!”“大令十二月帖,運筆如火箸畫灰,連屬無端末,如不經意,所謂‘一筆書’,天下子敬第一帖也”,米芾服膺王獻之,並且心儀手追這種“天真超逸”的意趣。米書與小王書血脈貫通。另一書家蔡襄也說:“唐初,二王筆跡猶多,當時學者莫不依仿,今所存者無幾。然視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權),號為名書,其結約字法皆出王家父子,學大令者多放縱,而羲之投筆處皆有神妙。”蔡襄追慕晉韻,其媚趣研潤則與小王近似。黃庭堅也稱贊“大令草入神品”,黃書“運筆圓勁蒼老,結體緊密縱橫處,從顏柳諸公上接羲獻”(笪重光語)。即如蘇軾,其書面目雖與“二王”不類,但也有相通之處。姜夔對小王也多推崇,曾說:“世傳大令書,除《洛神賦》是小楷,余多行草,《保母磚志》乃正行,備盡楷則,筆法勁正,與《蘭亭》、《樂毅論》合,求二王法,莫信於此。”

元明清以來學小王書法而成就卓著者有元代趙孟俯,明代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清代王鐸等,例子很多,不一一列舉。

總之,王獻之的書藝對後世影響深遠,自有獨立的價值。以“二王”並稱也成了書史上的專名。“父之靈和,子之神駿,皆古今獨絕”,難怪人們稱王羲之為“書聖”,稱王獻之為“小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