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黃哺乳期可以使用嗎
大黃的使用有很多的注意事項,我們需要廣泛關注的,大黃的用處非常多,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利咽消腫,我們需要詳細了解大黃的功效,這樣才能更好的使用。
大黃的功效
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疽,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撲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
禁忌
脾胃虛寒、氣血虛弱、陰疽、產後、月經期及哺乳期均慎服,孕婦禁服。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大黃又有金不換等別名。以根及根莖入葯。大黃是多種蓼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也是中葯材的名稱。在中國地區的文獻里,「大黃」指的往往是馬蹄大黃。
大黃是我國的四大中葯之一,又名火參、金木、破門、綿紋等。在我國傳統醫學中應用已久,始載於我國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因其色黃,故名。大黃性味苦寒,葯性峻烈,素有「將軍」之稱。
歷代本草均有收載:《千金方》稱大黃為錦文大黃;《吳普本草》稱大黃為黃良;李當之《葯錄》稱其為將軍;而《中葯材手冊》則稱之為川軍。藏語叫「君木扎」。大黃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解毒止血,活血化淤,清利濕熱的功能。
廣泛用於治大便秘結、癰腫、疔瘡、目赤腫痛、痄腮、血熱妄行引起的各種出血、淤血經閉、產後腹痛、跌打損傷、濕熱泄痢、黃疸、水腫、中風痰迷等,有盪滌胃腸,推陳致新,安和五臟之功。
大黃的用處雖然非常的多,但是使用起來也是有很多的注意事項的,有一些人群是不能使用大黃的,需要我們搞清楚的。大應用非常的早,我們都需要了解清楚。
功能主治
瀉熱毒,破積滯,行瘀血。治實熱便秘,譫語發托,食積痞滿,痢疾初起,里急後重,瘀停經閉,症瘕積聚,時行熱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陽黃,水腫,淋濁,溲亦,癰瘍腫毒,疔瘡,湯火傷。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於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
《本經》: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症瘕積聚,留飲宿食,盪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穀道』),調中化食,安和五臟。
《別錄》:平胃,下氣,除痰實,腸間結熱,心腹脹滿,女子寒血閉脹,小腹痛,諸老血留結。
《葯性論》:主寒熱,消食,煉五臟,通女子經候,利水腫,破痰實,冷熱積聚,宿食,利大小腸,貼熱毒腫,主小兒寒熱時疾,煩熱,蝕膿,破留血。
《日華子本草》:通宣一切氣,調血脈,利關節,泄塑滯、水氣,四肢冷熱不調,溫瘴熱痰,利大小便,並敷-切瘡癤癰毒。
《綱目》:主治下痢亦白,里急腹痛,小便淋瀝,實熱燥結,潮熱譫語,黃疸,諸火瘡。
攻積導滯: 味則大苦,氣則大寒,性沉而降,力猛善走,直達下焦,長於還下。入陽明,能盪滌胃腸實熱積滯。凡傷寒,溫病,熱結於中。
涼血解毒:味大苦、氣大寒既入氣分,又恤分,有瀉熱涼血之效,故《醫學衷中參西錄》曰:大黃入血分,性呈趨下而又善清在上之熱,故目疼,用之皆為要葯。又善解瘡瘍熱毒,以治療毒,尤為特效之葯。其性能降胃熱,並能引胃氣下行,故善止吐衄。」
活血祛瘀:《本草易讀》曰:「大黃,味苦大寒,入太陰脾,厥陰肝經。瀉熱行瘀,決壅開塞。通經脈而破症結。」功用峻烈,推陳致新,使瘀血去,而新血生。
大黃外用功效:外用亦是一味良葯。如研末可治黃水瘡、濕疹等皮膚病;與陳石灰同炒至桃紅色,研細後撒布傷口,可止創傷出血。配地榆研末油調後外敷,治療燙火傷頗效。
唐·王燾的《外台秘要》中有以大黃為主葯的「九物大黃薄貼」,專門外用治療癰疽發背。南宋·洪邁的《夷堅志·甲志》也載:「搗生大黃,調以美醋,敷瘡上,非唯愈痛,亦且滅瘢。」說明用大黃治療瘡癤疔毒,既能止痛消腫又不留瘢痕。
大黃的作用很多,以上這些功能主治都是能幫助我們治療這些疾病的,這些疾病都是生活中的常見病,所以說我們需要詳細了解,那麼大黃的葯用價值都是有哪些呢?
大黃的葯用價值
積滯便秘
本品有較強的瀉下作用,能盪滌腸胃,推陳致新,為治療積滯便秘之要葯。又因其苦寒沉降,善能泄熱,故實熱便秘尤為適宜。常與芒硝、厚朴、枳實配伍,以增強瀉下攻積之力,為急下之劑,用治陽明腑實證,如大承氣湯(《傷寒論》);若大黃用量較輕,與麻仁、杏仁、蜂蜜等潤腸葯同用,則瀉下力緩和,方如麻子仁丸(《傷寒論》)。
若里實熱結而正氣虛者,當與補虛葯配伍,以攻補兼施,標本並顧。如熱結而氣血不足者,配人參、當歸等葯,方如黃龍湯(《傷寒六書》);如熱結津傷者,配麥冬、生地、玄參等,方如增液承氣湯(《溫病條辨》);若脾陽不足,冷積便秘,須與附子、乾薑等配伍,如溫脾湯(《千金方》)。
血熱吐衄,目赤咽腫。本品苦降,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又具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之功。常與黃連、黃芩同用,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如瀉心湯(《金匱要略》)。
現代臨床單用大黃粉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有較好療效。若與黃芩、梔子等葯同用,還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證,如涼膈散(《和劑局方》)。
熱毒瘡瘍,燒燙傷。本品內服外用均可。內服能清熱解毒,並借其瀉下通便作用,使熱毒下泄。治熱毒癰腫疔瘡,常與金銀花、蒲公英、連翹等同用;治療腸癰腹痛,可與牡丹皮、桃仁、芒硝等同用,如大黃牡丹湯(《金匱要略》)。
本品外用能瀉火解毒,涼血消腫,治熱毒癰腫疔癤,如用治乳癰,可與粉草共研末,酒熬成膏的金黃散(《婦人大全良方》);用治口瘡糜爛,多與枯礬等份為末擦患處(《聖惠方》)。治燒燙傷,可單用粉,或配地榆粉,用麻油調敷患處。
瘀血證。本品有較好的活血逐瘀通經作用,其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熱,為治療瘀血證的常用葯物。治婦女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者,常與桃仁、土鱉蟲等同用,如下瘀血湯(《金匱要略》);治婦女瘀血經閉,可與桃核、桂枝等配伍,如桃核承氣湯(《傷寒論》);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常與當歸、紅花、穿山甲等同用,如復元活血湯(《醫學發明》)。
濕熱痢疾、黃疸、淋證。本品具有瀉下通便,導濕熱外出之功,故可用治濕熱蘊結之證。如治腸道濕熱積滯的痢疾,單用一味大黃即可見效(《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或與黃連、黃芩、白芍等同用;治濕熱黃疸,常配茵陳、梔子,如茵陳蒿湯(《傷寒論》);治濕熱淋證者,常配木通、車前子、梔子等,如八正散(《和劑局方》)。
此外,大黃可「破痰實」,通臟腑,降濕濁,用於老痰壅塞,喘逆不得平卧,大便秘結者,如礞石滾痰丸(《養生主論》)。
結語:大黃的葯用價值我們都了解了,常見的一些症狀都可以用大黃來治療,以上介紹的大黃的功效與禁忌我們應該都了解清楚了。尤其是其中的禁忌,需要我們更加合理的使用,希望以上的知識能幫助到我們。
⑵ 白毛蛇基本信息
白毛蛇,其漢語拼音為 mao she,學名則為Humata tyermanni Moore。它還有眾多別稱,如草石蠶、石蠶、石祁蛇等,甚至還有老鼠尾、牆蛇等通俗的稱呼。它與圓蓋陰石蕨科的陰石蕨屬植物有關,實拍的高清圖片展示了它的細節特徵。
白毛蛇的葯用價值主要源自其根狀莖,全年都可採集,采後需洗凈並曬干以保存其葯效。它的性味歸經為微苦、甘、平,具有獨特的葯效。
白毛蛇的功效廣泛,可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勞損等,對於跌打損傷、骨折、黃疸性肝炎、吐血、便血和血尿也有很好的療效。此外,它的外用價值也不容忽視,鮮品搗敷可以用於瘡癤的治療。
使用時,內服可通過煎湯的方式,每次10-30克,也可研末服用或浸酒。外用時,根據需要適量使用,通常是鮮品直接搗碎敷於患處。記得在夏秋季節挖取,確保去除了附葉和須根,鮮用或曬干存儲。
(2)黃疸圖片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白毛蛇,別名草石蠶、石蠶、石奇蛇等,微苦,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作用。
⑶ 貓咪檢查出來有腹水,就一定是得了貓傳腹嗎
文/逗一會兒貓
不一定。貓檢查出來腹水,不一定就是得了貓傳腹,不要過分恐慌。不少鏟屎官,都對貓傳腹非常恐懼,因為大家都知道,貓得了傳腹,基本上是活不了了的。但是實際上,貓傳腹的發病率並不是很高,反而是腹水的發生概率很高。貓有腹水,不一定就是傳腹,進一步檢查很關鍵。那麼除了貓傳腹之外,還有哪些原因,會導致貓的腹水呢?
打開網路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第一:寄生蟲
如果貓咪沒有及時驅蟲,那麼發生腹水也是常見的。比如常見的球蟲或者絛蟲,都可能誘發貓咪出現腹水的情況。月齡小的小貓,如果沒有及時驅蟲,是非常容易感染寄生蟲的。寄生蟲在體內特別多的時候,腹水就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在小貓身上,更常見。所以,我們一定要定期給貓做體內外驅蟲,防止貓咪感染寄生蟲,從而避免由於寄生蟲引發的一系列問題。
總結:傳染性腹膜炎——這個是屬於一種病毒感染,沒有確定的治療方案,基本上患病的貓,都會死。目前雖然也有說能治癒傳腹的方案,但是治療價格差不多十幾萬,也不確保貓能久得回來,一般人家估計也負擔不起這個費用。
⑷ 請農學專家確認一種有退燒葯效的草本植物名稱(附高清圖片)
有點像一種叫四籽馬藍的中葯,我們那裡叫狗肝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