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拍美食
1/8
一、拍攝美食全景圖的時候,要注意背景以及餐具的擺放和整體搭配。
在拍攝美食全景圖的時候,由於需要對於全局的一個掌握,不再局限於其中的某一樣美食,這個時候我們不僅要找到一個好的角度,還要注意這個背景以及餐具的擺放和整體的一個搭配。即便不需要突出一個重點,也要找出一個主題。然後根據餐具的擺放和搭配,突出你這張美食全景圖的意義。
2/8
二、拍攝美食圖片的時候,要對所拍食物進行裝飾和搭配。
就好比拍攝美女,你要給美女穿上漂亮的衣服,拍出來的美女也會跟著更漂亮。拍攝美食也是一樣,盡管它自身條件很好,但是也要對它進行適當的裝飾和搭配,包括其他顏色的裝飾或餐具的選擇等。尤其是顏色方面,選擇了其他顏色配菜進行修飾,會讓所拍的食物顯得更為誘人,也更讓人產生食慾。
3/8
三、拍攝美食圖片的時候,要根據所拍美食選擇合適的餐具。
美食圖片中,餐具是一個很重要的存在。因為一個合適的餐具不僅能夠讓人眼前一亮,還能讓人對美食產生征服欲。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去飯店吃飯的時候,他們喜歡用各種各樣的餐具來給我們裝菜了。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不同的食物最好選擇不同的更適合自己的裝盤餐具,讓美食圖片別具一格。
4/8
四、拍攝美食圖片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被拍攝美食的擺放細節。
就像我們在西餐廳里吃飯,無論分量多少,它的擺盤都是很有講究的。首先是要好看,之後你才會去想它會不會好吃呢。所以,如果我們也要想拍出一個高規格的美食圖片,那麼在擺放美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擺盤的各個細節,裝飾和搭配好後再進行拍攝,相信你一定能拍出一個好的作品出來。
5/8
五、拍攝美食圖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一個光線好的時段。
因為我們畢竟不是一個專業的攝影師,可以知道怎麼打光拍出來的圖片才會好看。沒有那樣的條件,我們只能自己創造條件,利用自然光拍攝出好的效果。一般上午九點後下午四五點前在陽光明媚的時候拍出來的效果要好一點。所以,拍美食圖片的時間盡量避開陰雨天和夜晚拍攝,否則後面修圖也幫不了。
6/8
六,在拍攝美食圖片的時候,要選擇一個適合突出美食的拍攝角度。
一般人都喜歡以四十五度斜拍,使食物和餐具在圖片中呈現出一個很好的比例。如果角度選的不好的話,就會暴露很多的弊端,比如餐具和美食比例不協調等。所以,在光線允許的情況下,選擇這樣一個斜拍的角度還是很不錯的。這樣能把美食誘人的一面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
7/8
七、在拍攝美食的時候,要懂得怎麼去選擇合適的拍攝時機。
有些食物就是要突出它的特點,才能讓人看了更有食慾。比如下圖的包子,在冒著熱氣拍攝的情況下,你看著會覺得這個包子熱騰騰的,一定很好吃。如果熱氣散盡的時候你再拍,就不會讓人產生這樣的聯想。所以,對於特殊的美食,在拍攝的時候,一定要知道和掌握好它們可以拍攝的時機。
8/8
八、在拍攝美食的時候,如果實在找不到拍攝角度,俯拍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在不知道這些美食拍攝技巧的時候,大多數時候都是選擇的俯拍。俯拍展現的也是美食的全景,只要背景不錯,其他都裝飾好的話,俯拍美食是最不容易出錯的拍法。但是在觀看的效果中,還是覺得其他角度拍會更好,這種只是最基本也是最保守的拍法。
❷ 自己做的甜點應該怎麼擺盤看起來更高級
可以模仿一下外賣圖片上面擺盤的這種樣式,最好是在盤子上面多費一點功夫,這樣就可以讓效果看起來更加的高級了。現在由於家庭電器的普及,很多的美食我們都可以自己在家做,不管是麵包蛋糕、甜點、燒烤等等美食都是可以自己在家動手做,會做的人做出來的美食味道還和外面賣的一樣,生活是需要儀式感的,雖然說我們做的食物和外面賣的沒有什麼區別。其次就是加一些點綴,比如說像我們家飯店裡面吃飯,不僅光有菜還有一些裝飾品,不管是蔥花還是花朵,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擺盤物件,我們都可以給安排起來,這樣通過這些顏色的點綴,也可以讓效果看起來更加的高級更加的完美,畢竟我們都已經為了效果專門去買了一個盤子,那麼這種小的點綴品肯定也是不能夠落下的,畢竟這是點睛之筆。
❸ 古時歐洲人吃飯用什麼器具
大約在13世紀以前,歐洲人在吃東西時還都全用手指頭。在使用手指頭進食時,還有一定的規矩:羅馬人以用手指頭的多寡來區分身份,平民是五指齊下,有教養的貴族只用三個手指,無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這一進餐規則一直延續到16世紀,仍為歐洲人所奉行。
叉子:進食用的叉子最早出現在11世紀的義大利塔斯卡地區,只有兩個叉齒。當時的神職人員對叉子並無好評,他們認為人類只能用手去碰觸上帝所賜予的食物。有錢的塔斯卡尼人創造餐具是受到撒旦的誘惑,是一種褻瀆神靈的行為。義大利史料記載:一個威尼斯責歸人在用叉子進餐後,數日內死去,其實很可能是感染瘟疫而死去;而神職人員則說,她是遭到天譴,警告大家不要用叉子吃東西。
12世紀,英格蘭的坎特伯爵大主教把叉子介紹給盎格魯一撒克遜王國的人民,據說,當時貴族們並不喜歡用叉子進餐,但卻常常把叉子拿在手裡。當作決斗的武器。對於14世紀的盎格魯一撒克遜人來說,叉子仍只是舶來品,像愛德華一世就有7把用金、銀打造成的叉子。
當時的大部分歐洲人,都喜歡用刀把食物切成塊,然後用手指頭抓住放進嘴裡;如果一個男人用叉子進食,那就表示,如果他不是個挑剔鬼,便是一個「娘娘腔」。
18世紀法國因革命戰爭爆發,由於法國的貴族偏愛用四個叉齒的叉子進餐,這種「叉子的使用者」的隱含寓意,幾乎可以和「與眾不同」的意義畫上等號。於是叉子變成了地位、奢侈、講究的象徵,隨後逐漸變成必備的餐具。
餐刀:西方餐具中至今仍保留丁刀子,其原因是許多食物在烹調時都切成大塊,而在吃的時候再由享用者根據個人的意願,把它分切成大小不同的小塊。這一點與東方人特別是中國人在烹調開始前,將食物切成小塊的肉絲、肉片等然後再進行加工的方法不同,也許這便是西方烹調技術一直落後於東方特別是中國的重要原因之一。
餐刀很早便在人類的生活中佔有重要地位。在1�5億年前,人類的祖先就開始用石刀作為工具,刀子掛在他們的腰上,一會兒用來割烤肉,一會兒用來御敵防身;只有有地位、身分的頭領們,才能有多種不同用途的刀子。
法國皇帝路易十三在位期間(公元1610年—公元1643年),深諳政治謀略的黎塞留大公,不僅在使法國躋身於歐洲的主要強國之列作出了貢獻;即便是對於一般生活細節,這位樞機主教也很注意。當時餐刀的頂部並不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那樣呈橢圓形狀,而是具有鋒利的刀尖。很多法國的官僚政要,在用餐之餘,把餐刀當牙簽使用,用它來剔牙。黎塞留大公因而命令家中的僕人把餐刀的刀尖磨成橢圓形,不準客人當著他的面用餐刀剔牙,影響所及,法國也吹起了一陣將餐刀刀尖磨鈍的旋風。
湯匙:湯匙的歷史更是源遠流長。早在舊石器時代,亞洲地區就出現過湯匙。古埃及的墓穴中曾經發現過木、石、象牙、金等材料製成的湯匙。
希臘和羅馬的貴族則使用銅、銀製成的湯匙。15世紀的義大利,在為孩童舉行洗禮時,最流行的禮物便是送洗禮湯匙,也就是把孩子的守護天使做成湯匙的柄,送給接受洗禮的兒童。
餐巾希臘和羅馬人一直保持用手指進食的習慣,所以在用餐完畢後用一條好毛巾大小的餐巾來擦手。更講究一點的則在擦完手之後捧出洗指缽來洗手,洗指缽里除了盛著水之外,還飄浮著點點玫瑰的花瓣;埃及人則在缽里放上杏仁、肉桂和桔花。
將餐巾放在胸前,其目的是為了不把衣服弄臟,西餐中常有先喝湯的習慣,一旦喝湯時弄臟了衣服,便常會讓人整個的一餐都吃得很不愉快。
餐巾發展到17世紀,除了實用意義之外,還更注意觀賞。公元1680年,義大利已有26種餐巾的折法,如教士僧侶的諾亞方舟形,貴婦人用的母雞形,以及一般人喜歡用的小雞、鯉魚、烏龜、公牛、熊、兔子等形狀,令人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