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精美的誠信贏天下書法作品圖片
誠信是一個道德的重要體現,它對一個人有著重要的作用。隨著書法的不斷發展,關於書法的作品已經成為人們喜愛的一部分。下面是我整理的精美的誠信贏天下書法作品圖片。
經典的誠信贏天下書法作品
《禮記·祭統》: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北齊書·堯雄傳》: 雄 雖武將,而性質寬厚,治民頗有誠信。《新唐書·曹華傳》:"華 雖出戎伍,而動必由禮,愛重士大夫,不以貴倨人,至廝豎必待以誠信,人以為難。 葉適 《太府少卿李公墓誌銘》:故參知政事 吳興 李公 ,以誠信質直事 孝宗 。郭沫若 《蘇聯紀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領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來一套大演說的。誠信已孚,思想已移諸實踐,不說話比說話還要偉大。土山三約的故事
徐州兵敗,關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張遼以"三便"勸關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關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約':一、今降漢不降曹;二、請給二位嫂子俸祿,單獨居住,不論何人不許入門;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辭曹歸劉而去。三者缺一不可。
❷ 關於誠信的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誠信是人們的第二張身份證,它對人們的日常交流有著重要的影響,它是我們我國的傳統美德。下面是我整理的關於誠信的書法作品圖片。
誠信的書法圖片
《禮記·祭統》:“是故賢者之祭也,致其誠信,與其忠敬。”《北齊書·堯雄傳》:“ 雄 雖武將,而性質寬厚,治民頗有誠信。”《新唐書·曹華傳》:“ 華 雖出戎伍,而動必由禮,愛重士大夫,不以貴倨人,至廝豎必待以誠信,人以為難。” 宋 葉適 《太府少卿李公墓誌銘》:“故參知政事 吳興 李公 ,以誠信質直事 孝宗 。” 郭沫若 《蘇聯紀行·六月三十日》:“一位大領袖倒不在乎每宴一次客,一定要來一套大演說的。誠信已孚,思想已移諸實踐,不說話比說話還要偉大。”
誠信的思想淵源
從傳統走向現代
誠,是先秦儒家提出的一個重要的倫理學和哲學概念,以後成為中國倫理思想史的重要范疇。直到孔子時期,“誠”還未形成為理論概念。孟子時不但已經形成為理論概念,而且位置十分重要。他說:“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在這里,誠不但是天道本體的最高范疇,也是做人的規律和訣竅。荀子發揮了“誠”的思想,指出它為“政事之本”。他說;“天地為大矣,不誠則不能化萬物;聖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父子為親矣,不誠則疏;君上為尊矣,不誠則卑,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在《禮記·中庸》里,“誠”成為禮的核心范疇和人生的最高境界:“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至誠如神,有了誠篤的品德和態度,就可以貫通多種仁義道德,成己成人,甚至能夠盡人之性,盡物之性,贊天地只化育而與天地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大學》把“誠意”作為八條目之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誠”成為聖賢們體察天意,修身養性和治國平天下的重要環節。宋代周敦頤進一步認為“誠”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把包括誠實在內的“誠”看作仁、義、禮、智、信這“五常”的基礎和各種善行的開端。程頤更為直截了當地說:“吾未見不誠而能為善也”其見解入木三分。
馬克思主義倫理學批判地繼承了“誠”這個范疇,肯定誠實是社會公德中的一個重要規范。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誠實之主要的道德要求逐漸明晰為:忠誠、正直、老實。忠誠的主旨是對祖國、對人民、對正義事業的忠誠。當然,這種忠誠不是盲目和狹隘的“愚忠”,而是認同於崇高的理想,為實現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努力奮斗,從而表現出樂於奉獻,勇於犧牲的精神。正直,是指為人正派,處事公正坦率。老實,則特指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
信,也是中國倫理思想史的范疇。“信”的含義與“誠”、“實”相近。從字形上分析,信字從人從言,原指祭祀時對上天和先祖所說的誠實無欺之語。隋國大夫季梁說:“忠於民而信於神”,“祝史正辭,信也。”後來,由於私有經濟和私有觀念的發展,原有的純朴的社會被逐漸破壞。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得不訂立誓約。但誓約和諾言的遵守,仍然要靠天地鬼神的威懾力量維持。春秋時期,經儒家的提倡,“信”始擺脫宗教色彩,成為純粹的道德規范。孔子認為,“信”是“仁”的體現,他要求人們“敬事而信”。他說:“信則人任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和孟子都將“信”作為朋友相交的重要原則,強調“朋友信之”,“朋友有信”。而歷代當權者大都將“信”作為維護秩序的重要工具。《左傳·文公4年》中說:“棄信而壞其主,在國必亂,在家必亡。”《呂氏春秋·貴信》對社會生活中的信與不信之後果,作了淋漓盡致的剖析:“君臣不信,則百姓誹謗,社會不寧。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則離散憂怨,不能相親。百工不信,則器械苦偽,丹漆不貞。夫可與為始,可與為終,可與尊通,可與卑窮者,其唯信乎!”漢代董仲舒將“信”與仁、義、禮、智並列為“五常”,視為最基本的社會行為規范。並對“信”作了較詳盡的論述:“竭遇寫情,不飾其過,所以為信也”。他認為“信”要求誠實,表裡如一,言行一致。朱熹提出“仁包五常”,把“信”看作是“仁”的作用和表現,主要是交友之道。他說:“以實之謂信”,其說與孔子、孟子基本相同。在儒家那裡,誠與信往往是作為一個概念來使用的。“信,誠也”,“誠”與“信”的意思十分接近。
❸ 關於誠實守信的手抄報圖片
誠實,即忠誠老實,就是忠於事物的本來面貌,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思想,不掩飾自己的真實感情,不說謊,不作假,不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瞞別人。守信,就是講信用,講信譽,信守承諾,忠實於自己承擔的義務,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要去做。忠誠地履行自己承擔的義務是每一個現代公民應有的職業品質。對人以誠信,人不欺我;對事以誠信,事無不成。
黨的十六大在闡述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時提出,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也指出,「增強全社會的信用意識,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都要把誠實守信作為基本行為准則。」明確提出在道德建設中要以「誠實守信為重點」的指導思想,這是對我國當前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論斷,是針對公民道德建設的實際情況和問題而得出的一個有針對性的結論。
「誠實守信」是當前道德建設的重點
社會主義社會的道德建設,是一個包括道德核心(為人民服務)、道德原則(集體主義)和各種道德規范的龐大體系。這個體系涵蓋了道德生活的所有方面,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三大領域中各種人倫關系的要求。在「二十字基本道德規范」中,更突出了「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等10個基本規范。為什麼黨的十六大在闡述加強道德建設時又提出要「以誠實守信為重點」呢?
道德建設和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使道德核心、道德原則和道德規范,轉化為人們的內心信念,並能把它付諸實踐。道德教育不但要使人們懂得什麼是道德的,什麼是不道德的,更重要的是,要以誠摯、真實的態度,把道德要求化為自己的行動。古人認為:「履,德之基也」(《周易·爻辭下》),「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荀子·大略》),把能否實踐道德作為道德建設的根本。因此
誠實守信
,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道德的核心、原則和規范,是道德建設和道德教育能否收到實際效果的決定環節。能夠做到「誠實守信」,身體力行道德規范,我們的道德建設就必然取得愈來愈大的進展;不能做到「誠實守信」,我們的道德建設就會淪為空談,人們的素質也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在當前,我國一些地方的道德失范現象,歸根到底,都是同失去了「誠實守信」有重要關系,而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從加強「誠實守信」的建設入手。
「言行一致」、「身體力行」,以老老實實的態度來履行道德規范的要求,這可以說是加強道德建設的卓識遠見。
「誠實守信」是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以誠實守信為重點」,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道德建設的一個重要要求,是提高人們的思想素質、改善社會風尚、保障經濟秩序良性運行的支撐。加強誠信建設,日益成為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所謂「誠實」,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不弄虛作假,不隱瞞欺騙,不自欺欺人,表裡如一。所謂「守信」,就是要「講信用」、「守諾言」,也就是要「言而有信」、「誠實不欺」等等。
「誠實守信」是人和人之間正常交往、社會生活能夠穩定、經濟秩序得以保持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對一個人來說,「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人格力量」。對一個企業和團體來說,它是一種「形象」,一種「品牌,一種信譽,一個使企業興旺發達的基礎。對一個國家和政府來說,「誠實守信」是「國格」的體現,對國內,它是人民擁護政府、支持政府、贊成政府的一個重要的支撐;對國際,它是顯示國家地位和國家尊嚴的象徵,是國家自立自強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力量,也是良好「國際形象」和「國際信譽」的標志。從經濟生活來看,「誠實守信」是經濟秩序的基石,是企業的「立身之本」和一種「無形的資產」;從政治道德來看,「誠實守信」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品性」,是「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的體現,是一個從政者必須具有的「道德品性」和「政治素質」;從人際關系來看,「誠實守信」是人和人在社會交往中最根本的道德規范,也是一個人最主要的道德品質,人們在交往中,相互信任是相處的基礎,其關鍵就在於「誠實守信」。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誠實守信」在社會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建設和道德風尚等各個方面,日益顯示出它的重要地位。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寄希望於政治上的「誠實守信」;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行,迫切要求「誠實守信」;人民群眾的相互交往,熱切地呼喚「誠實守信」;社會的道德失范,亟需「誠實守信」來予以匡正。在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依法治國的同時,加強誠信建設體現了「法治」和「德治」、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相輔相成。
「誠實守信」是建立市場經濟秩序的基石
市場經濟,是交換經濟、競爭經濟,又是一種契約經濟。因此,如何保證契約雙方履行自己的義務,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關鍵。一方面,我們強調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市場的「秩序」;同時,我們還必須用道德的力量,以「誠信」的道德覺悟,來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不僅靠對違法者的懲處;更重要的,要使大多數參與競爭的人,能夠成為競爭中的守法者,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如果沒有道德教育,沒有榮辱觀念,沒有羞恥之心,都信奉「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價值觀念,人們就會想方設法以各種手段獲取利益,人和人之間的交往就無法進行。社會失去了「誠實守信」的道德基石,失去了「誠實守信」為榮、「背信棄義」為恥的輿論氛圍,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是根本無法建立起來的。「法治」和「刑罰」著重於懲罰那些已經違法犯罪的人;而道德教育和「德治」則著重於對違法犯罪前的教育和預防。
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在最大利益的誘惑與驅動下,只有使參與競爭的大多數人自覺守法,才能夠避免「法不責眾」的混亂局面,才能真正發揮法律的作用,才能保證市場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行。
在社會主義社會中,「誠實守信」對克服「市場」的消極方面和負面影響、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向前發展,有著特殊的指向作用。
我國「市場」發展中的消極因素,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的滋生,已經在對我國的市場經濟秩序,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在經濟交往中,假冒偽劣、欺詐欺騙、坑蒙拐騙、偷稅漏稅的歪風,制約著經濟的發展。統計、審計、財務、會計工作中,也出現了弄虛作假、欺上瞞下、無中生有、以假亂真的腐敗現象。的確,由於欺騙欺詐現象屢禁不止和不斷蔓延,已成出現了所謂「信用缺失」、「信用危機」的現象,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一大「公害」。這種情況,是不可能僅僅靠「法治」來解決的,它還必須通過社會主
誠實守信
義的「誠實守信」教育和社會主義正確價值導向來引導和克服。
「誠實守信」是一切職業道德的「立足點」
在公民道德建設中,把「誠實守信」融入到職業道德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使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能在各自的職業中,培養誠實守信的觀念,忠誠於自己從事的職業,信守自己的承諾。「職業道德」總的要求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而「誠實守信」是其中的「立足點」。
一個政府的幹部、一個國家的公務員,從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一言一行,應當切實體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上級、對下級、對老百姓「誠實守信」,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如果對上虛報成績、弄虛作假,隱瞞缺點、掩蓋錯誤;對下只說不做、言而無信,說的是為人民服務,而做的是為自己的陞官發財著想,就必然走向腐敗。
一個企業的工作人員,如果能夠樹立起「誠信為本」、「童叟無欺」的形象,企業就能夠不斷發展壯大。一些企業之所以能興旺發達,走出中國,在世界市場佔有重要地位,盡管原因很多,但「以誠信為本」,是其中的一個決定的因素;相反,如果為了追求最大利潤而弄虛作假、以次充好、假冒偽劣和不講信用,盡管也可能得利於一時,但最終必將身敗名裂、自食其果。在前一段時期,我國的一些地方、企業和個人,曾以失去「誠實守信」而導致「信譽掃地」,在經濟上、形象上蒙受了重大損失。一些地方和企業,「痛定思痛」,不得不以更大的代價,重新鑄造自己「誠實守信」形象,這個沉痛教訓,是值得認真吸取的。
一個教育工作者、一個教師,不但要「傳道、授業、解惑」,而且要「為人師表」、「言傳身教」。不論在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中,都要忠於職守、熱愛專業、認真負責、老老實實,決不能敷衍塞責、虛華浮誇、弄虛作假、得過且過。「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更是一種「高尚人格」,每一個教師,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識、智慧和才能來教育學生,而且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來啟迪學生、感召學生。作為「靈魂工程師」的教師,決不能為了追逐「名利」而弄虛作假,而應當以「誠實守信」的人生態度和價值取向來啟迪學生,通過潛移默化來培養學生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漢代的著名思想家楊雄在他的《法言》中說:「師者,人之模範也」,提出了教師在「做人」上的「模範」作用,強調了對教師的道德品質的要求。從一定意義上,教育者的「身教」比「言傳」更為重要。「身教重於言傳」,「身教高於言傳」。每一個教師,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識和才能來傳授知識,更要以自己的「道德品質」來感染和激勵學生。
同樣,不論從事任何職業,我們都要把「誠實守信」融入到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之中,使其成為一切職業道德的「立足點」,提高職業人員的思想素質和道德素質。
❹ 圖片帶字大全誠信和信任
圖片帶字大全誠信和信任如圖:
誠實和信任是一個人高尚品德的體現,所以比金錢更重要。人活在世界上, 只能依靠誠實和信任生存。沒有了金錢還可以再賺, 而沒有了誠實和信任則無法生存, 失去他人的信任,一個人的誠信可以為他帶來好口碑和財運,金錢是眼前的,誠信是前途無量的。
(4)誠信比什麼都重要圖片擴展閱讀:
激進的社會,浮躁的人心。在當前大部分人以錢多錢少論成敗或論輸贏的現狀下,有些人為了賺錢幾乎沒有了道德底線,甚至沒有了做人原則,所乾的事情比拿刀殺人更有甚。例如最近這些年出現的「毒奶粉」「地溝油」「塑膠大米」。
這些社會問題出現的同時也造就了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和人與人之間誠信的缺失。耳朵邊常常會聽到:「我為什麼要相信你」,「我憑什麼要相信你」……諸如此類的話語。這是非常可怕的!人與人之間連最基本的信任和誠信都沒有了。出現了:張三懷疑李四偷了他的東西。王五懷疑趙四齣軌……
所以也就有了人與人之間的當面溝通越來越少了,每個人都擔心被騙被坑,每個人都在自己心中築起了一扇防騙牆。也許在多少年之後,新華字典或者康熙字典里就沒有了「信任」「誠信」這兩個詞語了。取而代之的可能是一些負能量的詞語。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也就這樣慢慢遺失了。
人與人之間眼前散失的可能是信任和誠信,但帶來的後果和連鎖反應遠遠是不可估量的。
❺ 守信手抄報圖片
講誠信的好處:
誠,即真誠、誠實;信,即守承諾、講信用。誠信的基本含義是守諾、踐約、無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人生活在社會中,總要與他人和社會發生關系。
1.誠信是立身之本
誠信是個人必須具備的道德素質和品格。一個人如果沒有誠信的品德和素質,不僅難以形成內在統一的完備的自我,而且很難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取得成功。「誠」不僅是德、善的基礎和根本,也是一切事業得以成功的保證。「信」是一個人形象和聲譽的標志,也是人所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道德品質。孔子說:「信則人任焉。」「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誠於中而必信於外。一個人心有誠意,口則必有信語;心有誠意口有信語而身則必有誠信之行為。誠信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保障,也是個人修德達善的內在要求。缺失誠信,就會使自我陷入非常難堪的境地,個人也難於對自己的生命存在做出肯定性的判斷和評價。同時,缺失誠信,不僅自己欺騙自己,而且也必然欺騙別人,這種自欺欺人既毀壞了健全的自我,也破壞了人際關系。因此,誠信是個人立身之本,處世之寶。誠信是做人的第一步,不說謊話、講信用的人,才有資格挺起胸脯光明磊落地作人。
2.誠信是立業之本
誠信作為一項普遍適用的道德原則和規范,是建立行業之間、單位之間良性互動關系的道德杠桿。誠實守信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規范。誠實守信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必須而且應該遵循的行為准則,它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的關系。單位的活動都是人的活動,為了發展就不能不講求誠信。
❻ 中學生誠信手抄報圖片大全
誠信的作用
從哲學的意義上說,「誠信」既是-一種世界觀,又是-一種社會價值觀和道德觀,無論對於社會抑或個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對於每個社會成員而言,「誠信」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寶。人生立於世間數十年,必須不斷學習,以獲得知識、增進知識,知識既是個人謀生的工具,也是個人為社會服務的工具。但是,要真正做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光靠「知識」工具是不.夠的,還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去指導,否則,知識也可能成為滋生罪惡的工具。「誠信」精神就是培養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們正確處理各種關系的重要道德准則。個人以誠立身,就會做到公正無私、不偏不倚,講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約、取信於人,就能妥善處理好人與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11、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12、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13、 兩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14、沒有誠實哪來尊嚴。
15、民無信不立。
16、欺人只能- -時,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
17、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
18、失信就是失敗。
19、實話可能令人傷心,但勝過謊言。
20、坦誠是最明智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