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正常排便後 肛門的是什麼樣子的 會不會有一點肉凸出
正常肛門包括狀態、顏色、毛發等,具體如下:
1、狀態:體檢體位無論患者左側卧位、膝胸位或截石位,正常肛門處於閉合狀態。輕輕牽拉肛門周圍皮瓣或組織,肛門仍保持閉合狀態,說明肛門閉合功能正常。如果牽拉肛門張開,稱為動盪肛門,說明肛門功能出現異常或肛門括約肌損傷,由於長期脫垂等疾病導致,可能出現動盪肛門;
2、顏色:正常肛門周圍皮膚顏色呈暗紅色或紫褐色,由於皮膚中含黑色素細胞較多所致;
3、毛發:肛門皮膚上有毛發組織稱為肛毛,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4、褶皺:肛門外觀會有放射狀皺褶,由於直腸肛門來源的聯合皺集對皮膚牽拉所致,屬於正常現象;
5、疾病症狀:肛門不會出現明顯隆起,不會出現紅、腫、痛等炎症表現,也不會存在潰瘍裂口。皮膚也不會存在色素脫失、色素沉著或苔蘚樣改變、抓痕等皮膚疾病特徵,不會生長隆起性軟組織團塊;
6、肛門指診:進行肛門指診時,肛門具有一定張力,會對手指產生阻擋感,說明肛門正常。手指進入肛門中,不會觸及明顯包塊,尤其直腸中下段,不會觸及質脆、易出血、菜花樣腫物。如果出現類似腫物,應及時到正規肛腸專科醫院找專科醫生檢查治療。
❷ 正常肛門和痔瘡肛門圖
痔瘡 是一種最常見、最多發的 肛腸 疾病 ,占所有 肛腸疾病 中的87.25%。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肛門之內的稱為內痔,而膨出在肛門之外的稱為外痔。男女皆可得病。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一起來看看吧!
正常肛門和痔瘡肛門圖
沒痔瘡正常肛門的圖片
得痔瘡肛門圖片
痔瘡病因
關於痔的病因主要有兩種學說。首先是靜脈曲張學說,認為痔是直腸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然而目前廣為接受的理論是Thomson的肛墊下移學說,認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結構,即血管墊,是齒狀線及以上1.5cm的環狀海綿樣組織帶。只有肛墊組織發生異常並合並有症狀時,才能稱為痔,才需要治療,治療目的是解除症狀,而非消除痔體。痔的誘發因素很多,其中 便秘 、長期飲酒、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是主要誘因。
痔瘡分類
痔按發生部位的不同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在肛管皮膚與直腸黏膜的連接處有一條鋸齒狀的可見的線叫肛管齒狀線。在齒狀線以上的為內痔,是肛墊的支持結構、靜脈叢及動靜脈吻合支發生病理改變或移位,被覆直腸黏膜,由於內括約肌收縮,肛墊以Y型溝分為左側、右前側、右後側三塊,因此內痔常見於左側、右前側及右後側;在齒狀線以下為外痔,被覆肛管黏膜,可分為結締組織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兼有內痔和外痔的為混合痔,是內痔通過靜脈叢與相應的外痔融合,即上、下靜脈叢的吻合,混合痔脫出肛門外,呈梅花狀時,稱為環形痔,若被括約肌嵌頓,形成嵌頓性痔。
痔瘡臨床表現
1.主要表現為便血,便血的性質可為無痛、間歇性、便後鮮血,便時滴血或手紙上帶血,便秘、飲酒或進食刺激性食物後加重。
2.單純性內痔無疼痛僅墜脹感,可出血,發展至脫垂,合並血栓形成、嵌頓、感染時才出現疼痛。
3.內痔分為4度。①Ⅰ度 排便時出血,便後出血可自行停止,痔不脫出肛門;②Ⅱ度 常有便血;排便時脫出肛門,排便後自動還納;③Ⅲ度 痔脫出後需手輔助還納;④Ⅳ度 痔長期在肛門外,不能還納;其中,Ⅱ度以上的內痔多形成混合痔,表現為內痔和外痔的症狀同時存在,可出現疼痛不適、 瘙癢 ,其中瘙癢常由於痔脫出時有粘性分泌物流出。後三度多成混合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