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外耳解剖圖高清圖片

外耳解剖圖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3-12-23 19:38:58

『壹』 耳的分部,形態結構和功能

耳朵是人體的聽覺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組成。

外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組成。耳廓位於頭顱兩側,狀如貝殼,有前後兩面,前面凸凹不平,耳廓以軟骨為支架,外覆皮膚,具有較好的形變性,耳廓主要起著收集聲音的作用。耳朵結構圖

外耳道連接耳廓和中耳,由外向內呈"S"狀彎曲,外1/3為軟骨部,內2/3為骨部,在成人全長約2.5-3.5 cm,小兒外耳道的長度依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外耳道對3000 Hz左右頻率的聲音有共振作用,並可使這些頻率的聲音提高10 dB左右。由於外耳道呈彎曲狀,並且小兒外耳道未完全發育,因此在窺視成人鼓膜時,必須將耳廓向後上提起,觀察小兒鼓膜時,應將耳廓向後下牽拉。

中耳:位於外耳和內耳之間,由鼓室、咽鼓管、鼓竇和乳突四部分構成。

鼓室:為一骨性腔體,三塊聽小骨包含其中。鼓室可被看成一個六面體,各面結構功能如下:

鼓室的外壁主要由鼓膜構成,鼓膜是很薄的膜性組織,在聲音的推動下可以產生振動,並將這種振動傳遞到與之相連的聽骨鏈(錘骨、砧骨和鐙骨),後者又通過位於中耳內壁上的前庭窗與內耳相連,聲音的能量就通過這種方式傳到內耳,刺激毛細胞產生生物電,再向聽覺中樞傳播 。

內壁的正中有一突出的結構叫鼓岬,在鼓岬的後上方有前庭窗(卵圓窗),是聽骨鏈將聲能傳入內耳的通道,在骨岬的後下方有圓窗(蝸窗),被一層薄膜封閉,對於完成聲能在內耳的傳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鼓室的前壁有一開口,叫咽鼓管咽口,向內下通向咽鼓管,咽鼓管連接鼓室和咽部,在成人全長約3.5-4.0cm,具有調節中耳和外界大氣壓力的功能,如果出現狹窄或阻塞,也會導致傳導性聽力下降。

小兒的咽鼓管短、直、管徑寬,更趨於水平,咽部的感染更容易向中耳蔓延,因此小兒容易患中耳炎。

由於鼓膜的有效振動面積比鐙骨底板的面積大17倍,聽骨鏈又具有杠桿的作用,其長臂位於鼓膜一端,因此使得聲音從鼓膜傳到內耳淋巴液時,能量增加了將近30dB,彌補了聲音由空氣傳入液體時的損失。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中耳主要起著傳導和擴大聲音的作用。

內耳:結構非常復雜,由前庭、半規管和耳蝸三部分組成。
前兩部分負責平衡感覺,而後者與聽覺有關。

耳蝸的外型像一個蝸牛的殼,中間有一骨性的軸稱蝸軸,螺旋狀的骨管圍著蝸軸由下向上盤旋,共有兩周半或兩周半多一點,分別叫底周、中周和頂周,全長約30mm。在中空的骨性螺旋管又被骨組織和膜結構分成三個管腔,分別叫前庭階、中階(蝸管)和鼓階。

前庭階通過前庭窗與聽骨鏈聯系;鼓階隔著圓窗膜與鼓室相鄰;前庭階和鼓階中充滿著外淋巴。中階是一膜性結構的盲管,內部有內淋巴液,其中有與感受聲音有關的重要結構--螺旋器,我們常說的毛細胞就位於這個部位。

當聲音傳到內耳時,首先引起外淋巴的波動,繼而影響到中階和其中的內淋巴,從而刺激毛細胞產生生物電,後者沿著聽神經和聽覺傳導路向聽覺中樞傳導,聽覺中樞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分析和綜合,從而產生"聽"的感覺。

『貳』 求耳朵結構圖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聽覺感受器和位覺感受器位於內耳,因此耳又叫位聽器。也有人將外耳和中耳列為位聽器的附屬器。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兩部分。

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膚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體,腺體的分泌物和耳毛對外界灰塵等異物的進入有一定的阻擋作用。

(2)外耳解剖圖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耳朵的聽覺形成:

聽覺是由耳、聽神經和聽覺中樞的共同活動來完成的。耳是聽覺和位覺(平衡覺)的外周感覺器官。耳由外耳、中耳構成的傳音器和內耳感音、平衡器所組成。

外耳露於體表,中耳和內耳埋藏在顳骨岩部內,外耳和中耳是聲波的傳導器官,內耳有感受聲音和位覺的感受器,是聽、位覺器官的主要部分。

聲波通過外耳道、鼓膜和聽小骨傳到內耳,使內耳的感音器官(柯蒂氏器官)發生興奮,將聲能轉變為神經沖動,再經過聽神經傳入中樞,產生聽覺。

『叄』 耳朵的結構圖是什麼樣子的

耳朵的結構圖是以下樣子、

『肆』 人體耳朵結構圖片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兩部分。耳郭的外面有一個大孔,叫外耳門,與外耳道相接。耳郭呈漏斗狀,有收集外來聲波的作用。

外耳道是一條自外耳門至鼓膜的彎曲管道,長約2.5~3.5 cm,其皮膚由耳廓延續而來。靠外面三分之一的外耳道壁由軟骨組成,內三分之二的外耳道壁由骨質構成。鼓室位於鼓膜和內耳之間,是一個含有氣體的小腔,容積約為1 cm3。鼓室是中耳的主要組成部分。

(4)外耳解剖圖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耳朵是五官其中一個重要器官,具有辨別振動的功能,能將振動發出的聲音轉換成神經信號,然後傳給大腦。在腦中,這些信號又被翻譯成我們可以理解的詞語、音樂和其他聲音。它除了掌管聽覺外,也兼具保持身體平衡的機能。

耳朵體積雖小,但接觸空氣的面積大,熱量容易散發,且「耳為宗脈之所聚」,十二經脈皆通過於耳,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給耳朵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寬大的帽子、圍巾遮住耳朵;從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讓其快速回暖。

『伍』 耳朵的結構圖

耳朵結構圖如下: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聽覺感受器和位覺感受器位於內耳。也有人將外耳和中耳列為位聽器的附屬器。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兩部分,在外耳道的皮膚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體,腺體的分泌物和耳毛對外界灰塵等異物的進入有一定的阻擋作用。

(5)外耳解剖圖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聽覺是由耳、聽神經和聽覺中樞的共同活動來完成的。耳是聽覺和位覺(平衡覺)的外周感覺器官。耳由外耳、中耳構成的傳音器和內耳感音、平衡器所組成。

外耳露於體表,中耳和內耳埋藏在顳骨岩部內,外耳和中耳是聲波的傳導器官,內耳有感受聲音和位覺的感受器,是聽、位覺器官的主要部分。聲波通過外耳道、鼓膜和聽小骨傳到內耳,使內耳的感音器官(柯蒂氏器官)發生興奮,將聲能轉變為神經沖動,再經過聽神經傳入中樞,產生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