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觀音長什麼樣圖片
擴展閱讀
常見的圖片素材網 2025-01-22 23:24:57
手機圖片整理軟體哪個好 2025-01-22 23:05:01
奇異果長成什麼樣子圖片 2025-01-22 23:04:58

觀音長什麼樣圖片

發布時間: 2023-11-30 00:08:48

㈠ 這是什麼菩薩

坐蓮觀音,蓮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徵著修行人身處紅塵而不染凡塵一樣。經雲:「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花,不為污染。」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都是坐在蓮花之上,表示佛是出自塵世而潔凈不染的境界。通常我們在寺廟里可以看到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

㈡ 觀音一共有幾種,他們分別代表著什麼

1、楊柳觀音(佛身):右手持楊柳,踞坐岩上,手持凈瓶。

2、龍頭觀音(辟支佛身):以不同姿態乘龍顯聖於祥雲中,是化身天龍之身

3、持經觀音(聲聞身):箕坐岩上右手持經卷若讀書,也有一說釋持經為聲聞身。

4、圓光觀音(梵王身):身後有火焰圓光,大放光明。或釋圓光為普門品中"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相應。

5、游戲觀音(帝釋身):五色祥雲上箕坐或漫步自在形。

6、白衣觀音(自在天身):敷草坐岩上,左手持蓮花,右手結與願印,身著白衣,處白蓮花之中,或結定印以為是比丘與比丘尼的化身。

7、蓮卧觀音(天大將軍身):雙手合掌,在蓮葉上作半卧姿,表卅三觀音之小王身。

8、瀧見觀音(大自在天身):在高山倚岩而坐,坐眺望流泉飛瀑,表普門品中"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之意

9、施葯觀音(毗沙門身):常為右手拄頰深思,左手放在膝上捻蓮花,表示觀音無時不在惦念世間疾苦,考慮拯救眾生。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10、魚籃觀音(小王身):腳踏鰲魚背上,手提盛魚的竹籃,或為手提魚籃的民間少婦形象。《西遊記》中對此形象有發揮,因而在民間影響很大。

11、德王觀音(長者身):趺坐岩畔,右手持楊枝,左手置於臍前,表卅三身之梵王,梵王乃之主,其德殊勝,故稱德王。

12、水月觀音(居士身):作觀水中月形狀,以喻諸法如水中月而無實體,或釋為表卅三身之辟支佛 。

13、一葉觀音(宰官身),又作蓮葉觀音、南溟觀音。乘一片蓮葉漂浮水上,故有此名。相傳日僧道元自中國返日時,遇暴風於南溟時即默禱觀音,忽見大悲尊乘一蓮葉浮於海上,風浪遂止。及登岸,刻造所睹觀音像奉於南溟觀音寺,故有此稱。或釋為表卅三身中宰官。

14、青頸觀音(婆羅門身):青頸觀音,其像為三面四臂,所持之物為杖、蓮花輪、螺四種,身色為紅白,頸為青色。傳為觀音降魔解救眾生,為不使毒葯傳世害人而吞食,致使頸呈現青色。或釋為表卅三身中佛身

15、威德觀音(比丘身):箕坐岩畔,左手持蓮花,或釋為表卅三身中天大將軍身

16、延命觀音(比丘尼身):倚水上之岩,右手支頤,頭戴寶冠設阿彌陀佛之聖像。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咒詛諸毒葯,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17、眾寶觀音(優婆塞身):趺坐地上,右手向地,左手放於彎膝上。或釋為表卅身中之長者。

18、岩戶觀音(優婆姨身):端坐於岩洞中,靜思入定。或釋為表普門品中"元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19、能靜觀音(長者婦女身):佇立岩畔,兩手按一岩上,望海沉思。或釋為表《普門品》中"為求金銀琉璃……等寶物,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

20、阿耨觀音(居士婦女身):佛教傳說阿耨達池位於瞻部州香山以南、大雪山以北,《大唐西域記》亦有提及。阿耨觀音名即由此而來。或釋為表《普門品》中: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21、阿摩提觀音(宰官婦女身):常乘白獅子而身放火光之像,四臂分持摩竭魚、白吉祥鳥、鳳頭箜篌。表無畏之義。或釋為表卅身中之毗沙門身

22、葉衣觀音(婆羅門婦女身):敷草坐岩上,身穿千葉衣。或釋為表卅三身之帝釋。古印度東南部就有一個夏帕拉族,以樹葉為衣。婆羅門教女神亦有此形象

23、琉璃觀音(童男身):又稱:"香王觀音"、"高王觀音"、形象為兩手捧一琉璃壺,乘一蓮瓣浮於水上。或釋為表卅三身中自在天身。

24、多羅尊觀音(童女身):多羅意為"眼"、"瞳子"、作中年女像,合掌持青蓮花。或釋為《普門品》中"或值怨賊繞,各值刀加害,念彼觀音力,咸即起慈心"。

25、蛤蜊觀音(天身):居於兩扇蛤蜊殼中,或乘於蛤蜊之上渡海。

26、六時觀音(龍身):作居士裝束,表卅三身之居士,以佛教徒每日六時(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奉供不斷,故名。法隆寺中似有六時觀音。

27、普悲觀音(夜叉身):衣端受風立像,表大自在天身

28、馬郎婦觀音(乾闥婆身):婦女立像,表三十三身中的婦女身。

29、合掌觀音(阿修羅身):合掌立像,表三十三身中婆羅門身。

30、一如觀音(迦樓羅身):形象為乘雲飛行空中,右手持說法印,能制伏雷電等魔擾。

31、不二觀音(緊那羅身):雙手相叉或低垂,在水中立或坐於蓮葉之上,身著天衣,飄然自得地浮於水面。表執金剛身。

32、持蓮觀音(摩睺羅迦身):手持一蓮花,站或坐在蓮葉上,多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表童男童女身。

33、瀝水觀音(執金剛神身):又稱"滴水觀音",一手持瓶作瀉水狀,一手作法印,或持楊枝。表《普門品》中"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2)觀音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觀音菩薩在中國的傳入與發展:

觀音菩薩傳入中國大約是魏晉時期,觀音菩薩是隨著魏晉時期凈土宗的盛行而日益深入人心的。凈土宗的信仰是稱名念佛往生阿彌陀佛凈土即西方極樂世界。魏晉時期社會的動亂是造成這種信仰盛行的社會現實根源。哀鴻遍野、苦難深重的動亂社會,更促使人們信崇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在印度佛教龐大的佛菩薩王國里,中國民眾很快選擇了觀音菩薩,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廣大民眾祈望有一位救民於水火、解民於倒懸的救世主。

在頻生的天災人禍面前,束手無策、陷於失望甚至絕望境地的平民百姓,需要這樣的救世主。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家基辛說:「宗教強化了人類應付人生問題的能力,這些問題即死亡、疾病、飢荒、洪水、失敗等等。在遭逢悲劇、焦慮和危機之時,宗教可以撫慰人類的心理,給予安全感和生命意義,因為這個世界從自然主義的立場而言,充滿了不可預料、反復無常和意外的悲劇。」中國民眾信仰觀音菩薩原因即在於此。但是,中國民眾接受印度的佛菩薩卻又並非全部照搬,而是改造為中國菩薩。隨著佛教中國化的發展,印度的觀音形象逐漸發生重大變化。

這個變化就是,觀音入主中國初期,觀音還是以「偉丈夫」男菩薩的形象高坐佛殿神堂。中國早期觀音造像,例如甘肅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和南北朝的木雕,觀音都是以男子漢形象出現,嘴唇上還有兩撇小鬍子。後來,特別是唐宋以後,觀音完全變為女菩薩,而且是非常秀美嫵媚的女菩薩。

中國佛教對觀音的改造,突出地表現在編造觀音菩薩的新的身世,這就是廣泛流傳的觀音為妙善公主說。印度的男觀音變成了西域興林國妙庄王的三公主。這種女觀音身世說,最早見於宋代朱弁《曲洧舊聞》。其後,宋末元初的管道升著《觀世音菩薩傳略》成為完整的傳記。以此為藍本,還陸續出現了《香山寶卷》、《南海觀音全傳》、《觀音得道》等一大批觀音故事書。這些觀音故事的廣泛流傳,深入人心,致使中國化的女觀音菩薩,完全取代了印度佛典中的「正宗」的男觀音菩薩。

㈢ 觀音菩薩的發型應該是什麼樣的

觀音菩薩的發型應該是什麼樣?

這個很難說啊,為什麼呢?

因為觀音菩薩的人物造型,是經常變化的。

佛教自印度起源之後,於中國歷史漢代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國。在進入中國之後,兩種不同的文化發生了碰撞與融合。在文學作品、畫像、雕塑等方面,兩種文化融合的極其明顯。

如,在大量佛教故事的影響下,大量充滿神魔色彩以及鬼怪元素的小說出現《搜神記》,畫家也開始大量創作佛教題材繪畫,甚至出現了以畫佛教繪畫而聞名的吳道子。

㈣ 觀音菩薩圖片

觀世音菩薩圖片如下,如果還需要其他圖片,可以在網路下搜,觀世音菩薩圖片。但請供奉佛菩薩清凈庄嚴的全身圖片

㈤ 國寶「鎏金阿嵯耶觀音立像」是在哪裡發現的與其他觀音像有何不同

1978年,在修繕雲南著名的大理千年古塔-崇聖寺三塔時,工作人員在主塔的千尋塔內發現了一尊鎏金阿嵯耶觀音立像,此觀音像一出土便引發很大轟動。

有記載,此類觀音像一共有19件,一部分流失到海外,其餘的或收藏在大陸,或在台北故宮博物院。

在這19件觀音像中,最大的一尊高51.5厘米,收藏於大理州博物館,最小的一尊低27.5厘米,收藏在雲南省博物館。其他十幾件分別被芝加哥藝術院、波士大英博物館等11個海外收藏館各收藏1件,還有1件被英國某私人收藏。

關於阿嵯耶也有悠久歷史和美麗傳說。

公元6世紀,阿嵯耶從印度傳入中國,正是南詔國第一代國王統治時期,許多僧人從天竺來到南詔國傳教,他們眉眼深邃、鼻樑高挺,披著袈裟,拄著拐杖,借行教將自己視為觀音化身,並以此感化民眾。

此外,大理一帶還有一個觀音降服羅剎的傳說。阿嵯耶觀音來到大理,用法力制伏了凶惡的羅剎,給雲南人民帶來了平靜安寧的生活,是大理和雲南福星,從那起,雲南百姓開始對阿嵯耶觀音信仰和供奉。

如今,我們看鎏金阿嵯耶觀音立像,不僅看他與眾不同的異域風情、那段難以回首的往事,還應感受到古時大理人樸素的信仰觀和文化觀。

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古代,人們把美好的意念都寄託給了神靈,讓人很觸動。不過再想想,那麼多的鎏金阿嵯耶觀音立像流失海外,還是深感遺憾。

歡迎關注中華文化~~祝大家元旦快樂~[玫瑰][玫瑰]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侵則刪)

㈥ 中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是誰怎樣區分有什麼明顯特徵

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明顯的特徵和區分方法,主要看坐騎和手中法器:

1、觀世音菩薩:站在蓮台上(也有站或坐在龍上的),一手持凈瓶,一手拿楊枝。

2、地藏菩薩:坐騎是「地聽」(也有站蓮華台),一手中持錫杖,一手托明珠。

3、普賢菩薩:騎白象,手持如意。

4、文殊菩薩:騎獅子,手持寶劍 或佛經。

5、以下圖片從左到右依次是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

四大菩薩介紹:

1、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名Mañjuśrī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系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

2、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梵文:,Avalokiteśvara),觀世音來自於竺法護與其弟子譯於長安敦煌寺的 《正法華經》。竺法護初譯「光世音」 其弟子聶道真改為「觀世音」。 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系。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3、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 (梵文Samantabhadra),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曾譯為遍吉菩薩,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

4、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梵語: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

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並且成為了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唐朝來華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這位出身新羅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華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並因此成為了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來香火鼎盛。

(6)觀音長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四大菩薩本願:

1、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經中雲: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薩以凈行法門做為攝心的法門。凈行法門中指導我們要處處為眾生著想,故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念頭,把將大眾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凈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2、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為本願,救苦救難為目的。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最。悲是拔除眾生之苦。當然,必須施與眾生快樂,才能離苦。故此,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愛世精神,那裡有苦難我們應盡量去幫忙,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這個時代,最為著力的原因。

3、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為本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迴向。都體現菩薩度眾生的願力,普賢菩薩無有退轉的心更是不可思議。一時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不難,一輩子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就難,而普賢菩薩指導我們正是身無疲憊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賢菩薩的度眾特點。

4、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蓋於陰陽之間,在陰廣度幽冥世界離開黑暗苦楚,在陽廣度人間疾苦。而自己發願度盡眾生而後成佛,可見度眾願望無有窮盡。地藏菩薩見證幽冥大苦,普勸我們要盡一生力量,不造罪惡,脫離苦海輪回之苦,證得涅般快樂,此為地藏菩薩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