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則天長啥樣古畫揭秘真容,珠圓玉潤身高1米67,堪稱絕代佳人
很多有關唐朝的電視劇或影視作品都是以武則天為主要人物,講述她作為千古一代女皇帝曲折而離奇的一生。
最廣為人知的幾部劇,如 劉曉慶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上演的《武則天》,殷桃出演的《武則天秘史》,以及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傳奇》 ,這些電視劇都為觀眾塑造出了這位女皇不平凡的性格以及她坎坷一生,因此人們就更加好奇,在真實的 歷史 上,武則天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歷朝歷代,我國女性的地位一直都很低,古代女子連接受教育的機會都很難得,更別提入宮為官,甚至是成為萬人之上的統治者了。
武則天在當時那種男權 社會 掌握天下大權,可想而知她面臨著怎樣的歧視與唾罵。
其實,武則天出身於一個並不十分顯赫的家庭,她的父親是從事木材生意的,換句話說就是一個暴發戶,在唐朝商人的地位很低,即便富甲一方,在上流 社會 也會被人歧視。
作為木材商的女兒,武則天十四歲的時候,就被選入宮了,據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非常聰明伶俐,擅長文史,寫的一手好字。
可惜,入宮之後,武則天並沒有受到唐太宗的重視和喜愛,很有可能是因為她與李世民年齡差距太大,也有可能是因為武則天的性格並不合李世民的口味。
因為唐太宗心儀的女人一直都是長孫皇後那種溫婉賢惠的類型 ,她可以教導兒女,還可以書寫《女則》數卷,母儀天下,成為後宮賢惠之典範 。
但是,武則天相比之下她的性格就剛直很多。史書記載,有一件武則天早年做才人時在李世民面前鋒芒畢露的故事。
那時候,太宗身邊有一匹獅子驄,因為性烈,沒有人能夠馴服它,這時候武則天一個小小少女就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她自信滿滿地說,馴服獅子驄可以有三個方法,首先從鐵錘錘他,他如果不服,就用鐵鞭,如果還不服,就用刀刺死他。
太宗聽了,面上流出驚訝且敬佩的神色,但卻並沒有對這個小丫頭進行賞賜,因為在他心中這個小小年紀的女孩手段就如此殘忍,實在令他所不喜,於是就逐漸對她敬而遠之了。
武則天早年做太宗的才人,並不受寵, 經過了十二年漫長的光陰,直到太宗卧病在床,即將西去,她才有機會認識了太子李治,也就是能夠改變她一生命運的男人。
武則天在感業寺的生活,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後來有一次李治去感業寺燒香拜佛, 偶遇武則天,兩個人相對淚眼,無語凝噎,武則天還寫了一首詩,送給高宗,聊表相思之情。
這首詩就是如意娘,文辭華美凄切, 有點小女子情情愛愛的惆悵作態,與武則天之後的文章風格不太吻合。
很多 歷史 文章都在分析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這一對之間,他們的關系,究竟是真愛?合作夥伴?還是敵人?
以個人之見,這一對之間是有真愛的,否則李治臨死前也不會說, 凡是有不能決斷的朝廷大事,都可以去過問皇後,也就是武則天。
要不是絕對的信任與寵愛,又怎能甘願將江山社稷分給一位女子呢?
可以說, 武則天後來執掌大權,走上皇位,這一切都離不開早年李治對她的信任,信任為她後來的成就鋪了路。
武則天之所以給後世留下殘忍狠毒的惡名,就是因為她殺害親生女兒這一件事。
對於這件事,史書上並沒有明確的記載, 究竟是真是假,如今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千百年,沒有人能夠說清楚。
武則天給自己留下一塊瀟灑的無字碑,想必就是任由後人評說的意味,這位女皇不會在意任何抹黑她的聲音,因為支持她的人太多了。
很多人好奇,這位千古一帝究竟長什麼樣子,早年,太宗認為她長相嫵媚,因而賜名武媚,俗稱武媚娘。
史書記載,由於太平公主和母親長得像 ,所以非常受寵,她長得寬額頭方臉盤,想必武則天大概也是這樣的輪廓。
唐朝是一個以胖為美的時代, 武則天家庭富裕,身材應該是豐腴型的,唐朝古典壁畫上,有關武則天的畫像也顯示出了,她身材豐腴有致,身著華麗錦袍,氣質超群。
資治通鑒中記載,武則天到了老年之後,仍然每天粉黛重彩,皮膚保養得異常的好,不知道用了什麼宮廷秘方,和子孫站在一起都看不出來年齡。
如此,便使人聯想到劉曉慶飾演的武則天,之所以那般深入人心,想必是與 歷史 真人最接近的形象了吧。
而且,武則天還曾經在嵩山旅行, 命人為自己打造金筒,這只金筒目前還好好的存放在我國博物館,後世考古學家根據這只金筒的長度分析了一下,武則天的身高大概有1米67左右。
武則天應該是北方人,模樣嫵媚,輪廓又很大氣,身高很高挑 ,這樣的美人,難怪會如此受到李治的寵愛。
她的身高放在古代,那是很高的程度了,即便是在現代,也是很高挑的女性。
可想而知,武 則天不僅雄才偉略,還兼有美貌與過人的身高優勢,站在那裡氣質超群,英姿颯爽。
時至今日,武則天的名字仍然經常被人們提起, 在她身上,人們抱著太多憧憬,太多好奇,正因為她的一生離奇且波折,她後來的成功才會那麼偉大,那麼令人敬佩。
她的名字和她為天下百姓所做的貢獻一樣永遠流芳後世,所以後人才拍了那麼多電視劇,寫了那麼多文章紀念她。
當今 社會 對她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很多女孩子都夢想著成為像她一樣果斷獨立,且能夠獨當一面的女性。
② 古畫(國畫名畫)素材到哪裡找有比較好的圖
古代國畫名畫素材
這個國畫名畫素材合集包括各朝代名家古畫名著約6.8T大小,大概兩萬多張,單張名畫最高可達6G每張,而且是超高清掃描TIF格式,主要是復制藏品居世界各大博物館之冠的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世所罕見的大幀唐宋元書畫,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浩瀚如海的歷史文物及當代畫家傑出的藝術作品,這都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財富。字畫在我們這個國家,代表著一種崇高的民族文化,有著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這個6.8T的國畫名畫合集如果你想獲得,注意圖中這幅名畫的邊角有個印章、、、、、然後我不說你應該知道怎麼辦了吧
古代名畫國畫素材合集目錄:
(玄)五代 周文矩 重屏會棋圖卷絹本40.3x70.5.tif
│ (玄)元 任仁發 出圉圖絹本34.2x201.9.tif
│ (玄)元 張果 見明皇圖卷 絹本41.5x210.7.tif
│ (玄)元 趙孟頫 幽篂戴勝圖(全卷)紙本174x36.2.tif
│ (玄)唐 張萱 搗練 絹本 37X145.3.tif
│ (玄)唐 張萱 虢國夫人游春圖絹51.8x148.tif
│ (玄)唐 鄭虔 峻嶺溪橋圖絹本24.8x26.3x2.tif
│ (玄)宋蛛網攫猿圖頁絹本.tif
│ (玄)宋 何荃 草堂客話圖.tif
│ (玄)宋 佚名 白頭叢竹圖頁.tif
│ (玄)宋 李唐 牧牛圖頁.tif
│ (玄)宋 李嵩 明皇斗雞圖.tif
│ (玄)宋 李嵩 花籃圖故宮博物院.tif
│ (玄)宋 李嵩 骷髏幻戲圖.tif
│ (玄)宋 林椿 枇杷山鳥圖.tif
│ (玄)宋 林椿 葡萄草蟲圖頁.tif
│ (玄)宋 陳居中 四羊圖.tif
│ (玄)宋 陳居中 柳塘牧馬圖.tif
│ (玄)宋 陳清波 湖山春曉圖.tif
│ (玄)宋 高宗題 秋江瞑泊圖頁.tif
(玄)明 唐寅 草蒲團屋圖紙本83.2x55.5.tif
(玄)余稚花鳥.tif
(玄)北宋李公麟 臨韋偃牧放圖絹本46.2x429.8.tif
(玄)北宋 燕肅 關山積雪圖絹本30x40.tif
(玄)南宋 夏圭 雪堂客話圖絹本57x60.tif
(玄)南宋 張訓禮 春山漁艇圖絹本29x29.8.tif
(玄)呂紀 桂菊山禽圖絹本 55.7X100.tif
(玄)宋趙士雷 湘鄉小景圖 絹本43.2x233.5.tif
(玄)宋 佚名 春遊晚歸圖 絹本53X102.tif
(玄)宋 佚名 枯樹鸚鵡圖絹本25x26.5.tif
(玄)宋 佚名 赤壁圖絹本24x23.2.tif
(玄)宋 佚名 青山白雲圖絹本22.9x23.9二玄社.tif
(玄)宋 佚名(傳毛益) 榴枝黃鳥圖 絹本24.6x25.4.tif
(玄)宋 李嵩 月夜看潮圖絹本22.3 x 22台北.tif
(玄)宋 李嵩 水殿招涼圖絹本24.5 x 25.4.tif
(玄)宋 李嵩 花籃圖故宮絹本26.1 x 26.3.tif
(玄)宋 梁楷 柳溪卧笛圖絹本45x45二玄社.tif
(玄)宋 錢選 招涼仕女圖絹本22.4 x 21.7.tif
(玄)宋 雪峰遠眺圖.絹本37x44.tif
(玄)宋 馬世榮 碧桃倚石圖50x92.tif
(玄)宋 馬遠白薔薇絹26.2x25二玄社.tif
(玄)宋 馬麟 秉燭夜遊圖 絹本24.8 x 25.2國立故宮.tif
(玄)宋人 松陰庭院圖絹本24×25.7.tif
(玄)明 唐寅 王蜀宮妓圖絹本124.7x63.6.tif
(玄)明 朱瞻基 蓮浦松蔭圖紙本31X130.tif
(玄)明 沈周 田椿萱圖軸絹本93.6x171.4.tif
(玄)明 王寵 石湖八絕詩卷紙本30X307.tif
(玄)明 藍瑛 江皋飛雪圖絹本148x46.7.tif
(玄)明 藍瑛 白雲紅樹圖絹本189.4x48.tif
(玄)明 郭詡 琵琶行圖軸紙本154x46.6 故宮.tif
(玄)桃潭浴鴨.tif
(玄)清冷枚 梧桐雙兔圖絹本176.2x95.tif
(玄)清 袁江 阿房宮圖軸二玄社絹本194.x60.5.tif
(玄)湘鄉小景圖.tif
(玄)王翚 夏五吟梅紙本.tif
(玄)程璋 雙貓窺魚紙本66.33X120.tif
(玄)范寬 溪山行旅圖絹本206.3X103.3.tif
(玄)雍正行樂圖 絹本188.2x102.2.tif
(玄)雍正行樂圖絹本(二版)188.2x102.2.tif
(玄)馬遠 踏歌圖.絹本191.8x111.tif
(玄-遼博)臨唐太宗帖
(玄-遼博)任伯年人物圖
(玄-遼博)元 趙孟頫 歸去來並序
(玄-遼博)南宋 陸游 行書自作詩卷
(玄-遼博)曹娥辭
(玄-遼博)梅花仕女圖
(玄-遼博)楷書東坡記游
(玄-遼博)楷書勤政勵學箋
(玄-遼博)歐陽詢行書千字文
(玄-遼博)泥金書四得緒論
(玄-遼博)清 黃慎 柳塘雙鷺圖
(玄-遼博)清 龔賢 漁歌子詞卷
(玄-遼博)祝允明行書七律詩
(玄-遼博)竹菊圖
(玄-遼博)節書遠景樓記
(玄-遼博)草書千字文
(玄-遼博)草書洛神賦
(玄-遼博)草書論書帖
(玄-遼博)董其昌行書七律詩
(玄-遼博)行書仲尼夢奠帖
(玄-遼博)行書吳門避暑詩
(玄-遼博)行書歸去來辭
(玄-遼博)行書歐陽修秋聲賦
(玄-遼博)行書蔡行敕
(玄-遼博)趙之謙牡丹
(玄-遼博)鄭板橋五言詩
(玄-遼博)鄭板橋行書
(玄) 冷枚 梧桐雙兔圖
(玄) 清 惲壽平 晴川攬勝圖
(玄)五代 南唐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
(玄)元趙孟頫 鵲華秋色
(玄)元 佚名 草蟲圖
(玄)元 倪瓚 枯木幽篁圖軸
(玄)元 張渥 竹西草堂圖
(玄)元 方從義 溪橋幽興圖
(玄)元 王蒙 葛稚川移居圖
(玄)元 趙孟頫 老子道德經
(玄)元 趙雍 先賢圖卷
(玄)元 鮮於樞 行草書王安石雜詩卷
(玄)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完美合璧卷
(玄)劉松年 羅漢圖
(玄)北宋 宋徽宗趙佶 竹禽圖
(玄)北宋 李公麟 維摩演教圖
(玄)北宋 李成 小寒林圖卷
(玄)北宋 李成 茂林遠岫圖
(玄)北宋 蘇軾 新歲展慶人來得貼
(玄)北宋 蘇軾《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合卷)
(玄)北宋 趙令穰 陶潛賞菊圖
(玄)北宋 趙佶 祥龍石圖卷
(玄)南宋 陳容 九龍圖卷
(玄)吳宏 燕子磯莫愁湖
(玄)唐馮承素 摹蘭亭序
(玄)唐 佚名 摹小楷黃庭經
(玄)唐 懷素 自敘帖
(玄)唐 歐陽詢 撲商帖
(玄)唐 韓滉 五牛圖
(玄)唐 顏真卿 爭座位帖
(玄)宋 佚名 十八學士圖
(玄)宋 佚名 花石草蟲圖
(玄)宋 孔子弟子像卷
(玄)宋 李公麟西嶽降靈圖
(玄)宋 米芾 研山銘
(玄)宋 米芾尺牘全冊合卷
(玄)宋 趙光輔 番王禮佛圖
(玄)宋 趙構 行書白居易自詠詩
(玄)宋 陸游 懷成都十韻詩卷
(玄)宋 馬麟 橘綠圖
(玄)宋 馬麟 荷香清夏圖
(玄)宋 黃庭堅 寒山子龐居士詩
(玄)宋 黃庭堅 廉頗藺相如列傳
(玄)宋四家墨跡
(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全卷原圖)
(玄)居廉 富貴白頭圖
(玄)張舜咨 雪界翁柏鷹圖
(玄)文徵明 憶惜四首次陳侍講韻
(玄)明 仇英 清明上河圖
(玄)明 仇英(傳)桃花源圖卷
(玄)明 呂紀 秋鷺芙蓉圖
(玄)明 唐寅 山路松聲圖
(玄)明 唐寅 松林揚鞭圖
(玄)明 唐寅 行書 落花詩冊
(玄)明 唐寅 詩意圖
(玄)明 唐寅 騎驢歸思圖
(玄)明 商喜 過海圖
(玄)明 夏昶 淇水清風圖
(玄)明 姜立綱楷書東銘冊(合卷)
(玄)明 孫克弘 玉堂芝蘭圖
(玄)明 尤求 墨筆山水人物
(玄)明 文俶 秋花蛺蝶圖
(玄)明 文徵明 蘭亭修禊圖
(玄)明 文徵明 手卷
(玄)明 文徵明 攜琴訪友圖
(玄)明 文徵明 桃源問津圖
(玄)明 文徵明 湘君湘夫人圖
(玄)明 文徵明 白玉蘭圖
(玄)明 文徵明 行書千字文
(玄)明 文徵明 行書悟陽子詩敘
(玄)明 汪肇 柳禽白鷳
(玄)明 沈周 春雲疊嶂
(玄)明 沈周 瓶荷圖
(玄)明 沈周 盆菊圖
(玄)明 沈周 青山紅樹圖
(玄)明 王守謙 千雁圖
(玄)明 王時敏 叢林曲調圖
(玄)明 王時敏 山樓客話圖
(玄)明 王時敏 山水冊 紙本
(玄)明 王時敏 淺絳溪山圖
(玄)明 王鑒 富春山居圖
(玄)明 祁豸佳 仿董源筆意圖
(玄)明 祝允明 蘭亭序
(玄)明 祝允明 楷書東坡游記
(玄)明 祝允明 草書杜浦秋興八首
(玄)明 繆輔 魚藻圖
(玄)明 董其昌 瀟湘白雲卷
(玄)明 董其昌 瀟湘白雲圖
(玄)明 董其昌 行書七律詩
(玄)明 藍瑛 雲壑高逸圖
(玄)明 邊景昭 三友百禽圖
(玄)明 陸治 紅杏野鳧圖
(玄)明 陸治 雪後訪梅圖軸
(玄)明 陳洪綬 人物圖
(玄)明 陳洪綬 戲嬰圖
(玄)明 陳老蓮 老遲像
(玄)晉 王珣 伯遠帖
(玄)最新版圖集19張
(玄)李嵩 貨郎圖
(玄)汪肇 柳禽白鷳
(玄)沈銓 蜂猴圖
(玄)清 傅山 草書臨閣帖
(玄)清 關槐 上塞錦林圖
(玄)清 冷枚 百子圖
(玄)清 弘一法師 金剛經
(玄)清 李士倬 皋塗精舍圖
(玄)清 沈銓 松梅雙鶴圖
(玄)清 王士禎 放鳥圖卷
(玄)清 袁江 梁園飛雪
(玄)清 袁江 阿房宮
(玄)清 袁耀 山雨欲來圖
(玄)清 郎世寧 八駿圖
(玄)清 郎世寧 弘歷觀畫圖
(玄)清 郎世寧 瑞谷圖
(玄)清 高鳳翰 西亭春艷圖
(玄)清 黃慎 捧梅圖
(玄)清 龔賢 高崗茅屋圖
(玄)秋山紅樹圖
(玄)董其昌仿古山水
(玄)藍瑛 白雲紅樹圖
(玄)袁耀 山雨欲來圖
(玄)遼博)楷書自誥身
(玄)陳錄 煙籠玉樹圖
(玄)隋 展子虔 游春圖卷
(玄)韓滉 五牛圖
│(玄)明 唐寅 草蒲團屋圖紙本83.2x55.5.tif
│(玄)余稚花鳥.tif
│(玄)北宋李公麟 臨韋偃牧放圖絹本46.2x429.8.tif
│(玄)北宋 燕肅 關山積雪圖絹本30x40.tif
│(玄)南宋 夏圭 雪堂客話圖絹本57x60.tif
│(玄)南宋 張訓禮 春山漁艇圖絹本29x29.8.tif
│(玄)呂紀 桂菊山禽圖絹本 55.7X100.tif
│(玄)宋趙士雷 湘鄉小景圖 絹本43.2x233.5.tif
│(玄)宋 佚名 春遊晚歸圖 絹本53X102.tif
│(玄)宋 佚名 枯樹鸚鵡圖絹本25x26.5.tif
│(玄)宋 佚名 赤壁圖絹本24x23.2.tif
│(玄)宋 佚名 青山白雲圖絹本22.9x23.9二玄社.tif
│(玄)宋 佚名(傳毛益) 榴枝黃鳥圖 絹本24.6x25.4.tif
│(玄)宋 李嵩 月夜看潮圖絹本22.3 x 22台北.tif
│(玄)宋 李嵩 水殿招涼圖絹本24.5 x 25.4.tif
│(玄)宋 李嵩 花籃圖故宮絹本26.1 x 26.3.tif
│(玄)宋 梁楷 柳溪卧笛圖絹本45x45二玄社.tif
│(玄)宋 錢選 招涼仕女圖絹本22.4 x 21.7.tif
│(玄)宋 雪峰遠眺圖.絹本37x44.tif
│(玄)宋 馬世榮 碧桃倚石圖50x92.tif
│(玄)宋 馬遠白薔薇絹26.2x25二玄社.tif
│(玄)宋 馬麟 秉燭夜遊圖 絹本24.8 x 25.2國立故宮.tif
│(玄)宋人 松陰庭院圖絹本24×25.7.tif
│(玄)明 唐寅 王蜀宮妓圖絹本124.7x63.6.tif
│(玄)明 朱瞻基 蓮浦松蔭圖紙本31X130.tif
│(玄)明 沈周 田椿萱圖軸絹本93.6x171.4.tif
│(玄)明 王寵 石湖八絕詩卷紙本30X307.tif
│(玄)明 藍瑛 江皋飛雪圖絹本148x46.7.tif
│(玄)明 藍瑛 白雲紅樹圖絹本189.4x48.tif
│(玄)明 郭詡 琵琶行圖軸紙本154x46.6 故宮.tif
│(玄)桃潭浴鴨.tif
│(玄)清冷枚 梧桐雙兔圖絹本176.2x95.tif
│(玄)清 袁江 阿房宮圖軸二玄社絹本194.x60.5.tif
│(玄)湘鄉小景圖.tif
│(玄)王翚 夏五吟梅紙本.tif
│(玄)程璋 雙貓窺魚紙本66.33X120.tif
│(玄)范寬 溪山行旅圖絹本206.3X103.3.tif
│(玄)雍正行樂圖 絹本188.2x102.2.tif
│(玄)雍正行樂圖絹本(二版)188.2x102.2.tif
│(玄)馬遠 踏歌圖.絹本191.8x111.tif
③ 中國古畫下載,要比較全面的(50分懸賞)
古畫
古代的名畫非常的的多,一個人很能收集全,此為我個人收集的中國各大博物館藏以及國外各館藏在內的各類中國歷代古畫,非常珍貴,還包括一些名家、大師一生所畫的所有畫作全集,裡麵包括了各種佛像、羅漢、浮世繪、山水畫、花鳥畫、字帖經文、人物、唐卡,等,有些是精品修復版的古畫,本文件全部是原畫掃描製作的超高清的原圖文件,一共約3700G的古畫著作,有些單張畫都有2G多大小,對中國古畫熱愛或者對中國古畫有研究的朋友不要錯過此豐富的資源,可以說是目前網路上能收集到的最全的超高清古畫大合集,是我花費了不少時間收集,有一部分是我通過別的網友收藏購買所得,一共花費了不小的代價
此回答中所有一萬五千張名畫可在圖中右下角處獲得
---------------------------------------
篇幅有限只例舉部分名畫目錄:
10-太白山圖-元-王蒙
100-節書遠景樓記-清-劉墉
101-泥金書四得續論-清-高宗弘歷
102-草書後赤壁賦-宋-孝宗趙昚
103-周頌清廟之什圖-宋-宋高宗書馬和之畫
104-魯頌三篇圖-宋-宋高宗書馬和之畫
105-行書歸去來辭-元-趙孟頫
106-草書杜甫秋興八首詩之一-明-祝允明
107-行書七律詩-明-祝允明
108-山莊客至圖-明-文徵明
109-泥金楷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明-文徵明
11-草書千字文-宋-趙佶
110-花鳥十二開-清-李鱓
111-人物草蟲圖-明-杜大成 杜堇
112-梅花水仙圖-明-錢榖
113-寒山拾得圖-明-尤求
114-梅茶山雀圖-明-朱竺
115-書畫合璧圖-明-董其昌
116-行書七律詩-明-董其昌
117-楷書自誥身-明-董其昌
118-歸庵圖-明-倪瑛
119-馬耆煙雨圖-明-盛穎
12-草書洛神賦-宋-宋高宗趙構
120-花卉十開-明-項聖謨
121-萬壑秋濤圖-明-何浩
122-洗馬圖-明-佚名
123-耆英勝會圖-明-佚名
124-山水十開-清-查士標
125-仿古山水十二開-清-楊晉
126-唐解元詩意圖-清-楊晉
127-紀恩圖-清-張伯龍
128-蜀葵宣花圖-清-蔣廷錫
129-桂鶴圖-清-沈銓
13-夏景山口待渡圖-五代-董源
130-雙鹿圖-清-沈銓
131-噉荔圖-清-華嵒
132-牡丹山鷓圖-清-徐揚
134-玉堂富貴圖-清-鄒一桂
135-雜畫十二開-清-金農
136-捧梅圖-清-黃慎
137-山水十開-清-方琮
138-牡丹-清-趙之謙
139-梅花仕女圖-清-任伯年
14-寒鴉圖-宋-佚名
15-神駿圖-五代-韓干
16-秋窗讀書圖-宋-劉松年
17-秋山紅樹圖-宋-蕭照
18-沙汀煙樹圖-宋-惠崇
19-月色秋聲圖-宋-馬和之
2-行書仲尼夢奠帖-唐-歐陽詢
20-瑞鶴圖-宋-宋徽宗趙佶
21-簪花仕女圖-唐-周昉
22-溪堂詩意圖-明-戴進
23-茂林遠岫圖-宋-李成
24-南山積翠圖-清-王時敏
25-松壽圖-宋-馬遠
26-山弈候約圖-遼-佚名
27-竹雀雙兔圖-遼-佚名
28-清明上河圖-明-仇英
29-姑蘇繁華圖
3-滸溪草堂圖-明-文徵明
30-魏園雅集圖-明-沈周
31-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宋-佚名
32-白蓮社圖-宋-張激
33-唐風圖-宋-宋高宗書馬和之畫
34-雪中梅竹圖-宋-徐禹功
天博009-賜蓮圖軸141x62.tif
天博010-雲峰樹色圖.tif
天博011-唐柳公權書蘭亭詩綠絹本26.5x365.3.tif
天博012-春山積翠圖軸.tif
天博014-周臣 香山九老圖.tif
天博015-雪山寒溪圖軸.tif
天博020-石濤 牡丹蘭花圖軸+紙本墨筆.tif
天博022-吳鎮 多福圖軸+紙本墨筆.tif
天博024-賜蓮圖軸+絹本設色.tif
天博025-王謙 冰魂冷蕊圖.tif
天博027-岩阿琪樹圖軸..tif
天博028-通天帖+絹本+26.2x260.4.TIF
天博029-鎖諫圖軸+絹本設色.tif
天博030-歲寒三友圖軸.tif
天博031-蘇漢臣 嬰戲圖頁rgb.tif
天博032-蘇漢臣 嬰戲圖頁.tif
天博033-李唐 濠濮圖卷32x107.tif
天博033-李唐 濠濮圖卷.tif
天博034-漸江 松溪石壁圖軸.tif
天博036-任伯年 雙鹿圖軸.tif
天博037-李流芳 疏樹孤亭軸.tif
天博038-董其昌 疏林遠岫圖軸.tif
天博039--明 丁雲鵬 釋迦牟尼圖軸紙本(出單)140.7×58.tif
天博039-明 丁雲鵬 釋迦牟尼圖軸紙本140.7×58.tif
天博044-金農 佛像軸200.tif
天博045-青山紅杏圖頁+絹本.tif
天博046-千岩萬壑圖軸+絹本設色.tif
天博048-潑墨溪山圖.tif
天博050-蕉林酌酒圖軸.tif
宋 錢選 花鳥圖卷(全卷二版)紙本38x316.7天博.tif
弘仁.tif
明 仇英 桃源仙境圖 軸絹本設色175x66.7天博.tif
明 王謙 冰魂冷蕊圖(絹本)186x111.tif
明 王鐸 王屋圖並詩卷(全卷)紙本29.9X639.8天津博物館.tif
明 王鐸 王屋圖並詩卷(全卷)紙本貨單29.9X639.8天津博物館.tif
明 王鐸 自書石湖等五首卷行書紙本27X253天博.tif
明 祝允明 行草書歸田賦紙本26.5X288天博.tif
明 藍瑛-溪山秋色圖(全卷)絹本 23.8X180.tif
梅清 千峰雪色圖軸+綾本設色+178.5×48cm+天津博....tif
│明 仇英-文姬歸漢圖扇面-X.tif
│明 劉原起-虎丘圖軸-X.tif
│明 周之冕-桃花鴛鴦圖扇面-X.tif
│明 周之冕-群英吐秀圖卷-1-X.tif
│明 周之冕-群英吐秀圖卷-2-X.tif
│明 周天球-蘭花圖軸-X.tif
│明 周天球-草書五言律詩軸-X.tif
│明 周天球-行草書七言律詩扇面-X.tif
│明 周臣-攜琴看山圖扇面-X.tif
│明 唐寅-行書扇面-X.tif
│明 孫克弘-蘭竹圖卷-X.tif
│明 孫克弘-墨竹圖軸-X.tif
│明 孫枝-溪橋林屋圖扇面-X.tif
│明 孫枝-秋江閑釣圖軸-X.tif
│明 孫枝-虎丘山圖扇面-X.tif
│明 張元舉-松亭看瀑圖軸-X.tif
│明 張復-溪山過雨圖卷-X.tif
│明 張宏-山塘短棹圖軸-X.tif
│明 張宏-金山勝概圖軸-X.tif
│明 文從簡-臨唐子畏女兒嬌圖軸-X.tif
│明 文伯仁-登山遠眺圖扇面-X.tif
│明 文嘉-春岸歸騎圖扇面-X.tif
│明 文嘉-竹明風恬圖扇面-X.tif
│明 文嘉-行草書冬日漫七律詩扇面-X.tif
│明 文彭-草書秋雨五律詩扇面-X.tif
│明 文徵明-文石喬木圖扇面-X.tif
│明 文徵明-行書軸-X.tif
│明 文徵明-古木蒼煙圖軸-X.tif
│明 文徵明-行書扇面-X.tif
│明 文震亨-行書軸-X.tif
│明 文震亨-行楷書扇面-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1-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2-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3-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4-X.tif
│明 祝允明-草書扇面-X.tif
│明 祝枝山-草書北郭訪友七言律詩軸-X.tif
│明 袁尚統-古樹棲鳥圖軸-X.tif
│明 袁尚統-維揚古渡圖軸-X.tif
│明 謝時臣-山水圖軸-X.tif
│明 謝時臣-蛾眉雪軸圖-X.tif
│明 錢谷-山水圖扇面-X.tif
│明 陸士仁-秋夜景物圖扇面-X.tif
│明 陸治-天池晚眺圖-1-X.tif
│明 陸治-天池晚眺圖-2-X.tif
│明 陸治-天池晚眺圖-3-X.tif
│明 陸治-山水圖橫幅-X.tif
│明 陳括-平安蓮瑞圖軸-X.tif
│明 陳道復-書畫軸-X.tif
│明 陳道復-草書五言律詩扇面-X.tif
│曾陪炎-X.tif
│李琦魯迅像 55.5-95.5.tif
│汪士鋐 書法-X.tif
│沈周寒雀無聲-X.tif
│沈尹默-X.tif
│沙孟-2.tif
│沙孟海 對聯 五洲四海.tif
│沙孟海-1-X.tif
│沙孟海-X.tif
│浙博藏1-X.tif
│浙博藏2-X.tif
│清王翚一徑至橋去.tif
│清 李世達-仙山樓閣圖軸-X.tif
│清 李方膺-拳石晴梢圖軸-X.tif
│清 李方膺-枇杷圖軸-X.tif
│清 李方膺-瀟湘風竹圖軸-X.tif
│清 李方膺-百花呈瑞圖軸-X.tif
│清 李方膺-竹石圖軸-X.tif
│清 李方膺-菊石圖軸-X.tif
│清 李方膺-魴鯉貫柳圖軸-X.tif
│清 李鱓-冷艷幽香圖卷-X.tif
│清 李鱓-喜上梅梢圖軸-X.tif
│清 李鱓-土牆蝶花圖軸-X.tif
│清 李鱓-松石牡丹圖軸-X.tif
│清 李鱓-玉蘭牡丹圖軸-X.tif
│清 李鱓-石畔秋英圖軸-X.tif
│清 李鱓-魏紫姚黃圖軸-X.tif
│清 汪士慎-蘭竹石圖軸-X.tif
│清 汪士慎-墨梅圖軸-X.tif
│清 汪士慎-梅花圖軸-X.tif
│清 汪士慎-湖石水仙圖軸-X.tif
│清 汪士慎-空里疏香圖軸-X.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