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乾草開花什麼樣子,什麼顏色
乾草?
甘草 ,(學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葯。對人體很好的一種葯,葯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葯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外皮鬆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陰暗潮濕,日照長氣溫低的乾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根和根狀莖供葯用。
甘草開花圖片
❷ 生活在沙漠里的植物有哪些
在沙漠環境條件下能生存的植物,主要特點為抗旱,一般的沙漠植物葉子都比較小,以減少蒸騰作用帶來的水分流失,主要代表為仙人球、光棍樹、蘆薈等等。其它的有肉蓯蓉、大犀角、蘆薈、秘魯天倫柱、百歲蘭、蒙古沙冬青、管花蓯蓉、綠之鈴 、金琥、紅皮沙拐棗、生石花、中間錦雞兒、鹽生蓯蓉、 仙人掌、 白刺、泡果沙拐棗、巨人柱、脹果甘草、光棍樹 、花棒、新疆沙冬青、河西菊、 短穗柳、紫桿柳、 沙棘、斑錦變異、長穗柳、沙蔥、白麻 、沙漠玫瑰、羅布麻、胡楊、梭梭、裸果木、斑紋犀角、駱駝刺怪柳、霸旗佛肚樹、海星花、棒槌樹、鹽生草、紅柳等。
❸ 甘草生長在什麼地方長的什麼樣子
甘草多生長於北溫帶地區,海拔0~200米的平原、山區或河谷以及乾旱、半乾旱的沙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在引黃灌區的田野和河灘地里也易於繁殖野生甘草伴生羅布麻、胡楊、蘆葦、沙蒿及麻黃等植物。
土壤多為砂質土。土壤酸鹼度以中性或微鹼性為宜,在酸性土壤生長不良。
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較少、夏季酷熱、冬季嚴寒、晝夜溫差大的生態環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熱、耐鹽鹼和耐寒的特性。四年生栽培甘草定為最佳採挖期較為適宜。
我國西北、華北、東北地區均適合種植甘草,尤以內蒙古和新疆為宜。
樣子:
根呈圓柱形,長25~lOOcm,直徑0.6~3.5cm。外皮鬆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具顯著的縱皺紋、溝紋、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質堅實,斷面略顯纖維性,黃白色,粉性,形成層環明顯,射線放射狀,有的有裂隙。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
(3)甘草樹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狀,直徑1-3厘米,外皮褐色,裡面淡黃色。具甜味。
莖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被鱗片狀腺點、刺毛狀腺體及白色或褐色的絨毛。
總狀花序腋生,具多數花,總花梗短於葉,密生褐色的鱗片狀腺點和短柔毛;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4毫米,褐色,膜質,外面被黃色腺點和短柔毛;花萼鍾狀,長7-14毫米,密被黃色腺點及短柔毛,基部偏斜並膨大呈囊狀,萼齒5,與萼筒近等長,上部2齒大部分連合;花冠紫色、
白色或黃色,長10-24毫米,旗瓣長圓形,頂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短於旗瓣,龍骨瓣短於翼瓣;子房密被刺毛狀腺體。莢果彎曲呈鐮刀狀或呈環狀,密集成球,密生瘤狀突起和刺毛狀腺體。種子3-11,暗綠色,圓形或腎形,長約3毫米。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直立屬,葉互生,奇數現狀復葉,小葉7~17枚,橢圓形卵狀,總狀花序腋生,淡紫紅色,蝶形花。長圓形夾果,有時呈鐮刀狀或環狀彎曲,密被棕色刺毛狀腺毛。扁圓形種子。
地理分布
在亞洲、歐洲、澳洲、美洲等地都有分布(並大都有傳統的葯用和其他用途)。
甘草主要分布於新疆、內蒙古、寧夏、甘肅、山西朔州野生為主。人工種植甘草主產於新疆、內蒙古、甘肅的河西走廊,隴西的周邊,寧夏部分地區。
❹ 麻煩大神看下這是甘草還是當歸
從圖片上看,應該是切片的甘草。如果想要驗證的話,只要拿一片含在嘴裡就行了,帶一點甜的就是甘草。兩味都是中葯,吃不死人的當然葯不要亂吃記得吐出來不要咽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