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什麼爬藤植物的葉子是可以直接摘著吃的
在清江鶴寄居地,爬藤植物的葉子可以直接採摘來吃的很多。如魚腥草,杠板歸,蒓菜等。
一,魚腥草。
多年生草木騰本植物。一般高15~50公分,地下莖伏地呈騰狀生長,節上生根。特別是山野上的魚腥草,長得細嫩又長,常見於雜草茂盛處生長。
蒓菜圖片
B. 蒓菜跟睡蓮有啥關系和區別
蒓菜跟睡蓮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一、外觀不同
1、蒓菜
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兩性,須根系,主要分布在10-15cm土層;根狀莖具葉及匍匐枝,後者在節部生根,並生具葉枝條及其它匍匐枝。葉橢圓狀矩圓形,長3.5-6厘米,寬5-10厘米,下面藍綠色,兩面無毛,從葉脈處皺縮;葉柄長25-40厘米,和花梗均有柔毛。
花直徑1-2厘米,暗紫色;花梗長6-10厘米;萼片及花瓣條形,長1-1.5厘米,先端圓鈍;花葯條形,約長4毫 米;心皮條形,具微柔毛。堅果矩圓卵形,有3個或更多成熟心皮;種子1-2,卵形。花期6月,果期10-11月。
2、睡蓮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狀莖肥厚。葉柄圓柱形,細長。葉橢圓形,浮生於水面,全緣,葉基心形,葉表面濃綠,背面暗紫。葉二型:浮水葉圓形或卵形,基部具彎缺,心形或箭形,常無出水葉;沉水葉薄膜質,脆弱。
花單生,浮於或挺出水面;花萼四枚,綠色;花瓣通常八片。果實倒卵形,長約3厘米。花大形、美麗,浮在或高出水面,白天開花夜間閉合;萼片近離生;花瓣白色、藍色、黃色或粉紅色,成多輪,有時內輪漸變成雄蕊;葯隔有或無附屬物。
心皮環狀,貼生且半沉沒在肉質杯狀花托,且在下部與其部分地癒合,上部延伸成花柱,柱頭成凹入柱頭盤,胚珠倒生,垂生在子房內壁。漿果海綿質,不規則開裂,在水面下成熟;種子堅硬,為膠質物包裹,有肉質杯狀假種皮,胚小,有少量內胚乳及豐富外胚乳。
二、生長習性不同
1、蒓菜
生於池塘湖沼。嫩莖葉作蔬菜。中國黃河以南、湖北西部利川及重慶市石柱縣所有沼澤池塘都有生長,在江蘇的太湖(還是「太湖八仙」之一),蘇北的高寶湖,尤其以湖北省利川市福寶山蒓菜出口韓國、日本等國。
杭州的西湖和雷波縣的馬湖,湖北省利川市和重慶石柱縣黃水鎮等地生產的蒓菜聞名於世。采其尚未透露出水面的嫩葉食用,是一種地方名菜,古人所謂"蒓鱸風味"中的"蒓",就是指的這個菜,亦作葯用。
蒓菜生長適溫為20~30℃,水質清潔、土壤肥沃、水深20~60 cm 的水域中生長好,水面溫度達40℃時生長緩慢, 氣溫低於15℃時生長逐漸停止,同化產物向莖中貯運,休眠芽形成。遇霜凍則葉片和部分水中莖枯死, 以地下莖和留存的水中莖越冬。
2、睡蓮
睡蓮喜陽光,通風良好,所以白天開花的熱帶和耐寒睡蓮在晚上花朵會閉合,到早上又會張開。在岸邊有樹蔭的池塘,雖能開花,但生長較弱。對土質要求不嚴,pH值6~8,均可正常生長,最適水深25~30cm,最深不得超過80cm。
喜富含有機質的壤土。3~4月萌發長葉,5~8月陸續開花,每朵花開2~5天。花後結實。10~11月莖葉枯萎。翌年春季又重新萌發。
在長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發,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為盛花期,10~11月為黃葉期,11月後進入休眠期。生於池沼、湖泊中,一些公園的水池中常有栽培。
三、地理分布不同
1、蒓菜
蒓菜原廣泛分布在北半球的許多地區,現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北美、加拿大等地,大洋洲東部及非洲西部均有分布。是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和江蘇七省,在北緯30°以南地區分布廣泛。
2、睡蓮
睡蓮大部分原產北非和東南亞熱帶地區,少數產於南非、歐洲和亞洲的溫帶和寒帶地區,日本、朝鮮、印度、前蘇聯、西伯利亞及歐洲等地。美國也有。國內分布雲南至東北,西至新疆。各省區均有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