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區分榆葉梅,美人梅,和紅梅
榆葉梅,薔薇科桃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原產我國,河北、山東、山西及浙江等地有野生分布,是我國北方地區園林、庭院中常見的一種花木。又名榆梅、小桃紅、榆葉鸞枝。因其葉似榆,花如梅,故名「榆葉梅」,又因其變種枝短花密,滿枝綴花,故又名「鸞枝」。榆葉梅枝葉茂密,花繁色艷,是中國北方春季園林中的重要觀花灌木。
有較強的抗鹽鹼能力,北京園林中最宜大量應用,以反映春光明媚、花團錦簇的欣欣向榮景象。宜植於公園草地、路邊,或庭園中的牆角、池畔等。如將榆葉梅植於常綠樹前,或配植於山石處,則能產生良好的觀賞效果。與連翹搭配種植,盛開時紅黃相映更顯春意盎然。
美人梅,薔薇科杏屬。園藝雜交種,由重瓣粉型梅花與紅葉李雜交而成。落葉小喬木。葉片卵圓形,長5~9厘米,紫紅色。花粉紅色,繁密,先花後葉。花期春季。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開闊的環境。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嫁接、壓條、扦插繁殖。優良的園林觀賞、環境綠化的樹種。
拓展資料:
榆葉梅其葉象榆樹,其花象梅花,所以得名「榆葉梅」。榆葉梅枝葉茂密,花繁色艷,是中國北方園林,街道,路邊等重要的綠化觀花灌木樹種。其植物有較強的抗鹽鹼能力。適宜種植在公園的草地、路邊或庭園中的角落、水池等地。
如果將榆葉梅種植在常綠樹周圍或種植於假山等地,其視覺效果更理想,能夠讓其具有良好的視覺觀賞效果。與其他花色的植物搭配種植,在春秋季花盛開時候,花形、花色均極美觀,各色花爭相鬥艷,景色宜人,是不可多得的園林綠化植物。
榆葉梅生性強健,喜陽光,耐乾旱,耐寒冷。榆葉梅應栽種於光照充足的地方,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栽植,植株瘦小而花少,甚至不能開花;榆葉梅在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中生長最好,在素沙土中也可正常生長,但在黏土中多生長不良,表現為葉片小而黃,不發枝,花小或無花。
榆葉梅有一定的耐鹽鹼能力,在pH值為8.8,含鹽量為0.3%的鹽鹼土中能正常生長,未見不良反映;榆葉梅怕澇,故不宜栽種於低窪處和池塘、溝堰邊。
榆葉梅喜濕潤環境,但也較耐乾旱。在栽植時應澆好三水,移栽的頭一年還應特別注意水分的管理,在夏季要及時供給植株充足的水分,防止因缺水而導致苗木死亡。在進入正常管理後,要注意澆好三次水,即早春的返青水,仲春的生長水,初冬的封凍水。
早春的返青水對榆葉梅的開花質量和一年的生長影響至關重要,這一次澆水不僅可以防止早春凍害,還可及時供給植株生長的水分,這次澆水宜早不宜晚,一般應在3月初進行,過晚則起不到防寒、防凍的作用。
榆葉梅喜肥,定植時可施用幾鍬腐熟的牛馬糞做底肥,從第二年進入正常管理後可於每年春季花落後,夏季花芽分化期,入冬前各施一次肥。榆葉梅在早春開花、展葉後,消耗了大量養分,此時對其進行追肥非常有利於植株花後的生長,可使植株生長旺盛,枝繁葉茂;
夏秋的6至9月為其花芽分化期,此時應適量施入一些磷鉀肥,這次肥不僅有利於花芽分化,而且有助於當年新生枝條充分木質化;入冬前結合澆凍水再施一些圈肥,這次肥可以有效提高地溫,增強土壤的通透性,而且能在翌年初春及時供給植株需要的養分,這次肥宜淺不宜深,施肥後應注意及時澆水,可以採取環狀施肥。
㈡ 紅梅 與 紅葉碧桃 區別
這圖里的是紅葉碧桃。
紅梅為早春開放,花每節1~2朵,無梗或短梗,花色呈淡粉紅或紅色,花芽著生在長枝的葉腋間,每節著花1~2朵,有香味,單瓣品種花瓣5枚,也有重瓣品種。
紅葉碧桃與紅梅同科同屬,在形態上比較接近。但據我的觀察,紅葉碧桃花朵較梅花大出一倍,梅花為早春也就是春節過後開放,碧桃在清明節前後開放花期較長。兩者之間適應性有差距,梅花生長在中國南方地區,以長江中下游地區為主,不適應北方冬季嚴寒氣候,北方很少種植,碧桃則有很強的適應性,喜陽光充足環境,耐旱,耐高溫,較耐寒,畏澇怕鹼,喜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原產中國,世界各國均已引種栽培。在中國,從東南的杭州到西北的烏魯木齊均有種植。
這個是單瓣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