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人的大腦什麼樣圖片
擴展閱讀
手機好多圖片 2025-02-02 09:48:56
日本哪個牙膏最好圖片 2025-02-02 09:46:41

人的大腦什麼樣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8-15 00:02:10

㈠ 誰知道人的大腦有哪些結構功能是什麼

腦是(英:brain,拉:encephalon)中樞神經系統的主要部分,位於顱腔內。低等脊椎動物的腦較簡單。人和哺乳動物的腦特別發達,可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
腦包括端腦、間腦、中腦、腦橋和延髓,分布著很多由神經細胞集中而成的神經核或*神經中樞,並有大量上、下行的神經纖維束通過,連接大腦、小腦和脊髓,在形態上和機能上把中樞神經各部分聯系為一個整體。腦各部內的腔隙稱腦室,充滿腦脊液。

端腦
端腦包括左右大腦半球以及埋藏在大腦皮質內的基底核。
大腦
大腦為神經系統最高級部分,由左、右兩個大腦半球組成,兩半球間有橫行的神經纖維相聯系。每個半球包括:
大腦皮層(大腦皮質):是表面的一層灰質(神經細胞的細胞體集中部分)。人的大腦表面有很多往下凹的溝(裂),溝(裂)之間有隆起的回,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腦皮層的面積。人的大腦皮層最為發達,是思維的器官,主導機體內一切活動過程,並調節機體與周圍環境的平衡,所以大腦皮層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物質基礎。
髓質:又稱「白質」,位於大腦皮層內部,由神經纖維所組成。
基底核
基底神經節:在半球底部的白質中,由神經細胞集中而成。

丘腦
丘腦是間腦中最大的卵圓形灰質核團,位於第三腦室的兩側,左、右丘腦借灰質團塊(稱中間塊)相連。丘腦是產生意識的核心器官,丘腦中先天遺傳有一種十分特殊的結構——丘覺,丘覺是自身蘊含意思並能發放意思,當丘覺發放意思時也就產生了意識。

小腦
在大腦的後下方,分為中間的蚓部和兩側膨大的小腦半球,表層的灰質即小腦皮層,被許多橫行的溝分成許多小葉。小腦的內部由白質和灰色的神經核所組成,白質稱髓質,內含有與大腦和脊髓相聯系的神經纖維。小腦主要的功能是協調骨胳肌的運動,維持和調節肌肉的緊張,保持身體的平衡。

腦干
腦干是人腦的—部分,包括中腦、腦橋和延髓。上接間腦,下連脊髓,背面與小腦連接,並同位於顱後窩中。腦乾的背側與小腦之間有一空腔,為脊髓中央管的延伸,稱第四腦室。腦干也由灰質和白質構成。腦乾的灰質僅延髓下半部與脊髓相似,其他部位不形成連續的細胞柱,而是由機能相同的神經細胞集合成團塊或短柱形神經核。神經核分兩種,一種是與第3~12對腦神經相連的腦神經核;另一種是主要與傳導束有關的神經核。如網狀結構核團。腦干中有許多重要神經中樞,如心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吞咽中樞,以及視、聽和平衡等反射中樞。

腦神經
亦稱「顱神經」。從腦發出左右成對的神經。共12對,依次為嗅神經、視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展神經、面神經、位聽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和舌下神經。12對腦神經連接著腦的不同部位,並由顱底的孔裂出入顱腔。這些神經主要分布於頭面部,其中迷走神經還分布到胸腹腔內臟器官。各腦神經所含的纖維成分不同。按所含主要纖維的成分和功能的不同,可把腦神經分為三類:一類是感覺神經,包括嗅、視和位聽神經;另一類是運動神經,包括動眼、滑車、展、副和舌下神經;第3類是混合神經,包括三叉、面、舌咽和迷走神經。近年來的研究證明,在一些感覺性神經內,含有傳出纖維。許多運動性神經內,含有傳入纖維。腦神經的運動纖維,由腦於內運動神經核發出的軸突構成;感覺纖維是由腦神經節內的感覺神經元的周圍突構成,其中樞突與腦干內的感覺神經元形成突觸。1894年以來,先後在除圓口類及鳥類以外的脊椎動物中發現第「0」對腦神經(端神經)。在人類由1—7條神經纖維束組成神經叢,自此發出神經纖維,經篩板的網孔進入鼻腔,主要分布於嗅區上皮的血管和腺體。

腦的血液供應

㈡ 人類大腦的真實面貌是什麼

近日,關於左右腦年齡測試結果的圖在朋友圈熱傳。測試中,只要通過掃描測試結果圖中的二維碼並回答幾個設定的問題後,便會生成一張顯示有左右腦兩個年齡測試結果的圖片,圖片的下方還配有相關的文字解釋。

首先,研究人員要在試驗中向大腦的血管系統注入化學物,以此阻止大腦的腐解過程,然後將其放到-135℃的低溫中保存。當研究人員為大腦升溫時,他們發現大腦的大部分細胞膜、突觸和結構都保持了完整,而且能夠恢復功能。

團隊的下一步研究計劃是,轉向大型哺乳動物的腦冷凍研究。他們需要找到一種方法來完整保存豬的大腦,這種方法最終甚至可能直接應用於醫院中瀕危的病人。

不過,至今為止,大多數主流科學家和醫生都對通過冷凍技術獲得起死回生持強烈的懷疑態度,因為,目前還沒有能證明重新復甦人體可行的科學依據。

看來,大腦還有很多未知需要進一步探索,期待未來有更多驚喜發現能給人類帶來福音。

科學在發展,人類在不斷的進步,希望以後科學能給人類帶來更多的好的發展。

㈢ 人類的大腦跟其他動物的大腦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人類大腦在目前的解剖學、神經學研究中有好幾個獨特的地方,這里簡單列舉一下:

1 更加巨大的新皮質(大腦皮層)

大腦,或者我們准確一點說端腦,包括有基底神經節、大腦皮層、海馬等等區域,人類的一個特點就是大腦皮層,或者叫新皮質發生了超級大(這個形容詞一點都不過分)的擴張:我們看到的大腦圖片里主要的那些溝溝壑壑的都是大腦皮層。和近緣物種黑猩猩相比較,人類的新皮質大約是它的3倍大小[1]。

而這個區域可以分得很細:有控制情感相關的扣帶回、視覺相關的視皮層、語言相關的語言區、認知相關的眶額葉……目前公認的看法認為,正是有這樣巨大的大腦皮層,才有了人類這樣豐富的高級認知能力。


這里僅做了一些拋磚引玉,具體的研究內容非常豐富,大家有能力還可以找找相關研究了解。

㈣ 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普通人有區別嗎

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普通人最新研究是有區別的,但是有一定的爭議。在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去世後,病理學家托馬斯·哈維移除了它的大腦並將其切成240塊,並對全過程拍攝了大量圖片。隨後他將某些組織樣本和圖片交給研究人員,最終出現了少量相關研究。

最早期的研究表明愛因斯坦的大腦其實相對更小,重量比平均水平還要輕200克。隨後的研究發現了一些罕見的特徵,據稱是與他的視覺空間技巧有關。

2010年哈維將剩餘的愛因斯坦腦組織樣本和照片交給了國家健康醫葯博物館,並於今年早期創造了一個愛因斯坦地圖的iPad應用程序,使得用戶能夠「檢測獲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的神經解剖學。」

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人類學家迪恩·福爾克(Dean Falk )和同事從博物館館藏里分析了其中14張照片,首次發現了愛因斯坦大腦皮層的整個表面,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檢測大腦的溝回和腦脊的樣式細節,並將其與其它大腦進行比較。

「這些新照片顯示了以前出版的圖片中從未顯露的愛因斯坦大腦部分。」 福爾克這樣說道。「我們已經鑒定了他的大腦皮質中大部分的外部細節,愛因斯坦大腦中某些部位迴旋的樣式和復雜性真是令人震驚,並且與普通人的大腦相比有些部分非常罕見。」

「在對高級認知具有重要意義的前額皮質,對空間和算術推理具有重大意義的頂葉,以及視覺皮質中,這些特徵尤為明顯。某些部分的主要感官和運動皮層也格外擴展。」

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從理論上其本人早就與1915年證實,從實驗上目前也尚未被證偽。

(4)人的大腦什麼樣圖片擴展閱讀:

有的科學家認為僅從這樣的發現總結出某些結論沒有任何意義。「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就像研究諾斯特拉德馬斯(法國占星家)的作品,」英國卡迪夫大學的認知神經系統科學家克里斯·錢伯斯(Chris Chambers)。「你可以從前面、後面甚至側邊解讀它,並得出任何你想要的結論。」

「我們最終不可避免要犯下逆向推理和錯誤歸納的邏輯學錯誤:愛因斯坦的大腦的某些部分可能和別人的不一樣,這也解釋了他的超凡能力。但是這些差異可能並沒有任何功能性價值,這使得得出的任何結論都非常不堪一擊。」

錢伯斯補充說道,人腦結構存在巨大的可變性,因此在試圖解答這些發現時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我們只是在研究一個大腦,由此得出有關大部分人類的確定性結論幾乎是不可能的。人類的大腦體積形狀各不相同,且目前並沒有發現它與認知存在任何關系。很少人具有我們從教科書上看到的『正常大小』大腦,即使是愛因斯坦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