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老壽星圖片大全高清
擴展閱讀
寶貝描述手機端圖片 2025-02-04 08:50:09
精品雲煙圖片大全 2025-02-04 08:38:17

老壽星圖片大全高清

發布時間: 2023-07-25 19:05:30

① 求這張圖片1920*1080的,一個玩具小熊坐在禮品盒上的,圖我發下面,急。。感激不盡!

② 世界上活的歲數最高齡是多少

李慶遠是世界上最長壽的人,也是活了256歲的超級老壽星。

李慶遠,又名李清雲,出生於清朝康熙的第十六年,卒於中華民國的第二十二年,享年256歲。清末民初的中醫學者。100歲時,他因在中醫葯方面的傑出成就而被政府特別授予。200歲時,他經常上大學講課。在此期間,他多次接待西方學者來訪。李慶遠一生娶過24個妻子,子孫滿堂。

(2)老壽星圖片大全高清擴展閱讀;

李清元1933年去世,享年256歲。他有24個妻子和180個後代。當時,《紐約時報》和《時代》雜志報道。根據這個年齡,他應該出生在第十六年的康熙(1677)在清代。先後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九代至民國,他已經活了256年,是世界上罕見的長壽星。

長壽秘訣:「保持一種平靜的心態,坐如龜,行如雀,睡如狗。」這就是李慶遠留給後人長壽的秘訣指引。他始終認為保持一個平靜安寧的心態是長壽所必須的。他的飲食主要以米飯和少量的葡萄酒為主。

他認為自己健康長壽的原因有三:一長期素食,二心靜、開朗,三常年將枸杞煮水當茶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慶遠

人民網——歷史上真正最長壽的人:李慶遠活了256歲

③ 請問一下,這是什麼植物啊怎麼養殖啊萬分感謝

龍血樹,株形極為健美,葉片色彩斑斕,鮮艷美麗。有的品種葉片密生黃色斑點,被人們喜愛地稱為星點木,有的品種葉片上有黃色的縱向條紋,能分泌出一種表淡的香味,人們稱它為香龍血樹,有的品種葉片上嵌有白色、乳白色、米黃色的條紋,人們又稱之為三色龍血樹。龍血樹的莖干,能分泌出鮮紅色的樹脂,為之「龍血」龍血樹的美名便由此而得。

形態特徵

常綠小灌木,[1]高可達4m,皮灰色。葉無柄,密生於莖頂部,厚紙質,寬條形或倒披針形,長10~35cm,寬1~5.5cm,基部擴大抱莖,近基部較狹窄,中脈背面下部明顯,呈肋狀,頂生大型圓錐花序長達60cm,1~3朵簇生。花白色、芳香。漿果呈球形黃色。同屬多種和變種用於園林觀賞。龍血樹材質疏鬆,樹身中空,枝幹上都是窟窿,不能做棟梁;燒火時只冒煙不起火,又不能當柴禾,真是一無用處,所以又叫「不才樹」。植物習性龍血樹性喜高溫多濕,喜光,光照充足,葉片色彩艷麗。不耐寒,冬季溫度約15℃,最低溫度5~10℃。溫度過低,因根系吸水不足,葉尖及葉緣會出現黃褐色斑塊。龍血樹喜疏鬆、排水良好、含腐殖質營養豐富的土壤。

種植技術生產標准:14cm盆,高度為50cm ,冠幅約40cm ,生長周期約3個月基質准備:以疏鬆、排水和通氣性好的5-40mm規格的進口泥炭,將泥炭加水拌勻,(加水的標准:加水拌勻後,手緊握一把泥炭,水從指縫中滲出)待上杯種植。14cm盆每盆的泥炭用量約400毫升,一包300升進口泥炭可以裝750杯左右。上盆要求:選擇專業生產的優質種苗,苗高25 cm,冠幅20 cm ,葉片數4-6片,無病蟲害、無枯葉、黃葉。上盆:對重新使用的舊盆,必須要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半個小時以上,然後用清水沖洗,晾乾待用。小盆栽一般用口徑為14cm規格盆子種植,種植時先在杯底墊3cm左右基質,再將篩苗移入杯中,小苗種植不宜過深,以平植株基部為宜;基質松緊適中,裝至杯子9分滿。[2]繁殖方法龍血樹引入中國後,除少數熱帶地區培育出種子外,其他地區主要採用高壓、插條及組織培養的方法進行無性繁殖。壓條繁殖

龍血樹的莖干大多直立生長,發枝少。植株生長數年後,基部葉片脫落,自然失去觀賞價值。根據這種情況,蒔養者可在5至7月的高溫濕潤季節,進行高壓繁殖。方法是:在植株莖乾的適當部位,進行環狀切割,環口寬為1.8-2.2厘米,深至木質部,並用小刀剝去環口皮層,用干凈濕布擦去切口外溢的液汁用5000-1000ppm的萘乙酸水溶液塗抹切口上端皮層,再用白色塑料薄膜扎於切口下端,理順做成漏斗狀,裝上用苔蘚和山泥土混合配製的生根莖質,環包刀口,灌一次透水,扎緊江膜上端,再把植株置於室外蒔養,加強肥水管理。龍血樹高壓後,要隨時檢查基質是否乾燥,要隨時補充水分。一般經過30至40天的培育,環切部位便有新根出現,9至10月便可切離母體另行栽培成為一棵獨立生長的植株。扦插繁殖龍血樹還可用扦插的方法進行無性繁殖,時間在5至6月。這時正是龍血樹的

旺盛生長期,植株體內營養豐富,扦插後極易成活。扦插以前,可挑選觀賞價值較高的母株,取其生長兩年以
上的健壯枝條,每段長約10-20厘米,有葉無葉均可。插穗基部削成平口,上部橫切後保留葉片,上下切口可用清水浸泡洗凈外溢的液汁,置於陰涼通風處稍晾一段時間,再用500-1000ppm的萘乙酸浸泡插穗基部2-3厘米處,一般5秒鍾即可,隨浸隨插。龍血樹扦插,苗床可用小號的土陶花盆,基質可用蛭石、珍珠岩或者經過高溫消毒的素砂土,上盆後進行扦插。每盆一株,插好後澆一次透水,把苗床置於花搭光處,精心養護。以後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持基質濕潤。龍血樹傷口癒合快、生根早,發芽迅速,一般15至20天,切口在創傷激素的作用下,便產生愈傷組織,25至35天,插穗在內源激素的作用下,很快就能出現根的原始體,35天至40天就能萌發新根,兩個月以後,便可用培養土翻盆移栽。栽培養護栽培養護

可用腐殖土、泥炭土、河沙各1份混合作基質,在遮光70~80%的條件下栽培。生長季節每月施復合肥1~2次,保持土壤濕潤,夏季應多噴葉面,提高空氣濕度,葉質會更肥厚,葉色亮麗 ,不易干尖。冬季要防寒,應保持8℃以上,盆土減少淋水,但經常淋濕地板增加濕度對保持葉片色彩、防止干尖有作用。本屬植物葉姿優美,是各種室內布置的好材料,在入室 前如能適當降低濕度,使之適應較乾燥環境,入室後經常向葉面噴水,就可在室內長期觀賞,不易干葉尖。有些經室內擺設受損的植株,如果損害不嚴重,只要搬回產場經過一段時間養護就可恢復,有些損毀嚴重的植株難以恢復,可用作種苗繁殖用;如香龍血樹有些人擺一段時間葉片
損毀後就扔掉,甚是可惜。其實只要在莖幹上端萌枝下約2cm截除殘枝,繼續常規管理,一段時間後又可萌出新枝葉。園林用途[3]龍血樹株形優美規整,葉形葉色多姿多彩,為現代室內裝飾的優良觀葉植物,中、小盆花可點綴書房、客廳和卧室,大中型植株可美化、布置廳堂。龍血樹對光線的適應性較強,在陰暗的室內可連續觀賞2-4周,明亮的室內可長期擺放。育培管理龍血樹喜溫暖、怕嚴寒,喜光照而怕烈日曝曬,最適宜在溫暖而又不酷熱的環境中生長。春夏秋三季,是龍血樹生長的旺盛季節,這段時間,蒔養者必須充分滿足它對水分、養分、溫度和需要,使之健壯生長。肥水管理

龍血樹喜歡蔬松肥沃,通透性好的基質,可採用無土培育的方法,進行栽培管理。栽培的容器,應選美觀大方的宜興紫砂盆,或者挑選江西省景德鎮市的瓷質高級陶盆。基質可用蛭石、珍 珠岩、泥炭土充分混合。這種基質,通透性好、清潔干凈、無菌無味。龍血樹且這種基質栽培在高級容器中,可以數年不翻盆、不換土、植株根系發達,生長健壯。無土栽培的肥水管理,主要是追施營養液。如果栽培數量少,可以不專門配製營養液,而採用市場上出售的「紅梅」、「金月」牌營養液。按照使用說明,加入適宜的水分,充分混合後加以澆灌,也可每隔30至40天,刨開表層基質,施一次顆粒狀遲效性肥料。每3至5天澆水一次,保持基質濕潤。夏季多數地區高溫乾燥,可在每天上午10時和下午6時以後,用細孔噴壺向葉面進行霧狀噴水,保護好美麗鮮艷的葉片色澤。冬季休眠期要停止施肥,控制澆水,一般置於室內越冬,可以每隔十天半月澆水一次,維持盆土略為干潤即可,使之安全越冬。溫度光照龍血樹既喜歡溫暖濕潤和陽光照射的環境,也能耐陰。但是,在室內蒔養,若長時間置於過於蔭蔽的環境,也會導致葉片退色。所以最好把花盆放在東南方向的窗檯上,使之充分接受陽光的照射。如果肥龍血樹置於陽台上蒔養,當夏季陽光過於強烈的時候,要把花盆移入室內,特別是中午,要適當進行遮蔭,一般光照度為40-50%即可,以免驕陽灼傷葉片。龍血樹喜溫暖,不耐嚴寒。它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0-28攝氏度,如果夏季高溫,氣溫超過32攝氏度,或者冬季氣溫低於15攝氏度,龍血樹便處於休眠或半休眠狀態。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10月下旬以後,要陸續將龍血樹搬入室內,以防早霜的侵害。整個冬季,最好把室溫控制在10-20攝氏度之間,不能太低。同時,應把盆花置於南向的窗檯內,使陽光直接照在植株體上,並定期轉動方位,使之受光均勻。如長時間無陽光照射,可利用晚上開燈,把龍血樹置於40瓦的燈光下,進行人工燈光補助照射,保證葉片美觀。晚間要把龍血樹放在窗簾以內,並用厚型窗簾阻擋冷空氣,或者把花盆擺放在屋角溫暖處,使之安全越冬。病害防治由於環境乾燥,長期將龍血樹置於陽台或室內窗檯蒔養,容易生長紅蜘蛛。

紅蜘蛛俗稱火龍,屬於蟎類害蟲,多群集於植株葉片的背面,結網掩體,刺吸液汁。龍血樹受其危害,葉片退色,葉綠素受到破壞,表面出現密集的小黃點、小黃斑,並逐漸萎縮、黃化、枯萎,嚴重時脫落,失去應有的觀賞價值。防治方法。紅蜘蛛經常躲藏在枝條、葉片的背面或者時片茂密的地方,拉網隱蔽,人工捕捉比較容易。如果用化學葯劑除治,可用20%的三氯蟎醇乳劑,加入800-1000倍的水,製成溶液噴灑,此葯對成蟲、若蟲和蟲卵都具有良好的殺傷作用。還可用50%的敵敵畏乳劑加入1000-1500倍水,製成溶液噴灑,在噴葯的時候要注意葉片背面也要噴到,這樣,殺除效果更佳。龍血樹鏈格孢黑斑病龍血樹鏈格孢黑斑病主要為害龍血樹葉片,龍血樹葉片生不規則形或近圓形病斑,葉片
四周具褐色圈,中央灰白色,後病部生有密密麻麻的黑色小霉點,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 Alternaria sp.
稱一種鏈格孢,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梗 常不分枝,有明顯的孢子痕,具隔膜,大小 14-48 × 6-13(μm)。分生孢子倒棍棒狀,有隔膜 3-18個,橫隔處向內縊縮,縱隔
0-15個。病菌以菌絲體在病部或病落葉上越冬,翌春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入雨季或空氣濕度大、缺肥發病重。防治方法⑴ 大批量繁育龍血樹的棚室,應在每年春、夏兩季之交關閉門窗後,每 667㎡用 45% 百菌清煙劑 200g
熏一夜,可熏死大部分病菌,能減輕發病。提倡使用『福騰' 牌溫控式電熱硫磺蒸發器,利用電熱使硫磺或其它殺菌劑以蒸氣狀態進入保護地空間均勻擴散,徹底滅菌⑵ 發病後除仍可用上述煙霧法防治外,也可噴灑40%百菌清懸浮劑400-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 1000 倍液、 7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 80%
噴克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隔 10 天左右 1 次,防治 3-4 次。⑶ 精心養護。龍血樹喜高溫多濕和半陰環境,生長適溫為 20-25℃,冬季越冬溫度應高於5
℃,要求盆土排水良好,夏季直射光線過強,葉尖會被灼焦,生長期間應供給充足水分,經常噴水於葉面或植株四周,增加空氣濕度,每月施 1 次肥,增強抗病力。[4]編輯本段相關資料誰是世界上年齡最大的植物壽星?據考證,紅杉、猴麵包樹、澳大利亞桉樹均可活到4000多歲,而「世界爺」巨杉已活了5000多歲,但這些都還不是植物中年齡最大者。

1868年,著名的地理學家洪堡德在非洲俄爾他島考察時,發現了一棵年齡已高達8000歲的植物老壽星。可惜這顆樹已被剛發生的大風暴折斷。也正因為它被風暴折斷了主幹,洪堡德能通過數它樹干斷裂處的年輪知道其准確年齡。這是迄今為止知道的植物最高壽者。這顆長壽的樹叫龍血樹,樹高18米,主幹直徑近5米,距地面3米折斷處直徑也有1米。龍血樹屬百合科植物,全世界有150多種,中國南方的熱帶雨林中有5種。它的生長十分緩慢,幾百年才能長成一棵樹,一百年才開一次花,因此十分珍貴稀有。

龍血樹受傷後會流出-種血色的液體。這種液體是一種樹脂,暗紅色,是-種名貴的中葯,中葯名為「血竭」或「麒麟竭」,可以治療筋骨疼痛。古代人還用龍血樹的樹脂做保藏屍體的原料,因為這種樹脂是一種很好的防腐劑。它還是做油漆的原料。龍血樹原產非洲西部的加那利群島,當地人傳說,龍血樹里流出的血色液體是龍血,因為龍血樹是在巨龍與大象交戰時,血灑大地而生出來的。這便是龍血樹名稱的由來。一般樹木,在損傷之後,流出的樹液是無色透明的。有些樹木如橡膠樹、牛奶樹等可以流出白色的乳液,但你恐怕不知道,龍血樹竟能流出「血」來。龍血樹是屬於百合科的喬木。雖不太高,約10多米,但樹干卻異常粗壯,常常可達1米左右。它那帶白色的長帶狀葉片,先端尖銳,像一把鋒利的長劍,密密層層地倒插在樹枝的頂端。一般說來,單子葉植物長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能繼續加粗生長了。龍血樹雖屬於單子葉植物,但它莖中的薄壁細胞卻能不斷分裂,使莖逐年加粗並木質化,而形成喬木。龍血樹原產於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島。全世界共有150種,中國只有5種,生長在雲南、海南島、台灣等地。龍血樹還是長壽的樹木,最長的可達八千多歲。【海南龍血樹】( 小花龍血樹 )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百合科
Liliaceae,喬木狀,高3~4m。葉聚生於莖和枝頂,幾呈套疊狀,長約70cm,抱莖,無柄。圓錐花序長約30cm,花序軸無毛或近無毛。分布於海南西南部,生於背風區的乾燥砂土上。國家二級保護瀕危種。[5]介紹「漫談」名貴的雲南紅葯——血竭,又名麒麟竭,麒麟褐,與雲南白葯齊名,又是著名葯品「七厘散」的主要成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譽之為「活血聖葯」,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收斂止血的良好功效,既可內服,又可外用,是治療跌打損傷、活血、止血的特效葯。血竭是以龍舌蘭科常綠喬木,龍血樹為原材料提煉出來的。在化妝品的Inci表格中名稱為:秘魯巴豆樹脂提取物。作為一種名貴的傳統中葯,血竭在我國傳統醫學上沿用至少有1500多年的歷史,但在1972年以前未發現國產龍血樹時,所用血竭一直靠從東南亞和非洲進口,價格十分昂貴,每年要耗去國家大量外匯。在國外,血竭多稱為龍血(DRAGON,S
BLOOD),非洲用龍舌蘭科龍血樹屬的植物樹干割取血竭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而用棕櫚科植物黃藤果實提取血竭僅是近代的事,但我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對血竭植物有過記載,蘇頌《唐本草》中寫道:「血竭原植物,木高數丈,婆娑可愛。其脂液從木中流出,滴下如膠飴狀,久而堅凝,乃成竭,赤作血色,采無時」。談到國內龍血樹和國產血竭,那還得從一位傳奇式人物——中國著名植物學家、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創始人蔡希陶教授說起。蔡老原籍浙江東陽,1911年出生於一個醫生家庭,從小熱愛大自然,年青時以優異成績考入北京靜生生物調查所,跟隨著名植物學家胡先驌先生學習植物學。20世紀30年代初蔡老就深入雲、貴、川等地考察植物,採集植物標本。為了進大涼山,他與黑彝頭人歃血為盟,為了到滇南,他不顧瘴癧之氣和匪患之險,拉著馬尾巴闖過無人區。蔡老喜歡植物也酷愛文學,他在雲南採集植物標本時寫的小說《普姬——一個花苗姑娘》、《爬梯——一個趕馬人的日記》、《四川的巴布涼山人》等,受到魯迅先生的高度稱贊。但是,他高深的文學造詣卻給他帶來了不幸的災難。1960年,蔡老的好友吳晗寫的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中的「罷官」二字就是根據蔡老的意見加上去的。文革期間,《海瑞罷官》受到批判,而「罷官」二字又是重點,蔡老因此受到牽連,遭到殘酷的迫害。70年代,美國侵略越南,「同志加兄弟」的中國給予越南無私的援助,舉國上下尤其是福建、廣東、廣西、雲南等省的植物學工作者都在四處尋找特效止血葯,盡管踏破鐵鞋,但都是徒勞無功,一無所獲。當時蔡老剛剛得以「解放」,恢復工作,已過花甲之年的他以博大的胸懷,不計個人恩怨,根據年青時代採集標本的回憶,帶領一批青年科技人員於1972年首次在雲南省思茅地區孟連縣境內的石灰山上發現大片龍血樹。從此,國產血竭才得以誕生,且其療效優於進口的、以棕櫚科植物為原料加工的血竭,填補了我國醫葯史上的一項空白。為此,蔡老去世以後,他的一半骨灰埋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內他親手種植的龍血樹下,另一半骨灰埋在昆明黑龍潭昆明植物研究所里他親手種植的水杉樹下。龍血樹生長很緩慢,一年之內樹干增粗還不到1厘米,但在植物界中它的生命期最長,可達八千年,因此被植物學家們譽之為「植物壽星」。龍血樹是一種熱帶常綠喬木,樹皮一旦被割破,便會流出殷紅的汁液,象人體的鮮血一樣,因此而得名。它大多分布於海拔較高的石灰岩地區,高可達20米,樹干粗短,樹皮縱裂,顯得老態龍鍾,但枝、葉卻十分繁茂,墨綠色的帶狀葉片集中輪生於枝頂,青翠欲滴,生機勃勃,整個樹冠非常美麗,在許多旅遊區、賓館、酒店都可以見到供人們觀賞的龍血樹。目前,龍血樹已是珍稀植物,受到了國家的重點保護。[6]編輯本段種類小花品種(小花龍血樹)Dracaena cambodiana Pierre ex
Gagnep,
小花龍血樹[7]
百合科 Liliaceae,喬木狀,高3~4m。葉聚生於莖和枝頂,幾呈套疊狀,長約70cm,抱莖,無柄。圓錐花序長約30cm,花序軸無毛或近無毛。分布於海南西南部,生於背風區的乾燥砂土上。國家二級保護瀕危種。劍葉品種龍血樹屬植物共約150餘種,產於東半球熱帶地區,中國產約8種。目前公認國產龍血竭的資源植物為劍葉龍血樹,其拉丁學名被鑒定為D.
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又稱交趾龍血樹)。分布於北緯21.5~23.6°地區,以東南亞的柬埔寨、寮國、越南等國為主要產地;國內以雲南思茅、西雙版納等地為主產區,廣西、海南等地也有部分資源,主要分布在雲南南部和廣西南部海拔250~1 700
m的熱帶亞熱帶石灰岩山地。1985~1990年的中葯資源普查中,在思茅的景谷等縣發現了大面積的龍血樹純林。劍葉龍血樹在雲南省分布的生態區多為懸崖絕壁的石灰岩地區陽坡,垂直分布區為海拔800~1700m,常見於山勢險峻、坡度較陡的石縫間。雲南金平、勐臘、景洪、思茅、普洱、景谷、孟連、滄源、鎮康、耿馬等地通稱為岩棕;基諾族稱雅波德,傣族稱埋嘎篩,愛伲族稱來篩等;廣西稱為山海帶。劍葉龍血樹為長綠喬木狀植物,莖高3~7m、直立、少分枝、具密環狀葉痕,樹皮灰褐色;葉聚生於莖的頂端、劍形、無柄、革質,長約110
cm,寬4~5 cm,中部擴大至6~7 cm,先端漸尖,向基部變窄後又擴大抱莖,中脈明顯;大型圓錐花序頂生,長120 m,花2~4朵簇生,白黃色,花小,長7~8
mm;漿果球形,直徑10~12
mm,桔紅色,干後黑色。龍血竭形成於受損傷莖乾的次生維管束及結合組織中。香龍血樹
香龍血樹
香龍血樹樹干粗壯,葉片劍形,碧綠油光,生機盎然。當今被譽為「觀葉植物的新星」,成為世界上十分流行的室內觀葉植物。香龍血樹自17世紀40年代從熱帶非洲傳入歐洲,主要栽培在英國、法國植物園的溫室內,供參觀者欣賞。以後進入美洲和亞洲的植物園和公園內。到20世紀70年代盆栽的香龍血樹在歐美已十分盛行,成為室內重要的裝飾植物之一。目前,荷蘭香龍血樹的年產值已達到3760萬美元,列荷蘭盆栽植物產值的第二位。義大利、西班牙等國也有一定規模的生產。岩棕
柬埔寨龍血樹
柬埔寨龍血樹(岩棕)Dracaena cambodiana ,[龍舌蘭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莖不分枝或少分枝,樹皮灰褐色,有葉痕形成的環。葉聚生於莖,枝先端,劍形,葉革質,無明顯主脈,向基部略變窄而後擴大,抱莖,革質,無並柄。大型圓錐花序腋生,分枝很多,花序軸無毛或近無毛,花淡黃色,簇生。漿果球狀。常生於石灰岩山石縫中,常成群生長為優勢種,是耐乾燥、喜鈣植物。產於勐臘、孟連、普洱、鎮康等縣的石灰岩山地。具較高經濟價值植物,漸危種,國家Ⅱ級保護。[8] 種植技術生產標准:14cm盆,高度為50cm ,冠幅約40cm ,生長周期約3個月基質准備:以疏鬆、排水和通氣性好的5-40mm規格的進口泥炭,將泥炭加水拌勻,(加水的標准:加水拌勻後,手緊握一把泥炭,水從指縫中滲出)待上杯種植。14cm盆每盆的泥炭用量約400毫升,一包300升進口泥炭可以裝750杯左右。上盆要求:選擇專業生產的優質種苗,苗高25 cm,冠幅20 cm ,葉片數4-6片,無病蟲害、無枯葉、黃葉。上盆:對重新使用的舊盆,必須要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浸泡半個小時以上,然後用清水沖洗,晾乾待用。小盆栽一般用口徑為14cm規格盆子種植,種植時先在杯底墊3cm左右基質,再將篩苗移入杯中,小苗種植不宜過深,以平植株基部為宜;基質松緊適中,裝至杯子9分滿。壓條繁殖
龍血樹
龍血樹的莖干大多直立生長,發枝少。植株生長數年後,基部葉片脫落,自然失去觀賞價值。根據這種情況,蒔養者可在5至7月的高溫濕潤季節,進行高壓繁殖。方法是:在植株莖乾的適當部位,進行環狀切割,環口寬為1.8-2.2厘米,深至木質部,並用小刀剝去環口皮層,用干凈濕布擦去切口外溢的液汁用5000-1000ppm的萘乙酸水溶液塗抹切口上端皮層,再用白色塑料薄膜扎於切口下端,理順做成漏斗狀,裝上用苔蘚和山泥土混合配製的生根莖質,環包刀口,灌一次透水,扎緊江膜上端,再把植株置於室外蒔養,加強肥水管理。龍血樹高壓後,要隨時檢查基質是否乾燥,要隨時補充水分。一般經過30至40天的培育,環切部位便有新根出現,9至10月便可切離母體另行栽培成為一棵獨立生長的植株。 扦插繁殖龍血樹還可用扦插的方法進行無性繁殖,時間在5至6月。這時正是龍血樹的
龍血樹旺盛生長期,植株體內營養豐富,扦插後極易成活。扦插以前,可挑選觀賞價值較高的母株,取其生長兩年以
上的健壯枝條,每段長約10-20厘米,有葉無葉均可。插穗基部削成平口,上部橫切後保留葉片,上下切口可用清水浸泡洗凈外溢的液汁,置於陰涼通風處稍晾一段時間,再用500-1000ppm的萘乙酸浸泡插穗基部2-3厘米處,一般5秒鍾即可,隨浸隨插。龍血樹扦插,苗床可用小號的土陶花盆,基質可用蛭石、珍珠岩或者經過高溫消毒的素砂土,上盆後進行扦插。每盆一株,插好後澆一次透水,把苗床置於花搭光處,精心養護。以後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保持基質濕潤。龍血樹傷口癒合快、生根早,發芽迅速,一般15至20天,切口在創傷激素的作用下,便產生愈傷組織,25至35天,插穗在內源激素的作用下,很快就能出現根的原始體,35天至40天就能萌發新根,兩個月以後,便可用培養土翻盆移栽。 龍血樹株形優美規整,葉形葉色多姿多彩,為現代室內裝飾的優良觀葉植物,中、小盆花可點綴書房、客廳和卧室,大中型植株可美化、布置廳堂。龍血樹對光線的適應性較強,在陰暗的室內可連續觀賞2-4周,明亮的室內可長期擺放。

④ 金魚都有什麼品種帶清晰圖片

紅頂虎頭 虎頭在武漢又稱獅頭,在福建稱之為壽星,紅頂虎頭曾被一度誤為 是「鵝頭紅」,其實鵝頭屬於另一品系(見上篇)。紅頂虎頭全身銀白,唯獨頭頂正中的頭瘤為艷紅色。同 鶴頂紅一樣,紅頂虎頭帶有「鴻(紅)運當頭」的美好寓意,而且魚鰭短小,體形粗壯,游動時如蹣跚學步 的嬰孩,更加可愛。紅頂虎頭的主要產地有蘇州、天津、福州,尤以蘇州產的紅頂虎頭最佳,頭型方正,背 部粗壯。根據頭頂紅色頭瘤的分布還可細分為紅頭虎頭(全部頭瘤皆為紅色)和紅頂虎頭。 墨龍睛蝶尾 是龍種金魚中被認為最正宗的金魚品種,許多以金魚為題的藝術作品裡,常以龍睛作為原型。它不僅具 有狀如算盤子型眼睛,而且其尾型寬大,如蝴蝶雙翅,因此得名。又有「黑牡丹」的美名。在單色金魚品種 中,黑色金魚最為名貴,普通紅色金魚出生時為青灰色,之後逐漸褪橙轉紅,這種變色過程只經歷一次。而 黑色金魚有很多在成魚後發生退色,或變成褐黑色,甚至褪為紅色。正品的墨蝶尾色澤猶如黑絲絨,包括魚 腹,通體濃黑,顏色的厚重感極強。尾鰭條質硬,在靜止時猶如打開的摺扇。配上高聳的背鰭和發達的眼球 ,顯得「龍」姿綽約,熠熠生神。 鳳尾龍睛 在金魚傳統品種中,有一類蛋種金魚名為丹(蛋)鳳, 尾鰭長大,薄若蟬翼,游動時恰似輕紗曼舞,儀態萬千。但美中不足的是頭型仍留存了鯽魚般的平頭型,稍 失風采,近年來飼養者寥寥。鳳尾龍睛則沒有這種缺失,集中了龍睛身形和丹鳳尾的優點,尾鰭條柔軟,靜 止時垂下來,甚至超過身長。長鰭猶如鳳凰飛舞在雲端的尾翼,煞是美麗。鳳尾龍睛也被稱作長尾龍睛、裙 尾龍睛。 玉印頭 是從紅高(獅)頭中變化而來。全深紅色,頭頂生有白色方形頭瘤,好似頭頂一顆 方形玉印,因此得名「玉印頭」,反而它的正式名稱「白頂紅高(獅)頭」卻很少有人提及。獅頭型玉印頭 與高頭型玉印頭的唯一區別在於,高頭型頭頂的頭瘤並不向兩腮下延,因此全部頭瘤皆為白色,而獅頭型的 頭瘤包裹了兩腮,但只有頭頂部分為白色,兩腮部分與身體紅色相同。玉印頭在色彩搭配上與鶴頂紅恰好相 反,如果把這兩個品種同缸飼養,則更顯奇趣。 熒鱗蝶尾 是近年來涌現的一個新品種,具有特殊的 色彩搭配,黑、白、紅三色色塊交織,彼此襯托渲染,猶如國畫用色的曼妙,又被人稱為「山水畫蝶尾」。 色彩與日本錦鯉中的昭和三色頗有神似,效果別致。與五花金魚不同,熒鱗蝶尾屬於硬鱗,主體顏色為黑色 ,具有發達的反光物質,在微弱的光線下,仍熠熠生輝,因而得名熒鱗。熒鱗蝶尾的這種色彩搭配在琉金也 有出現,受到人們的重視,在諸多大賽中頻頻得獎。 宮廷鵝頭紅 屬於蛋種鵝頭類型,是傳統的金魚 品種,在北京舊稱「紅帽子魚」。曾一度在市場上消聲匿跡,瀕臨失傳。鵝頭金魚的特點是背部的鱗片緻密 ,特別是白色的體色,在陽光的照射下銀光閃閃。鮮艷的紅色頭瘤雖不似虎頭金魚的發達,但更緻密,更顯 周正。現在此品種養殖者很少,市場上很少見到。造成有人誤將蛋紅頭或者背鰭殘缺的鶴頂紅(文種)當作 宮廷鵝頭紅。 望天 望天又稱「頂天眼」、「朝天龍」,是一種眼型特殊變異的金魚,眼球翻轉向上 ,俯視時與人的目光對視,十分有趣。據傳說,舊時養在宮廷中受到皇帝喜愛,有朝見天子的含義。望天眼的 眼球、眼眶組成三環套月的樣子,眼眶部分富含反光物質,正如浮萍上的露珠,雖不生根亦不滴下,顯得眼 睛晶亮非凡。近年又有人將絨球與望天進行雜交,新品種體型短圓,沒有背鰭,鼻隔膜發育特別,呈球狀褶 皺。當其悠然自得地在水中游動時,吻端的成對絨球左右擺動,討人喜愛。 喜鵲花高頭槌 體色由黑 白兩色組成,頭、背、尾鰭均為黑色或藍色,而腹部潔白如雪,酷似喜鵲鳥的體色,因而得名,具有喜鵲報 喜的美好含義。喜鵲花黑白對比鮮明,色彩明快,十分引人注目。這種色彩搭配在虎頭、龍睛、高頭等品種 中都有出現。圖中的這尾喜鵲花高頭槌,不僅具有喜鵲花高頭的特徵,而且配以四絨球,魚鰭飄擺,有若無 骨,屬於喜鵲花高頭的佳品。

⑤ 這張圖什麼意思

這是個心形圖片。


「心形」是一種圖案,它起源於中國的甲骨文的「心」字。是表達人們心中美好情感。

漢字「心」,不僅僅表示心臟,而是有著豐富的內涵。

古時候科學技術並不發達,在明代以前,中國的古人一直認為,人的一切思維活動也是由心產生的。所以,古人認為心不光是一個臟器,更是一個主管思維的器官,認為一切思維情感皆由心生。心形後來也就演變成為表達人們心中美好情感的一種象徵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