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成都地鐵高清圖
圖片如下:
1、
據2019年12月,成都地鐵共開通7條線路,線路總長302.285千米,均採用地鐵系統,共計207座車站投入運營(換乘站不重復計算),18座換乘站。
(1)法國蜀錦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成都地鐵的文化特色:
1、地鐵標識
成都地鐵標志是從急馳的列車、飛揚的蜀錦、連綿的蜀山、柔美的水花、彎曲的隧道等六個畫面中演變出來的,寓意為:「巴山蜀水織錦綉,地鐵生活撲面來。」
標志上的間隙好似彎曲的鐵軌,形似飛揚的蜀錦,正形似綿延的蜀山,負形似柔美的水花。從設計策略上看,從城市和消費者兩個層面入手,意味著「成都地鐵、生活一脈」。整個標志看起來像一列飛馳的列車,同時象徵川流不息的含義,選擇清秀的藍色則有藍天白雲的意境。
2、吉祥物
成都地鐵吉祥物為真真與誠誠,2018年9月27日,微信上線成都地鐵真真與誠誠的表情包。
3、標志色
成都地鐵每條線路都給定顏色作為代表色,方便乘客識別線路。配圖為成都地鐵各線路的詳細顏色配色方案以及調色數據。
2. 四川省的特色美食
1.缽缽雞
缽缽雞,流傳至今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是以陶器缽盛放配以麻辣為主的配料,加上多種配料的去骨雞片拌合而成。「缽缽雞」從何而來?「缽缽」,原意為瓦罐,它運用了疊音詞的方式起的菜名,別致又帶著親切感。缽缽雞有皮脆肉嫩,麻辣鮮香,甜咸適中的特色。吃奶湯面時配以缽缽雞,別有風味。
2.擔擔面
擔擔面是四川民間極為普遍且頗具特殊風味的一種著名小吃。因常由小販挑擔叫賣,由此得名。此面用麵粉擀製成面條,煮熟,舀上炒制的豬肉末而成。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
3.肥腸粉
肥腸粉歷來是成都眾多小吃中最有特色的品種之一,其麻辣鮮爽,色紅味美,配上特色的拌肥腸既可作為小吃品味,也可權作特色一餐。肥腸粉完全具備「快餐」的特點。
4.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原名「夫妻廢片」,但並不用肺。屬於川菜系,四川漢族特色小吃,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料,注重選料,製作精細,調味考究。夫妻肺片片大而薄,粑糯入味,麻辣鮮香,細嫩化渣。深受群眾喜愛,為區別於其他肺片,便以「夫妻肺片」稱之,在用料上更為講究,質量日益提高。
5.廣元蒸涼面
元蒸涼面是四川廣元地區漢族傳統小吃之一,吃起來酸、甜、麻、辣、香兼具,開胃,爽口,味道濃久。超出廣元市再無產地。其外型外型和陝西涼皮近似,但其原材料為大米而不是麵粉。廣元涼面口感滑膩爽口,清涼宜人。
6.火鞭子牛肉
火鞭子牛肉起源於清代乾隆年代,清末民初已成為四川名特產。與張飛牛肉和太和牛肉一起稱為「川中牛肉三傑」。火邊子牛肉是鹽都(四川自貢地區)漢族傳統名特產之佳品,客觀存在以質優味美、片薄如紙、酥香綿長而聞名遐爾。火邊子牛肉源於清乾年間,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其選料嚴格,刀工精細,工藝考究、風味獨特、綿香生津、回味悠長。
7.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全名為「李庄刀口蒜泥白肉」,是四川宜賓歷史文化名鎮李庄的漢族傳統美食,選用皮薄肉嫩、肥廋比例恰當的「長白山」或「約克」或「巴克夏」豬肉,加以多種醬料製成,有清香爽口,肥而不膩,咀嚼化渣等特點。
8.羅江豆雞
此菜是四川羅江縣著名風味素菜。以黃豆為主料,磨成豆漿。製成油皮,裹以芝麻末,經蒸制而成。顏色棕黃,綿軟干香,咸香鮮麻。
9.奶湯面
奶湯面是四川邛崍縣漢族特色小吃。即用新鮮豬骨、豬蹄、香肘、雞燉成香味濃郁的奶湯,將其盛入碗內,配以佐料,加入煮熟的水葉面即成。在邛崍奶湯面可謂是家喻戶曉。最受歡迎。以至在邛崍周邊地區,也只有羊馬查渣面能於邛崍奶湯面相提並論。
10.三大炮
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地區漢族特色小吃,主要由糯米製成,由於在拋扔糯米團時,三大炮如「彈丸」一樣,發出「當、當、當」的響聲,分為「鐵炮」,「火炮」,「槍炮」,故名總稱「三大炮」。吃時配以「老鷹茶」,別有風味。三大炮有香甜可口、不膩不粘又化渣的特點,且價廉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