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走馬燈內部圖片由什麼組成
擴展閱讀
小米所有圖片哪裡找 2025-02-05 07:51:41
作文書圖片素材 2025-02-05 07:36:36
抑鬱症圖片大全 2025-02-05 07:16:44

走馬燈內部圖片由什麼組成

發布時間: 2023-07-09 00:13:47

『壹』 什麼是跑馬燈

跑馬燈是傳統特色手工藝品,亦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由毛竹編織成馬頭,馬尾,屬於燈籠的一種。

在過去,跑馬燈一般在春節等喜慶的日子裡才表演,由二十來位11—14歲小孩組成,邊跳邊唱,根據節奏快慢形成不同陣勢,有喜慶、丁財兩旺、五穀豐登的寓意。跑馬燈屬系在身上糊上顏色鮮艷的紙,如今已由絲綢取代。

中國傳統玩具之一,燈籠的一種,常見於元夕、元宵、中秋等節日。燈內點上蠟燭,燭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輪軸上有剪紙,燭光將剪紙的影投射在屏上,圖象便不斷走動。

因多在燈各個面上繪制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而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故名跑馬燈。跑馬燈內的蠟燭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馬燈時要放正,切勿斜放。

(1)走馬燈內部圖片由什麼組成擴展閱讀

跑馬燈的起源:

科學史研究者大都依據文學家范成大(1126—1193)的詩文記載,認為南宋時才有跑馬燈。范成大的詩集中有首記敘蘇州正月十五上元節 的詩,詩中描繪了千姿百態的燈。

諸如飄升於天的孔明燈,在地上滾動的大滾燈,以及「轉影騎縱橫的走馬燈」等。當時似無「跑馬燈燈」之名,詩人自注為「跑馬燈」。

「跑馬燈」在中國文學中有關此事的最早記載,詩人所記為淳熙十一年之事,即公元1184年。以此計後已有800 年歷史了。

跑馬燈有兩大特點,利用熱氣流作動力;另一個是以渦輪裝置帶動燈上畫面轉動。若依此兩點追本溯源,它在北宋出現之前,已經歷了至少有1300年的發展史。

『貳』 如何製作走馬燈

中國古代漢族民間藝人製作的走馬燈是以高粱秸為框架,用彩紙及彩紙編成的各式精美吊飾製成。不足之處是不結實,易壞,一般人很難做。市場上的走馬燈多為電動旋轉,但不及傳統的走馬燈有意義;且此種走馬燈為工廠生產,百姓也很難製作。
一、製作火焰籠。找1塊稍硬的紙板,裁出1個直徑約10厘米的圓,圓心處留1個老數可供1根長竹簽穿過的洞。將圓分為16等分,每等分為22.5°,並畫線做上記號,然後用刀沿線切出一小口並向外稍折出。熱空氣就從此通過。圓的邊緣切出若干個小角,折出,粘上刻有(挖空)各種自己喜歡的圖案的長條道林紙(長約為上面圓的周長,寬約16厘米)。挖空圖案的部分可在背面貼上各色彩色玻璃紙,就變成了彩色圖案,會更加好看。上下要粘牢,成筒狀。最後把竹簽穿唯寬上。竹簽與圓紙之間(下面)纏1塊小紙,托住圓紙。火焰籠就做成了。
二、製作框架。找些重量較輕的小木條或小木棍釘成1個比火焰籠稍大的四方體,在指含亮下方(底座)中間釘1根寬木做橫底板。上面放蠟燭,中間放1個小玻璃瓶或其他較滑的東西,火焰籠的竹簽放在上面容易滑動和旋轉。框架四面貼上白色窗紙(透明)。上方(頂座)拴一根繩子可提、可掛。中間一橫木,打洞。火焰籠中間的竹簽一頭穿在此木上,一頭落在較滑的東西上,這樣一個走馬燈就做成了。如在外面精心修飾一番,更加漂亮。只需要點上蠟燭,它就轉動了。走馬燈內的蠟燭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馬燈時要放正,切勿斜放。
材料准備:
自備製作用走馬燈的工具和材料。
如;剪刀、膠水、鉛筆、直尺、圓規、各種彩紙(方形或圓形紙片)、細鐵絲一段(20cm)、縫衣針、印有奔馬的紙片、子母扣。
製作步驟:
1、把紅紙剪成如圖一方一圓,方的為36×14CM,圓的直徑12CM,方的作圓筒,圓的作頂蓋(風輪)。
2、把圓筒一端邊剪成許多小齒,粘上膠水,以便貼頂蓋。
3、作頂蓋上的風輪:把圓形紙中央剪出8個小窗門,每個窗門半開著,方向要一致。作完之後把它粘在圓筒上。
4、用細鐵絲作支架,做成雙環狀套在台燈燈泡上,尖端頂在頂蓋的圓心處,為了耐用,圓心處嵌上子母扣作為軸承。
5、剪粘奔馬圖樣。也可以用彩筆畫馬的圖形。

『叄』 科學走馬燈的製作法

科學走馬燈的製作法如下:

材料准備:硬紙板(1塊,圓悔段形, 直徑10公分)蠟燭(1枝5公分)、卡紙(1 張長方形, 26 公分)、畫片(5片,長方形)、竹筷(1根)、撳扭(1個)、縫衣針(1枚)、透明紙(1張26公分×18 公分)大號紙條(5根,0.4公分x 12公分)剪刀、膠水、小刀。

操作步驟:

1、首先,剪出一個直徑10 公分的圓紙板,做成如圖所示的風輪,實線部分用小刀割開,虛線部分按同一朝向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