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什麼是蜱蟲圖片
擴展閱讀
冰淇淋唯美圖片 2025-02-05 12:40:17
詠柳古詩配畫圖片大全 2025-02-05 12:31:53

什麼是蜱蟲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7-08 13:58:24

A. 這是什麼蟲子

你好,有圖片嗎

  • 是蜱蟲

  • 蜱(pí)蟲屬於寄蟎目、蜱總科。成蟲在軀體背面有殼質化較強的盾板,通稱為硬蜱,屬硬蜱科;無盾板者,通稱為軟蜱,屬軟蜱科。全世界已發現的約800餘種,計硬蜱科約700多種,軟蜱科約150種,納蜱科1種(僅存於歐洲)。中國已記錄的硬蜱科約100種,軟蜱科10種。蜱是許多種脊椎動物體表的暫時性寄生蟲,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

  • 跟蜱蟲相似,還是小心點

  • 收起

    搶首贊

    評論

    分享

  • 舉報
  • 醉味覺
    推薦於2017-09-12·TA獲得超過1603個贊

    關注

    這個叫
    蠼螋(拼音:qúsǒu,音:渠叟)屬昆蟲類的有翅亞綱革翅目。蠼螋俗稱夾板子、夾板蟲,或剪刀蟲,俗稱「耳夾子蟲」,因為它們的雌蟲在產卵後會像鳥類一樣伏在蟲卵上等待孵化。
    蠼螋,為不完全變態類的昆蟲,英文名earwigs,因此有人深信它們會爬入人耳中,但事實上不常發生。體長約小於一厘米到五厘米不等,腹部伸縮自如,末端有由尾毛特化成的尾鉗,雌蟲尾鉗平直,雄蟲彎曲,生長在土壤中,落葉堆或岩石下,食性雜食。
    此類昆蟲具有高度母愛,雌蟲會不時將卵表面清理干凈,避免卵受真菌危害,甚至照顧幼蟲至離巢蠼螋與人類關系不很密切,少數種類危害花卉、貯糧、貯藏果品、家蠶及新鮮昆蟲標本,有的種類是蝙蝠和鼠的體外寄生者。革翅目一般喜夜間活動,白天常隱藏在土壤、石塊、枯枝、垃圾下。蠼螋腹部第3、4節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氣驅敵。尾鋏是防禦的有力武器,受驚嚇時,常反舉腹部,張開雙鋏,以示威嚇狀,而遇勁敵則往往裝死不動。雌蟲有護卵育幼的特殊習性。雌蠼螋會護卵如母雞,有時還會捕捉小蟲餵食若蟲,直到若蟲成長後才離開,在昆蟲世界裡算得是是愛心媽媽!蠼螋多為雜食或肉食種類,多半生活在樹皮縫隙,枯朽腐木中或落葉堆下,性喜潮濕陰暗,許多種類習慣夜行,並有趨光飛行的習慣。
    編輯本段
    體型特點

    [蠼螋]

    蠼螋
    蠼螋屬於革翅目的昆蟲,體長4-35毫米。體狹長,略扁平。頭扁寬,觸角絲狀,無單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發達,方形或長方形。體表革質,有光澤。有翅或無翅。有翅則前翅特化為極小的革翅;後翅大,膜質,扇形或略呈圓形,休息時縱橫折疊在前翅下,但常露出前翅外。尾須呈鋏狀。無產卵器。
    蠼螋屬於革翅目的昆蟲,體長4-35毫米。體狹長,略扁平。頭扁寬,觸角絲狀,無單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發達,方形或長方形。體表革質,有光澤。有翅或無翅。有翅則前翅特化為極小的革翅;後翅大,膜質,扇形或略呈圓形,休息時縱橫折疊在前翅下,但常露出前翅外。尾須呈鋏狀。無產卵器。 像黃褐蠼螋的成蟲體長20毫米左右,寬4.7毫米左右,黃褐色。頭赤褐色,有光澤,
    [蠼螋結構]

    蠼螋結構
    頭比前胸背板稍寬。觸角淡黃褐色,25~29節,第一節最大,基部較細,長約為二、三節之和,第二、四節較小,約等長,第三節長約為第二節的兩倍,第五節以後至第十七節逐漸增長,至末端逐漸變細,末端數節細長。前胸背板晴褐色,有棕黃色背中線,側緣平行,後緣弧形突出。菱狀部缺,雄蟲腹部由基部至末端逐節增大,深黃褐色,尾鋏左右遠離,尖端黑褐色。雌蟲腹部尾端較狹,尾鋏左右距離近,細長,左右同形,內緣有微齒列。雄蟲尾鋏內緣中央各有一短棘。前翅結合部黃褐色,兩側黑褐色。後翅發達,露出較長,黃褐色。足淡黃色。
    擁有備用性器官的蠼螋:一隻雄性蠼螋有兩根陰莖,而且每一根陰莖的長度都大於蠼螋本身身長。這種昆蟲的陰莖還非常脆弱,一不小心它就會折斷,這就是它擁有兩根陰莖的原因。在蠼螋亞目中,尾須不分節,鋏狀。鋏形常因種類的不同而有變化,甚至同種的不同個體,其鋏形也可有差異。雄蟲尾鋏較雌蟲發達、鼠螋屬的尾須針狀,不分節。鋏狀尾須可用於防禦、捕食和求偶。雄性生殖器的形狀常因種類不同而異。大尾螋科、蠼螋科均有2個陽莖,多數種類的雄蟲只有一個陽莖。
    [蠼螋]

    蠼螋
    本目的特徵可以總結為:前翅短截革翅目,後翅如扇脈似骨;尾須堅硬呈鋏狀,蠼螋護卵似雞孵。
    編輯本段
    種類
    簡介
    世界已知近2000種,盛產於熱帶和亞熱帶,由溫帶向寒帶種類數遞減,但在喜馬拉雅地區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也存在它們的蹤跡。在中國主要地理分布:湖北、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江蘇、安徽。中國目前已記載211種。革翅目成員,全世界共有10科,1000多種,台灣目前已知有42種,常見種類體長約10至25公釐,但無國人從事相關分類研究。
    [蠼螋]

    蠼螋
    常見種類
    中文名:日本蠼螋
    拉丁學名:LabirajaponicaDeHaan
    綱:昆蟲綱
    目:革翅目
    科:蠼螋科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小老虎、棉鈴蟲、棉小造橋蟲、鼎點金鋼鑽、斜紋夜蛾、紅鈴蟲、短額負蝗、棉蚜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中文名:黃褐蠼螋
    [蠼螋]

    蠼螋
    拉丁學名:Labirasp.
    綱:昆蟲綱
    目:革翅目
    科:蠼螋科
    功能類別:捕食性天敵
    寄主昆蟲:小地老虎、紅鈴蟲、蝸牛
    寄主危害作物:棉花
    編輯本段
    分布
    世界已知近2000種,盛產於熱帶和亞熱帶,由溫帶向寒帶種類數遞減,但在喜馬拉雅地區海拔5000米的高山上也存在它們的蹤跡。我國目前已記載211種。革翅目成員,全世界共有10科,1000多種,台灣目前已知有42種,常見種類體長約10至25公釐,但無國人從事相關分類研究。
    本目的特徵可以總結為:前翅短截革翅目,後翅如扇脈似骨;尾須堅硬呈鋏狀,蠼螋護卵似雞孵。

    [蠼螋]

    蠼螋
    在野外較潮濕的草地、葉面很容易觀察到蠼螋,初次認識這種有鐮刀狀尾夾的小蟲都會嚇一跳,深怕不小心被夾到,或擔心有毒。其實它們是很可愛的小昆蟲,遇到騷擾不僅不會主動攻擊對方,還會裝死然後逃命!當然這個尾鋏也是它們防衛的武器,受驚時偶會上舉雙鋏示威,另外蠼螋腹部第3、4節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氣驅敵。
    盡量保持房屋的乾燥,尤其是衛生間要保持干凈就可以了,可以買瓶氣霧殺蟲劑,見到的時候噴殺就行了!
    不過建議你做好室內衛生,只要室內衛生保持的好,這種蟲子是不會在你家裡安家的
    編輯本段
    相關傳說

    [蠼螋護卵]

    蠼螋護卵
    將產卵的雌蠼螋,會通過它的螯,把自己附著在人體上。在午夜時分,當人睡著的時候,蠼螋就會爬進人的耳朵里,一直鑽入人的大腦。接著蠼螋會小心的切斷人的顱神經,讓可憐的宿主無法察覺。它會產下上千枚卵,4天後,這些幼蟲會孵化出來,以柔軟的腦組織為食,此時宿主已經完全瘋狂,最終極為恐怖的死去。
    以上的傳說僅僅是個傳說,不具備科學依據。
    天津人叫它火夾子,冀東人叫它夾子蟲[1]
    編輯本段
    生物學特性
    1.年生活史:日本蠼螋在贛北以成蟲和若蟲在土壤內越冬
    [蠼螋交配]

    蠼螋交配
    ,翌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取食和繁殖。5月中旬至6月下旬開始產卵。在該地區全年可發生2代。
    蠼螋
    2.活動:日本蠼螋為夜出性昆蟲,白天隱蔽在地下或枯枝爛葉內或棉鈴的苞葉內,陰天或傍晚出來活動。雌蟲產卵常數十粒成堆,有較強護卵習性,一旦受驚頻繁或遇條件不適宜時,會將自產的卵搬遷或自食掉。成蟲有趨光性。
    3.捕食:根據室內測定(1987),可以捕食46種昆蟲,可捕食棉花多種害蟲:小老虎、棉鈴蟲、棉小造橋蟲、鼎點金鋼鑽、斜紋夜蛾、紅鈴蟲、短額負蝗、棉蚜等。尤其是對棉蚜的捕食量較大,一頭日本蠼螋的成蟲一天平均可捕食棉蚜179.20頭,最多可捕食275頭。
    編輯本段
    生長繁殖
    發育屬漸變態類。1年發生1代。卵多產,雌蟲產卵可達90粒。卵橢圓
    [蠼螋]

    蠼螋
    形,白色。若蟲4~5齡,外形與成蟲相似、唯尾鋏細弱,呈尖釘狀。翅芽於2齡時出現,以卵越冬。雌蟲有護卵育幼的習性。雌蟲在石下或土下作穴產卵,然後伏於卵上或守護其旁,低齡若蟲與母體共同生活。
    編輯本段
    防治辦法
    在野外較潮濕的草地、葉面很容易觀察到蠼螋,初次認識這種有鐮刀狀尾夾
    [蠼螋圖]

    蠼螋圖
    的小蟲都會嚇一跳,深怕不小心被夾到,或擔心有毒。其實它們是很可愛的小昆蟲,遇到騷擾不僅不會主動攻擊對方,還會裝死然後逃命!當然這個尾鋏也是它們防衛的武器,受驚時偶會上舉雙鋏示威,另外蠼螋腹部第3、4節的腺褶能分泌特殊的臭氣驅敵。
    盡量保持房屋的乾燥,尤其是衛生間要保持干凈就可以了,可以買瓶氣霧殺蟲劑,見到的時候噴殺就行了!
    不過建議你做好室內衛生,只要室內衛生保持的好,這種蟲子是不會在你家裡安家的。
    其治理應強調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1、注意家裡的清潔衛生。
    [蠼螋]

    蠼螋
    2、物理機械防治:氣調、燈誘。
    3、化學防治:甲基嘧啶硫磷噴施或溴甲烷熏蒸(熏蒸對人體危害很大,熏蒸後注意及時通風,待煙霧散去後方可入內,較危險,慎用)。
    4、生物防治:病原微生物治蟲或天敵治蟲。[2]

    本回答被提問者採納

B. 那種叫皮蟲的蟲子一般會出現在那咬了會不會有什麼危險。皮蟲長什麼樣子,最好有圖。

蟲體橢圓形,未吸血時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蟲體長2~10mm;飽血後脹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狀,如下圖


這是吸血長大後

一般多數會寄生在動物身上,貓啊狗啊什麼的 。蜱蟲叮咬部位會出現皮膚充血水腫,蟲體分泌的毒素可能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

1、一旦發現有蜱蟲已叮咬皮膚,切記不要生拉硬拽的去粗暴處理,防止拽傷皮膚,或將蜱蟲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增加感染風險。

2、正確處理方式:用酒精、點燃的香煙或者香頭等刺激蜱蟲,使其自然脫落,蜱蟲怕熱,受到刺激就會主動鬆口,從傷口處脫落。

C. 蜱蟲的圖片

蜱蟲的圖片:

蟲體橢圓形,未吸血時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蟲體長2~10mm;飽血後脹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狀,大者可長達30mm。表皮革質,背面或具殼質化盾板。蟲體分顎體和軀體兩部份。

腹面有足4對,每足6節,即基節、轉節、股節、脛節、後跗節和跗節。基節上通常有距。足Ⅰ跗節背緣近端部具哈氏器(Haller『s organ), 有嗅覺功能,末端有爪1對及墊 狀爪間突1個。

生殖孔位於腹面的前半,常在第Ⅱ、Ⅲ對足基節的水平線上。肛門位於軀體的後部,常有肛溝。氣門一對,位於足Ⅳ基節的後外側,氣門板寬闊。雄蜱腹面有幾丁質板,基數目因蜱的屬種而不同。

(3)什麼是蜱蟲圖片擴展閱讀

蜱蟲發育過程分卵、幼蟲、若蟲和成蟲四個時期。成蟲吸血後交配落地,爬行在草根、樹根、畜舍等處,在表層縫隙中產卵。

產卵後雌蜱即乾死,雄蜱一生可交配數次。卵呈球形或橢圓形,大小約0.5~1mm,色淡黃至褐色,常堆集成團。

在適宜條件下卵可在2~4周內孵出幼蟲。幼蟲形似若蟲,但體小,有足3對,幼蟲經1~4周蛻皮為若蟲。硬蜱若蟲只一期,軟蜱若蟲經過1~6期不等。

成蟲尋覓宿主時,多聚集在小路兩旁的草尖及灌木枝葉的頂端等候,當宿主經過並與之接觸時即爬附宿主;棲息在荒漠地帶的亞東璃眼蜱,多在地面活動,主動尋覓宿主;棲息在牲畜圈舍的蜱種,多在地面或爬上牆壁、木柱尋覓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