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漢唐佛像雕塑藝術的特點比較 高清佛像圖片大全109張
摘 要:雕塑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佛像雕塑尤為突出。孝梁佛像雕塑不僅代表著雕塑藝術的發展,更為重要的是傳承了中國的佛教文化。漢朝四百年的歷史為佛像雕塑藝術發展奠定了基礎;而唐朝自由、開放的歷史文化更開創了嶄新的佛像雕塑時代,又一次掀起了佛像雕塑藝術的高潮。
關鍵詞:漢唐佛像;藝術特點;比較
作者簡介:侯緒剛,出生於1982年2月,畢業學校:魯迅美術學院;學歷:碩士研究生;工作單位:遼寧何氏醫學院;職務:助教;研究方向:雕塑。
[中圖分類號]:J3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6-0-01
漢、唐雕塑堪稱我國雕塑史上的高峰,其雕塑作品數量之大,質量之優,特點之博大精深都居於我國歷史之首。不同的時代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及文化發展的不同理解,促進著漢唐佛像雕塑自身發展特點。漢唐的長期統一發展為佛像 雕塑的出現到繁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絲綢之路把佛像引入我國,隨之佛像的工藝發展在漢朝進入的黃金時代,出現了空前繁榮的局面。
印度佛教文化在漢武帝時期通過絲綢之路逐步深入到漢地,最初佛教文化與漢文化有著本質的區別。兩種文化經過不斷的碰撞與融合,被漢人廣泛接受。佛教的傳入,對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產生了影響;佛像也逐漸成為了貴族與皇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由此佛像雕塑藝術被廣泛流傳開來。同時,漢文化也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佛像的雕塑藝術,使其成為一種新的雕塑藝術形式。漢代木雕佛像一般為皇族配飾隨身佩戴;其銅雕塑、石雕塑為佛殿、石窟所用。
佛教文化在漢代時期的發展,很快就被當時的貴族和官吏所使用,代表著財富、身份和權勢。長沙馬王堆1號、3號漢墓出土了500多件余察護身佛,其佛像雕刻工藝精湛,保存完整,令人嘆為觀止。「日本考古學家在朝鮮平壤(即古樂浪郡)發掘了大批精美的漢代木雕佛像。漢武帝時曾征服朝鮮北部,設立樂浪,貞番、臨屯等郡」。東漢時期銅鑄佛像興起,木雕、石雕、銅鑄佛像成為這一時期的主題。也正是由於佛像雕塑起源於印度,後被引入漢族地區,並與漢文化和藝術風格融為一體,其雕塑風格與秦代比較發生了變化。
漢代佛像雕塑藝術一般運用大寫意手法;雕刻自然、隨石形,氣勢飽滿,形態誇張;其特點生動富有魅力。在多種雕塑藝術中,有一種為「體量」的正形空間雕刻法,雕刻出的佛像外形生動,能體現真切的佛像的內在精神氣質和情感。佛像雕塑為三度空間造型藝術,古代的工匠們用其精湛的藝術手段,把佛像雕刻出有生命且充滿活力的形態,突出雄渾、凝重、博大的氣魄造型特徵。復雜而豐富的人物神態與情感,被刻畫得栩栩如生充滿了勃勃生機,其刀法簡潔、有力、生動,氣勢雄渾。而且漢代雕塑藝術還在刻畫人物狀態上,注重刻畫人物形態和神韻,強調神與情並重,令人嘆為觀止。漢代的佛窟不僅留下了佛教文化的傳承,同時展現了其雕刻技法的嫻熟,充分展豎慎茄示了漢代的審美情趣和風俗鄉情。
唐代時期我國文化開放,宗教信仰自由,經濟發展與文化教育皆為鼎盛。正是由於唐代這種寬松的開放政策,使得佛教發展自由;佛教文化與唐文化的融入,為佛像雕塑藝術走向人文化、世俗化奠定了基礎。唐代佛像雕塑藝術已達到較高水平。受唐代審美文化影響,其佛像雕塑飽滿,有血有肉;刀法為圓刀,佛像衣紋被雕刻的流動飄逸。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唐代佛像雕塑藝術進一步中國化,藝術形式已經進入較成熟階段。唐代雕塑藝術風格繼承了南北朝以來的風格,表現水平已大大超過南北朝。唐代修建了大量內容豐富的佛像石窟、寺廟等;莫高窟的佛像體現出盛唐藝術的富有和健康,成為雕塑史上不朽的傑作。
佛教文化在唐代處於全盛期。佛教文化快速的傳播,使得佛像雕塑比比皆是,廣為普及。石窟中雕鑿的大、小石佛為當時盛行,寺院中佛像,多流行泥塑或木雕佛像;銅、鐵佛像的雕塑也隨處可見,大銅佛雕塑也具一定數量;觀音、文殊、普賢、羅漢等各種佛像運用材料多樣,為難得的藝術珍品。龍門石窟中得奉先寺中有九尊造像,其《盧舍那佛》形象各異、氣質各不相同,每尊雕塑雕刻細致入微,整組佛像組合排列有序,氛圍和諧。無論規模的宏大和佛像造像工藝的完美均為罕見。《盧舍那佛》為經典佛像雕塑之一,佛像頭部雕刻最為細致,佛面渾圓飽滿,眼睛雕刻慈悲入神。精湛的佛像雕刻藝術為佛像自身增添了無限的智慧和法力,好似具有洞穿一切的力量。唐佛像其面豐滿,神情莊重、慈祥;身材雕塑比例均勻、結構合理,比較寫實;形態舒展大方,動感強,佛衣質感柔和、輕薄。佛像雕塑藝術富有的真實感、立體感,也是唐代雕塑風格成熟的表現。
漢唐的佛像雕塑藝術作為我國佛像雕塑史上的兩大高峰,其獨特的特點為世人展現了非凡的魅力與藝術價值。漢代佛像雕塑的特點被賦予了自然的生命形態,其佛像基於原材料形狀雕刻,造型自然、簡練、雄渾、誇張、豐富多彩。唐代佛像雕塑的特點形神各異、栩栩如生,佛像的精美令人深入其中,能享受其悠久的歷史信息。漢唐佛像雕塑藝術無論技巧還是風格方面,都吸取了雕塑的精華,真實地體現了漢唐繁盛的經濟、文化和藝術成就;是我國佛像雕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從漢代佛像的引入到唐代佛像的盛行,大量的精美作品;無論收藏於博物館,還是藏與民間,都展示其佛像雕塑藝術的風采。從精美的小佛到巨大的石窟佛像都寄託著藝術家虔誠的信仰和對生活美好的祈盼。佛像雕塑的一錘一斧都離不開藝術家的豐富想像力和對佛像藝術的創作的推動力。漢唐佛像雕塑在歷史上放射著奪目的光芒,更為了解歷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薛克翹.佛教與中國文化[M].北京:昆侖出版社,2006.
[2]、王子雲.中國雕塑藝術史[M].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
㈡ 請教觀音腳下踏著一條龍這一觀音像有什麼傳說。
這是菩薩的另一種化身。騎龍觀音
《騎龍觀音像》來源說法頗眾,其中最流行說法則為台灣1959年發生八七水災所留觀世音聖跡影像,其圖像版本有數種,可分為黑白、彩色兩大類。其中最流行圖樣為照片下方龍頭冒出水面,龍有三爪,均屬中國書法青龍模樣。圖像中央部位可見青龍背上有一人,是為中國傳說之觀音菩薩變現女身模樣。觀世音菩薩騎在龍身上,穿白衣腳露出,照片背景則有龍身翻滾在水裡面,而圖像中觀音菩薩均左手拿凈瓶,右手執柳枝。 除此,該圖像名稱亦眾說紛紜。有「觀世音顯像」、「白衣大士顯像」、「觀世音菩薩聖像」等等,而台灣法院則以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所定,稱該攝影作品為《騎龍觀音像》。 被多數台灣佛教、道教及一貫道充當觀音偶像崇拜的《騎龍觀音像》攝影作品,也常翻印於台灣佛道教書籍或製成平安符,不管以哪種形式顯示,該照片旁通常會有圖像來源說明。
騎龍觀音像》所附制式說明約有兩種,一則為:「民國四十八年(1959年)台灣八七水災,中部地區受災最嚴重,在彰化大肚溪上空,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在空中顯相,適有人發現雲彩奇異而拍攝下來。我們可清楚地看出觀音菩薩穿著白衣,右手拿楊柳枝,左手拿凈瓶,站在一條龍上。」或「此照片系於民國六十二年六月十九日(1973年6月19日)美國飛行員駕駛戰機(或有版本稱為「U2偵察機」),於台灣東北部上空,看見一股奇異的黑雲,經他照攝下來,相片沖洗後,發現觀音菩薩騎龍顯相神跡。」(內容詳見於《觀音靈感錄續編》)。除此,也另一說法為美軍進行台北大空襲所攝得的照片(黑白版本之附註文字說明)。
有的說是民國時畫的,有的說是一個日本人所畫,不過據台灣高等法院審理蔡仲勛自訴數家寺廟侵害著作權權益之民事案件判決顯示,台灣《騎龍觀音像》實為日本東京區護國寺《騎龍觀音》油畫之黑白攝影翻攝作品,而《騎龍觀音》油畫原創者為日籍畫家原田直次郎於1890年(明治二十三年)所作作品。
菩薩確實有此真身,但是網上流傳的圖片應該是假的。。。。。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㈢ 金華雙龍洞黃龍,青龍的詳細資料,最好附有圖片。
金華雙龍洞距金華市區約15公里,坐落在海拔100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冰壺洞和最高的朝真洞。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餘米,廣、深各33餘米,面積1200多平方米。洞內陳放著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雙龍洞最奇趣的是外洞與內洞之間,有一塊巨大的岩石覆蓋在一流清泉之上,水道寬丈余,岩底僅離水面一尺左右,進出里洞,只得用小船,人直躺在船底,小船從岩底的水面穿引而入,當穿到岩底中虧殲間時眼前一片漆黑,似乎周圍的岩石一齊朝身上擠壓過來,岩石幾乎擦著鼻子。進約二三丈,又豁然開朗,被譽為奇觀。內洞約有2000多平方米,岩洞深邃。在小船上岸處,抬頭仰望,有一條青色鍾乳岩紋自東北洞頂蜿蜒而來,另有一條黃色鍾乳石自西北俯沖而至,人們稱為「雙龍」,龍狀清晰可辨,形象逼真。洞內鍾乳、石筍奇形怪狀,縱橫交錯。
冰壺洞的洞口朝天,深達40多米。俯首下視,寒氣襲來,洞不見底,故稱「冰壺」。遊人可踏著石階,盤曲通達洞底。冰壺洞內的瀑布從15米左右高的洞頂傾瀉,瀑聲轟隆,震耳欲聾。朝真洞的洞口向西,前臨深壑,背依青峰。洞前眺望,四周群峰挺立,宛若百僧朝聖求真,洞名即由此來。洞中鍾乳高懸,石筍遍地,其中一根大石筍形似「觀音」,稱「觀音大士像」。洞的上方有一「天窗」,透進一束陽光,宛如半月,也稱「一線天」。
雙龍洞現為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素以林海莽原、奇洞異景、道教名山著稱於世。雙龍洞位於雙龍景區的中心,是整個景區的核心與象徵。雙龍洞成為自然風景名勝的歷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內洞及耳洞組成。外洞寬敞,面積達1200平方米。常年洞溫為15攝氏度左右,冬暖夏涼,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之感。內外洞有巨大的石屏相隔,僅通水路,水路長十餘米、寬三米多。內外洞的相隔與相通,形成了雙龍洞最鮮明的特色。古詩雲「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卧小船」,要從外洞進內洞,須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驚無險,妙趣橫生,堪稱游覽方式一絕,有「水石奇觀」之譽。內洞略大於外洞,如果說外洞是「龍廳」的話,那麼內洞就是「龍宮」。洞內石鍾乳、石筍眾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顏色各異,有「黃龍吐水」「倒掛蝙蝠」「彩雲遮月」「天馬行空」「海龜探海」「龜蛇共生」「壽星與仙桃」「青蛙盜仙草」等四十餘種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
雙龍洞有著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文化遺產博大豐厚。東晉以來就為世人所鍾情,唐宋明清幾度輝煌,文人墨客慕名而來,李白慎或、王安石、孟浩然、蘇軾、李清照等歷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旅行家徐霞客寫下了4000多字的游記。現代文學家郁達夫、葉聖陶、郭沫若、艾青等都為雙龍洞寫過膾炙人口的名作。毛澤東、朱德、宋慶齡、彭德懷、陶鑄、彭真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在此留下了足跡。洞內留有多處古今名人的墨寶。
石鍾乳和石筍的形成
石鍾乳、石筍都是由石灰質聚集而成的。岩洞中的石灰質溶解在水裡,銷孝沖水中的石灰質一點一點地聚集起來,在洞頂逐漸形成冰錐狀物體,這就叫石鍾乳,也叫鍾乳石(類似北方冬季屋檐下的冰柱)。洞頂的水滴落在地上,石灰質也逐漸聚集起來,越積越高,形成直立的筍狀柱體,叫石筍。石筍常與石鍾乳上下相對,日久天長,有些石鍾乳與石筍連接起來,就成為石柱。石鍾乳和石筍都有各種各樣的形狀。那些頂天立地的「靈芝柱」,就是石筍和石鍾乳對接起來之後形成的。據說,石筍和石鍾乳,每百年才長高一厘米(一公分,十毫米)。
㈣ 誰有和這張千手觀音佛像一樣的高清圖片啊
你在網路圖片中搜索,就能有的。
如果覺得我說的對,或者幫到了你, 就請點擊採納我的回答吧...............
㈤ 高清香譜72大圖解大全,誰有觀世音72香譜圖,要清晰的,感謝
提起高清香譜72大圖解大全,大家都知道,有人問誰有觀世音72香譜圖,要清晰的,感謝,另外,還有人想問香譜72圖解 是同神面向看爐香 還是我們面向神看爐的香,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其實香譜72圖解高清大圖上香時應該先插哪支香,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誰有觀世音72香譜圖,要清晰的,感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清香譜72大圖解大全
1、高清香譜72大圖解大全:誰有***72香譜圖,要清晰的,感謝
2、高清香譜72大圖解大全:香譜72圖解 是同神面向看爐香 還是我們面向神看爐的香
燒香一般要看香譜的而不是其他24的很准48、72種的都是後人編寫的不準!一般都是三根為一柱可以以3為基數6、9根就是2柱!3柱!更多
我們面向神看爐的香
3、高清香譜72大圖解大全:香譜72圖解高清大圖上香時應該先插哪支香
先插中間。
三支香為宜,點燃,如果火苗大不可用嘴吹,晃滅或者用手扇滅,然後雙手持香男士左手在上,女士右手在上,香要高於胸口,香頭向上或向佛像,這時不需跪拜。72香譜高清大圖圖解。
然後插香,先插中間口念「供養佛」再插右邊口念供養法**插左邊口念供養僧,然後雙手合十拜佛,先燒香後跪拜,不用拿著香跪拜,上完了再拜即可,以上是比較簡單的一種方式。
上香的規矩七十二香譜圖清晰圖。
去上香的時候,首先**根需要放在中間的問題,同時也能說是戒香,這也意味著是自身對佛的尊敬。接下來的這根香需要放在右邊的位置,這個就被稱為是定香,這就是代表對法的尊重。
**一炷香,所放的地方就在左邊,這代表的就是對僧人的尊重,就在上香的時候,還要懷著很虔誠的心,並且每寸香之間的距離也不能相差太大。香型的圖解72香。
4、高清香譜72大圖解大全:財神七十二香譜圖的解釋????
祖師香是祖師臨壇,需焚香火
一、燒香的含義有四個方面:
1、表示虔誠恭敬供養三寶,以此示範接引眾生。佛教香譜圖解大圖 七十二。
2、表示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
3、表示燃燒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門**無私奉獻。佛教香譜圖解大全。
4、表示點燃了佛**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喧、痴」意,佛並不嗜好世間大香貴香,但卻喜歡佛**的戒、定、真、香。菩薩燒香圖解大全。
上香以三支為宜。此表示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這是最圓滿且文明的燒香供養。上香不在多少,貴在心誠,所謂「燒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誠心」。一般在大雄寶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
把香點燃後應插在香爐中間,**支香插在中間,心中默念: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心中默念: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心中默念:供養僧,凈而不染。二、詳解七十二香譜香譜圖有七十二香譜、四十八香譜、二十四香譜等多種,下面是七十二香譜詳解。善良香:常常誦經文,感受佛之善。不受三途苦,常行十善道。
忍耐香:忍辱波羅蜜,堅忍求正覺。時刻要警惕,莫逆眾生心。
增功香:修道勤精進,一心專念佛,凈業修三福,積功才累德。
刀兵香:娑婆本來苦,貪嗔痴橫行。三日刀兵起,一心念觀音。菩薩像圖片72高清大全。
增福香:齋戒得清凈,六度菩薩行,修持如佛教,福慧即臨門。
出行香:見人人總好,看事事皆圓。恆順眾生者,菩薩護行人。
香譜72圖解高清大圖上香時應該先插哪支香
抽丁香:一念惡因起,地獄已標名。葯師佛前懺,還令得清凈。
冰雹香:眾生眾業感,非時風雨雹。天災時發難,念佛得消除。佛家燒香圖解大全。
催路香:有事急切催,起程心不怖。觀音有靈感,念念平安路。佛教香譜72圖解高清大圖。
止行香:有惡行快止,有善行快行。三途惡道果,全由你心成。三根香燒香72圖解高清。
出塵香:身在塵中坐,心恆住清涼。塵勞本來苦,念佛開心光。
天地香:禮念天中天,贊揚地藏願。是否發大心,警惕魔搗亂。
長生香:壽相是非相,布施無住相。學佛出三界,是為長生相。
歸家香:有人回家鄉,離去時迷忘。家知家好,飄泊夢一場。
消災香:無始劫罪惡,念佛得消除。深信因果者,修持轉罪業。佛家香普72圖解高清大圖。
平安香:諸佛常護念,平安又吉祥。眾善當奉行,精進坐道場。
增財香:十日進財兆,布施得福報。佛門如法求,求財財就到。
催丹香:信願常念佛。感應佛菩薩。圓成菩提果,人練成丹。
成材香:學佛成材喜,親朋沾法益。勸人都念佛,共往極樂去。
公正香:待人公,做事正。分外莫做,本分行事。
凶信香:福禍唯人招,前因有後果。一聲阿彌陀,滅罪十億劫。
明心香:心性從不滅,唯在凈與污。因果輪回法,心明不拔無。九爐香香譜72圖解大全。
疾病香:有疾臨身上,宿業內外感。念佛超度之。敦倫盡本分七十二香譜圖解說含義。
施捨香:不住相布施,布施一切人。舍一得萬報,上報四重恩。玉皇香圖解。
催供香:禮拜要真誠,供養如禮供。行普賢十願,是則為真供。
救苦香:施人食與葯,放生修福德。燃燈並造幡,當學葯師佛。上墳燒香圖解。
增壽香:信行普賢行,渴仰求菩提。善得勝壽命,果報無人及。
親友香:親朋好友來,喜笑又顏開。不隨俗務轉,盡分不掛懷。72看香譜。
超生香:超脫生命事,唯有學佛道。此刻不精進,惹得愚人笑。
敬師香:師父教導我,永脫生死門。做人不忘本,常念報師恩。
以上就是與誰有觀世音72香譜圖,要清晰的,感謝相關內容,是關於誰有觀世音72香譜圖,要清晰的,感謝的分享。看完高清香譜72大圖解大全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