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彩色老照片:這是100多年前的頤和園與鼓樓和京城嗎
頂部快要坍塌的東便門。東便門是北京外城東南端的一座小城門,位於內城和外城結合部位。便門,一是便於南北方向的出入,二是工程簡便,不是大興土木。照片中東便門的形貌營造出了滄桑的感覺。
滿族婦女合影,穿著講究,應該屬於社會上層。
北京的鼓樓。鼓樓與鍾樓成對出現,是古代城市的“鬧鍾”,一般也是城市的地標性建築。北京鼓樓為重檐三滴水木結構樓閣建築,通高46.7米,東西長約56米,南北寬約33米,很有氣勢,巍峨壯觀。現在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宣武門大街上的店鋪。清朝以來,宣武門大街就是京城的主幹道之一,這條路還連著處決人犯的菜市口,隔三差五有囚車從此經過。
北海里的景觀,可見永安橋、堆雲牌樓和白塔。北海是清朝皇家園林之一,主要由北海湖和瓊華島所組成,風景優美。民國初期,按照《清皇室優待條例》,此處仍為廢帝溥儀的個人私產,並沒有對外開放,直到1925年才辟為公園。
頤和園景色。1912年初溥儀退位後,頤和園還是他的私產。不過和北海不同,這里對中外遊客開放了,而且收取門票,每年的門票收入有3-4萬銀元。此舉意在緩解皇室的經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