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藏族服飾特點及風格是什麼
如下: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藏族同胞特別重視「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
「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厘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藏族廣布西藏、四川、青海、甘肅、雲南等地,服飾多姿多彩、男裝雄健豪放;女裝典雅瀟灑,尤以珠寶金玉做為佩飾,形成高原婦女特有的風格。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裝款式,種類很多,從衣服質地上可分錦緞、皮面、氆氌、素布等、藏袍花紋裝飾很講究,過去僧官不同品級,嚴格區分紋飾。
藏袍較長,一般都比身高還長,穿時要把下部上提,下擺離腳面有三、四十公分高、紮上腰帶。藏袍可分牧區皮袍、色袖袍、農區為氆氌袍,式樣可分長袖皮袍,工布寬肩無袖、無袖女長袍和加珞花領。
改良藏裝:
拉薩藏裝的樣式,無論男女裝,以前一直另有腰帶備著,系時要在腰後打出漂亮的褶子,可這卻要費一番功夫,一般不熟練到一定程度,怎麼也打不好。
90年代初倒是有一陣子,拉薩掀起了一股「改良藏裝」潮,設了「T形台」,上台展示的竟全是被重新設計了的藏裙,設計很有現代節奏感,比如男士藏袍,設計者把長袍裁成了兩半,拿來穿了衣服,再套上下面一半,整體效果還是一個長袍的模樣。這樣的設計,是省去了許多麻煩,可不知怎的,還是沒能傳播開來。
猜其原因,恐怕還是穿的人怎麼也覺得沒原來的味道,有些小氣,失去了當家做父親的人所具備的某種品質,比如說一種老成持重感。而女裝也是費心整了容的,原來樸素順溜的領口,突然多了像時裝一樣的翻領、豎領、毛領……藏族的服飾審美觀中,最注重崇尚的,可能還是一個「雅」字,女裝沒能流行開來的原因。
我想可能是犯了這個忌諱。但不管怎麼說,這場「T形台」之風,在拉薩人心中記憶猶新,無論成功與否,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創舉,而且它所帶來的新東西,繼續出現在兒童藏裝上,非常的活潑可愛,非常有朝氣。
B. 藏族服飾特點是什麼
藏族服飾的最基本特徵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發、金銀珠玉飾品等。
藏族先民們服裝基本特徵是厚重保溫,寬大暖和的肥腰、長袖長裙。為了適應逐水草而居的牧業生產的流動性,逐漸形成了大襟、束腰,在胸前留一個突出的空隙(酷似袋子),這樣外出時可存放酥油、糌粑、茶葉、飯碗,甚至可以放幼兒。
婦女服飾
藏族的服飾還主要表現在婦女服飾在節慶、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儀禮時的服飾變化上。節日服飾都較平時著裝富麗、盛重。這一點眾所周知,而成人儀禮和結婚前後婦女的服飾有較大差別卻是藏族服飾制度的一大特色。青海農區藏族姑娘到十五、十七歲時,要把童年型的辮套改為成年型辮套。
並要選擇吉日進行,稱"戴天頭"(即姑娘成人禮),要請僧侶先舉行宗教儀式,再由成年婦女為姑娘更新裝,拜佛、祖先和父母,這時女眷們唱《跪拜天·祖歌》。海西藏族姑娘在十五歲要佩掛"馬爾頓"(發套)它用布或綢緞製成,上面飾以許多銀盾、珊瑚。
C. 求藏族民族服飾介紹以及圖片。有加分,,,
藏裝的基本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肥大。直線寬邊,色彩對比強烈。男女藏袍均習慣以粗紡厚毛呢為料,左襟大,右襟小,一般在右腋下釘一個紐扣,或是用紅、藍、綠、雪青等色布做兩條飄帶,穿時結上。男式藏袍多為黑、白兩色,領圍、袖口、衣襟和底邊,鑲上色布或綢子底邊,古樸渾厚。夏天或勞動時,一般只穿左袖,右袖從後面拉到胸前搭在左肩上,也可左右袖均不穿,兩袖束在腰間,古銅色的皮膚袒露於外,雄風凜凜,彪悍剛健。女式藏袍,分有袖和無袖的兩種,夏秋兩季的藏袍無袖。裡面多襯有紅、綠等色彩鮮艷的襯衣,襯衣翻領在外,衣袖要長於胳膊一至二倍,長出部分,平時捲起,舞蹈時放下,舒展飄逸,瀟灑自如。藏族的帽子式樣繁多,各地均有不同,拉薩等地以金寶頂帽為最多,用金絲或銀絲綉織圖案,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金花帽是男女老幼都喜歡戴的民族帽。男女穿的藏靴,底高二寸,靴腰高至小腿以上,靴面用紅綠相間的毛呢裝飾,綉有圖案花紋。靴頭向上隆起。藏族男女喜歡佩飾。耳穿大環,手腕金銀,頂戴珠鏈,尤其是在腰間,男挎長劍,女佩腰刀,更顯得粗獷彪美。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