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這是一種什麼植物我們當地叫地包穀。多年生常綠,形狀見圖,花果實聞上有玉米的清香。
百合科植物,學名就是萬年青,但別名萬年青的植物太多,網路對照時請搜索 百合科萬年青,或者 中華萬年青,這樣可以搜到更多正確圖片。
B. 中草葯苞谷七圖片和功效作 用
玉米的「頭發」即玉米須,是常用中葯。祖國醫學認為,玉米須味甘、淡,性平,入膀胱、膽經。有利尿、泄熱、平肝、利膽的功能。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玉米須含脂肪油、皂甙、苦味糖甙、生物鹼、黃酮類、硝酸鉀、維生素K3、抗壞血酸、有機酸等,具有利尿、降血壓、降血糖、利膽、止血、抑菌及增強免疫、抗癌等多種功效。其利尿作用雖不及西葯「速尿」快,但比其作用持久。 玉米須價格低廉,收獲玉米時將其留住,曬干貯存,可用來治療以下疾病: 特發性水腫:玉米須50克,大棗5枚,以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1劑,一般2-3劑奏效,可連用1月。 妊娠水腫:玉米須30克,冬瓜皮60克,加水10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兩次服,連服5日。 急性膀胱炎:玉米須50克,車前草20克、甘草6克,水煎後取汁溫服,每日2劑。 小兒神經性尿頻:玉米須15克,水煎,取汁調入適量糖,代茶飲,每日1劑,連用3-5天即可見效。10天左右即可獲愈。 婦女產後小腹攣痛:玉米須50克,水煎20分鍾,取汁調入紅糖20克,飲服,每日煎服2次,既止痛又可使乳汁增多。 慢性膽囊炎:玉米須200克,銀花10克,五味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服用14天後膽紅素、轉氨酶可恢復正常。 膽結石:玉米須100克,大棗50克,茵陳60克,水煎。食棗,飲湯,每日1劑,分兩次服。可清熱利濕,利膽排石。 糖尿病:玉米須100克,水煎服;或玉米須30克,豬胰200克,水煎服,每日1劑。 高血壓:玉米須100克,夏枯草30克,菊花30克,水煎服,每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