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嗩吶是什麼樣圖片
擴展閱讀
沒有胸的女人的圖片 2025-02-06 21:54:27
圖片456kb等於多少m 2025-02-06 21:49:34

嗩吶是什麼樣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6-13 14:47:25

A. 為什麼說嗩吶是樂器之王,是音樂界的流氓

只要嗩吶一出聲,其他所有的樂器都會黯然失色,是所有的!因為論嗓門,誰都比不過它。據說,嗩吶的聲音頻率是鋼琴的兩倍,音響是鋼琴的四倍。

在電影《閃光少女》中,一開始,音樂系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的同學們互不服氣,堵在門口就開始PK,兩邊是斗得旗鼓相當。直到嗩吶的出現。

嗩吶一出聲,整個調子都被它帶偏了

到最後,就連樂器之王的鋼琴,也敗下陣來。

嗩吶「搶戲」不僅僅是因為聲音大,還因為它的音色很突出,畫面感和穿透力都超強,而且,嗩吶的吹奏方式變化多端。

分分鍾搶占焦點,根本沒法做配角,這成就了嗩吶獨一無二「流氓大亨」的氣質。所以不僅在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等儀式上搶佔C位,而且,正常的演奏也是攔啟擾秒殺其他樂器。通常,輪到嗩吶了,一般都是這樣的。

嗩吶的內心獨白是:對不起,你們都是伴奏?這也太驕傲了。

因為這些特點,嗩吶廣泛存在於大家耳熟能詳的影視作品中。

在《紅高粱》中,高亢嘹亮的嗩吶一出,男主角開朗豪放的氣質就撲面而來,不僅如此,早在1986年,嗩吶就和中國的搖滾和流行音樂,有了千絲萬縷的關系

至今仍然有很多民間藝人用嗩吶吹奏流行音樂,別有風味。

其實,嗩吶雖然「土」,雖然「吵」,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有的時候在某些場合還是能讓人耳朵一亮的。

《百鳥朝鳳》是嗩吶名曲。以《百鳥朝鳳》為名,還有一部電影,豆瓣評分8.0,超過了簡旦很多大製作電影。這部電影借用傳統樂器嗩吶的興衰過程,反應了民俗文化該如何傳承的社會問題。

有人說,這是嗩吶的輓歌,其實,應該把它看成是一種轉型。在保留傳統的同時,更要融會貫通,就像影片的結尾,嗩吶和西洋音樂結合的背景音樂,依然延續。

嗩吶也要與時俱進,與西洋樂器互相包容,結合,故步自封,遲早就旁升會被淘汰。

現在,嗩吶其實不僅傳承了中國傳統的音樂,也把這種魅力轉播到了國外。

紐約新世貿中心這只「大鳥」就迎來百鳥朝鳳!美國亞文交響樂團的慶新春音樂會在這里閃亮登場,這是新世貿中心首個交響音樂會,也是首個華人藝術團在此獻藝!樂團演繹的經典中外名曲吸引數萬路人駐足。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說嗩吶是「樂器界的流氓」,是因為它聲音大、調門高、獨一無二,在我們的民樂中扮演著無可或缺的角色,而這份寶貴的傳統,也值得我們傳承下去。

B. 嗩吶都是在什麼場合使用為什麼現在很少有人學

一說起樂器的種類,很多人應該都能想到鋼琴,吉他,手風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嗩吶,這種樂器在之前是很常見的,但是隨著人對音樂欣賞的改變,嗩吶也慢慢的淡出了我們的視野。現在,也可能就在農村的紅白事上能夠看到,在城裡面辦酒席是很少見的。現在學嗩吶的人也比較少,為什麼會很少人學呢?下面讓我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傳統文化不能丟,我們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將自己的文化傳承下去。那你們覺得嗩吶一般在什麼場合使用呢?為什麼現在學嗩吶的人很少呢?快來評論區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C. 嗩吶是什麼及基本簡介

嗩吶(義大利語:suona),是中國民族吹管樂器的一種,也是中國各地廣泛流傳的民間樂器。下面我給大家帶來嗩吶的相關介紹,歡迎閱讀!

嗩吶的歷史沿革

公元3世紀,嗩吶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

西晉時期,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

在金、元時期,傳到中國中原地區。曾譯作“鎖吶”“銷吶”“蘇爾奈”“鎖奈”“唆哪”等名。

在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吶的記載。明代武將戚繼光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志》中說:“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

明代王磐的《朝天子·詠喇叭》則是描述嗩吶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裡去辨什麼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

到了清代,嗩吶稱為“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

到了近現代,嗩吶成為中國各族人民使用頗廣的樂器之一。

2006年5月20日,嗩吶藝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嗩吶的基本構造

嗩吶由哨、氣牌、侵子、桿和碗五部分構成。在木製的錐形管上開八孔(前七後一),管的上端裝有細銅管,銅管上端套有雙簧的葦哨,木管上端有一銅質的碗狀擴音器。嗩吶雖有八孔,但第七孔音與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與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1993年,由著名管樂演奏家郭雅志先生發明了嗩吶“活芯”裝置,令傳統嗩吶奏出半音階、十二音體系,豐富了嗩吶的表現力。

嗩吶活芯,其內管連有氣牌和氣嘴,並有螺栓槽,套上一彈簧,插在外管中,外管側面有螺紋孔,再套上一個微調套管用螺栓螺母,從套管長孔穿過擰入螺紋孔,再進入內管的螺栓槽,用螺絲螺母調正內管之伸縮距離,嘴唇壓縮氣嘴以後,使內管縮短其音程,於是每個音孔可吹出半音,增加嗩吶之音量范圍,可吹奏各種變調樂曲。

芯子是嗩吶的重要部件之一,其上裝哨片,下接主體管。傳統的芯子為單管式,而活芯為活動套式,可以伸縮改變長度,復位靠彈簧的作用。演奏時,通過雙手向上壓進活芯,便能奏出臨時變化半音或半音階。如果把活芯推進、卡定,即可做高半音的移調樂器使用,指法不變。推進後所產生的音程關繫上的徽小偏差,可通過控制嘴勁兒調整,演奏者很容易適應和進行有效的修正。活芯共有3種規格,由於其伸縮長度可以調節,因此解決了大、中、小各種調子嗩吶的應用問題。

嗩吶的演奏技巧

音域音色

傳統嗩吶的管身一共有八個孔,分別由右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來按(慣用手不同者可換左右),以控制音高。發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蘆葦制的哨子(亦即簧片),用力吹氣使之振動發聲,經過木頭管身以及金屬碗的振動及擴音,成為嗩吶發出來的聲音。

傳統嗩吶的常用音域為十七度音其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高音B偶爾使用,但很難吹出)。

現代改良的加鍵嗩吶,增加了按鍵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穩定音準。常見的加鍵中音嗩吶,常用音域一般為十八度音。

D調高音嗩吶用高音譜表按實際音高記譜。它的總音域為a(1)-b(3),樂隊中的常用音域為a(1)-d(3)。

嗩吶的最大特色,在於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的變化,以及各種技巧的運用。

呼吸方法

掌握好呼吸是吹管樂的基本功之一。一般常說“氣足音滿”,這就是說足夠的氣息是“音滿”的基礎。

比較好的呼吸方法是“丹田呼吸法”,在吸氣時,小腹向里收縮,胸部的肋骨向外擴張;吸氣時,用小腹的動作來控制呼氣的急緩。吹嗩吶一般是吸氣要快、要多;而突起時卻要慢、要少,要講究利用腹部動作去控制氣息,使它符合演奏樂曲的需要。

練習呼吸時應注意三點:

1、 呼吸時,全身與呼吸無關的部分都要放鬆。氣息要控制好,根據需要使用氣量,一般說,吸氣要多要快;吐氣要少要慢。

2、 要保持呼氣與吸氣的連貫性,不要等第一口氣完全呼完後才開始吸第二口氣,而應該在第一口氣未完全呼盡之前就開始吸第二口氣,這樣才能連貫不斷地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