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面部穴點陣圖
面部穴點陣圖如下:
(1)兩眼之間有什麼穴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人體周身約有52個單穴,309個雙穴、50個經外奇穴,共720個穴位。
頭頸部穴
百會穴位置 :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經屬:為督脈,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被擊中腦暈倒地不省人事。
推拿手法
百會穴按摩方法有四種:
1,按摩法:睡前端坐,用掌指來回摩擦百會至發熱為度,每次108下。
2,叩擊法:用右空心掌輕輕叩擊百會穴,每次108下。
3,意守法:兩眼微閉,全身放鬆,心意注於百會穴並守住,意守時以此穴出現跳動和溫熱度為有效,時間約10分鍾。
4,采氣法:站坐均可,全身放鬆,意想自己的百會穴打開,宇宙的真氣能量和陽光清氣源源不斷地通過百會進入體內,時間約10分鍾。
神庭穴
位置:頭前部入發際五分處。
經屬:為督脈、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之會穴。被擊中後頭暈、腦脹。
太陽穴
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寸凹處。
經屬:奇穴,被點中後頭昏、眼黑耳鳴。
耳門穴
位置:在耳屏上切跡前、張口呈現凹陷處。
經屬:為手少陽三焦經。被點中後,耳鳴頭暈倒地。
睛明穴
位置:在眼內眥角上方0.1寸處。
經屬:為足太陽膀胱經。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陽蹺、陰蹺五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昏眼花倒地。
人中穴
位置:在人中溝偏上(溝下沿上量2/3處)
經屬:屬督脈,為手、足陽明,督脈之會。被點中後頭暈眼昏。
啞門穴
位置:在頂部後正中線上,第一與第二頸椎棘突之間的凹陷處,(後發際凹陷處)
經屬:為督脈、系督脈與陽維脈之會穴,被點中後,沖擊延髓中樞,失啞、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風池穴
位置: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在當斜方肌和胸鎖乳突之間取穴。
經屬:足少陽膽經系手足少陽陰維之會。被擊中後,沖擊延髓中樞,暈迷不醒。
人迎穴
位置:喉結旁開1.5寸
經屬:足陽明胃經,被點中後氣滯血淤、頭暈。
Ⅱ 恢復視力按什麼穴位
1、首先我們在大拇指上找穴位
7、我們每天按摩這三個穴位兩次,可以對眼睛有一個很好的緩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