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PHOTOSHOP處理圖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圖像處理技巧 1、按下Ctrl鍵,用滑鼠點擊預覽區域,圖像放大;按下Alt鍵,用滑鼠點擊預覽區域,圖像縮小。 2、製作透明背景的圖片 一般來說,網路中的透明背景的圖片都是GIF格式的,在Photoshop中您可以先使用指令「圖像」→「模式」→「索引顏色」將圖片轉成256色,再使用指令FileExportGIF89a將圖片輸出成可含有透明背景的GIF圖檔,當然別忘了在該指令視窗中使用Photoshop的選色滴管將圖片中的部份色彩設成透明色!在保存文件的時候不要選擇保存或另存為,而是直接選「輸出GIF」然後,選擇透明色,如果你需要透明的部分都是白色就選白色,依次類推做圖片時把背景圖片隱藏調然後再Save for Web 就可以透明了。 3、在GIF圖上寫上中文,字跡為何不連續? 先把GIF轉成RGB,寫完字再轉回Index Color。 4、如果圖像明亮的色彩因執行USM銳化命令而產生過度的現象時,可以先將圖像轉換成Lab顏色模式,然後在明度通道中執行USM銳化命令,這樣不但可以達到圖像清晰的目的,也可以避免對色彩產生影響。 5、若要檢查由掃描儀輸入的圖像是否理想,可以打開信息調板觀察圖像的亮部及暗部數值達到240而暗部數值達到10時,表明這個圖像包含足夠的細節。 6、若要將彩色圖片轉為黑白圖片,可先將顏色模式轉化為Lab模式,然後點取通道面板中的明度通道,再執行「圖像」→「模式」→「灰度」命令,由於Lab模式的色域更寬,這樣轉化後的圖像層次感更豐富。 7、在使用Photoshop時,我們常常需要從大量的圖庫中尋找合適的素材圖片,這時可用ACDSee來幫忙,您可將ACDSee窗口與Photshop窗口同時安排在屏幕上,然後在ACDSee瀏覽窗口中用滑鼠拖動選中的圖片(可通過按Ctrl鍵同時選擇多個文件)到Photoshop窗口中,等到滑鼠指針下出現「+」小圖標後松開滑鼠,圖片就在Phoshop中打開了。 8、什麼圖片適合減肥 總的來說,要根據我們要求的圖片質量來做出相應的減肥措施。還有有些圖總是要進行修改,如果你輕易的把它合並之後點擊存檔的話,那麼你日後的修改工作就會變得復雜。因為存儲了之後就不能再進行還原拆分圖層了,大家要三思而後行哦。因此不要一味的追求容量而忽視了質量,並給將來帶來不可預知的麻煩! 9、圖像文件減肥 重新調整圖像尺寸:較大尺寸的圖像占據較多的磁碟空間,因為它有更多的像素。但如果試圖使用標記中的WIDTH和HEIGHT屬性來調整圖像的大小,那麼您將會很失望,因為那樣並不節省下載時間。 使用縮略圖:通過設置一個很小的圖像版本,使得用戶單擊它來看到全圖。但您應該在它旁邊註明全圖尺寸以便用戶決定是否觀看全圖。以JPEG存儲GIF:對有許多顏色的圖像來說JPEG壓縮最適用。 增加壓縮比:如果是一個JPEG文件,可以用一個更高的壓縮比再重新保存它,以便減小文件尺寸。但別忘了代價:較高的壓縮比降低圖像質量。減低顏色深度:一個GIF圖像的顏色深度最多為8位(256種顏色),每一像素所存信息較少,最終文件也會較小。 調整圖像中的對比水平:大多數圖形軟體提供重潤色選項如伽瑪(Gamma)校正和加亮(highlight)/中調(midtone)/陰影(shadow)來改變一個圖像內的對比。縮減這些值通常可以減小文件尺寸。 抑制抖動:抖動是指用現有調色板中的顏色來接近調色板中沒沒有的顏色。抖動增大GIF文件大小。 10、如何給有字體的圖片減肥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用Photoshop的「字體」功能給圖片加上幾個字,使畫面更漂亮。但這個畫龍點睛之筆也許會讓佔用的空間大小會徒然猛增由幾十K變為以M計數的容量。奇怪,為什麼變化會突然這么大呢? 其實面對這種情況你合並圖層之後,再用其他工具如ACDSee轉變格式或另存為其他格式之後刪除原來的圖片自然就變小啦!一般存為.jpg比較合適。 如果你的圖片的質量要求不太高的話可以先合並圖層接著把它轉變為index color(256色以下)或者在.jpg格式的基礎上控制size。 11、文件減肥 比如,在Photoshop裡面把一個*.TIF文件另存,本來100多K的文件怎麼會變成3M多?其實你只要再換一種格式,之後刪除原來的文件就可以了。 12、黑白圖掃描成何種格式文件 如果是圖表的就用gif,如果是照片就jpg。黑白圖片建議先轉換成灰度,然後保存為gif;如果顏色在256以下的,用gif就最好——文件size小,也不損失質量;如果是真彩色,就一定要jpg。 13、由實到虛的過渡 在Photoshop里如何實現某一選定區域或圖層的不透明度由高到低漸變呢?很簡單只要羽化選區或做個圖層遮罩,再新建一個層把它做成黑白漸變,然後把需要做效果的層選屏幕合並。 也可以使用梯度的mask將這個區域或圖層從上方為100%不透明度過渡到最下方的0%。這些百分值還可以隨意更改。 14、圖像混合疊加廣告設計中,圖像的合成與疊加是經常用到的。其實實現功能很簡單: 打開主圖像,作為背景圖。 接著打開另一圖,Crtl+A全選,Crtl+C拷貝。 回到主圖像,Crtl+V粘貼。在此出現一個新層。在這層中,選模式為Multiply或screen。這時,兩幅圖像已經疊加在一起。最後調整圖像的位置到最好。 很藝術的效果是不是出現了,你還可以克隆你的孿生同胞呢! 15、如何在Photoshop實現畫虛線的功能 雙擊想用的Brush,在Spacing處把100%改得更大些,就會留下空隙了,然後用Brush畫就是了。先畫路徑,定義Brush:Space設在200以上,打開Path面板——Storke Path。 如何將兩張同等大小的圖以半透明效果重疊? 在層面板中:可以改變上層的透明度,或者改變層的混合模式。 16、去除毛邊 可以試著用路徑工具或魔術棒勾出圖像的外輪廓,再用「選擇」的「羽化」,然後反選再刪除,可能會好一點. 17、怎樣才能存儲扣出來的圖而不要後面的底色 將虛線所選區域「Copy」,然後「Paste」,接著刪掉底層,最後「Ctrl+S」。注意存儲格式應為.psD格式或者.EPS格式或.AI格式。 18、快速填充 打開要填充的圖片,執行Ctrl+A,選擇全部圖像,執行「編輯」→「定義圖案」,將圖片定義為圖案再執行「編輯」→「填充」。 19、去除圖片的網紋 (1)掃一張畫報或雜志的圖片 一般情況下,網紋的產生是由於畫報或雜志印刷用紙的紋理較粗糙而造成的。在掃描時dpi的值應該設置得高一些,解析度越高,掃出的圖片也就越大,相對的精細程度也就越高。較高的解析度會為下一步的圖片縮小和濾鏡處理創造良好的條件。 (2)把圖片調整到合適的大小 在「圖像」菜單下選擇「圖像大小」選項,彈出「圖像大小」對話框,確定其下的限制比例選項為勾選狀態,在像素尺寸中將Width後的像素改為百分比。此時的Width值變為100,這時你可以輸入所需的百分比數值,將圖片等比縮小。縮小後的網紋情況已稍稍減弱。(3)用高斯虛化消除網紋 (3)在「窗口」菜單中選擇「顯示通道」,這時出現了通道面板,四個通道分別為RGB、Red、Green和Blue。選擇Red通道,圖片顯示為黑白效果。在「濾鏡」菜單中選擇「模糊」→「高斯模糊…」,即彈出高斯模糊對話框。調整半徑值,控制虛化的范圍,使Red通道中的網紋幾乎看不到,圖片內容微呈模糊狀即止。接著照此方法分別調整Green和Blue通道,以使該通道中的網紋消失。最後回到RGB通道,這時的圖片已經沒有網紋的干擾了。注意:Radius的值不可設置得過大,以免造成對RGB通道過大的影響使圖片變朦朧。 (4)調整最後效果如果網紋過於清晰以導致半徑值設置較大,那麼RGB通道中圖片會有些模糊。如果想使圖片的內容清晰一些,還可以執行「濾鏡」菜單中的「銳化」清晰效果。最後,再用「圖像」菜單中的「調整」→「色階」或「亮度/對比度」選項設置你所需的對比度等數值,以達到最終滿意的效果 去除圖片的網紋 掃一張畫報或雜志的圖片 一般情況下,網紋的產生是由於畫報或雜志印刷用紙的紋理較粗糙而造成的。在掃描時dpi的值應該設置得高一些,解析度越高,掃出的圖片也就越大,相對的精細程度也就越高。較高的解析度會為下一步的圖片縮小和濾鏡處理創造良好的條件。 掃描解析度並不是越大越好。 200dpi印刷的雜志就應該用200dpi來掃,如果用300或者600來掃描,反而會有很大的網紋。 這個行吧?!
Ⅱ 攝影後期處理需要注意哪些
1.後期處理有什麼作用?
用戶學會使用圖像編輯工具。有時用相機拍攝的數字圖像不是十分完美,但是,數字圖像的優勢游斗就在於可以方便地進行後期加工,只要適當利用圖像編輯工具軟體,比如Photoshop等,就可以獲取令人比較滿意的圖像文件。通過圖像編輯工具軟體的加工,可以使曝光不足的圖像加亮、校正色彩、剪裁掉分散注意力的背景、覆蓋住一些小的缺喊磨猜陷,比如:對人物主體臉部的缺陷進行修正。
2.使用數碼單反相機如何省電?
攝影者在拍攝過程中,盡量不用顯示屏取景,用相機的小光學取景器。再者,盡量不用或盡量少用回放看拍過的照片。還鄭型有,不要總是對相機開關機,這樣會加速電量的消耗。
3.如何使照片更清晰
對攝影來說,焦點清晰是基本的要求,但對於初學者來說,要求每張照片都能焦點清晰是有一定的難度。影響焦點清晰的因素很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就很難獲得好的效果。
Ⅲ 非常重要的圖片無損編輯技巧
非常重要的圖片無損編輯技巧
圖片處置無需大量的圖層。如果使用符合的智能東西以致可以將圖片的處置優化在15個圖層內。那麼如今,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處置圖片常用的10個技巧。
將圖層轉化為智能東西智能東西作為一種最重要的無損編輯技巧
但並沒有得到廣泛的使用,這是很令人奇怪的事情。智能東西也屬於圖層,但更機靈一些,不同於普通圖層,智能東西的作用包羅:無損變更。可以隨意的縮放、旋轉、扭曲多次,但不會低落原圖的質量。比方,你將圖片縮小後又決議將其恢復興復山早興始大小,這個過程不會破壞圖片的質量。無損濾鏡。當你為智能東西使用濾酒癱,會天生智能濾鏡。智能濾鏡可以使你在任何時間對其舉行大頭設置。在Photoshop CS6中大大都濾鏡都支持智能東蔽源西。同步/鏈接成果。如宏唯態果你將一個智能東西復制一份,當你在更新智能東西的內容時,你復制的另一個圖層也會產生相應的變化。這個成果在你需要將同一圖層復制多個並保持同步變更時會非常有效。轉換智能東西的方式:在圖層上右鍵點擊,選擇「轉換為智能東西」即可。
2. 使用文件>置入號令來置入圖片很多時間,我們用Photoshop打開一張圖片,然後復制粘貼到另一個文檔中。
你再也不需要那麼做了。復制和粘貼會破費你較多的時候和程序,使用置入號令可以將圖片置入並主動轉換成智能東西,這會節省很多時候的。
3.使用置入號令還可以將RAW、AI等款式的文件置入到文檔中並主動轉換為智能東西。
比方,你可以置入RAW文件,並隨時都可以使用Adobe Camera RAW來編輯它,只需在智能東西上雙擊即可。你再也不用先將RAW款式的圖片轉換成JPG款式再舉行處置了。3. 使用圖層剪切蒙版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圖層剪切蒙版,但使用的並未幾。很多時間,我們都市進步先輩行摳圖,然後為圖層添加蒙版。如果你所編輯的圖層是智能東西,那麼這種方式也不可行了,你智能在蒙版上做文章。如果一個圖層蒙版不夠用了,你還會將其合成組然後再次添加蒙版,就像下圖那樣。
剪切蒙版是除建立圖層蒙版或摳圖外一種更好的方式。如果你著實不克不及使用剪切蒙版,你可以將這些圖層合成為組,然後再為組應用蒙版。對Photoshop CS6來說,你還可以為圖層組建立剪切蒙版。
4. 保持圖像效果大致應用圖像效果有很多種方式,大大都方式都可以使用幾個調解層來實現。
我們每個人都市在一個圖層效果上添加另一個圖層效果,將圖層堆積起來就可以。不過你可以測驗測驗使用更少的圖層來到達溝通的效果。你在應用圖像效果時應該明白一系列圖層的意義,而不是一味地去堆積。過於巨大的圖像效果不但非常繁瑣,還會低落的'質量,以致讓你的作品大打扣頭。需要使用這么多蒙版嗎?將圖層合成組,然後再為組添加蒙版。
5. 使用智能濾鏡使用智能東西的好處之一是智能濾鏡的應用。
當你將圖層轉換成智能東西時,你便可以使用智能濾鏡了。智能濾鏡是使用濾鏡過程中重要的無損編輯方式,智能濾臼ё偈許你隨時無損變化濾鏡的效果。建立一個新圖層。將圖層添補為50%的灰色。接下來使用加深/減淡東西在這個灰色的圖層上繪制吧,看看產生了些什麼。。。將圖層的夾雜模式設置為疊加(你也可以試驗一下柔光、強光等夾雜模式)。
;Ⅳ 淘寶圖片設計要注意哪些問題
淘寶圖片設計要注意哪些問題
淘寶圖片怎麼做才能吸引人?淘寶圖片設計要注意哪些問題?淘寶圖片合成設計要注意的四大事項分享給各位美工朋友。
本章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深入了解!
①基礎屬性
②色彩
③光影
④透視
1、 基礎屬性:時間、地點
首先不同時期褲慧的藝術作品、建築、人文、服飾都會有明顯的差異,在選擇圖片素材的時候一定要設定好畫面所需要的年代、地域、歷史人文;
通過背景紋理、色調、環境我們能區分上面三張圖的風格,分別為復古、甜美、簡約,而紋理色調環境都是與我們生活中的環境、歷史人文掛鉤的;所以在選擇素材的時候,對號入座;先提取所需素材關鍵字,然後根據關鍵字拓展近義詞、同義詞等相關的詞;通過不同關鍵字搜索出相同屬性的素材圖片。
2、色彩:色調、影調、色彩層次
A、色調
根據顏色明度的特徵,我們可以把明度分為高明度、純色、低明度。
高明度的色彩常用於兒童、女性、偏向於柔和的畫面;純色調的色彩飽和度高、色彩穿透力強,常用於電商大促營銷的設計中,撞色也是高純度的色彩對比形成的;低明度的色調常用於輕奢、品質、質感的設計頁面中。
這樣劃分之後我們就能根據產品的屬性、外觀等特性選擇合適的搭配素材。
當明度確定了,那色相在冷色和暖色之間再選擇一個大方向,然後去挑選素材,這樣所選擇的素材的色調就不會相差太遠,後期調整起來會更容易。
B、影調(主要針對攝影圖片素材)
影調是光照射物像所呈現的明暗層次傾向。對影調的設計就是對光線與明暗的設計,理解影調的性質有利於烘托畫面的情緒,渲染主題。
按照整體畫面的明暗程度,影調分為高調、中間調、低調。按照畫面中最亮部分與最暗部分的差值,影調又可以分為長調、短調、硬調。
高調潔凈、飄渺、活潑明快,白到淺灰占畫面的絕大部分,暗色只佔小部分。
中間殲棚調平和、樸素、朦朧、含蓄,灰色占畫面絕大部分。
低調深沉、穩重、跳躍,深色占畫面絕大部分,亮色佔小部分。
長調細膩、舒緩,色階過渡均勻,層次豐富。短調局促、直率,色階分明,具有較強的節奏感。硬調激烈、有力,色階極少,對比強烈。
C、色彩層次
大家都知道太陽光通過三菱鏡會被分成七種顏色,但很少有人去了解具體的差別。顏色是一種感覺胡改答,光是一種物質---電磁波。正是由於七種顏色的波長(電磁波)長短不一,所以造就了色彩豐富的物理世界。
觀察上圖,細心觀察會發現,會發現近處的樹木飽和度更高,遠處的山頭的樹木飽和度低。這是由於物體反射了太陽的顏色(電磁波),距離遠的.顏色(電磁波)被大氣中的微小分子所散射,當電磁波被眼睛捕捉到時會減弱很多,所以視覺上就會產生遠近的空間關系。
再次把遠景和中景的高光、中間調、暗部的顏色選擇出來。近處的圖像對比度更高,細節豐富;遠處的圖像對比度低,沒有啥細節;所以在選擇素材時選擇相同對比度和飽和度的圖片與畫面會更融合。
根據上面幾張攝影圖分析,以及上面兩張大神的合成圖中也可以找到顏色變化的規律。總結為近處的色彩飽和高、對比高、細節豐富、立體感強,遠處反之。所以選擇合適色彩的素材放在畫面近、中、遠處讓畫面更有真實感。
3、光影:光的方向、光的環境
A、光的方向
特別是在合成場景中尤為重要,選擇相同方向的光影圖片融合會更加自然。
輪廓光,即逆光,幫助主光勾勒受光體的輪廓,使主體與背景分離,製造空間感。
頂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正上方,如中午的陽光,頂光會給人神秘、神聖的感覺。
底光,光線來自被攝體的下方,通常表現比較陰暗、恐怖的一面。
側光vs正面光。側光是指光源從被攝體的左側或右側射來的光線,側光會讓增強畫面的立體感!例如左圖中,由於光是從側面過來,所以臉部和服裝上都會形成明顯的亮部和暗部,通過對比,立體感就強了。就好比女生愛美喜歡化妝,也會通過不同的粉底塗抹臉部,讓五官更加立體,看起來則更加精緻。
B、光的環境(主要針對攝影圖片、攝影產品)
強光VS柔光,強光的畫面中物體立體感強,有明顯投影,明暗交界線明顯,如果拿出來做素材,光影難調整,只能與相同光影強度的圖片或產品組合;而柔光的畫面色階過渡柔和,無明顯投影,可以根據畫面需求調整素材的光影強弱,收集素材時,盡量收集柔光素材,方便再次編輯。
室內VS室外,光線良好的情況下,室內的光感柔和,室外的光感強烈。(只有自然光的情況下)
陰天VS晴天,不同天氣下的顏色、光影也會有所差別,所以同在室外也應該注意到圖片中的天氣變化。
除了要注意光的環境,還要了解光源,一切能夠輻射可見電磁波的物體都可以稱為光源,光源包括日光、閃電、火焰、熒光生物、人造光等。因為物體不發光,我們看到的物體都是反射了光源的光,所以不同光源下物體呈現的視覺效果就大不一樣。
4、透視:視平線、拍攝距離
A、視平線
視平線,是透視的專業術語之一,就是與畫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線。常見的海平線、地平線都是視平線所在。
商品、模特在拍攝的時候就確定它的視平線,當把商品擺放在一個背景圖中時,要保證商品的視平線與背景圖的視平線保持一致,商品的融入才會更融洽。所以合成前需先找到商品的視平線,然後匹配背景圖片。
簡單說明透視的三種類型,方便大家去尋找視平線,首先是平行透視(即一點透視),一個立方體只要有一個面與畫面平行,透視線消失於心點的作圖方法,稱為平行透視。
兩點透視,一個立方體任何一個面均不與畫面平行(即與畫面形成一定角度),但是豎直的邊線卻垂直於畫面,有兩個消失點,稱為成角透視,也稱二點透視。
一個立方體任何一個面都傾斜於畫面(即人眼在俯視或仰視立體時)除了畫面上存在左右兩個消失點外,上或下還產生一個消失點,因此作出的立方體為三點透視
上圖一點透視、兩點透視、三點透視的示意圖會明白些。
那麼,了解透視之後,商品的透視、背景的透視以及搭配小元素的透視在一個場景中都必須統一才會達到更加逼真的視覺效果。,這樣無疑又增加了一個篩選素材的條件,尋找素材難度+1。
B、拍攝距離
例如上圖中有微距、中景、遠景,選擇素材時畫面背景必須和產品相結合。微距拍攝的圖片細節豐富、紋理清晰、色彩飽和度高、光影細膩;中景拍攝的圖片細節相對較少,但有明顯的光影方向;遠景只有大概的輪廓,沒有什麼細節,光影方向不明確。
就如同上面這張海報一樣,場景中需要有的近景、中景、遠景,一般商品擺放在中景的位置,在選擇素材時應選擇合適比例和統一透視的素材,不統一的素材也可以後期處理。
但是經過處理的素材總是沒有原始素材的真實感強,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瑕疵,同時打造場景不僅是為了炫酷的視覺效果,更是通過場景體現商品的某個特性以及賣點,所以素材的風格屬性也必須與商品的屬性結合。
;Ⅳ 編輯注意事項:編輯常識
某知名網站的網路編輯規范及要求
為加強XX 網(***.com)的內容建設,提高內容質量,強化編輯水平,增強版權意識,提高網站的瀏覽率,特製訂編輯手冊,規定該做不該局塵困做,羅列備查信息。參照"**網" 編輯經驗,制定本規范,同時也希望各位同仁多提寶貴意見繼續探索創新,更新完善編輯的流程和規范。 1內容編輯方針
(1)堅持正面宣傳為主,正確把握輿論導向,與黨和政府的宣傳口徑保持一致。
(2)以網民需要為出發點,不遺漏用戶關心的重要新聞,不斷充實網頁內容,提供更周到的服務。
(3)提倡" 搶新聞" 和適時發布,縮短與事件發生和信息源的時差。
(4)嚴格杜絕政治性差錯,避免知識性、文字性差錯。
(5)學習網路媒體經驗,集眾家之長。
(6)鼓勵和提倡信息內容的再加工和處理,避免簡單的重復和拷貝,杜絕I-C-P (Internet Copy Paste )不良傾向。
2 編輯要求
2.1選稿
① 摸准媒體更新規律,及時捕捉新聞,選用新聞價值高、可讀性強、具有知識性、實用性、趣味性的稿件。
② 對熱點新聞注意從不同角度選稿,多方面報道,連續報道,深度分析,形成氣候,但內容相同的只選一篇。
③ 信息量達到不漏重要新聞外,還要捕捉更多能吸引人的新聞。
④ 不得選用與中央宣傳口徑不一致、中傷我國、不利於祖國統一、攻擊黨、政府和國家領導人、違反民族宗教外交及其他政策,以及宣揚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和明顯失實、泄密的稿件,選稿時要通讀全文,絕對保證無上述內容。
⑤ 報紙和新華社都有的,用新華社稿。
⑥ ICP 網站專稿慎用,其轉抄稿找到原出處再用。
2.2專稿和專題的製作
① 收集信息材料編寫專稿和專題。
② 耳聞目睹新聞事件,抓住並采訪,寫成專稿。
③ 收看實況轉播,同步編發專稿。
④ 從外文網站捕捉最新新聞,編譯成專稿。
⑤ 組織專訪、座談、同網友會面等活動寫專稿。
⑥ 編發網友來稿和社區討論稿。
2.3標題
① 力求簡短、醒目、新穎、吸引人。
② 最好為一行題,不超過14個字。
③ 特定媒體原題可省略地名或用代稱的,應將地名標出。
④ 標題首字元不得為空格,題中引號要用全形符號,重要標題可為黑體。
⑤ 標題前圖標一般用小黑點,專題的標題前圖標由編輯自定。
2.4電頭
① 通訊社電頭保留,報紙電頭如保留," 本報" 須改為報名。
② 台灣桐念報紙或通訊社改為" 台灣消息" 、" 台北消息" 或" 台灣媒體報道" 。
2.5標注信息源
① 防止錯注為預設源。
② 台灣報紙或通訊社新聞可直接採用的,不注信息源,經改編的,注XX 網。
③ 信息為轉載的,最好去找原出處,否則,仍以最後出處為信息源。
2.6正文
① 分段,文章的段首空兩格,與傳統格式保持一致,因網上看文章較費眼睛,段與段之間空一行可以使文章更清晰易看。
② 沿用 " 今天" 、" 昨天" 發生錯誤的,應改成具體日期。
③ 不得出現" 中華民國" 、" 民國" ,不得將台產說成國產。對於台灣的一些內容必須引用的,要加引號,如台灣" 國防部" 。
④ 稿件中的漢字、標點符號變成" ?" 、" 囗" 或空格的,應據原稿改正。
⑤ 港澳台和國外報紙譯名與大陸譯法不同,應改成規范譯名,譯名中的 "兄缺 ·" 不得寫成"." 。 例如:" 我國" 應寫成為" 中國" ," 星加坡" (港台稱法)統一寫成為" 新加坡" ," 紐西蘭" 寫成為" 紐西蘭" 。
⑥ 文中或署名不應出現" 本報" 字樣,應改為報名或刪去;文中出現的繁體字一律改成簡體,標點用橫排符號,文尾" 完" 字刪去。
⑦ 提倡縮編、精編,從報紙轉成網路文稿,常常形成完全或基本雷同的兩段文字,應刪去雷同部分。
⑧ 杜絕錯字、別字和自造字,注意平時積累。避免符號代替的情況:例如: " 朱鎔基" 用" 朱(金加容旁)基" 代替。
2.7圖片
① 除充分利用現成的圖文稿件外,可將分別報道的圖片新聞與文字新聞加以組合,以利網民閱讀。
② 用壓縮技術提高顯示速度。
③ 保證圖片不變形。
④ 圖形文件擴展名必須為"JPG" 和"GIF" 。
⑤ 圖形文件大小不能超過 5K
2.8頻道首頁要聞
① 代表XX 網風格和頻道特色,要精心製作。
② 應當保障能夠每日更新,同時盡可能" 圖文並茂" 。
③ 精選網民關心、喜聞樂見、生動活潑、能吸引人的稿件,力求一下子把他抓住,非看不可,盡量避免與一般網站的要聞雷同。
④ 標題為一行題,少於16 字。
⑤ 用圖片報道人們關注的最新新聞,以成就、精彩瞬間為主。
⑥ 畫面要美,選近景、特寫,或切取精彩部分。
⑦ 須做成長寬相同的方形。
2.9相關新聞
① 頻道中最新新聞連帶上主頁。
② 發稿集中時可選重要的。
③ 連帶量大約為 60%。
2.10專題
① 專題是集中信息,方便閱讀的手段,應積極增設。
② 選題由熱點的關注程度決定,所設欄目一般為新聞速遞、評論或反應、圖片新聞、背景資料、相關鏈接、更多專題。
③ 小型專題由頻道編輯決定,與產品部、技術部聯系即可設立。大型專題先提出建議,經策劃部確定,然後設立。
④ 專題新聞要全,並選重要的同時發往頻道和主頁快訊欄。
2.11靜態頁
① 積極收集實用、備查、有趣信息,供網友查閱欣賞。增強服務性、實用性,會大大提高瀏覽率,是網站發展方向,要高度重視。
② 項目推出後,須不斷或定時擴充的一定要做到,須更新的信息一定要及時更新,勿使網民失望。
2.12合作鏈接
① 積極尋求合作者,以增加實時實用信息。
② 經常點擊,發現變動,及時改正。
3 審稿制度
① 每個編輯所發稿件,自己要認真審查一遍。
② 兩個編輯負責一個頻道的,要互相將另一人的稿件復審一遍。三人組成的,則分工復審。部門監制要對內容負責,監督主編、編輯的信息發布。
③ 編輯沒有把握的稿件,經監制、主編審後再發。
④ 監制、主編抽查已發稿件。
⑤ 對於把握不好的信息,要向網審請示,杜絕自以為是,想當然的做法。
***.com主頁推薦規范
目前,***.com主頁日常更新的有五方面內容:" 頭條鏈接" 、" 頻道精選" 、" 專題特集" 、 " 圖片推薦" 和" 精彩推薦" 。
一、 頭條鏈接
頭條鏈接數量為9條,推薦內容以時事新聞為主,約佔6-8條,若有重要的體育、娛樂、IT 等新聞,也可在該位置推薦。推薦數量和選擇性由新聞部決定。推薦郵箱:news@sz.***.com。
二、頻道精選
1. 推薦內容要緊扣頻道名稱,應盡量避免和其他頻道內容的沖突。真正做到體現頻道本色。
2. 推薦內容要符合社會、政治以及道德輿論主流,盡量避免有損黨和政府形象、血腥暴力、色情低俗的內容。
3. 推薦內容一定要註明信息來源(即便是網友原創也要註明),並保證不牽扯版權問題。
4. 推薦內容的標題字數限制在16字以內。鏈接必須是終極頁面的URL 。
5. 一定要等推薦內容鏡像到北京才可發送郵件推薦。
6. 推薦內容發送到統一郵箱:best@sz.***.com。
三、專題特集
專題特集推薦內容是各頻道製作的較大型的專題或專欄。在主頁陳列的時間一般較長。專題頁面的數量通常不少於10頁。
推薦" 專題特集" 的程序:
專題製作編輯(填寫" 專題推薦申請表" )→頻道監制(審核簽字)→網頁設計部主管(審核簽字)→策劃總監或資訊總監(審核簽字)→首頁編輯→添加到主頁完成。
四、圖片推薦
頻道精選右側為" 圖片推薦" 位置。更新頻率為每日或半日。圖片也應不涉及版權問題(嚴禁推薦帶有色情和政治醜化色彩的圖片)。另外,推薦內容要有一定時效性和獨特性。
推薦直接發送到郵箱best@sz.***.com,包含要素為圖片(質量要清晰,高160X 寬120~140),文字說明標題,終極頁面URL 。
五、關於" 精彩推薦"
" 精彩推薦" 是在原有" 專題特輯" 中分離出的一個推薦區。其更新頻率原則上為三至五天。和" 專題特集" 不同之處在於,它推薦的范圍更廣泛,精彩推薦可以是新聞的追蹤報道等,頁面數量在5頁以上。
推薦直接發送到郵箱best@sz.***.com,包含要素推薦標題(標題字數限制在10個字以內),終極頁面URL 。
請各頻道監制和編輯有意識的維護***.com主頁形象,認真斟酌、推薦本頻道優秀內容。
策劃中心
***.com網站軟體開發需求規范
Ⅵ 圖片處理的圖片處理技巧
一種簡單的數碼照片後期潤飾
1 打開圖片,執行色像/飽和度(-40)降低飽和度。
2 新建一圖層,將圖層模式改為柔光,用畫筆工具將需要潤飾的部分畫幾下,這里可以利用色板方便的提取顏色
3 圖片色彩過渡不夠柔和,再執行一下濾鏡下面的高斯模糊(+85) 簡單處理照片曝光不足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對背景層的模式改為濾色
2 對背景層的色階進行調整 30秒搞定Plmm藝術照
1 打開圖片,復制背景層兩次
2 對復制背景層一進行高斯模糊(半徑4~6),將復制背景層二的模式改為強光
3 新建一圖層,添充圖案(預先作好並定義的半灰半白的橫條紋圖案),設置混合模式為正片疊底 1 打開圖片,新建一圖層,選擇視圖-標尺,選擇移動工具,分別從上方和下方拖曳出兩條藍色標線(9格)
2 利用矩形選取工具,填充方格(1,9暗灰,5,7黑,3亮灰),以psd格式儲存,然後關閉文件
3 執行濾鏡-扭曲-置換,選擇剛才儲存的psd文件
備注(「置換濾鏡」是利用置換圖的顏色值使選區發生位移:白色(色調值=0)是最大負位移,即將要處理圖象相應的象素向左和向上移動;黑色(色調值=255)是最大正位移,即把圖象中相應的象素向右和向下移動;灰色(色調值=128)不產生位移) 1 打開圖片,執行選擇-全選,然後編輯-復制,建一新通道,編輯-粘貼將拷貝圖象貼入新建通道中]
2 執行圖象-調整-反像,回到RGB通道,編輯-清除,刪除原圖象
3 執行選擇-載入選區,調用新通道,執行編輯-填充(所需顏色) PS渲染照片氣氛(風景)
1 圖象-調整-色階(RGB +29,1.0,+234)
2 執行色相/飽和度命令(全圖 -14,+41,-1).
3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紅色,色相值降低,飽和度增加).
4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黃色,-22,+45,-1
5 繼續執行色相/飽和度(綠色,+15,0,0)
6 調節亮度/對比度(亮度降低/對比度增加) Photoshop八招秘技
密技一: 當你需要快速隱藏工具欄和多個浮動面板時,逐一點擊面板上的關閉按鈕,接下來使用時又要打開,十分不方便。其實你可以同時按鍵盤上的「Shift」和「 Tab」鍵,這樣浮動面板會立即隱藏起來,從屏幕上消失,再同時按下兩鍵,面板又會顯現;如果只按下「Tab」鍵,則工具欄連同浮動面板會一起隱藏,再按以下該鍵,它們會同時顯現。
密技二: 在Photoshop中,有很多時候要修改設置的取值。一般情況會在取值框的又側有一個黑三角,點擊它會出現一個滑動標尺,拖動標尺就可以修改取值了,但有時不會十分精確。這時可以按鍵盤上的向下箭頭鍵(每按一下表示取值加一)和向上箭頭鍵(每按一下表示取值減一),來准確調整數值。如果按住 「Shift」鍵不放,那麼每按一下表示取值加十或減十。
密技三: 當你正在使用畫筆工具,要調整不透明度時,還要打開設置框,很麻煩。這時你可以直接按鍵盤上的數字鍵來設定。比如當你按一下「 0」鍵時,則不透明度為100%。「 1」鍵為10%。先按「 4」再按「 5」,那麼不透明度則為45%,依次類推。
密技四: 當我們要復制文件中的選擇對象時,要使用編輯菜單中的復制命令。復制一次你也許覺不出麻煩,但要多次復制,一次一次的點擊就相不便了。這時你可以先用選擇工具選定對象,而後點擊移動工具,在按住「Alt」見不放。當游標變成一黑一白重疊在一起的兩個箭頭時,拖動滑鼠到所需位置即可。若要多次復制,只要重復的放鬆滑鼠就行了。
密技五: 我們需要多層選擇時,可以先用選擇工具選定文件中的區域,拉制出一個選擇虛框;然後按住「Alt」鍵,當游標變成一個右下角帶一小「-」的「+」號時(這表示減少被選擇的區域或象素),在第一個框的裡面拉出第二個框;而後按住「 Shift」鍵,當游標變成一個右下角帶一小「+」的大「+」號時,再在第二個框的裡面拉出第三個選擇框,這樣二者輪流使用,就可以進行多層選擇了。其實用這種方法也可以選擇不規則對象,自己去體會吧。
密技六: 當我們編輯圖片文件時,有時要去掉選擇對象以外的圖片顏色,這時可以按鍵盤上的「Delete」鍵,選擇區以外就會變成背景色或透明的,這要看你設定的背景內容是什麼了。
密技七: 去掉掃描圖片中的龜紋。由於印刷方面的原因,我們用掃描方式輸入電腦的圖片會有一些龜紋,如果在此基礎上進行處理,會影響以後的效果。這時你可以先用 「Noise」濾鏡中的「Despeckle」做處理,這時圖片會變得稍微模糊;接著用「Sharpen」濾鏡中的「Sharpen Edge」(注意設置數值要小一些)再處理一下,就大功告成了,這時即使用放大工具觀察也不會出現龜紋了。
密技八: 我們使用Photoshop 一段時間後,文件夾中已經存放了大量的圖片和影像文件。當你要調用一個很久不用的文件,並且忘記了它的文件名時,需逐一打開文件夾中的文件來尋找,太麻煩了。我有一簡便的方法:Photoshop 的File 菜單下的Automate 中有一個Contact Sheet 命令,它可以給文件夾中的每個文件建立一個小縮圖,並存放在一個圖象文件中,這樣方便了以後的檢索和查閱,節省了你我的寶貴時間。
Ⅶ 如何對圖片進行編輯
看到影樓製作出來的精美照片是不是很羨慕呢?其實大家也是可以輕松掌握這些圖片編輯技巧的,這樣既省錢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在家就可以編輯出自己和家人的照片,做出美麗的圖片同大家分享還可以珍藏起來。那麼,如何編輯照片呢?
1、首先打開瀏覽器搜索迅捷在線圖片編輯器,點擊直接進入頁面,
2、將要編輯和修改的圖片導入界面中,選擇文件,再選擇打開就好了,
3、選擇側邊和上方的工具,進行想要的修改結果,
4、最後另存為保存格式退出就好了。
Ⅷ 圖片編輯在災難新聞圖片編輯中應當注意什麼
災難新聞照片的適度原則
1.災難新聞照片要尊重當事人的隱私
新聞媒體的報道權是以尊重當事人的隱私為前提的。在災難新聞報道中,記者應該隱去當事人的姓名、住址等具有明顯辨識性的因素;在災難新聞照片中,當事人的眼睛、頭部等部位應以馬賽克等加以處理。
2.災難照片應注意拍攝和處理方式
一、攝影記者應適時出現,並保持一定的距離
在災難性事件發生後的一些特殊場所,如受害者或受害者親屬的私人領地,進行宗教、傳統儀式的場所,以及舉行家庭葬禮的地方,攝影記者要謹慎涉足。以下幾點,可以作為攝影記者能否出現的思考路徑:首先,我所預計拍攝的圖片是否有真正的新聞價值;其次,我的出現是否符合新聞攝影的倫理道德;第三,我的出現是否會引起當事人的反感、憤怒甚至仇恨。
倘若思考的結果是可以出現,那麼距離即攝影記者的活動空間,應該以多少為合適?有人認為,在被拍攝對象進行庄嚴之事或過度悲傷的場合,攝影者應該與被攝對象保持一段庄嚴的距離。遵循新聞的真實性並不需要記者們抵著新聞人物的腦門拍攝,個人悲哀的無限擴大,無助於受眾對整個新聞事件的了解。相反,退一步保持一定的距離,反倒能開辟出獨特的新聞視角,揭示更深層次的東西。如由托德?海勒斯拍攝的獲得2006年度普利策專題新聞攝影獎的作品《最後的葬禮》。在拍攝過程中,托德?海勒斯的鏡頭與被攝對象一直保持一定的距離,正是這「一定的距離」使被攝者留下了尊嚴,使讀者讀出了感動,使作品擁有了獲獎的理由。此類作品還包括2008年第51屆荷賽獲年度當代熱點類三等獎的作品、法國攝影師William Daniels拍攝的《烏干達父親照料患痢疾孩子》和獲年度新聞人物類(故事)三等獎的作品、美聯社以色列攝影師Oded Balilty拍攝的《南京大屠殺70周年》等。
二、攝影記者在新聞現場面對不同情況,應正確選擇拍攝與否
1. 在災難性事件發生後的特殊場合能否拍攝?
選擇拍攝新聞場景中的典型瞬間體現的是攝影記者的業務素質;而選擇拍或不拍,體現的是攝影記者的道德水平。在拍與不拍的斟酌間,攝影記者扮演的是新聞把關人的角色,他面臨著對新聞內容的第一次取捨。因為災難性攝影的特殊性(有時拍攝就意味著侵犯),攝影記者也不可能不落細節,通拍一氣。因此,攝影記者應當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當道德規范的條條框框成為自我意識,拍攝與否可以瞬間決定。
2. 在災難性事件餘波未平的危急時刻,如海嘯後倖存者漂泊海上等待援救時。這些時候能否拍攝?
攝影記者應該明確一點,人性人道永遠高於新聞攝影的職業價值。記者先而為人,次而為記者。倘若此時已有人救援,那麼可以拍攝;倘若攝影記者是隻身在此,那麼救援責無旁貸。
三、攝影記者應採用合適的拍攝方式、拍攝方法
拍攝是攝影記者在新聞現場工作中最後且最重要的環節。面對不同的場景,不同的拍攝對象,所採用的拍攝方式、拍攝方法是大相徑庭的,但基本是相通的:
1. 注重真實性。某些攝影記者主題先定,部分真實和整體真實無法達到統一,這也是違背新聞真實的行為。2008年第51屆荷賽的獲獎作品美國攝影師John Moore的作品《貝-布托遇刺》以其重大的新聞價值和強烈的現場感獲得年度突發事件類組照一等獎,雖然爆炸的場面是模糊的,但並沒有影響它的傳播價值。
2. 尊重被拍攝對象。
面對生者,需要尊重;面對死者,也是如此。面對殘缺不全的屍體或是扭曲變形的屍身,都是不宜拍攝的,除非它具有非同尋常的歷史意義和新聞價值。這種時候,攝影記者可以利用一些技巧來拍攝,以替代過於恐怖血腥的原狀。如獲得第48屆荷賽年度最佳新聞攝影獎的《海嘯》的拍攝,攝影者阿爾科?達塔突破常規,只把死者的一隻胳膊攝入了鏡頭,可謂獨具匠心,使新聞信息和死者尊嚴兩不誤,值得同行學習。
編輯:不能片面強調視覺沖擊力
新聞攝影工作者不僅包括攝影記者,還包括圖片編輯。圖片編輯是保證圖片再加工順利完成和傳播效果最終實現的關鍵因素。新聞攝影的道德自律不僅要求攝影記者道德自律,也要求圖片編輯道德自律。
一、適時派遣攝影記者
災難性事件很大一部分都是突發事件,圖片編輯雖不及做詳細的新聞策劃,但還是可以進行判斷、梳理,以決定是否派遣記者對其進行報道。圖片編輯的價值取向、道德水準對整個攝影工作的影響舉足輕重。
二、合理篩選圖片
與攝影記者拍攝與否的思考內容相似,圖片編輯的選擇一部分體現的是業務素質,即哪張圖片最具新聞價值;另一部分體現道德水準,即這張圖片是否符合新聞攝影的倫理道德,能不能發表。在災難性新聞攝影報道中,圖片編輯對圖片採用與否的道德思考,很大程度上是對圖片血腥、恐怖、痛苦因素的判斷。
如今對於這種圖片的選擇採用,有了新的判斷標准:「1. 是否有可以替代的照片;2. 刊登這張照片的真正價值所在;3.對受眾的影響。」
圖片編輯在刊登該類圖片時,所要遵循的核心思想是: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有利於信息的傳遞,而最小限度地產生傷害。如果這種編輯思想在傳播業內成為慣例,就不會出現諸如「恐怖分子的斬首錄像」「薩達姆的絞刑錄像」之類的圖文資料在電視、網路上橫行的現象了。
三、合理使用圖片
圖片的使用方式也大有講究。美國《棕櫚海岸郵報》的攝影記者拉達斯?肯尼就被圖片編輯的不慎編排所傷害。拉達斯?肯尼因為拍攝關於美國南部新移民不幸生活的照片獲得了普利策攝影特寫獎。為表慶祝,《棕櫚海岸郵報》把一張肯尼獲獎時噴灑香檳的照片和他的一張描述新移民家庭孩子們衣裳襤褸的獲獎照片,並列排放在頭版發表。這讓肯尼愧疚難當,不得不辭職。圖片編輯的這種並列排放圖片的方式必定會讓讀者去對比兩張圖片,產生肯尼利用他人不幸謀取個人成功的錯覺。
在災難性新聞攝影報道中,圖片編輯應該把握好「災難」這一主基調,合理使用圖片:
1. 在版面的安排中,同一版面的內容要保持主基調一致。災難性新聞攝影圖片以及相關內容應避免與娛樂、休閑等較輕松的內容排放在一版內,對開的版面最好也能與主基調和諧。
2. 在圖片的搭配使用中,並列或上下位置的圖片保持主基調一致。
3. 圖片的注釋或所配消息的語言,宜庄不宜諧。
4. 刊登該類圖片的版面顏色、線條、底紋等都要與主基調保持一致。其顏色宜冷色調,忌暖色調;其線條宜簡潔沉穩,忌繁雜花哨;其底紋宜大方低調,忌張揚。
報紙要注重社會效益和最廣大受眾的利益,災難照片因為血腥性往往要加以處理。在拍攝上,採用黑白照片往往比彩色照片更能淡化血腥性,宜採用全景鏡頭拍攝而不適合特寫鏡頭拍攝;在處理上,血腥的照片做背景比做前景更容易被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