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小兒推拿高清圖片
擴展閱讀
耐寒的樹木有哪些圖片 2025-04-23 19:39:18

小兒推拿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18 14:34:56

❶ 小兒推拿的手法圖解小兒推拿的正確步驟

小兒推拿的手法圖解
補肺經/清肺經


1、食慾不振者,加揉板門100次,摩中脘3分鍾,按揉足三里穴1分鍾
圖片標記--頭popupsrc=""data-brushtype="text">治療兒童發燒的穴位按摩臨床上小孩發燒以外感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燒可以試試上述手法,這樣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葯物的副作用。
這類患兒起病較急,推拿治療效果較好,但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由於小兒的體質不同,病情變化比較復雜,故小兒推拿必須結合時令、氣候和癥候表現的差異加以辨別和處理。
另外小兒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以防感冒發燒。日溫差也較大時,家長一定要適時給小兒加減衣服,預防感冒。注重合理喂養,不可過食肥膩食物,以免傷食積滯,從而引起發燒。發燒時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
一般來說急性發燒需要1至3天痊癒,長期低熱而用葯效果不佳的患兒相對治療時間長些,因為長期低熱患兒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從發病的本因入手。發高燒: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過發高燒的經歷,額頭滾燙、頭暈目眩,嚴重時不僅渾身疼痛,甚至燒到意識模糊、發生抽搐。人的正常體溫約37.2℃左右。除非體溫超過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則無需太過緊張。
其實,發高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它提醒你的身體可能有疾病出現了。
事實上,散熱對身體有好處,這個體內的防禦措施有消滅外來病菌的功用。如果溫度沒有上升太高,不妨讓它自然散熱,如此有助於排除毒素。

小兒推拿的准備事項
1、按摩時要使用按摩介質。
使用介質後,按摩會順滑很多,不會磨破寶寶的皮膚,就用家裡最常用的不會引起寶寶過敏的介質就好,家裡的嬰兒潤膚油、按摩油、嬰兒橄欖油都可以。
2、媽媽要修剪指甲,以免劃傷寶寶。要搓熱雙手。
3、室溫要合適。按摩時室溫最好控制在20到26度。以寶寶不受涼舒適為宜。
4、媽媽心情平和。按摩是一種愛的傳遞,寶寶需要感受到你的愛。
小兒推拿的注意事項
1、安心的氛圍。無論在家或者旅途中,媽媽的按摩往往是最好的安慰。尤其寶寶生病時,媽媽怕自己按摩不好,會選擇去醫院,這時寶寶免疫力差,容易交叉感染從而使病情加重。再者寶寶對醫院的環境也會容易因不適應而哭鬧。
2、按摩時不宜過飽或者飢餓。哺乳時和之後的一個小時內不做推拿,清晨起床按摩是可以的。
3、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來說,如果是日常的保健按摩,10-20分鍾就足夠了。可以早上和晚上會更加輕松。寶寶生病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4、不要強迫寶寶。按摩是愛的傳遞,不要讓寶寶排斥,寶寶生病時不舒服可能會不配合,媽媽盡量多一點的耐心,可以邊說故事,看書,玩玩具邊按摩,可把按摩當成和寶寶互動的小游戲。
5、寶寶高燒時除了退燒手法的推拿,不做其他保健推拿。
6、寶寶皮膚破損、感染、過敏的部位不做按摩。
7、按摩一般先仰卧位再俯卧位。
8、手法宜輕不宜重,小兒推拿要求手法均勻,力度柔和,平穩深透。

❷ 流感退燒後孩子咳嗽該怎麼辦

這次流感來勢洶洶,即使已經退燒但是依然讓家長們鬧心,原因就是:流感高燒退去後會進入咳嗽期,持續時間較長。公眾號留言看得出中孩子流感燒退的家長也沒舒服到哪裡去:「燒是退了但是咳嗽開始了,聽著孩子咳嗽更難受!」

(圖片源自網路)

孩子不

發燒

了,為什麼咳嗽卻沒好?

其實,這乎跡是身體自身正在修復,發燒是病毒、細菌等致病因素侵入機體後,人體免疫系統發動作戰的表現之一。

燒退了,就說明致病因素已經被免疫系統給制服了,病邪入侵不再繼續,人體的正氣已經佔了優勢。正邪的斗爭結束,戰場的清掃就開始了,所以孩子不發燒了,反而開始咳嗽,分泌物也增多了。

這種情況下,肯定很多朋友按耐不住要給孩子喂止咳葯的沖動,要明白這時候的咳嗽多是好事不是壞事,一定不要因為咳嗽聽著焦慮就奪走孩子自身修復的機會,用葯物解決。

(圖片源自網路)

不過,小編周圍的朋友們很少有幾個可以穩住的,多半都是怕孩子咳出肺炎就完了。其實咳嗽能引起肺炎這個錯有點離譜,肺炎會引起寶寶咳嗽,但咳嗽並不會引起肺炎。

咳嗽說到底只是一種保護反射,而不是病症,不是咳嗽導致的肺炎!

那麼流感後咳嗽,我們該如何調理呢?

分推肩胛骨和揉肺腧都是很好的小兒推拿止咳手法,但是現在天氣涼讓孩子光著背做推拿還擔心孩子著涼生病。

這里小編就分享幾個很有效的手上的止咳穴位:

(主人翁小兒推拿原創圖)

具體操作:

用拇指壓揉孩子兩手掌面的肺四穴,具體就是拇指關節橫紋處的中點,食指和中指掌面兩掌骨之銷裂間,中指和無名指掌面兩掌骨之間以及無名指和食指掌面兩掌骨之間的四個穴位。

每天壓或者揉這4個穴位1-2次,每個穴位3-5分鍾,能夠有效緩解孩子咳嗽問題,一般運用於5歲以上的孩子,5歲以下的孩子將按揉時間減半即可。

溫馨提示:在給孩子做小兒推拿時,一定要使用推拿介質(橄欖油或生粉都可以),以免對孩子嬌嫩肌膚造成損傷。

完整版的發燒通用推拿方可以登錄主人翁小兒推拿APP免費學習。

流感預防從來都比治療更重要。家長們在家可以堅持給孩子做做工字搓背、捏脊、揉長強等手法,提升孩子陽氣增強孩子的免疫力。勤洗手虧頃閉,少出門,定時開窗通風也一樣不能少喲!

想了解學習更多中醫小兒推拿健康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喲!也可以將知識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們~

❸ 牙關穴有什麼作用

小兒推拿常用穴位之牙關穴(頰車穴)



  • 濟南小兒推拿楊曉大夫:小兒推拿常用穴位之牙關穴(頰車穴)

    牙關(頰車)

    位置:耳垂下1寸,下頜骨陷中。

    操作:醫者以拇指按或中指揉(圖6-6),名按牙關或揉牙關。

    次數:按10~20次,揉約30次。

    作用:開竅,疏風,止痛。

    主治:牙關緊閉,口眼歪斜,牙痛。

    臨床應用:按牙關主要用於牙關緊閉;若口眼歪斜則多用揉牙關。

    【引文】

    《按摩經》:「牙關緊,頰車瀉。」

    《釐正按摩要術》:「按牙關。牙關在兩牙腮盡耳處,用大中二指對過著力合按之,治牙關 閉者即開。」

❹ 按摩穴位能否治病

當然可以啊,按穴位是外治通經絡,而吃葯是內治通經絡,經絡通則百病去,按摩穴位和用葯分別是中醫六大治法之一,都可以達到目的,中醫殺滅病菌是將病菌所生存的環境去掉,就是中醫擅長將人體內的淤毒之血去掉,並將新鮮氣血引到患處乃至全身,病菌就會死亡,病菌最怕新鮮血液,就像蒼蠅害怕干凈的房子一樣,不光是對付病菌,經絡通了,腫瘤也會自動消退,醫生醫術越高,越能看到病根,就能更快打通經絡,而按摩穴位卻是一種引血之法。而西醫不是去掉病菌生存環境,而是直接殺死細菌病毒,所以多數時候西醫無法治本。中國現在許多醫院喜歡掛點滴,但是遇到體質虛弱或特殊體質的人,或腎寒虛弱的人可能退不了燒,反而肯能惡化,經常有點滴掛死人的事發生。外國發明的點滴在外國卻不常用。

治療兒童感冒發燒用推拿按摩穴位效果相當快,多數時候能當場退燒,小兒發燒試試推拿治療

溫州市第二人民醫院針灸推拿科醫師黃克勤

兩天前,一位家長抱著2周歲的孩子過來要求推拿,原來是孩子上午外出遊玩的時候著涼,回來就發燒了,體溫達到39度,聽親戚介紹說小兒推拿退燒效果非常好,還可以避免葯物退燒的副作用,下午就抱過來試試。經過2天(2次)的推拿治療後,孩子的體溫完全恢復到正常了,家長很滿意。

發燒是小兒常見病症之一。人體之所以能保持較恆定的體溫,主要是因為體內有產熱系統和散熱系統互相調節,維持在一個相對平衡的水平,而小兒因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能力較差,而且年齡越小調節功能越差。但小兒對發燒的耐受力較好,若經過及時治療,恢復也較快。中醫認為小兒具有「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生理特點,故很多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現發燒症狀。

小兒推拿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在兒科中應用比較廣泛。它通過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於患兒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整機體的生理和病理狀態。因此,小兒推拿可以用來治療小兒發燒、腹瀉、遺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醫根據小兒發燒的病因,分為外感發燒、陰虛發燒、傷食發燒等多種類型。前面介紹的那個孩子經辨證為外感風寒發燒,

採用清肺經(自無名指掌面末節指紋推向指尖)300次、

穴位:肺經(肺金)

位置:無名指掌面。

操作:①補肺經:在無名指面上旋推,見中圖,約補200~400次。

②清肺經: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見右圖,清200~400次。

主治:發熱,咳嗽,氣喘,胸悶,咽喉腫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內側正中至腕橫紋推向肘橫紋)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至時橫紋呈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橫紋推向肘橫紋,見圖.

約推100~500次。

主治:發熱,煩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瘡,驚風等一切熱證。

開天門(自小兒眉心推向前發際邊緣)100次、

穴位:天門(攢竹)

位置:自兩眉中間至前發際呈一條直線。

操作:用兩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發際,約推30~50次。

主治:感冒發熱,頭痛,精神萎靡,驚風等。

推坎宮(自小兒眉心沿眉端向兩旁推至眉梢)100次、

揉太陽(按揉眉梢後太陽穴)100次等推拿方法,

穴位:太陽

位置:在兩眉梢後凹陷處。有左為太陽,右為太陰之說。

操作:兩拇指或兩中指端分別在左右兩太陽穴上揉動。

向前揉為補,向耳後揉為瀉。揉30次。

主治:外感發熱,頭痛,頭暈。

達到宣肺解表退熱的目的。一般這類患兒經過推拿治療一次後體溫就可以降下來,下午體溫會略有波動,第二天再採取同樣手法治療後體溫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圍。

臨床上小孩發燒以外感為多,所以小孩若是低燒可以試試上述手法,這樣既方便,也可以避免葯物的副作用。這類患兒起病較急,推拿治療效果較好,但家長在家自行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一定要到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由於小兒的體質不同,病情變化比較復雜,故小兒推拿必須結合時令、氣候和癥候表現的差異加以辨別和處理。另外小兒要注意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以防感冒發燒。現在正好是春季,天氣變化較大,日溫差也較大,家長一定要適時給小兒加減衣服,預防感冒。注重合理喂養,不可過食肥膩食物,以免傷食積滯,從而引起發燒。發燒時要多飲水,飲食宜清淡。

溫州市二醫自去年開展小兒推拿以來,已接診了40多例小兒發燒患者,有急性發燒的,也有長期低熱的,效果都比較明顯,一般來說急性發燒需要1至3天痊癒,長期低熱而用葯效果不佳的患兒相對治療時間長些,因為長期低熱患兒的治療一般都需要從發病的本因入手。

治療兒童發燒的穴位按摩是?

想了解一下治療兒童發燒的穴位按摩。

發高燒,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過發高燒的經歷,額頭滾燙、頭暈目眩,嚴重時不僅渾身疼痛,甚至燒到意識模糊、發生抽搐。

人的正常體溫約37.2℃左右。除非體溫超過38.5℃(成年人)或39℃(小孩),否則無需太過緊張。

其實,發高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它提醒你的身體可能有疾病出現了。事實上,散熱對身體有好處,這個體內的防禦措施有消滅外來病菌的功用。如果溫度沒有上升太高,不妨讓它自然散熱,如此有助於排除毒素。

理療的方法:

(1)天河水(要穴):尺.橈溝.從遠端至近端用布擦.用溫水或涼水(也就是把手抻直,手掌向上.從手腕到手肘中間的溝)

(2)清肺經:手無名指腹.兩支手都有,都要按摩.從手指近端向遠端推(注意這個穴位到兒童六歲就消失了)

(3)開天門:用拇指推印堂至發際(推到發紅.不要把寶寶的皮膚推破)現在了解治療兒童發燒的穴位按摩了吧。

小兒風寒感冒的穴位按摩:

風寒感冒:症見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四肢關節酸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質淡,苔薄,白。常用手法

①重推三關穴500次。

②揉外勞宮100次。

穴位:外勞宮(外勞)

位置:手背中央與內勞宮相對處。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約揉50~100次。

主治:風寒感冒,腹痛,腹脹,腹瀉,腸鳴等。

③雙手提拿肩井穴部位肌肉5~7次。

穴位:肩井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

操作:用兩手拇指與食指相對用力捏拿肩上大筋,稱拿

肩井,約捏拿5~10次。

主治:感冒,驚厥,肩背部疼痛。

④用食、中指揉二扇門50次,揉時要稍用力,速度宜快。

穴位:二扇門

位置:在手背中指根兩側凹陷中。

操作:用兩拇指甲掐揉之,掐5~10次,揉100~300次。

主治:驚風,昏厥,身熱無汗。

內容及圖片來源請參考: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311/13/976147_18345283.shtml

但是成人穴位按摩取穴治療效果快不快就要看醫術了,當然用常用治療感冒的穴位也不錯。

感冒初期在膀胱經、肺經處刮痧或按摩,刮痧效果最好。這說的是經絡,而穴位是在經絡上的,是經絡上最旺盛的地方,還有自己可以按摩百匯穴,還可以自己按摩或攥拳頭敲打胳膊上的大腸經,按摩大腸經上的合谷穴可以治感冒。熱水泡腳並按摩足底的湧泉穴發一些汗也有效。還有按摩後頸下的大椎穴是感冒常用有效穴,當然治療感冒有一個好方法,就是取嚏法,不管你用什麼方法,能打噴嚏就可以排除體內的寒氣,感冒就會好,取嚏法就是用紙卷插入鼻子刺激鼻粘膜,就想打噴嚏,當然如果患者肺氣不足,也很難打出,得先補肺氣,或者家裡在炒辣椒,那是個好機會,多打噴嚏甚至可以治療經久不愈的老感冒。

❺ 有哪些適合小兒推拿師看的書

適合小兒推拿師看的書:張素芳小兒推拿技法圖譜。很好的書,選了好久買的這本,其實主要看圖片,圖片看起來更容易理解,寶寶生病的時候很著急,平時沒事多看看學習學習,我覺得可以。

《張素芳小兒推拿技法圖譜》一書由孫重三小兒推拿學派大家張素芳教授主審,是其直傳弟子對張素芳教授近60年行醫經歷的總結,整合其小兒推拿手法、常見病治療和經驗分析而成。

90種常用小兒穴位及對應推拿手法,標准演示。囊括了頭面部、胸腹部、四肢部和腰背部等小兒常見推拿穴位,詳盡說明其定位、功效、推拿時間,並將每個穴位的主治病症標出,家長可以根據病症找穴位,自己就可以成為孩子的「保健醫生」。

23種小兒推拿穴公開。張素芳教授的增高穴、鼻咽點等,是她經過很多次臨床實踐總結出來的,有孩子長不高、鼻炎等問題孩子,家長可以嘗試。

42種寶寶常見病症,張素芳憑借近60年經驗開出推拿方。每種病症的推拿方,都得到眾多家長的認可。每個方子涉及到的穴位,都配有詳細操作示意圖和內文頁碼,方便讀者快速查找穴位具體解說。

還有真人圖片、二維碼視頻,由老師親自演示穴位的推拿手法,標准到位、清晰明了,家長跟著做,不怕找不到穴位,不愁手法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