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最美陋室銘高清書法圖片
擴展閱讀
運動感背景圖片素材 2025-02-12 11:45:45
華為手機不能顯示圖片 2025-02-12 11:28:38

最美陋室銘高清書法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18 09:47:24

⑴ 陋室銘行書書法作品

陋室銘行書書法作品如下:

陋室銘.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孔子雲:拍罩沖何陋之有?

《陋室銘》書法作品有:趙孟頫的行書《陋室銘》,文徵明的行書《陋室銘》,祝枝山的草書《陋室銘》,智永的楷書集字《陋室銘》等。

寫下千古名篇《陋室銘》的劉禹錫,「身居陋室,仍不改其高潔」之風范一直為後世所景仰。而以《陋室銘》為題材的書法作品更是被後人廣泛用於家居裝飾,以顯示居住環境的高雅及格調。

祝枝山的草書《陋室銘》非常了得,祝枝山是明代最傑出的書法家之一,也是引領吳門書派崛起的第一位領袖人物。王世貞曾說:"天下書法歸吾吳,而悶拆京兆祝允明為最,文待詔徵明、王貢寵次之。"祝允明是一位多才多藝、技藝高襲殲超又書風多變的書法大師。

⑵ 陋室銘硬筆書法作品

陋室銘硬筆書法作品如下:

1、元代大書畫家趙孟頫作品

趙孟頫行書《陋室銘》紙本,縱49cm、橫131cm;共19行,計86字。款署「子昂」,鈐「趙氏子昂」朱文方印、「松雪齋」朱文長方印。

銘是古代一種刻於金石上的押韻文體,多用於歌功頌德與警戒自己。明白了銘悔掘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題意。

《陋室銘》作者劉禹錫托物言志,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一中心,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頌道德品質之實,表達螞前拆出室悶棗主人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⑶ 劉禹錫陋室銘書法作品

劉禹錫陋室銘書法作品如下:

《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為劉禹錫著。「銘」本是古代刻於金屬器具和碑文上用以敘述生平事跡的一些贊頌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於歌功頌德與昭申鑒戒。後來逐漸發展演變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明白了銘的意思,也就明白題意,即對陋室進行歌頌,內接內容,即對陋室內的人的高尚品德進行歌頌。實際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頌道德品質之實,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闡嫌旁明作者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這一點與《愛蓮說》頗為相似。

⑷ 古詩文陋室銘的鋼筆楷書書法作品圖片

陋室銘是劉禹錫的著名代表作之一,他的這部作品是在他被貶之後所創作出來的。那麼,關於陋室銘的鋼筆楷書書法作品,你欣賞過嗎?下面是我整理的古詩文陋室銘的鋼筆楷書書法作品圖片。

古詩文陋室銘的鋼筆楷書書法作品圖片欣賞


古詩文陋室銘的鋼筆楷書書法作品圖片8

陋室銘的創作背景

劉禹錫因在任監察御史罩燃扒期間,曾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革新失敗後,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里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看人下菜碟,見劉禹錫是從上面貶下來的軟柿子,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段巧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物昌,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知道後很生氣,吩咐衙里差役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劉禹錫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⑸ 陋室銘行草書法作品

陋室銘行草書法作品如下:

陋室銘的創作背景:

即開篇以山水起興,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龍就可以出名,那麼居所雖然簡陋,但卻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說陋室因為有道德品質高尚的人存在當然也能出名,聲名遠播,刻金石以記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龍而生靈秀,那麼陋室當然也可借道德品質高尚之士播灑芬芳。此種借力打力的技巧,實為絕妙,也可謂作者匠心獨具。

特別是以仙龍點睛山水,構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龍入題,作者筆鋒一轉,直接碼枯切入了主題,看引論鋪下了基礎。也點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