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紙扇書生》實景拍攝只用了4天,這在你的意料之中嗎
《紙扇書生》是一支中國古典舞蹈。
《紙扇書生》,由北京舞蹈學院學生表演。
首次亮相在2018年第12屆全國舞蹈展演,視頻即在網路廣為流傳,成為網紅舞蹈。
《國家寶藏》第二季收官,由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表演班學生表演。
蓮,蓮花歷來象徵著美好與高潔,周敦頤贊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荷花的象徵意義,總的來說有以下幾種:高潔、堅貞、隱者的象徵、祥瑞、愛情的象徵、懷才不遇者的自況和美的象徵等。荷花象徵高潔,詩文中不勝枚舉。
這樣具有深意的背景竟然只用了四天的時間進行拍攝,真是讓人大為震驚。
② 古典舞都包括什麼舞種
古典舞按地域分主要有如下幾類:
1.中國式
中國的古典舞創立於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稱作「 戲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於戲曲與舞蹈之間的混合物,也就是說還未完全從戲曲中蛻變出來,稱它為戲曲,它已去掉了戲曲中最重要的唱與念;說它是舞蹈,它還大量保持著戲曲的原態。流傳下來的舞蹈動作,大多保存在戲曲舞蹈中;一些舞蹈姿態和造型,保存在中國的石窟壁畫、雕塑、畫像石、畫像磚、陶俑,以及各種出土文物上的繪畫、紋飾舞蹈形象的造型中;中國文史資料也有大量的對過去舞蹈形象的具體描述。中國舞蹈家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進行的對中國古典舞的研究、整理、復現和發展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建立凳租派了一套中國古典舞教材,創作出一大批具有中國古典舞蹈風格的舞蹈和舞劇作品,形成了細膩圓潤、剛柔相濟、情景交融、技藝結合,以及精、氣、神和手、眼、身、法、步完美諧合與高度統一的美學特色。
2.歐洲棗賀式
一般都泛指為芭蕾舞型悄。芭蕾,系法語Ballet的音譯。歐洲各國的古典舞劇統稱為芭蕾,是一種以歐洲古典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段,綜合音樂、戲劇、舞台美術等藝術形式的舞蹈品種。由於其表演技術上一個重要特徵是女演員要穿特製的足尖舞鞋並用足尖立地跳舞,所以俗稱「足尖舞」。相傳,芭蕾最早起源於義大利,而形成於法國,十八世紀傳入俄國。在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才成為一種獨立的完整的藝術形式,創造了足尖舞蹈技巧,發展了各種騰空跳躍和旋轉技巧,並產生了一套完整的訓練方法,逐漸形成了具有不同風格特點的義大利學派、法蘭西學派和俄羅斯學派等。20世紀20年代以後出現了現代芭蕾學派,並陸續派生出許多芭蕾學派,風行歐美。
3.印度式
由婆羅多、卡塔克、卡達卡利、曼尼普利、奧迪西和庫契普迪六大傳統舞系組成。其主要藝術特徵是舞蹈動作節奏、韻律鮮明,造型性強,具有豐富內涵的多姿多彩的舞蹈啞語手式和細膩的面部表情。
③ 舞蹈有哪些
什麼是舞蹈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舞蹈的分類
1.按照舞蹈的特徵來劃分:
一、專業舞蹈
1、古典舞
2、芭蕾舞
3、民族舞
4、民間舞
5、現代舞
6、踢踏舞
7、爵士舞
二、國際標准交誼舞:
1、拉丁舞(倫巴、桑巴、恰恰、鬥牛、牛仔);
2、摩登舞(華爾茲、維也納華而茲、探戈、快步、狐步舞);
舞蹈有哪些種類 各種舞蹈分類大全匯總
舞蹈有哪些種類 各種舞蹈分類大全匯總(圖片來源:攝圖網)
三、時尚舞蹈
1、迪斯科
2、銳舞
3、街舞
4、芭啦芭啦
5、啦啦隊舞
6、熱舞勁舞
按照舞蹈的表現形式來劃分: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組舞、歌舞、歌舞劇、舞劇等。
④ 古典女子獨舞 要高清的 最好介紹一些專業的舞蹈網站
親者察判要學動作還是欣賞?網上舞蹈高清的很少,因為大部分是比賽或者演出時候的錄像~~相對來說CCTV舞蹈大賽的視頻會清晰很多~~親可以到央視官網去下~~貌似現在網路不讓發地址了~~親自己搜度一下吧~~應該是在3套節目里~~
著名的舞蹈給你推薦幾個:古首改典舞《山舞丹青》、《胭脂扣》、《大唐貴妃》、《春江花月夜》、《貂蟬吟》,民族舞《雀之靈》、《沒含鄉間曲》、《那一別》
可以上大地之舞網看看~~
⑤ 我們現在看到的《白紵舞》、《綠腰》是漢唐古典舞嗎
1.我們現在看到的《白紵舞》、《綠腰》是《仿唐樂舞》中的片段,1987年起,陝歌與唐樂宮合作握蘆盯推出了《仿唐樂舞》顧名思義,從「仿」字不難看出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唐樂、雅樂以及禮樂,唐代舞蹈種類很多,氣勢磅嘩汪礴,這只是仿唐時期舞蹈的一個縮影!
2、漢唐古典舞的創始人孫穎曾為電視劇《唐明皇》、《三國演義》編舞,那這些電視劇中出現的古代舞蹈是因為是電視劇需要而編排的有且商業化,並不會按照孫穎老師的學科建設時那種要求的需要來創作再者是根據導演要求和演員水平和鏡頭取景需要來編排!
3.《尋根述祖譜華風》舞劇《銅雀伎》都是經典的漢唐舞蹈薈萃,不知你看過舞蹈詩《大風歌》沒,這也是一部很棒的漢唐舞蹈詩。其實你沒有必要去細細劃分,漢唐舞蹈只是古典舞的一個分支,包括敦煌舞蹈也是古典舞的分支,它們都是古典舞,古典舞是很大的一個概念,一般來說,古典舞都具有嚴謹的程式、規范性的動作和比較高超的技巧。關於古典舞這個意義這個你可參考一下網路古典舞中的學科介紹。我就不細說了。、
建議,你若真想分清楚某個古典舞是不是漢唐舞,你可以多查閱一些書籍中關於漢唐時期舞蹈的介紹,(可以看看段和金秋的《中國傳統文化與舞蹈》裡面中國各個時期的舞蹈都有些介紹包括圖片你可以從圖片和文中了解舞姿形象)看多了你就能分清了是不是漢唐舞蹈,1可以從服飾上看是不是漢唐時期的2通過書本圖片中了解的舞姿有沒有在這個舞蹈中出現,3就是音樂是不是漢唐時期的那種~~~~
參考:孫穎老師漢唐舞學科建設有一定的偏差,漢風比較濃郁,而唐時期的那種舞蹈他沒做出來很可惜,唐時期的舞蹈大部分已經流失至日本韓國,在哪些地方有我們中國盛唐舞蹈的精髓,日本的雅樂《蘭陵王破陣樂》,韓國的宮廷舞蹈唐樂呈才都有唐時期舞蹈的影子,盛唐時期舞蹈最大的特點就是大氣,莊重,典雅,擁有者一個大國的風范敢包羅各地舞蹈,如,胡旋舞是西域胡人舞蹈等等。
要說唐樂雅樂做的好應該是台灣,不妨看看台灣的「漢唐樂府」的舞蹈,從音樂從服裝從舞蹈演員的動作中你就可以找回唐時期的舞蹈樣子,只是你不一定能接受比較形象和原始,湖南衛視有做過一期台灣漢唐樂府的節目,你可以搜搜看看參考一下,也可以買漢唐樂府的作品看...........
漢唐樂府視頻: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ayindex.do?lid=7694145
從視頻中你可以看出於孫穎老師的作品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⑥ 水袖舞屬於什麼舞蹈種類
作者:馬小曉
引言:袖舞是中國舞蹈非常獨特的一種樣式,作為這種舞蹈形式,它貫穿了整個中國古代舞蹈的發展歷程,典型地反映了中國舞蹈獨具韻味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情趣。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原始舞蹈,袖舞的發展源遠流長。中國古典舞在當代重建的過程中,對於這一舞蹈傳統也進行了探索。在實踐領域中,主要是對在明清時期形成的並遺存於戲曲藝術中的水袖,進行了研究與整理,並創作了一些劇目,形成了一套教材。但是,我認為明清水袖從藝術風格到藝術氣度以及藝術追求上,都不能完全囊括其他袖舞樣式所呈現的審美。本文先簡要地從回顧袖舞的歷程入手,通過具體對比漢代筒袖與明清水袖的異同,說明袖舞傳統風格樣式豐富,必須在實踐與研究中對古代袖舞資源充分利用,開拓並重塑中國袖舞文化,重現袖舞的輝煌。下面讓我們簡要地回顧一下袖舞在中國舞蹈文化中的發展歷程。
一、袖舞的發展歷程
早在商代,女樂和巫舞就有一定的聯系,那麼最初的袖舞形態也由此成為女樂中重要的舞蹈形態。因此這一段的袖舞形態殘留著巫舞原始、迷狂、神秘的余韻,從女樂的這種演變和發展過程當中,我們可以窺見袖舞形態發展的軌跡。這之後的袖舞發展所呈現出來的形態也印證了這一美感發展的脈絡。戰國時期的韓非子曾寫道:「鄙諺曰:『長袖善舞』。」鄙諺,俗話也,在戰國時期就成為一句俗話,一方面說明了袖舞的流行,另一方面也說明了袖舞悠久的歷史。然而這也證明了當時對手之舞的崇尚勝過於對足之蹈的關注。再到漢代,漢代是袖舞最鼎盛的時期,巾袖舞是主要的代表,其形式是以漢代常見的長筒袖為主,在諸多漢畫像石上足以喚褲說明這一點,袖舞在漢代發展到了相當的高峰,綜合了技藝性、觀賞性、表現性而成為能夠代表中原樂舞審美文化的典型舞蹈形態。此後直到唐朝,袖舞不再如同漢代,是一種普遍流傳並占據統治地位的概念泛化的舞蹈種類,而是如同涓涓細流分散匯入到了念攜「千歌萬舞」中,成為閃現在各種舞蹈樣式和名目中的形態。五代十國時期的袖舞基本繼承了隋唐的傳統,只是袖舞的那種華貴之色褪去了很多。隨著唐代興盛的文化發展高峰逐漸滑落,到了宋代第一次出現了水袖,它從戲曲藝術中脫胎而出,因其獨特的表現樣式深受人們喜愛,在舞蹈領域里廣泛傳播,所以,剛剛萌發的戲曲水袖這一表現樣式創立了其獨特的藝術地位。直到明清時期,水袖終於發展到了相對成熟的階段。
通過以上對袖舞的介紹,我們已經大致地了解到袖舞在整個古代舞蹈歷史中的演變過程。由此可見,中國古代袖舞的發展豐富多樣,不同的朝代展現出的袖舞樣式、風格及審美也都各不相同。所以,我們對袖舞的關注不能只集中在明清時期的水袖上,下面就讓我們更進一步地了解袖舞最具代表性的兩個時期,明清水袖與水袖之外的袖舞樣式——漢代筒袖。
二、漢代「筒袖」
漢代是文化藝術(包括舞蹈藝術)大發展、大繁榮的時代。然而,袖舞的形態基本形成之後,在漢代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漢代樂舞的形象資料中女樂的舞姿形象幾乎都是「細腰長袖」的袖舞形象。在漢代出現的袖舞基本都是長的筒袖形態,所以我們稱之為漢代「筒袖」。
筒袖之舞的形象在漢代的畫像磚中較為豐富,長筒袖和細腰在漢代的袖舞中融合得更加自然動人。就漢代「舞袖」而言,其形式豐富多彩,有獨舞、對舞。對舞中又有男女長袖對舞、女子長筒袖對舞、女子折袖對舞、男子長袍博袖對舞和男子長服小袖對舞,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如河南南陽漢畫像石上一細腰舞人在跳躍的瞬間舞動長筒袖,一袖上撩,一袖曳地,體態舒展。
圖片:201005051604038128b.jpg
在另一幅畫上(見圖2),一短袍細腰舞人,腿成弓步,左右手向同一方向分別做揚袖、拂袖、擰身而舞。江蘇沛縣漢畫像石上有細腰長筒袖對舞形象,舞姿柔美;沛縣另一幅袖舞形象是細腰舞者長裙委地,揚袖回身而舞,對面一男子正垂袖與之合舞。由此可見,在漢畫像上最常見的就是長筒袖的姿態了。在漢畫像中的長袖形狀還有所差別,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細長的筒袖,一種是喇叭形狀的寬大長袖。在數以千計的漢代袖舞圖像中,舞蹈者均著長袖舞衣,或如柳枝低垂、或如回雪漫卷、或如飛燕凌空,讓我們即使在今天也禁不住悠然神往。
這些漢畫像都是我們研究漢代筒袖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做教程課的作業時,將一個漢畫像石上的形象做舞姿模仿,模擬出來的動作雖然舞姿仔鏈伏形態並無二致,但看起來就是與畫像石上的舞姿有所差別。後來明白,並不是動作的問題,而是我們沒有做出漢畫像石上舞姿的神態,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神似形似,只要神似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出並理解漢畫像石上的各種舞姿了。在漢代有其獨特的審美風格,我們研究並不是只研究動作,更主要的是風格。用這些風格獨特而豐富的資源加上我們對當時審美風格的認識,在老師的指導下,加以研究編排成獨具風格的漢代筒袖舞蹈,編排出的舞蹈,呈現給我們的是另一種不同於水袖舞風格的全新的面孔。
通過以上對漢代袖舞的闡述,可以看出,在漢代舞蹈中袖子的主要作用是將袖當成自己身體的一部分,是身體的延伸。筒袖隨著身體的舞動而舞動,這樣在舞蹈時通過舞姿,可以使觀眾在視覺上產生一種長線條的感覺,通過袖子會讓舞姿更柔美,體態更舒展,使觀賞者產生強烈的視覺感受。袖子自然而然地隨著手臂而動,並沒有刻意地讓袖子舞出技巧來。漢代筒袖舞蹈所展現的是質朴、厚重之感,這是與明清水袖在藝術風格上最大的不同。在藝術氣度上,漢代筒袖展現給我們的是漢代那種質朴、厚重、大氣之感。漢畫像石上的舞姿足以說明這一點,那些飛揚長袖,帶著舞動之感的姿態,都是在動中形成的。在審美風格上繼承了楚舞的「細腰長袖」的舞蹈形式。同時,也承接了楚文化的神秘原始的韻味。如:《盤鼓舞》中舞者穿著筒袖衣而舞,其漢代藝術風格與審美氣息盡顯,既帶有迷狂的氣息,也帶有獨特的質朴、厚重之感。
三、明清「水袖」
到了宋朝第一次出現了袖舞的另一種「化身」,那就是戲曲里的水袖,「水袖」是戲曲人物服裝袖子前面裝飾加長的那塊白綢子。它融入、綜合了戲曲藝術中的唱、念、做、打,不僅成為一種高度凝練的表現手段,也成為一門獨特的技巧。水袖舞蹈強調袖子的技法,也就是袖技。水袖的袖技包括:抖袖、揚袖、繞袖、出袖、拂袖、收袖、推袖、沖袖、抓袖、搭袖和片花。演員在表演中通過使用水袖各種不同技巧來刻畫人物性格,表達喜怒哀樂的感情。如用水袖遮面抖動表現悲鬱之情,用水袖的拋撒表現內心的激情。水袖功主要展現演員的表演功力,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既把袖作為一種專門的技巧來發展,也為戲曲中人物和情節的表現來服務。戲曲的水袖一方面在袖舞的傳統審美基礎上發生了某種變異,另一方面,在表現技巧上趨於復雜化,手段上也大大豐富了。
明清「水袖」已經是袖舞發展的另一個階段,然而它是結合到戲曲里的,從而也可以說水袖是從袖舞這條路上分出了一個枝杈。水袖歸屬於戲曲舞蹈中的一類,它不僅僅是舞蹈里的一種形態,還是一種技巧,一種表現手法,戲曲水袖的發展大大豐富了袖技(即把袖作為一種專門的技巧來發展),並為戲曲中的人物和情節的表現來服務,戲曲水袖把重點放在了袖子的技術技巧上,他們強調袖子是怎樣耍起來的。水袖在中國當代舞蹈發展的十幾年裡已經逐漸成熟,並形成了一套教材。教材的重點放在如何訓練袖技上。在藝術風格上,戲曲水袖追求的還是袖技,在這幾十年的發展里,一直在注重怎樣才能讓水袖的袖技更豐富多彩。單從水袖的藝術風格和審美追求上來看,足以證明,它並不能代表中國古代舞蹈其他袖舞樣式。如漢代筒袖,其風格注重的是整體舞蹈的漢代氣韻——質朴、厚重之感,筒袖只是幫助身體更凸現這種氣韻。如我所述,漢代筒袖其資源要比水袖豐富得多,只是我們沒有著重地對它去分析研究。
結語
漢代「筒袖」舞蹈,我們通過漢畫像石上豐富的舞姿形態和文字記載,可以總結出漢代筒袖的運用延長了人的肢體,大大擴展了身體的表現力,使情感的表達更加豐富鮮明。筒袖的運動所產生出的形式美,完全可以把人引入一個非物質的境界中。然而,漢代筒袖並沒有在袖技上刻意地去做文章,而是強調一種舞蹈的韻味和形態,表現出來更多的是一種時代氣息。水袖舞蹈主要是從戲曲中脫離出來,水袖的產生完全是服務於戲曲中的人物,其表現上還是強調如何展現這個水袖。所以說,漢代筒袖與明清水袖的不同就在於一個是以延伸肢體,強調舞蹈形態和表現時代特徵,一個是以展現水袖的袖技,強調戲曲人物的情感。然而,呈現給我們的審美特徵與藝術風格也有很大的差異。
另外,「水袖」和「筒袖」也有諸多相同之處。早在漢畫像石上便開始記載長筒袖的舞姿中擰身等舞袖的技巧。這與水袖的袖技中揚袖、拂袖等技巧是相同的。它們都是通過袖子讓舞姿更柔美,體態更舒展,讓觀賞者對之產生強烈的視覺感受,袖子的作用都是通過「袖」使情感的表達更加豐富鮮明。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筒袖和水袖都代表了中國袖舞的發展,雖然在歷史上袖舞本身的技藝已經消失,但通過祖先留下的大量的史料記載可以看到,袖舞是我們優秀舞蹈傳統的一部分。袖舞不僅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而且是舞蹈專業性、表現力極強的舞蹈形式。明清水袖在這十幾年裡的發展已經逐漸成熟,但我們不能一味地只去發展一種袖舞樣式,卻把更豐富的其他袖舞給丟到一旁。水袖終歸是袖舞樣式中的其中一種,它不能囊括其他所有袖舞的藝術風格和審美氣韻。如上所談到的漢代筒袖,它代表一個朝代的藝術特徵和時代氣息,這是最關鍵的,研究它是因為其不僅僅是一種獨特的舞蹈形式,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時代的代表。通過筒袖的舞姿,可以展現出這個時期藝術特徵和審美氣韻。這說明了,我們不可以將研究的焦點只集中在戲曲水袖上,還有更多像漢代筒袖一樣的袖舞樣式,等著我們去像挖金子一樣,把它們從舞蹈歷史中挖出來,再一點點地擦亮磨光,最後展現耀眼的光芒。這為我們今後發展中國古代舞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⑦ 哪位有中國古典舞身韻元素,提、沉、沖、靠、含、腆、移的地面訓練動作圖片的啊正面和側面的均需要,謝
圖片放不上來。這個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1bGJImu2ZA/網站上有提沉沖胡拿、靠的。第一個是沉,第二個是提,第三個是沖,第四個是靠。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gJ-b9NvAqI/含、腆,仰。是不過是視頻。你應該看握褲的褲皮搭懂的,還有想知道的就網路HI我好了。
⑧ 請問誰知道古典舞基本手位和腳位的名稱。比如說什麼托按掌啊等等。最好有配圖
手位:托掌、按掌、山膀、提襟、托按掌、順風旗、山膀按掌、攤掌、揚掌
腳位:正步、小八字步、丁字步、踏步、大掖步、弓箭步
這是些常用的
⑨ 都有哪些舞蹈種類
都有哪些舞蹈種類
舞蹈是一種高雅的表演藝術,
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
那麼,舞蹈都有哪些種類?
古典舞: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經過歷代專業工作者提煉、整理、加工、創造,並經過較長時期藝術實踐的檢驗,流傳下來的被認為是具有一定典範意義的和古典風格特點的舞蹈。一般來說,古典舞都具有嚴謹的程式、規范性的動作和比較高超的技巧。
芭蕾舞:歐洲古典舞蹈,由法語ballet音譯而來。芭蕾舞孕育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十七世紀後半葉開始在法國發展流行並逐漸職業化,在不斷革新中風靡世界。芭蕾舞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即女演員表演時以腳尖點地,故又稱腳尖舞。其代表作品有《天鵝湖》、《仙女》、《胡桃夾子》等。
民族舞:泛指產生並流傳於民間、受民俗文化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民族民間舞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和可伸縮的界面,它可以包容各種程度的加工。民族舞是一個民族的標志物,是一個國家的靈魂。
民間舞:泛指產生並流傳於民間、受民俗文化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區、國家、民族的民間舞蹈,由於受生存環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傳統、宗教信仰等因素影響,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齡性別等生理條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風格上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
現代舞:是20世紀初在西方興起的一種與古典芭蕾相對立的舞蹈派別。其主要美學觀點是反對古典芭蕾的因循守舊、脫離現象一辛生活和單純追求技巧的形式主義傾向,主張擺脫古典芭蕾舞過於僵化的動作程式的束縛,以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強調舞蹈藝術要反映現代社會生活。
⑩ 怎麼拍攝中國古典舞的視頻,怎麼找角度
中國古典舞主要包括身韻、身法和技巧。身韻是中蘆早國古典舞的內涵,每個舞蹈的韻味不同,兩個人陪信雀跳同樣動作,韻味都不同。身法則是指舞姿還有動作。
想拍攝視頻,就要從演員排練開始,就在現場多角度觀察,自己估量,坦升什麼角度最能表現出想拍的舞蹈特點。演員的面目表情的重要性不可或缺的。往往抓住了演員的神韻,就抓住了古典舞的靈魂。多拍,勤琢磨,就能夠拍出好作品。
(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