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秦瓊敬德門神怎麼貼才正確圖片
一左一右,雙眼應該是對扮物侍視或者是看著中間位置的。貼門神這種方式都是由古時候流傳下來的,目的就是為了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多福多壽。而且在大門上貼上門神能夠趨吉避凶,魑魅魍魎、妖魔鬼怪都不敢靠近。所以每逢過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有貼門神的習慣。而根據歷史記載,門神的貼法根據門神的類型不同,以及建築類型的不同選擇是不一樣的。首先門神有三種類型,因為本身門神是按照當時古代人物的形象去塑造的,所以就分為了武門神也就是武將的形象,秦叔寶、尉遲恭就是這一類型的門神。文門神就是那些文官,然後就是祈福門神,主要螞凳就是福祿壽這三位神仙。而一般來說在古時候普通人家的門神一般都是貼神荼和郁壘。這兩位也是最早出現的門神,專門就是負責抓鬼的。而像寺廟這樣的地方貼的門神一般都是四大天王,因為四大天王是佛教的護法。如果是衙門一些行政辦公的場所的話,主要貼了還是以武將為主的門神,就是類似秦叔寶和尉遲恭。而門神在現在來看,見得最多的還是秦叔寶和尉遲恭,他們倆一般是貼在外門,主要就是趨吉避凶。而這兩位之所以如此受到廳吵民間的歡迎主要就是因為唐代的時候,李世民經常做噩夢睡不著,於是就安排了秦叔寶和尉遲恭站在了門口守衛,果然李世民睡得很舒心,之後為了方便就將兩人的畫像貼在了牆上,久而久之在民間尉遲恭和秦叔寶就替代了原來的門神成為了當時的主流門神。而一般文官類型的門神或者是福祿壽這樣的門神,都是貼在屋子裡面的。
⑵ 聽說這個是門神
據本人判斷,這個不是門神,而是傳說中的武財神趙公元帥,趙公明,趙玄壇。
⑶ 門神貼的是哪兩位將軍
秦叔寶和尉遲恭。
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後隨裴仁基投奔瓦崗軍領袖李密,瓦崗敗亡後轉投王世充,因見王世充為人奸詐,與程咬金等人一起投奔李唐。
投唐後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是一個能在萬馬軍中取敵將首級的勇將,但也因此渾身是傷。唐統一後,秦瓊久病纏身,於貞觀十二年(638)病逝。生前官至左武衛大將軍、翼國公,死後追贈為徐州都督、胡圓弊國公,謚曰「壯」。貞觀十七年被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尉遲敬德(585年-658年12月26日),名融(後世誤載名「恭」),字敬德,以字行,朔州善陽(今山西省神池縣)人。唐朝名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敬德純朴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玄武門之變時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官至右武侯橘尺族大將軍,封鄂國公。晚年謝賓客不與通,於顯慶三年(658年)去世,冊贈司徒、並州都督,謚號「忠武」,陪葬昭陵。
門神是中國歷來信仰群體最多的神祇之一。民間流傳最多的武將門神,當屬開唐名將秦瓊和敬德。傳說中的秦瓊、敬德死後葬在陝西省禮泉縣,為唐太宗李世民陪葬。兩岸三地乃至世界各國凡有華人的地方,都能聽到有關門神的傳說。
(3)秦瓊敬德門神圖片高清單張擴展閱讀:
門神的主要價值:
(1)人類學、民俗學價值。門神傳說歷史悠久,秦瓊、敬德也是中國歷來信仰群體最多的神祇。這種特有的民間文化,反映了人們崇拜好漢,敬重英雄的善惡觀,具備人類學、民俗學研究素材的特殊價值,已引起國內外學界的關注。
(2)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從彩繪門神到木板年畫門神,經過千百年的錘煉,起源於「門神」的年畫,藝術品位不斷提高,其門神形象構圖豐滿,線條工整,色彩鮮艷,且不同地域形成各自的特色,對研究繪畫具有不可替代的藝術價值。
(3)珍貴的民間文學價值。秦瓊、敬德成為門神在章回小說《西遊記》、《隋唐演義》和《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等作品困悉中都有記載,故在百姓心中廣為流傳。因此門神傳說具有珍貴的民間文學價值。
參考資料:網路-秦瓊敬德門神傳說
⑷ 為何秦瓊、敬德的畫像經常用來做驅邪避禍的門神像
因為秦瓊、尉遲恭的形象庄嚴肅穆,威風凜凜,給人一種震懾的感覺。而且他們兩人面目猙獰,能起到驅邪的作用。這兩人都是歷史上的大英雄人物,深受老百姓的喜歡,所以被老百姓當做門神。
第二是因為秦瓊尉遲恭二人的門神形象深入人心,民間供不應求。隨著印刷術、繪畫技術的成熟,秦瓊尉遲恭成為了流傳最廣的門神。第三是因為他們二人的形象凶神惡煞,甚至面目猙獰,令人越看越可怕。這兩人的忠君愛國,老百姓用作門神非常有安全感,所以以上幾個原因都是人們用他們兩人做驅邪避禍的門神像。
⑸ 誰能告訴我七年級上美術書中的門神圖片是什麼
每逢除夕,張貼年畫,也是我國古來的民俗之一。
年畫來源程序於巾門神.據東漢蔡邕所著<<獨斷>>的記載,我國最早的年畫題才是門神畫的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神茶郁壘.還有的畫古勇士成慶的像於殿門,畫虎於門.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說:正月一日暮途窮,繪二神巾戶左右,左神茶,右郁壘,俗謂之門神.古代的地理著作<<山海經>.也有大致相同的記載.到了唐代,又是有了秦叔寶即秦瓊,及尉遲恭即敬德和鍾馗形象有門神.大都畫在桃木板上,掛在門牆,用意是消災納神,鎮妖避禍.明.吳承恩在<<西遊記>>里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次,唐太宗生了病,夜以繼日里做夢聽見鬼叫,無法安寢.第二天告訴群臣後,大將秦叔寶和尉遲恭就全副披掛,仗劍執鐧,在宮門把守了一通宵.這一夜,唐太宗睡得很好,沒有夢見鬼.唐太宗為了以後睡覺都能安寧,又是不忍心叫兩位老將夜夜守在宮門侍立,就命畫師畫了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人的像,懸掛在宮門兩邊,久而久之,上行下效,兩人就成了門神.這是年畫的穗歲早期作品,又是名門畫。
到了宋代,隨著木板雕刻技術的發展,逐步演化成了木板年畫,並分為著色套色兩種,現存最早的木刻年畫是宋版的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畫著王昭君,趙飛燕,班猜旁睜姬,綠珠,習稱<<四美力彰末清啟滾初,出現了三大民間木刻年畫,天津的楊柳青,蘇州的桃花塢和山東省東濰縣的年畫,均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在我國版畫史上享有重要地位,曾先後傳入日本和英,德等國.始於南宋的福建年畫,暢銷南洋,深受歡迎.傳統的年畫多為木刻水印,線條單純,色彩鮮明,畫面熱鬧,題材多以五穀豐登,春牛,嬰兒風景,花鳥等為內容,後來,上海鄭曼陀把月歷和年畫合二而一,製成月歷牌年畫和掛歷年畫,至今風靡全國。
⑹ 門神,門神是哪兩個人啊,叫什麼呀
一、是神荼、郁壘兩兄弟。
1、神荼是中國民間傳說中能制伏惡鬼的神人,最開始出現在上古神話中。
一般位於左邊門扇上,身著斑斕戰甲,面容威嚴,姿態神武,手執金色戰戢。故中國民間稱他為門神。表達了古代人民消災免禍、趨吉避凶的美好願望。
2、郁壘是中國民間信奉的神仙。古代人們為了驅凶,在門上畫神荼、郁壘,亦有驅鬼避邪之效果。左扇門上叫神荼,右扇門上叫郁壘,中國民間稱他們為門神。
二、秦瓊和尉遲恭。(秦瓊敬德門神是流傳於陝西省咸陽縣的傳統民間傳說故事。)
1、秦瓊(?—638年),字叔寶,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將。初為隋將,先後在來護兒、張須陀、裴仁基帳下任職,因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
2、尉遲恭(585—658)字敬德,鮮卑族,朔州鄯陽(今山西平魯區)人。中國唐朝名將,封鄂國公,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贈司徒兼並州都督,謚忠武,賜陪葬昭陵。
(6)秦瓊敬德門神圖片高清單張擴展閱讀
門神,即司門守衛之神,是農歷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 作為民間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人們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避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中國民間深受人們歡迎的守護神。 按照傳統習俗,每到春節前夕,家家戶戶便忙碌起來寫揮春貼對聯和門神,祈福來年。
舊時農歷新年貼於門上的一種畫類。門神是道教和民間共同信仰的守衛門戶的神靈,舊時人們都將其神像貼於門上,用以驅邪辟鬼,衛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間最受人們歡迎的保護神之一。
門神之神誕之日為正月十五日,民間多有在新春時節,祭祀門神並於大門口張貼(以進門者為視角,貼於門兩側,畫中門神以對臉相視為正確的傳統貼法,反之則為民間流傳的「貼錯門神」)門神的習俗。
⑺ 秦瓊、敬德當門神的由來
1、一種是《西遊記》所載:涇河龍王命犯天條,該由唐相魏徵處斬。涇河龍王托夢求救於李世民,李世民留魏徵下棋,卻不料魏徵下棋時打了一個盹,就已「夢斬龍王」。涇河龍王由此怪罪於李世民,夜夜糾纏不休。李世民只好召秦瓊、敬德於床前守衛,自此得以安寢。
2、另據《隋唐演義》記載:有一階段唐太宗李世民情緒很不好,晚上睡覺常常聽到卧室外邊拋磚擲瓦,鬼魅呼叫,弄得後宮夜夜不寧。他很害怕,將此事告訴群臣。大將秦瓊說:「臣戎馬一生,殺敵如切瓜,收屍如聚蟻,何懼鬼魅?臣願同敬德披堅執銳,把守宮門」。李世民同意。
當夜果然無事。自此以後,便讓二將夜夜守衛。後來李世民念及他們徹夜辛苦,於是吩咐畫師,繪二將軍真容貼到門上。腔答銀以畫代人,倒也頂舉兄事,邪祟自息。民間沿襲,遂成為門神。民間舊俗逢除夕,將《秦瓊敬德》貼在臨街大門上,用以避邪驅災,納福迎祥,保佑合家平安。
這個傳說中的門神一直延續到如今,許多人家至今每逢春節都要在大門上貼秦瓊、敬德門神。
(7)秦瓊敬德門神圖片高清單張擴展閱讀:
秦瓊、敬德門神圖像分類:
從秦瓊、敬德二將軍畫像上的身姿和「行頭」分類,其圖像特徵可歸納為以下四種:
1、立式金瓜門神
立式金瓜門神多作鎮殿將軍樣貌,用舞台戲劇描繪人物臉譜,同為「七分」或「八分」畫像。畫中二位武將白面鳳眼英目,長須劍眉的為叔寶,紫臉環眼暴目,虯須濃眉的為敬德。
衣著上有披袍式和貫甲式兩種,如後者「全副金鍍銅甲裝」,頂盔貫甲,束帶皂靴,外披袍帶,佩弓掛袋,雙手執金瓜,著色五彩斑斕,胄伍宴甲、金瓜等一般皆瀝粉貼金。
2、立式鞭鐧門神
立式鞭鐧門神與立式執錘門神不同的是秦瓊雙手舞鐧,尉遲恭使鞭,佩掛弓,身姿的造型多為「S」型。一手高舉鞭鐧過盔頂,一手位於腰部,這主要是受京劇武生一招一式的「亮相」造型的影響。
3、騎式鞭鐧門神
民間門神除了步式還有騎式造型,除了騎紅馬外還有騎白馬的,也有不騎馬畜類的,而是乘騎其它靈獸的,如紫臉尉遲恭跨神虎,白臉秦叔寶騎仙鹿等。騎姿手勢上兩位老將多為雙手執鞭鐧,也有一手執鞭鐧,一手握著如意、蓮蓬之類吉祥物的。
4、坐式祈福門神
為了迎合百姓的世俗需要,一部分武將門神由「避邪」逐步變為以「祈福」為目的的「祈福門神」,多為端坐式,且為「十分面」。武將祈福門神一般為一手持鉞斧,另一手執鞭鐧。儀態安詳,失去勇猛無畏的武將門神的固有態勢,而是一幅福祿財神降臨人間的模樣。
人物也從單純的一扇門上只繪一將,改為以叔寶、敬德為主多人組合的「五子登科」、「和合二仙」、「仙童獻瑞」等等群體形象。使得昔日豪雄的武將門神也透出溫和的一面,體現了民間百姓的審美價值取向,符合世俗的加官晉祿、得利進財的祈福願望。
⑻ 門神是哪兩位的圖像
現在門神是秦叔寶和尉遲恭的圖像。
門神,傳說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壘。上古的時候,有神荼、郁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樹下檢閱百鬼。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荼、郁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到了唐代,門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寶和尉遲敬德所取代。
⑼ 秦瓊敬德怎麼貼
按照東(左)上西(右)下,按照尊卑關系,按照「反貼門神不對拿吵山臉」貼法。
秦瓊敬德門神是流傳於陝西省咸陽市的傳統民間傳說故事。門神是中國歷來信仰群體最多的神_之一碰芹。民間流傳最多的武將門神,當屬開唐名將秦瓊和敬德。傳說中的秦瓊、敬德死後葬在陝西省禮泉縣,為唐太宗李世民陪葬。
在瓦崗軍效力的時候,秦瓊追隨李密鏖戰宇文化及,並成功將之擊退。後來,又短暫在王世充軍中落腳,秦瓊看出王世充非成大事之人,就與程知消中節主動投靠了李淵。
⑽ 門神是誰
門神是中國住宅和佛教道教寺廟大門處的神像,民間睜伍敗傳說最悉顫廣的是左右門分別貼的是秦瓊與敬德(尉遲恭),單門則貼的是魏徵或是鍾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