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入門國畫山水畫圖片高清大圖
擴展閱讀
方言零零發搞笑圖片 2025-02-13 03:13:13
手機顯示屏上的圖片 2025-02-13 03:12:44

入門國畫山水畫圖片高清大圖

發布時間: 2023-05-13 06:02:24

① 名家國畫山水畫有什麼

一、《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始畫於至正七年(1347),於至正十年完成。是元代著名書畫家黃公望的一幅名作,世傳乃黃公望畫作之冠。為紙本水墨畫,寬33厘米,長636.9厘米,是黃公望晚年的力作。

② 中國十大著名的山水畫

中國十大著名的山水畫如下:

1、《富春山居圖》。《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於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幾經易手,並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

③ 求素描的山水畫圖片

現在還要嗎??

④ 石濤傳世水墨山水畫!高清大圖,細節盡收眼底!

石濤對潑墨山水畫的論述與認識,可說包羅甚廣,天地之間的氣象,明暗高低遠近,都在其中,所言畫「不似之似似之」的表現形式,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而是「意象」,令人遐想。

石濤在繪畫技法上是多變的,在題赭墨山水時石濤曾雲:

半空半壑遠山村,疑是風煙勢欲吞。

險到無邊堪絕倒,憑天不盡畫雲門。

石濤的潑墨山水法,是繼王維的「水悶陵墨渲染」後的一種新的山水畫創作技法,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

近代畫家齊白石深受石濤畫論影響,提出所畫應在「似與不似之間」,並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以誡後學者。

石濤 山水 立軸 1693年作

石濤 古木垂蔭

石濤 溪岸幽居

石濤 溪橋野色

石濤 松蔭研讀雹喊圖

石濤 松溪茅舍

石濤 南山為壽

石濤 松山茅屋

石濤(款) 松鶴隱居圖

石濤 山水

石濤 霜林扶杖圖

石濤 西樵蒼翠圖 1694年作

石濤 山水

石濤(款) 深山秋水圖

石濤 山水

石濤 蓮花峰圖

石濤 寒泉雲深圖

石濤 山水

石濤 松泉幽居

石濤 寒山石徑圖

石濤 黃山紫玉屏圖

石濤 仿梅道人山水

石濤 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石濤 橫塘漁艇

石濤 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石濤 春江垂釣圖 丙子(1696年)作

石濤 江上望南嶽

石濤 策杖煙雲中 立軸 水墨紙螞肆戚本

石濤 看松露滴身 1702年作

石濤 奇峰圖

石濤 秋江獨釣圖

石濤 平湖放棹圖

石濤 秋江獨釣圖

石濤 松溪幽居圖

石濤 松泉高士圖

石濤 深谷風雨過

石濤 水墨山水

石濤 松蔭聞泉圖

石濤 松蔭聞泉圖

石濤 贈士舟墨筆山水 1683年作

石濤 尋詩圖

石濤 野渡圖

石濤 山居圖 辛巳(1701年)作

石濤 山水

石濤 秋山蕭瑟圖 立軸 1692年作

石濤 山水

石濤 山水

石濤 山水

石濤 山水

石濤 洞庭放棹 1697年作

閱讀 4

 在看石濤傳世水墨山水畫!高清大圖,細節盡收眼底!

國畫書法苑   2018-04-16

石濤對潑墨山水畫的論述與認識,可說包羅甚廣,天地之間的氣象,明暗高低遠近,都在其中,所言畫「不似之似似之」的表現形式,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而是「意象」,令人遐想。

石濤在繪畫技法上是多變的,在題赭墨山水時石濤曾雲:

半空半壑遠山村,疑是風煙勢欲吞。

險到無邊堪絕倒,憑天不盡畫雲門。

石濤的潑墨山水法,是繼王維的「水墨渲染」後的一種新的山水畫創作技法,對後世影響極為深遠。

近代畫家齊白石深受石濤畫論影響,提出所畫應在「似與不似之間」,並言「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以誡後學者。

石濤 山水 立軸 1693年作

石濤 古木垂蔭

石濤 溪岸幽居

石濤 溪橋野色

石濤 松蔭研讀圖

石濤 松溪茅舍

石濤 南山為壽

石濤 松山茅屋

石濤(款) 松鶴隱居圖

石濤 山水

石濤 霜林扶杖圖

石濤 西樵蒼翠圖 1694年作

石濤 山水

石濤(款) 深山秋水圖

石濤 山水

石濤 蓮花峰圖

石濤 寒泉雲深圖

石濤 山水

石濤 松泉幽居

石濤 寒山石徑圖

石濤 黃山紫玉屏圖

石濤 仿梅道人山水

石濤 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石濤 橫塘漁艇

石濤 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石濤 春江垂釣圖 丙子(1696年)作

石濤 江上望南嶽

石濤 策杖煙雲中 立軸 水墨紙本

石濤 看松露滴身 1702年作

石濤 奇峰圖

石濤 秋江獨釣圖

石濤 平湖放棹圖

石濤 秋江獨釣圖

石濤 松溪幽居圖

石濤 松泉高士圖

石濤 深谷風雨過

石濤 水墨山水

石濤 松蔭聞泉圖

⑤ 水墨畫中國風圖片,水墨畫中國風圖片推薦

名家孫其峰的水墨畫!沈周、王蒙的山水畫因為他有循續漸漸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易『於初學者入門!

⑥ 求圖片:國畫山水畫


國畫山水

⑦ 適合初學者的簡單國畫

適合初學者的簡單國畫如下:

大家可困握以從自己喜岩尺敬歡的風格中選擇,但是過程中要注意線條,線條是山水畫畫好的前提。

山水畫是整個國畫體系中最難學習的一部分,因為山水畫囊括了很多元素,它裡麵包含了樹木、花草、人物、蟲魚等等。想要畫好山水畫,就要掌握以上所有元素的畫法,它是一個綜合畫類。畫畫是元素的學習,要想畫好就要對生活中的各種元素多加觀察,可以截取一些唐宋的山水畫作專門臨摹細節,領略古人對於各個元素的把握和他們作畫的精髓之處。

當基礎打得差不多的時候,初學者可以嘗試臨摹《芥子園畫譜》。《芥子園畫譜》是初學者學習山水畫必須臨摹的經典畫集。古人繪畫,山巒連綿,高低重迭的姿態一筆而成,而畫樹卻要經營位置,思考其結構規律。畫山水首先要學畫樹,畫樹先畫樹干(主幹、次干)。畫好樹干加上墨點就粗慎成為茂盛的林子。

⑧ 十種山水的畫法,太全了(初學者必備素材~)

《春江圖》的畫法:

本幅作品畫的是江南風景,畫面不見高山疊嶂、陡峭怪石,而是峰巒晦明、林靡煙雲、洲渚掩映一類的山光水色,表現了平淡天真的情趣,江南山水注重水墨畫法,強調「墨勝於象」,通過水墨的變化,表現出江南山水的「潤」。本幅作品採用了上下對應式構圖,遠山和近景是一種呼應關系。

1.先確定畫面的構圖,由近景開始畫起,用淡墨勾畫出近處的土坡,並用重墨畫出土坡上的樹木。

2.用中號羊毫筆蘸濃墨對土坡的暗面進行皴擦,然後蘸重墨,點上一些苔點。

3.處理好近景部分,接著用淡墨勾畫出遠處的山體,注意線條濃淡、疏密的變化。

4.蘸淡墨對遠山進行皴擦,對需要強調的地方可以復皴,接著用濕墨染出更遠處的山體。

5.由近及遠,繼續對遠山添加皴筆,以加強山石的立體感。接著用重墨點出苔點。

6.最後用小號狼毫筆,調重墨勾畫水草,用筆要迅速、自由。

《寒江獨釣圖》畫法:

雪地實景,蒼茫而潤澤,冰雪覆蓋了自然界中的山川樹木,使人們更為關注白茫茫的冰雪積壓、融變的過程,這種自然屬性恰好與水墨形式相得益彰。因此,雪景山水畫一直是中國山水畫中的一個很有特色的部分。雪景題材歷來受到回冢們的推崇,最主要的就是因為其創作難度很高。通常使用留白來表現雪的厚度和質感。

1.用中號狼毫筆調重墨,勾畫出整幅作品的線稿圖。

2.用小號羊毫筆調重墨為近處的樹添加樹枝,然後用淡墨點出遠處的植被,並勾畫出小舟和漁翁。

3.待墨色半干時,用大號羊毫筆蘸淡墨分染畫面,注意白雪覆蓋的地方留白,同時也要 注意墨色的過渡效果。

《春山圖》步驟畫法:

本幅作品勾、皴、點、線條清楚,形態平穩,但都是輔助點的氣勢,使其能表達出雄偉壯麗的精神。皴點並重的峰巒形態,構成蔥蘢蓬勃的畫面。用筆要求曲折飛舞,舒捲生動。

1.先確定好畫面的整體結構,從近處向遠處推畫,把握好畫面的近實遠虛的效果。

2.添加樹葉,可以用點畫法,也可以用勾畫法,然後用淡墨對需要強調的地方進行點染。

3.在之前的基礎上,用濃淡相間的筆墨,或點、或染、或皴、或擦,豐富畫面的層次。

4.最後為畫面染色,以山脈骨絡分出明暗面,掌握山勢。設色多以石青分層次,以朱渚托山腰,使其明麗雄偉。畫中的冷暖對比要控製得當,技法特點在於用筆用墨,融化一氣。

高山瀑布歷來都是山水畫家青睞的創作題材,錯落縱橫的山岩間,奇松突兀,瀑布從山頭上直瀉下來,穿越郁密的竹林和棧閣,沖擊山石,注入深潭,噴雪跳珠,動人心魄。山石以淡漠勾皴,用濃墨皴擦,多種皴法交織互施,帶光帶毛,夾水夾墨。並用濃墨苔點配合尖筆剔出的叢草,使整個畫面蕭森郁茂,蒼茫深邃,體現出一種豪情奔放的壯美。

1.根據山體的走勢,進行藝術取捨,用墨線勾畫出線稿(初學者可用鉛筆先淡淡的勾畫出線稿)。

2.接著,皴畫山體,為樹木添加樹葉,並用淡漠罩染山體。

3.用濕墨染出最遠端的山頭。

4.繼續為山體的植被添加皴筆或者擦筆,添加畫面的空間感。

5.最後用大號羊毫筆蘸淡墨罩染畫面,對需要加強的地方可以復染。

《深山訪友圖》步驟畫法:

本幅作品採用了斗方的畫畫形式,先勾畫出畫中的景物和人,注意在勾畫人物時,簡單表現出形態即可。然後用水墨點染的方法畫山水,以充分表現水墨的融合效果。墨色暈染所形成的效果,形成了含蓄的神韻之趣。有水的地方可以用留白的手法表現。

1.首先構思好整體畫面,確定畫面中景物的布局。中鋒運筆,勾畫出近景部分的大致輪廓線。

2.調稍重墨色,用點葉法畫出樹葉,隨即用小號狼毫筆蘸重墨勾畫山人物,最後用重墨點苔。

3.用濕墨染出遠山,注意墨色要有虛實變化。調整並完善畫面,完成作品的創作。

中國畫的寫生是學習山水畫重要的一課,歷來的山水畫家都十分重視寫生,在寫生中吸取營養。中國畫的寫生與西畫寫生不同:西畫寫生是對照景物真實地反映景物;中國畫的寫生是畫家面對景物多觀察、多記憶,一般運用勾勒的手法,把景物的特點勾勒下來,畫稿是作為加強記憶和下一步創作提供素材的,然後對畫稿進行取捨提煉,加工創作,直至完成完整的作品。

本內容摘錄自《國畫入門訓練新編:青綠山水》,劉建新編著,出版社: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年06月,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大青綠寫生畫法

武夷山天游照片

步驟一:把寫生整理的草稿拷貝到正稿上,並用墨線勾出山石、樹木、雲的輪廓,山石用淡墨作少量皴擦,最後用墨分染出山石的陰陽面。

步驟二:作底色,整幅畫面用赭石打底二遍,干後用花青、草綠等水性顏料染山石樹木,雲用花青調赭石分染出層次。

步驟三:用石青、石綠色染山石,樹葉用三青、三綠點染,遠山用朱磦、二青分染,天空用少許花青分染,亭子用曙紅分染,樹、水面用花青分染。

完成圖:山石的陽面用三綠、三青加少許白色提亮,調整畫面整體關系,點苔,最後落款鈐印。

小青綠寫生畫法:

小青綠山水是在墨骨的基礎上施以淡彩的畫種,比起大青綠墨骨的成分要多些,而色彩相對要弱一些,小青綠寫生是在墨稿上施以淡彩而成的。

步驟一:把寫生整理的草稿拷貝到正稿上,並用墨線勾出山石、樹木、雲的輪廓,山石用淡墨作少量皴擦,最後用墨分染出山石的陰陽面。

步驟二:作底色,整幅畫面用赭石打底二遍,干後用花青、草綠等水性顏料染山石樹木,雲用花青調赭石分染出層次。

步驟三:用石青、石綠色染山石,樹葉用三青、三綠點染,遠山用朱磦、二青分染,天空用少許花青分染,亭子用曙紅分染,樹、水面用花青分染。

完成圖:山石的陽面用三綠、三青加少許白色提亮,調整畫面整體關系,點苔,最後落款鈐印。

先從局部小景畫起

先畫樹,然後畫樹旁邊的石或山坡;也可以邊畫樹,邊畫樹,邊畫石。勾、皴、染、點交叉進行。這些小景是很容易看到的自然景色,可以隨時寫生,寫生稿就是繪畫創作的好素材。

1用中鋒淡墨勾勒出樹葉和石的形態。

2添畫另一株樹。

3用干、溫、濃、淡的點法點樹葉。

4給山石加皴,並渲染。

畫一幅完整的山水畫的步驟:

1用淡墨勾勒出全幅山水的結構,山的脈絡要清楚。注意勾勒時用筆要簡潔。

2在勾勒的基礎上對山進行皴染,這幅山水用的是折帶皴。在畫的過程中要根據山的自然情況靈活運用。要點出草木,注意用點要密而不亂、疏而不散。

3進一步對全局進行皴染,墨色要分出濃淡,可以用淡墨破淡墨,有些地方也可以用淡墨破濃墨。山的基本脈絡要用較濃的墨重新勾勒。用淡墨渲染山的脈絡。注意不是一遍染夠,可以視情況分層次染出,這樣山的厚重感才能顯出來。

4用淡赭石分染出山的各部,用花青和石綠分染木胎點部分。這一遍也要注意不可一次染夠。點染雲和水,要點染出空間感來。

此前推送了很多花鳥類的畫譜,這次介紹一個山水畫譜,供喜愛山水畫的朋友們欣賞。

王念慈字務敏,江蘇吳縣人,天資英敏,工書善畫,曾在安徽省為官,辛亥革命後不堪時局混亂,毅然棄政,重理丹青,為清末民國最為著名的海上名家之一。王念慈先生山水畫稿包括三百多幅山水畫稿,可做為初學山水的圖式參考,現分享給朋友們,因為圖片數量較多,將分成若干篇不定期持續推送。

⑨ 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畫作品有哪些

《溪岸圖》、《廬山圖》、《游春圖》、《江帆樓閣圖》、《瀟湘圖》等。

1、《溪岸圖》

《溪岸圖》是五代畫家董源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溪岸圖》描繪江南溪岸景象,上半部左右相對兩座山峰,兩峰之中遠山隱現,兩山夾壑中一條山溪自遠而近,至山前匯成大溪。溪岸左有樓台水榭,水榭中有幽人雅士正觀望溪景。

左面山中亦有泉瀑飛注入大溪,畫的最下方溪岸坡岡上雜樹聳立。中景、遠景山巒上叢林茂密,草木蔥蘢。

《溪岸圖》構圖雄偉,筆法嚴謹,兼具北方派的氣度和南方派的溫潤,是董源從唐人山水過渡到南方水墨山水階段的作品。

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漁舟其間,賦色鮮明,趣味橫生,為寂靜幽深的山林增添了無限生機。

《瀟湘圖》被畫史視為「南派」山水的開山之作 ,也是中國山水畫史上代表性作品之一。

⑩ 國畫圖片

畫國畫選紙基本就是兩種。 寫意的畫用生宣, 畫國畫就用熟宣了。至於絹的話你懂得把握更好了。紙的質量有優良,一般以安徽宣紙為佳,尺寸也有大小,常用三尺四尺大的到八尺。當然價錢也是不一樣咯。至於檔次我覺得 你裝裱的時候畫點心思就行了。三分畫七分裱嘛。圖片的話建議你最好還是到圖書館或書店去找資料,這是最好的 。想方便一點的話就去網路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