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高清圖片 » 篪怎麼讀什麼意思圖片
擴展閱讀
ps將方形圖片變成門 2025-04-27 10:17:56
治咽喉的草葯圖片有哪些 2025-04-27 10:06:17

篪怎麼讀什麼意思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5-12 18:51:04

㈠ 篪字怎麼讀

讀亂皮消音:chí

「嘩知篪」字詳解:

讀音:[chí]

部首:竹

筆畫數:16

五筆:TRHM

釋義:

1.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2.古代一種用竹管製成像笛子一樣的樂器,有八握缺孔。

㈡ 篪怎麼讀

讀作:chí

拼音:chí,敬敬聲數稿銀母是ch,韻母是í,讀作第2聲。

釋義:篪是我國古代一種管樂器,也就是所謂的竹塤,是一種低音吹奏樂器。薯宴

筆畫:

(2)篪怎麼讀什麼意思圖片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

1、雲篪 [yún chí]

有雲狀紋飾的管樂器。

2、篪塤 [chí xūn]

篪與塤。皆樂器。

3、笙篪 [shēng chí]

笙和篪,均古管樂器。篪,竹製,單管橫吹。

4、吹篪 [chuī chí]

吹奏篪管。

㈢ 楊潔篪的「篪」讀音是什麼什麼意思

拼音笑祥: chí

基本解釋

1.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2.古代一種用腔稿竹管製成像笛子一樣的樂器,有八孔。

㈣ 「箎」怎麼讀

「箎」的讀音為[chí]。

㈤ 篪怎麼讀什麼意思

篪怎麼讀什麼意思介紹如下:

English

◎ a bamboo flute with eight holes

(形聲。從竹,虒(sī)聲。本義:古時候一種用竹管製成的樂器)

同本義 [ancient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made of bamboo]。有八孔,橫吹。唯其開孔數及尺寸古書記載不一。如:篪塤(篪與塤。皆古樂器)

泛指吹管樂器[pipe instrument]

快馬健兒,不如老嫗吹篪。——《洛陽伽藍記》

康熙字典資料:

篪:竹字部。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0。

《廣韻》直離切《集韻》《韻會》陳知切,𠀤音馳。《說文》賣洞禪管樂也。《詩·小雅》伯氏吹壎,仲氏吹篪。《爾雅·釋樂》大篪謂之沂。《郭注》篪,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橫吹之。小者尺二寸。《廣雅》雲八孔。《疏》鄭司農注《周禮》雲篪七孔,蓋不數其上出者,故七也。《世本》蘇成公作篪。

《古史》蘇成公善吹篪。《釋名》中塵篪,啼也。聲從孔出,如嬰兒啼聲,春分之音也。又《水經注》君山東北對編山,山多篪竹。《篇海》本作𪛌顫腔。《禮記》作竾。亦作筂。

㈥ "篪"怎麼讀

一、篪的讀音:chí,聲母是ch,韻胡沒母是i,讀第二聲。

二、篪的基本字義:

1、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2、古代一種用竹管製成像笛子一樣的樂器,有八孔。

三、篪的組詞:塤篪、雲篪、篪塤、笙篪、壎篪、吹篪、伯塤仲篪、如塤如篪、塤篪相和、塤唱篪應、如壎如篪

(6)篪怎麼讀什麼意思圖片擴展閱讀

一、篪的筆畫順序:撇、橫、褲賣納點、撇、橫、點、撇、撇、豎 、橫、橫撇/橫鉤、撇、橫、豎彎鉤、撇、橫折彎鉤/橫斜鉤

二、配攔篪的筆順圖解:

三、詞語解釋:

1、雲篪

讀音:[ yún chí ]

釋義:有雲狀紋飾的管樂器。

2、笙篪

讀音:[ shēng chí ]

釋義:笙和篪,均古管樂器。篪,竹製,單管橫吹。

3、吹篪

讀音:[ chuī chí ]

釋義:吹奏篪管。篪,古代管樂器,形如笛,有八孔。

4、伯塤仲篪

讀音:[ bó xūn zhòng chí ]

釋義: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塤:陶土燒制的樂器;篪:竹製的樂器。塤篪合奏,樂音和諧。舊時贊美兄弟和睦。

5、塤篪

讀音:[ xūn chí ]

釋義:塤﹑篪皆古代樂器,二者合奏時聲音相應和。因常以"塤篪"比喻兄弟親密和睦。

㈦ 篪怎麼讀什麼意思 篪如何讀是什麼意思

1、篪拼音:chí。
2、基本解釋:篪chí。
(1)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2)古代一種用竹管製成像笛子一樣的樂器,有八孔。
3、基本詞義:篪:竾、箎 chí、〈名〉。
(1) 形聲。從竹,虒( sī)聲。本義:古時候一種用竹管製成的樂器。
(2) 同本義 [ancient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made of bamboo]。有八孔,橫吹。唯其開孔數及尺寸古書記載不一。如:篪塤(篪與塤。皆古樂器)。
(3) 泛指吹管樂器 [pipe instrument]。快馬健兒,不知老嫗吹篪。—《洛陽伽藍記》。

㈧ 篪怎麼讀

拼音:chí,篪是一種漢民族的傳統古樂器,橫吹竹製吹管樂器。形似於派慶笛,與笛不同是兩端都是封閉的,而且吹孔與指孔不在一個平面上,無膜孔而「有底」。宋代陳暘《樂書》:「篪,有底之笛也,橫吹之。」其音色悲,能與塤很好的相合。常用「伯氏吹塤,仲氏吹篪」形容兄弟和睦。

拼音:[chí],是一種漢民族的傳統古樂器,橫吹竹製吹管樂器。形似於笛,與笛不同是兩端都是封閉的,而且吹孔與指孔不在一個平面上,無膜孔而「有底」。宋代陳暘《樂書》:「篪,有底之笛也,橫吹之。」其音色悲,能與塤很好的相合。常用「伯氏吹塤,仲氏吹篪」形容兄弟和睦。篪,渾厚、文雅而莊重,是我國古代雅樂主要樂器之一。

古籍釋義:篪。筆畫:16。《廣韻》直離切《集韻》《韻會》陳知切,音馳。《說文》管樂也。《詩·小雅》伯氏吹塤,仲氏吹篪。《塵態握爾雅·釋樂》大篪謂之沂。《郭注》篪,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橫吹之。小閉者者尺二寸。《廣雅》雲八孔。《疏》鄭司農注《周禮》雲篪七孔,蓋不數其上出者,故七也。《世本》蘇成公作篪。《古史》蘇成公善吹篪。《釋名》篪,啼也。聲從孔出,如嬰兒啼聲,春分之音也。又《水經注》君山東北對編山,山多篪竹。《篇海》本作。《禮記》作竾。亦作筂。

㈨ 楊潔篪的「篪」讀音是什麼什麼意思

篪讀作:chí

聲母ch,韻母i,聲調2

1、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2、古代一種用竹管製成像笛子一樣的樂器,有八孔。喊信

部首竹部,部外筆畫10畫,總筆畫16畫

五筆86TRHM,五筆98TRHW,倉頡HHYN,鄭碼MPIH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塤篪[xūn chí]

亦作「壎箎」。亦作「塤做沒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2.塤﹑篪皆古代樂器,二者合奏時聲音相應和。因常以"塤篪"比喻兄弟親密和睦。

2、雲篪[yún chí]

有雲狀紋飾的鄭胡輪管樂器。

3、篪塤[chí xūn]

篪與塤。皆樂器。

4、吹篪[chuī chí]

吹奏篪管。

5、壎篪[xūn chí]

壎箎。

㈩ 篪字怎麼讀_篪的讀音 篪字怎麼起名

篪字怎麼讀

[chi]

篪怎麼讀

讀音:chi,本義:篪是一種漢族發明的古樂器,也就是所謂的竹塤,是一種低音吹奏樂器。用一管內徑經寸,長約16寸的竹子,兩頭封閉,一端開一個跟笛子一樣的吹孔,順著手指位置,開八個孔,孔的大小決定音高,原理和塤一樣。

篪是什麼意思

1.形聲。從竹,虒(sī)聲。本義:古時候一種用竹管製成的樂器

2.古書上說的一種竹。

3.古代一種用竹管製成像笛子一樣的樂器,有九孔。

4.有八孔,橫吹。唯其開孔數及尺寸古書記載不一。如:篪塤(篪與塤。皆古樂器),泛指吹管樂器。

老嫗吹篪。《洛陽伽藍記》

5.油耗粗旦偏高的機動車 例句:老GL8是只油老篪。

樂器篪是什麼

篪chi,是一種漢族發明的古樂器,也就是所謂的竹塤,是一種低音吹奏樂器。用一管內徑經寸,長約16寸的竹子,兩頭封閉,一端開一個跟笛子一樣的吹孔,順著手指位置,開八個孔,孔的大小決定音高,原理和塤一樣。因此古人把塤篪成為兄弟。演奏上有一定的難度,沒得買,都是自己做的。製作上不太困難,先封一端,開好吹孔,另一端移動木塞,找出想要的基礎音(筒音),拒掉多餘的部份,一個洞一個洞慢慢挖,慢慢調音。即使不開孔,靠大拇指控制另一端的口徑,一樣能演奏出美妙的音樂。這件被遺忘的樂器,應該由你來推廣。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字部》篪

《廣韻》直離切《集韻》《韻會》陳知切,音馳。《說文》管樂也。《詩小雅》伯氏吹壎,仲氏吹篪。《爾雅釋岩知擾樂》大篪謂之沂。《郭注》篪,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橫吹之。小者尺二寸。《廣雅》雲八孔。《疏》鄭司農注《周禮》雲篪七孔,蓋不數其上出者,故七也。《世本》蘇成公作篪。《古史》蘇成公善吹篪。《釋名》篪,啼也。聲從孔出,如嬰兒啼聲,春分之音也。又《水經注》君山東北對編山,山多篪竹。《篇海》本作。《禮記》作竾。亦作筂。

漢字典故

據《周禮‧鄭玄注》、陳暘《樂書》等書記載,均說篪為 6孔(包括上出孔)﹑底端封閉的一種橫吹竹管樂器。從戰國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小兩件橫吹竹管樂器來看均與文獻所述篪的特徵相似,而與笛有異。因此,至晚在漢代,篪與笛應是讀音相近而形制有異的同類樂器。

篪在流傳中,其形制也稍有變化,據《爾雅‧釋樂》晉人郭璞注,至晚在晉時,它的吹孔已改用一個高猛昌出管身 1寸3分(約4.3厘米)的翹(即後來所謂義嘴)吹奏。而其他形制尚無變化。文獻記載,宋﹑明宮廷所用的篪,幾乎全是這種形制。

篪原是一種民間樂器。早在周代,它常與塤一起演奏。戰國之世,它作為大型宮廷樂隊中的一員,與編鍾、編磬、建鼓、簫(排簫)、笙、瑟等,在祀神或宴享時演奏。漢魏的相和歌樂隊,有時也用它。六朝時,隨著清商樂的興起,它又成為吳聲的主要伴奏樂器。隋唐時,它是當時藝術性最高的清樂樂隊的一員。宋以後,因主要用於宮廷雅樂而逐漸失傳。

篪的演奏方法,據長沙楊家灣漢墓作樂木俑與山東南武陽漢元和﹑章和間(公元83~87)畫像石來看,吹奏時,可能雙手掌心向里,篪身放在大拇指﹑食指之間,吹孔與出音孔向上成180°,左手食﹑中﹑無名指分別按1、2、3孔,右手中﹑食兩指按4、5兩孔。

篪的性能,從曾侯乙墓摹制篪的測音結果來看,使用最簡單的指法,可奏出6個音﹐即一個完整的五聲音階加一個變化音。據文獻記載,宋﹑明時的篪,使用半孔指法,可吹全十二律。宋以前的篪,是否已使用半孔指法,目前因無確證,尚難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