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野戰軍是什麼兵種
野戰軍有步、坦、炮、空、偵、工、通、化八大兵種。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是解放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陸軍集團軍和海軍、空軍、火箭軍的作戰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作戰兵種,承擔主要作戰任務、中前跨區域作戰任務,無論是裝備、人員、訓練水平、指揮水平都優於邊防部隊。
2. 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分別是原來什麼野戰軍
第一野戰軍(西北野戰軍)、第二野戰軍司令員(中原野戰軍)、第三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第四野戰軍(東北野戰軍)。
內容介紹:
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大野戰軍(即一野、二野、三野、四野),誕生於解放戰爭我軍轉入戰略反攻之際、1948年11月1日,為適應革命形勢迅猛發展的需要,以便更有力地推動全國解放的到來,毛澤東、中央軍委頒發了《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在我軍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整編全國軍隊的任務。將全軍各部隊按地名劃分為四大野戰軍,即:西北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和東北野戰軍。
(2)野戰兵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歷史背景
1949年1月15日,中央軍委下達了《關於野戰軍番號改按序數排列的決定》
將原西北野戰軍改編為「第一野戰軍」,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張宗遜、趙壽山任副司令員,閻揆要任參謀長(王政柱、李夫克任副參謀長),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張德生任副主任),下轄第1、第2兵團共6個軍;
將原中原野戰軍改編為「第二野戰軍」,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治委員,張際春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任參謀長,段君毅任後勤部司令員兼政委,下轄第3、第4、第5兵團共1O個軍又1個特種兵縱隊;
將原華東野戰軍改編為「第三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任副司令員兼第二副政治委員,譚震林任第一副政治委員,張震任參謀長,唐亮任政治部主任(鍾期光任副主任),下轄第7、第8、第9、第1O兵團共16個軍又1個特種兵縱隊及華東海軍;
將原東北野戰軍改編為「第四野戰軍」,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鄧子恢任副政治委員,譚政任政治部主任(陶鑄任副主任),蕭克任第一參謀長(趙爾陸任第二參謀長,聶鶴亭、陳光任副參謀長),下轄第12、第13、第14、第15兵團共12個軍,另加1個特種兵司令部、1個鐵道兵司令部及兩廣縱隊。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整編中,中央軍委沒有原華北軍區的部隊改編為野戰軍,只在華北軍區領導下編成了18、19、20三個兵團(60~68軍),69、70兩個軍直接受軍區領導。華北軍區部隊受毛澤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和指揮,作為直屬軍委統帥的我軍一支戰略機動部隊。這樣就在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形成了四大野戰軍。
3. 野戰軍和普通兵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1、任務不同:
中國解放軍野戰部隊承擔主要作戰任務、跨區域作戰任務,機動作戰任務,而地方部隊則承擔輔助作戰、邊防守備、城市警備等任務,一般不會到所轄區域外作戰。
2、軍種不同:
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軍種全面,下屬的步、坦、炮、空、偵、工、通、化八大兵種一應俱全,而地方部隊則少的很多,例如炮兵往往只有60毫米迫擊炮,沒有其他重武器,而像155毫米榴彈炮、99式坦克這樣的重型裝備則只裝備野戰部隊。
野戰部隊尤其是甲類集團軍,其下屬的班一般都是滿員,以便於發生戰爭可立即出動,而地方部隊人員不齊,只有軍官和士官,士兵很少,有的地方部隊一個連才幾十人,一個營不過百人。
3、能力不同:
野戰部隊無論是裝備、人員、訓練水平、指揮水平都是全國最優秀的,而地方則一般不如野戰部隊。悔鎮
(3)野戰兵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北野戰軍誕生於解放戰爭中國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之際。1948年11月1日,中共中央軍委頒發全軍整編命令:將野戰部隊改為野戰軍。
野戰軍以下依次轄兵團、軍(原縱隊)、師、團。各野戰軍以所在地區分為西北、中原、華東、東北、華北野戰軍。
1949年1月15日,又把西北、中殲前毀原、華東、東北四大野戰軍改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戰軍;華北野戰軍的三個氏備兵團,則直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野戰軍一級番號撤銷,其機關分別與有關軍區機關合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
4. 什麼叫野戰軍;什麼又是特種兵,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1、雹磨什麼叫野戰軍:
野戰軍是從部隊的性質來定義的,軍人可以分為武警消防部隊,武警邊防部隊、武警深林部隊、武警部隊、預備役部隊以及野戰部隊。通俗點來說,野戰軍就是主力軍的意思。目前,我國有24個集團軍,集團軍極其下屬部隊就稱為野戰軍。
2、什麼又是特種兵:
特種兵則是從兵種上來定義軍人,顧名思義,特種作戰的士兵為特種兵。特種兵是世界一些國家軍隊中擔負破襲敵方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目標和執行其他特殊任務的特殊兵種。單兵作戰能力極強,適合在各種惡劣條件下,完成作戰任務。往往是戰爭中決定戰局的重要因素。
3、二者的區別:
二者的定義完全不同,一個是指軍隊,一個是指特種部隊的單位人員。野戰軍是指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各集團軍和海軍、空軍作戰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主要作戰兵種。而特種兵兵員上指組成特種部隊的單位人員輪稿,例如爆破臘肆孝兵、空降兵、破譯兵、狙擊手等。
(4)野戰兵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一、野戰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是解放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指陸軍各集團軍和海軍、空軍作戰部隊。其下屬的步、坦、炮、空、偵、工、通、化八大兵種一應俱全,裝備先進,軍中像155毫米榴彈炮、99式坦克這樣的重型裝備只裝備野戰部隊。野戰部隊尤其是甲類集團軍,其下屬的班一般都是滿員,以便於發生戰爭可立即出動。
中國人民解放軍野戰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作戰兵種,承擔主要作戰任務、跨區域作戰任務,無論是裝備、人員、訓練水平、指揮水平都優於邊防部隊。
二、特種兵
特種兵一般由最高軍事指揮機關直接指揮和領導,有少數國家由國防部或軍中將領直接指揮和領導,人們一般認為特種部隊最早起源於德國。
特種兵的主要任務是襲擾破壞、敵後偵察、竊取情報、緊急解救、心戰宣傳、特種警衛,以及反顛覆、反特工、反偷襲、反恐怖和反劫持等,他們所擔負的任務與一般意義上的偵察兵有許多不同。
特種兵的裝備與一般部隊士兵也不同。他們除配備先進的步槍、消音步槍、匕首等輕武器外,還配有戰場電視、熱成像儀、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戰場情報處理系統等高科技裝備,能在各種天氣和氣候狀況下利用先進的偵察器材,獲取對方情報。
5. 求中國炮兵第一師二十五團大門圖
中國是世界上少數還保留有炮兵師的國家之一,俄羅斯和朝鮮是另外兩個主要保留有這種建制的國家。
炮兵師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首次組建,作為一種比分散使用火炮更加有效的方式,炮兵師在支援重大進攻行動時,能夠集中使用數百門火炮,組織起極為強大的火力壓制,令敵方無法招架。只有俄羅斯碰圓搏(蘇聯)一直將這種炮兵師建制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並貫穿此後的冷戰期間,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引進了這種建制。目前,中國還保留有6個炮兵師,但已經引入了新的因素。
中國炮兵師之所以存在,主要是為把特種炮保存笑祥在一起。炮兵師可以監管加農炮、火箭炮和導彈部隊裝備的訓練和維護,並管理大量的彈葯。在戰時,炮兵師將有計劃地將它們的武器合理地分配到那些正需要這些特種火炮的部隊。而在西方國家,炮兵部隊最大單位是旅,最小單位是營。
中國炮兵第一師駐扎在靠近台灣海峽的海岸附近,這是中國陸軍中裝備最好的部隊,也是隨時准備投入作戰的部隊,它的5個團腔稿裝備有152毫米榴彈炮、130毫米加農炮、100毫米突擊炮和300毫米火箭炮以及反坦克導彈。其中152毫米榴彈炮可以發射俄羅斯設計的「紅土地」激光制導炮彈的「復製品」。這個炮兵師還有專門探測敵軍炮兵位置的分隊,他們使用特種雷達和計算機,還使用其他計算機來精心安排並運用不同型號的火炮和火箭炮對敵實施精確打擊。
炮一師炮兵第25團,駐地在韶關曲江,代號75231 部隊。隸屬四十二集團軍,屬於野戰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