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樣的河螺是什麼品種能吃嗎
這種螺是近年在外國經海運的船隻被帶入中國的螺簡跡種,繁殖力很強,產卵祥雀玫魂紅色的團塊狀卵,產在水草水面以上的莖葉上攔宴並,可能不能吃,不知是否叫福壽螺不清楚。
2. 吃多了河螺是不是會得癌症如題 謝謝了
放心吃,不會致癌!常見種類 1、中國圓田螺:是中國常見的種類。殼高可達60毫米,寬40毫米。殼薄而堅固。有6~7個螺層。縫合線深。棲息於湖泊、溝渠、池塘和稻田內。對乾燥和寒冷適應力強,能將身體縮入殼內,用厴封閉殼口,縮入埋清土內,待環境適宜時再爬出活動。北京地區的中國圓田螺的繁殖季節為4~8月;交配多在白天進行,時間不固定,長者可達12小時;雌螺產仔多在夜間,6~7月產仔最多,育兒囊內懷胚螺數平均70餘個,最多達100餘個,發育成成熟仔螺後陸續產出體外,營自由生活,仔螺生長1年可發育成成螺。成螺肉味鮮美,營養價值高。在國內外市場上銷售的食用田螺主要種類為中國圓田螺。 2、螺螄:為螺螄屬的模式種,在雲南的滇池、洱海、撫仙湖、異龍湖、大屯湖均有分布。殼巨大,殼高可達77毫米,寬47毫米。殼厚,外形呈塔圓錐形,有6個螺層,殼面具有螺棱和棘狀突起。全年皆可繁殖。育兒囊內懷裂液芹胚螺3~7個,胚螺殼高10餘毫米,仔螺產出後生長迅速,不到1年即可發育成熟。肉味鮮美。螺肉、螺黃(雄性生殖腺)都為人們所愛食。 3、耳河螺:為河螺屬的模式種。分布於湖南和廣東省。個體較前兩種肆畢小,殼高一般為25毫米,寬15毫米。有4個螺層,螺旋部低矮,體螺膨大,占整個貝殼的絕大部分。殼口大,呈卵圓形。棲息於河流內。
3. 田螺和海螺的區別
四、繁殖
海螺產期大約為5-8月份左右,此時水溫較高,適合繁殖,而田螺在3-4月份開始繁殖。
4. 河螺吃什麼
我們這里就稱河螺為田螺
中國圓田螺
學名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俗稱螺螄、田螺、田嬴、香螺。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櫛鰓目,田螺科,圓田螺屬,中國各淡水水域均有分布。國外分布在朝鮮、北美等。
【形態特徵】 中型個體,殼高約44.4毫米,寬27.5毫米。貝殼近寬圓錐形、具6-7個螺層,每個螺層均向外膨脹。螺旋部的高度大於殼口高度,體螺層明顯膨大。殼頂尖。縫合線較深。殼面無滑無肋,呈黃褐色。殼口近卵圓形,邊緣完整,薄,具有黑色框邊。辱為角質的薄片,小於殼口,具有同心圓的生長紋,厴核位於內唇中央。
【生物學特性】生活在淡水水草茂盛的湖泊、水庫、溝渠、稻田、池塘內,以寬大 的腹足爬行,對乾燥、寒冷、酷暑有極大的適應能力,遇乾燥環境時將軟體部縮入殼內,以厴將殼口封住或鑽入泥中。冬季潛入泥中冬眠,次年春暖時再出土 活動。攝食水生植物的葉、低等藻類等。卵胎生,體內受精發育,雌螺懷卵數10-100個不等。發育成仔螺後,陸續排出體外,幼螺在水中行自由生活,幼螺生長至一年左右即達性成熟。
【 經濟價值 】肉供食用,味美,營養價值高。凍螺肉還供出口,此外尚可作禽畜的飼料。亦是青魚、鯉的天然餌料,螺殼及肉可供葯用。
【性味】味甘、咸,性寒。同中國圓田螺等。
【功用主治】清熱利水、除濕解毒。用於熱結小便不通、黃疸、腳氣、水腫、消渴、痔瘡、便血、目赤腫痛、疔瘡腫毒。
【臨床應用】
1.治傳染性黃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田螺500克養水中2—3天,使其排盡污泥廢物,然後將田螺尾部敲去少許,與雞骨草50--100克,同煮湯服食。每日1次。
2.治小便不利、白濁:田螺250克洗凈,去尾部,入熱油鍋內,略炒片刻,加入大蒜梁卜頭少許,食鹽調味,加水煮熟,用針挑出螺肉食用。
3.治黃疸:前枯田螺肉100克,茵陳12克,溪黃草30克,田基黃30克,水煎服,每日1--2劑。
4.治菌痢:田螺500克,挑出螺肉,曬干,炒焦,水煎服,每次 10克,每日3次。
5.治濕熱黃疸、小便不利、消渴病:大田螺15個,養於清水中漂去泥,取出螺肉加入米酒半小杯拌和,再放入清水中燉熟飲湯,每日1次。
6.治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泌尿系結石:車前子30克,紅棗 10個,田螺(連殼)1000克慧渣洞。先用清水靜養田螺1--2天,經常換水以漂去污泥,斬去田螺篤;紅棗(去核)洗凈。用紗布另包車前子,與紅棗、田螺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2小時,飲湯吃螺肉。
【用法用量】燉湯服,視病情適量用。
【宜忌】脾胃虛寒者忌食。
【成分與葯用】本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A。具有利水消腫作用。
5. 這是什麼螺
這是耳蘿卜螺,不是田螺。
野外抓的話,不建議養在魚缸里,繁殖快,個人感覺不好看,沒有田螺好看,當然如果你喜歡,那可以試試。以下是網路。
耳蘿卜螺的殼大,高達32毫米。殼寬可達29毫米,有4個螺層,螺旋部極短、尖銳,體螺層膨大,形成貝殼的絕大部分;殼面呈黃褐色或茶褐色,具有明顯的生長紋,或者具有「錘擊」的凹痕。殼口很大,向外擴張,呈耳形,外緣薄,呈半圓形,內緣貼覆蓋=於體螺層上,軸緣略扭成「S」形。臍孔位於皺褶 的後邊。
卵生,除冬季外皆可產卵。卵產出後包裹於卵袋內,卵的數目隨卵袋大小而不同,一般上、下重疊排列,約有70餘個。為肝片吸蟲的中間宿主,也是引起人類皮炎的土耳其斯坦鳥畢吸蟲、包氏毛畢吸蟲的中間宿主。
6. 河螺的學名是什麼
答:其學名就叫河螺。也稱「吐鐵」。腹足綱,泊螺科。該屬世界上僅一種。貝殼乎橡呈卵圓洞頃中形,薄而脆,白納山色。螺旋部內旋,體螺層膨脹,幾占貝殼的全長。殼表有細密的螺旋紋,並被有褐黃色殼皮。殼口大。體呈長方形,肥厚,不能完全縮入殼內。皮膚灰黃色,略透明。
7. 釘螺和田螺樣子有什麼區別,可以吃嗎
釘螺:釘螺屬軟體動物,有雌、雄之分,水陸兩棲,由螺殼和軟體兩部分組成,軟體部分的前部為頭、頸、足和外套膜,後部是內臟;表面有縱肋者稱"肋殼釘螺",殼長約10毫米,寬約4毫米,生存於湖沼或水網地區;殼面光滑者為"光殼釘螺",比肋殼釘螺稍小,長、寬分別為6毫米和3毫米,多見於山丘地區。釘螺是血吸蟲的主要中間宿主。
釘螺隸屬於腹足綱、前腮亞綱、中腹足目、蓋螺科(Pomatiopsidae),殼面光滑或手慧純有粗、細縱肋。殼口呈卵圓形,外唇背側有隆起唇嵴或無。肉可食。釘螺分布亞洲東部和東南亞。
8. 田螺和河螺有什麼區別
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軟體動物,屬於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前鰓亞綱田螺科。田螺在中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田螺對水體水質要求較高,產量少。可在夏、秋季節捕鎮知取。淡水中常見有中國圓田螺等。田螺雌雄異體。區別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據其右觸角形態。雄田螺的右觸角向右內彎曲(彎曲部分即雄性生姿扮殖器),此外,雌螺個體大而圓,雄螺小而長。田螺是一種卵胎生動物,其生殖方式獨特,田螺的胚胎發育和仔螺發育均在母體內完成。從受精卵到仔螺的產生,大約需要在母體內孕育一年時間。田螺為分批產卵,每年3月~4月開始繁殖,在產出仔螺的同時,雌、雄親螺交配受精,同時又在母體內孕育次年要生產的跡旅灶仔螺。一隻母螺全年約產出100~150隻仔螺。
9. 河螺養殖方法
螺螄養殖技術 一、池塘選擇:要求選擇面積3-20畝不等,池深1-1.5米,坡比1:3,池塘底質較肥,但淤泥不能太深,池塘周圍河道水體要求無工業污染。至於老池塘,由於灘腳少,根據螺螄生物學習性,螺螄喜歡生活在淤泥較少的底質上,根據這一特點,建議池灘、池埂可用寬檔褲網片鋪一下,增加螺螄養殖的適應面積。還有一個辦法:用網片豎在魚池四周,進一步提高螺螄養殖面積。
二、池塘蠢鉛清整:池塘選擇後,要進行魚池清整工作,要做好池埂,及清除過多淤泥,特別是灘腳上的淤泥,有條件的最好進行吸泥處理。
三、池塘消毒:全面禁止使用五氯酚鈉清塘,一般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但以生石灰為最佳,用量是有水(30-50cm)100-150kg/畝,無水50-75kg/畝。生石灰清塘有以下好處:①增加PH值;②增加Ca質;③可以調節水質;④可以進行殺毒殺菌。
四、螺種選擇:①外觀要求:螺螄尖短小膨大,殼質帶微刺,魘略帶紅色;②規格要求:60-100粒/斤;③質量要求:受驚時螺體快速收回殼中,無病,無傷,無蟲。
五、放養時間:待葯性消失後,在清明前15天開始放養,也就3月20日左右放養結束。
六、放養密度:一般池塘放養20-30kg/畝,最好每畝套養2-3斤田螺,培養出的螺螄殼質特別嫩,肉質特別肥厚。
七、夏片放養:以吃食魚為主(草、鯽、鯿)池塘放養,0.5-0.8萬尾/畝。另外配養3-5尾/畝青魚,規格10尾/斤,控制螺螄數量。
八、投喂飼料及水質管理
一般螺螄屬多次產卵,一年有兩個排卵期,一是春季清明前後,二是秋季。我們螺螄養殖主要以管理清明前後排的一批螺螄,它排卵與鯽魚一樣,是分次分批排卵的,成熟一批排一批。一般仔螺經過2-3周後開始吃食。我們此時投喂餌料可以與夏花培育同時進行。根據螺螄生物學食性,螺螄與白鰱一樣主要食水中浮游植物及水中的腐植質(包括豆漿豆餅菜餅屑),是通過水的過濾達到攝食作用。大家知道螺螄過多,水質就會變清,甚至還會出現乳白色的水色,此時說明水質變壞,出現這種情況後,特別是發夏階段,第一要換水;第二要多投喂豆漿、豆餅漿或者全池潑灑發酵的有機肥料。在投飼施肥上要實行少量多次原則。如浮游動物過多,可以使用少量的晶片敵百蟲控制。夏花培育結束後,在投喂飼料上,用菜餅或豆餅作為最佳飼料,在水質管理上,一定要保持水質肥活爽嫩,進行看水施肥,看水投餌。
九、實行捕大留小原則。在養殖期間,要提高螺螄產量,要實行捕大留小原則。到5-6月份後,可以先把大螺螄捕出(種螺),至8月份後,逐步起捕上標準的螺螄,今後看螺螄生長情況10-15天依次起捕。
十、日常管理
⑴巡塘:每天看魚吃食情況,看水中是否缺氧。如缺氧慎簡要及時開動增氧泵或換水,因為水中含氧低於1.5mg/l,螺螄就開始死亡,另外水溫超過40℃螺螄也會死亡。
⑵看水色:看水好壞、肥瘦程度,及時調節水質。
⑶防病:主要防魚病,盡量避免使用硫酸銅,因為硫酸銅對螺螄有殺傷作用。一般用生石灰和殺菌葯物或內服葯物,進行防治魚病。在整個養殖過程中要經常使用生石灰,既可防病又可增加Ca質及調節水質,一般15天使用一次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