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代皂角是什麼樣子的
皂角即皂莢(學名:Gleditsia sinensis Lam.),又名皂莢樹等,屬薔薇目,豆科落葉喬木或小喬木,葉為一回羽狀復葉,長10~18(26)cm;小葉柄長1~2(5)mm,被短柔毛。花雜性,黃白色,種子多顆,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1~13mm,寬8~9mm,花期3~5月;果期5~12月。照片如下:
皂莢果是渣稿臘醫葯食如滑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敬如的天然原料。此外,皂莢種子可消積化食開胃,並含有瓜爾豆膠;皂莢刺(皂針)內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2. 皂角和皂莢一樣嗎
皂角和皂莢不一樣。
皂莢樹與皂角樹區別如下:
1、外觀不同鏈旁
皂莢樹的的葉片是羽狀復葉的,葉片周邊帶有細鋸齒,上面也有點短柔毛,皂角樹的葉片比皂莢樹的要小茄宏,大多都是卵狀披針形的,也有少數是長橢圓形狀,卵形的周邊也具有鋸齒,不過葉片表面光滑。
2、花期不同
皂莢樹和皂角樹的形態很相像,科屬也都是一樣的,很多人都很難分辨出來,其實它們的花期有著很大的區別,皂莢樹每年3~5月開花,而皂角樹在每年的5月份開花。
3、果期不同
皂莢樹的果期在5~12月份,果實是褐棕色的,也有的是紅褐色,皂角樹的果期在10月份,結出的果實是淡灰棕色的,平時我們可以從成熟的果實中,取出它們的種子種植。
4、分布地區不同棚納橡
皂莢樹和皂角樹雖然形態很相似,不過它們兩種樹分布地區不同,皂莢樹大多分布在我國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區,而皂角樹在我國南方、北方都有栽種,長江流域分布的比較廣泛。
3. 請問什麼樣的東西叫〈皂角〉再好附圖。
皂角
皂莢 ,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生長旺盛,雌雄異株,雌樹結莢(皂角)能力強。皂莢果是醫葯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莢種子可消積化食開胃,並含有一種植物膠(瓜爾豆膠)是重要的戰略原料;皂莢刺(皂針)內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折疊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皂角的圖片(20張)落葉喬木,高達15-30m,樹干皮灰黑色,淺縱裂,干及枝條常具刺,刺圓錐狀多分枝,粗而硬直,小枝灰綠色,皮孔顯著,冬芽常疊生,一回偶數羽狀復葉,有互生小葉3-7對,小葉長卵形,先端鈍圓,基部圓形,稍偏斜,薄革質,緣有細齒,背面中脈兩側及葉柄被白色短柔毛,雜性花,腋生,總狀花序,花梗密被絨毛,花萼鍾狀被絨毛,花黃白色,萼瓣均4數。莢果平直肥厚,長達10-20厘米,不扭曲,熟時黑色,被霜粉,花期5-6月,果熟9-10月
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1]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長達16厘米。葉為一回羽狀復葉,長10~18(26)厘米;小葉(2)3~9對,紙質,卵狀披針形至長圓形,長2~8.5 (12.5)厘米,寬1~4(6)厘米,前端急尖或漸尖,頂端圓鈍,具小尖頭,基部圓形或楔形,有時稍歪斜,邊緣具細鋸齒,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脈上稍被柔毛;網脈明顯,在兩面凸起;小葉柄長1~2(5)毫米,被短柔毛。花雜性,黃白色,組成總狀花序;花序腋生或頂生,長5~14厘米,被短柔毛;雄花:直徑9~10毫米;花梗長2~8(10)毫米;花托長2.5~3毫米,深棕色,外面被柔毛;萼片4,三角狀披針形,長3毫米,兩面被柔毛;花瓣4,長圓形,長4~5毫米,被微柔毛;雄蕊8(6);退化雌蕊長2.5毫米;兩性花:直徑10~12毫米;花梗長2~5毫米;萼、花瓣與雄花的相似,惟萼片長4~5毫米,花瓣長5~6毫米;雄蕊8;子房縫線上及基部被毛(偶有少數湖北標本子房全體被毛),柱頭淺2裂;胚珠多數。莢果帶狀,長12~37厘米,寬2~4厘米,勁直或扭曲,果肉稍厚,兩面臌起,或有的莢果短小,多少呈柱形,長5~13厘米,寬1~1.5厘米,彎曲作新月形,通常稱豬牙皂,內無種子;果頸長1~3.5厘米;果瓣革質,褐棕色或紅褐色,常被白色粉霜;種子多顆,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1~13毫米,寬8~9毫米,棕色,光亮。花期3~5月;果期5~12月
折疊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性喜光而稍耐蔭,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及深厚肥沃適當的濕潤土壤,但對土壤要求不嚴,在石灰質及鹽鹼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長。
皂莢的生長速度慢但壽命很長,可達六七百年,屬於深根性樹種。需要6~8年的營養生長才能開花結果。但是其結實期可長達數百年。
折疊皂角開發用途
皂莢樹中可持續利用的經濟器官包括皂莢的種子、果肉、皂刺、樹葉等,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多功能生態經濟樹種,是極具開發利用潛力的綠色產業原料資源:皂莢種子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膠。內胚乳中含膠量達到68.6%,其性能優於進口的瓜爾膠,是理想的植物膠源。植物膠能迅速地溶於水,能形成高粘度的穩定溶液,被做為高效增稠劑、穩定劑、粘合劑,廣泛應用於應用於食品、石油、天然氣、紡織、造紙、炸葯、礦業和釆油行業等40多個工業部門。分離提膠後的種子剩餘物可作為蛋白飼料或生產綠色食品的原料。
皂莢莢果中含有三萜類皂甙等天然活性成份皂莢素)。皂莢皂甙是一種醫葯、食品和日常化工均有廣泛應用前景的天然產物;皂莢果肉中含有豐富的皂莢素,常用其洗滌絲綢及貴重金屬、用其清洗待鍍金屬、用其作輕質混凝土的起泡劑、用其配製泡沫滅火劑、用其配製農葯殺蟲劑等。皂素對皮膚無刺激,對人體無害,其純天然洗滌產品市場潛力巨大。
皂莢刺為我國傳統中葯材,是中醫治療乳腺癌、肺癌等多種癌症常用的配葯之一,被列為抗癌中草葯。李時珍將皂莢列為珍品,「治痛腫妒乳,風歷惡瘡,胎衣不下」,「治風殺蟲,功與莢同,但其銳利直達病所為異耳」。採用現代分離技術,從皂莢刺分離制備醫葯中間體,是進一步提高皂莢利用價值的重要途徑。
皂莢樹葉中蛋白質含量在20%左右,可以作為木本飼料資源加以開發利用,從我國現有種植業提供給畜牧業的飼料來看,由於受飼料不足和飼料結構不合理的影響,我國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因此,有效地利用皂莢樹葉蛋白質飼料,對我國畜牧養殖業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皂莢深加工的主要產品皂莢膠、皂素等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僅對植物膠的年需求量是在10萬噸以上,但年產量不足2萬噸,每年都需花費大量外匯從國外進口。隨著國內外對皂莢研究的深入,皂莢產品的開發利用價值還將不斷提高。在未來幾年中,對於皂莢資源的需求將會大大增加。因此,投資建設本項目其市場發展前景是十分廣闊的。
皂角粉:又稱電鍍清洗劑,是一種植物表面活性劑,該產品是本公司與有關科研院所共同研製開發的新產品,皂角粉廣泛用於五金電鍍行業,金屬表面在電鍍前,經皂角粉處理後,具有除油去污,電鍍後拋光增亮,使用皂角粉對清洗物表面無任何腐蝕,它優於其他任何一種化學清洗劑,是最理想的天然高效表面活性清洗劑。皂角粉也可用於農葯廠生產可濕性粉劑使用。皂角粉還可以用於加氣磚廠生產的各種規格的加氣磚塊,它主要起發泡作用。鏈條廠也可廣泛使用。皂角皮:它是天然的工業洗滌產品,可用於動物毛皮製品的清洗加工,加工後毛皮具有毛皮柔軟、光澤好之優點。也可從皂角皮中提取制葯用的激素等材料。皂角豆:也稱皂角籽,本產品是生產開發美容美發產品的最理想的天然原料。也是生產植物膠、皂莢膠的主要原料。皂角米:也稱皂角仁,本產品是生產食用膠的天然有機原料,廣泛用於八寶粥及其它食品的添加劑。
4. 皂角是什麼樣幹嘛用
皂角刺全身都是寶,具有消腫托毒,排膿,殺蟲之功效。皂角的功效有:
1、皂角的皂角仁營養成分很高,屬於高能量、低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能調和人體臟腑功能,具有養心通脈,清肝明目,健脾滋腎,祛痰開帆塵沒竅,潤腸通便,潤膚養顏,提神補氣等功效。
2、皂角皮:它是天然的工業洗滌產品,可用於動物毛皮製品的清洗加工,加工後毛皮具有毛皮柔軟、光澤好之優點。也可從皂角皮中提取制葯用的激素等材料。
3、皂角豆:也稱皂角籽,該產品是生產開發美容美發產品的最理想的天然原料。也是生產植物膠、皂莢膠的主要原料。
4、皂角米:也稱皂角仁,該產品是生產食用膠的天然有機原料,廣泛用於八寶粥及其它食品的添加劑。
皂角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兄畝屬樹種之一,扁橢圓形,黃棕色,光滑。質硬。氣微,有刺激性,味辛辣。 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時再分小枝,刺端銳尖,基部扁圓柱狀,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如下圖:
(4)皂角是什麼樣子的圖片擴展閱讀:
另外,當皂角刺為葯材時,它的形狀為主刺和1-2次分枝的棘態納刺。主刺長圓錐形,長3-15cm或更長,直徑0.3-1cm;分枝刺長1-6cm,刺端銳尖。表面紫棕色或棕褐色。體輕,質堅硬,不易折斷。切片厚0.1-0.3cm,常帶有尖細的刺端;木部黃白色,髓部疏鬆,淡紅棕色;質脆,易折斷。氣微,味淡。
當皂角刺飲片形狀,為不規則的厚片。表面木部黃白色,髓呈海綿狀淡紅棕色,周邊棕紫色或棕褐色,質脆,易折斷。無臭,味淡。另外,皂角刺為攻散峻厲之品,無堅不破,無痰不散,能開關導滯,對痰閉症用之,可以救急。
5. 這是什麼,古時候聽說可以拿來洗頭發,洗衣服
這是羊蹄甲,不是皂角,羊蹄甲是喬木或直立灌木,高7-10米;樹皮厚,近光滑,灰色至暗褐色;葉硬紙質,近圓形,先端分裂達葉長的1/3-1/2,裂片先端圓鈍或近急尖,兩面無毛或下面薄被微柔毛。總狀花序側生或頂生,少花,長配扮芹培畢6-12厘米;花蕾多少紡錘形,具4-5棱或狹翅,頂鈍;花瓣桃紅色,倒披針形,長4-5厘米,具脈紋和長的瓣柄。莢果帶狀,扁平,略呈彎缺襲鐮狀,成熟時開裂;種子近圓形,扁平,種皮深褐色。花期9-11月;果期2-3月。
世界亞熱帶地區廣泛栽培於庭園供觀賞及作行道樹、樹皮、花和根供葯用,為燙傷及膿瘡的洗滌劑、嫩葉汁液或粉末可治咳嗽,但根皮劇毒,忌服。
6. 皂角和皂莢一樣嗎
皂角和皂莢不一樣。
皂角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應呈劍鞘狀,略彎曲,長100~400mm,寬約40 mm,厚10~15 mm。表面紅褐色,被灰色粉霜,種子所在處隆起。
皂莢(學名:GleditsiasinensisLam)又名皂莢樹,是豆科皂莢屬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可達30米;枝灰色至深褐色;刺粗壯,圓柱形,常分枝,多呈圓錐狀。葉為一回羽狀復葉,邊緣具細鋸齒,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脈上稍被柔毛;網脈明顯,在兩面凸起;小葉柄被短柔毛。
產於中國多省區。生長於山坡林中或谷地、路旁,海拔自平地至2500米。常栽培於庭院或宅旁。木材堅硬,為車輛、傢具用材。
7. 請問這個是皂角嗎
從瞎譽虛圖片看來,這個真的很像皂角。
下面是皂角的圖片,你可以參考
皂角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應呈劍鞘狀,略彎曲,長100~400mm,寬約40 mm,厚10~15 mm。表面紅褐色,被灰色粉霜,種子所在處隆起。兩端略尖,基部漸窄而彎曲,有短果梗或果梗痕,磨燃兩側有明顯的縱棱線。種多數,扁橢圓形,黃棕色,光滑。質硬。氣微,有刺激性,味辛辣。 完整的棘刺常分枝,有時再分小枝,刺端銳尖,基部扁圓柱狀,全長約10cm或更長,基部直徑0.8~1.2cm。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體輕,質堅硬,切斷面木部黃白色,髓疏鬆,棕色,無臭,虛純味淡。 習性:喜光而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及肥沃土壤,亦耐寒冷和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